正在阅读:

我们体验了《鬼吹灯》线下实景,戏精队友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体验了《鬼吹灯》线下实景,戏精队友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可能是出于流量方面的考虑,现如今很多实景娱乐项目仍然是将惊悚题材IP作为了合作的首选。但这也会不免会让许多消费者产生认知上的偏差,甚至招致当地密室逃脱项目经营者当作竞品来抵制。

题图 / 小魔女学院

如何将文创IP落地,一直都是整个文创行业近些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它不仅能在线下聚集粉丝并直接产生经济收益,同时也是IP影响力的发展和延续。目前中国文娱行业内最为主流的文创IP落地方法,除了进行线下衍生品销售之外,实景娱乐项目也备受行业的关注。

9月8日起,由触电团队打造的线下实景娱乐项目《鬼吹灯》2.0版,在重庆龙湖时代天街全国首发。怀着我不当小白鼠谁当小白鼠的精神,身处重庆的ACGx团队亲身体验了一把这个实景娱乐项目,希望能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将IP实现落地的实景娱乐项目。

按照官方的宣传文案,《鬼吹灯》实景娱乐项目是一场“走着看的演出”,此前的1.0版在北京、上海等地人气火爆到每天只能限流开放。但是对于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重庆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无非是商家招揽生意的说辞,好不好“耍”,能不能值回票价,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重点。

先说说场地。此次在重庆推出的《鬼吹灯》实景娱乐项目所租用的,是核心商圈中一栋独立商业的2楼,在此之前这里曾是一家大型火锅店的营业场所。虽然从个人感官上看,这个活动场地的面积应该没有官方宣传文案中超1000平米这么夸张,但几百平米也还是有的。

而在实际体验的内容方面,由于有不允许进行内部拍摄的规定,加上尽量避免剧透的问题,ACGx只能大概用文字进行简单描述,图片则是选自官方宣传图。

体验正式开始前,一位工作人员向包括ACGx在内的8名体验观众,在介绍了关于《鬼吹灯》原作小说的一些故事、背景、人物设定的同时,还进行了大致的活动内容说明,包括角色的分配以及注意事项。体验者的目的,就是下探到金朝大墓中,寻找到胡八一和Shirley杨。

当然最令ACGx印象深刻的是,这位工作人员反复强调了3件事情:

1.这是特别注重互动的实景体验,不是密室逃脱,也不是鬼屋。

2.演员都是从北京来的,体验过程中请用普通话交流,不要说重庆话,否则他们听不懂。

3.在里面干什么都可以,但千万别打人,尤其是里面出现的“粽子”。

正由于《鬼吹灯》是惊悚题材的作品,所以在这长达1个多小时的实景体验中,体验者基本上都是在不同布景的小黑屋中穿梭。除了胡八一和Shirley杨这2位主角外,还出现六叔、鬼新娘、小“粽子”、僵尸将军这4位配角,他们都在不同的房间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体验者都可以跟他们正常交流对话,从体验上来说很像微缩版的《西部世界》(当然量级并不一样)。

而在实际的布景方面,这场《鬼吹灯》实景体验项目仍旧有不少不足之处。比如六叔所在的墓穴门口,由于需要快速营造气氛,所以布景方面就比较用心,但是如墓穴的墙砖这种体验者可以触手可及的地方,却使用了淘宝上那种售价几十元的泡沫墙砖贴纸,有的时候抬头看还能看到天花板上的空调出风口,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出戏。当然由于全程几乎一片漆黑,加上演员的演技还是一直在线,所以这些小细节对实际体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ACGx实际体验下来的最大感受,就是有没有看过原作小说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和演员进行互动。所以对于这样的实景体验项目来说,带上一位戏精队友,可能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可能是重庆人民自带幽默细胞,在ACGx体验的那一场《鬼吹灯》实景表演中,出现了许多沙雕对话:

戏精队友:“胡八一,这里有个像石磨一样的东西,是要把我们的男队友放在上面祭祀才能打开机关吗?”

胡八一:“你可真狠啊……”

胡八一:“嗨嗨嗨,你们在棺材里找什么呢?”

戏精队友:“我们在研究这口棺材的构造,顺便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宝贝。”

胡八一:“一群财迷……”

胡八一:“你们8个人,和我们一起伸出右手,把大拇指竖起来,握住旁边一个人的手背,形成一个圆圈。这就是摸金合手印的仪式,你们看这像什么?”

正常队友内心OS:“莲花?彼岸花?”

戏精队友:“啊,大蒜!”

胡八一:“嗨呀,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每次出现这种沙雕对话时,ACGx都能看到几位演员原本严肃的脸上,都闪过了一丝想笑又不能笑的微妙变化。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次在重庆举办的《鬼吹灯》实景娱乐项目并没有相关的衍生品销售,体验者如果是购买了套票的话,最后会得到一堆这样的纪念品:印有骷髅图案的头巾、身份卡、符咒贴纸(在体验中可以用来攻击粽子)、摸金符。

从理论上来说,实景娱乐项目本身应该有特别好的前景。一方面对于提供场地的商圈来说,类似《鬼吹灯》这样的IP实现落地,本身就是引流的手段;而对于IP的发展来说,实景娱乐项目本身也是与粉丝、路人进行互动的最好方式,亦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然而在实操过程中,在面对“实景娱乐”这样的概念时,很多中国的消费者,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却反而会将其作为密室逃脱、鬼屋这样的线下项目来看待。实际上除了IP和场地布景外,一场能给人带来良好体验的实景娱乐项目,演员的演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其实最为重要,这正是实景娱乐项目最重要的核心,也是实景娱乐项目与密室逃脱类产品最大的区别。

可以说,大众对实景娱乐概念的不理解,始终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工作人员在体验开始前反复强调的“不是密室逃脱,也不是鬼屋”,也就不奇怪了。

ACGx看到,在微博、大众点评等平台,就出现了一些关于这场《鬼吹灯》实景娱乐项目的负面评价。其中的一些体验者就将“机关不够烧脑”、“主要看演员表演”作为了扣分项,显然对于这类消费者的来说,他们的心理预期仍然是以密室逃脱或者鬼屋为主。而另外一些负面评价,他们在表示项目不好玩的同时,还明确指出了隔壁的某家密室逃脱更好“耍”,看上去更像是来自同一个商圈密室逃脱项目经营者的“亲切问侯”。

可能是出于流量方面的考虑,现如今很多实景娱乐项目仍然是将惊悚题材IP作为了合作的首选。但这也会不免会让许多消费者产生认知上的偏差,甚至招致当地密室逃脱项目经营者当作竞品来抵制。实景娱乐项目想要让文创IP真正在线下开花结果,除了在团队建设、资本融资等方面需要持续发力外,又将如何让大众真正理解实景娱乐所拥有的魅力呢?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ACGx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重庆
ACGx成立于2015年10月,是聚焦动漫游戏及泛二次元文化产业的新媒体。ACGx主要面向高端二次元用户,包括核心用户、从业人士以及关注二次元市场人士,ACGx将持续分享产业新闻、深度分析、行业报告及专业人士的意见探讨。

下载界面新闻

我们体验了《鬼吹灯》线下实景,戏精队友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可能是出于流量方面的考虑,现如今很多实景娱乐项目仍然是将惊悚题材IP作为了合作的首选。但这也会不免会让许多消费者产生认知上的偏差,甚至招致当地密室逃脱项目经营者当作竞品来抵制。

题图 / 小魔女学院

如何将文创IP落地,一直都是整个文创行业近些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它不仅能在线下聚集粉丝并直接产生经济收益,同时也是IP影响力的发展和延续。目前中国文娱行业内最为主流的文创IP落地方法,除了进行线下衍生品销售之外,实景娱乐项目也备受行业的关注。

9月8日起,由触电团队打造的线下实景娱乐项目《鬼吹灯》2.0版,在重庆龙湖时代天街全国首发。怀着我不当小白鼠谁当小白鼠的精神,身处重庆的ACGx团队亲身体验了一把这个实景娱乐项目,希望能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将IP实现落地的实景娱乐项目。

按照官方的宣传文案,《鬼吹灯》实景娱乐项目是一场“走着看的演出”,此前的1.0版在北京、上海等地人气火爆到每天只能限流开放。但是对于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重庆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无非是商家招揽生意的说辞,好不好“耍”,能不能值回票价,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重点。

先说说场地。此次在重庆推出的《鬼吹灯》实景娱乐项目所租用的,是核心商圈中一栋独立商业的2楼,在此之前这里曾是一家大型火锅店的营业场所。虽然从个人感官上看,这个活动场地的面积应该没有官方宣传文案中超1000平米这么夸张,但几百平米也还是有的。

而在实际体验的内容方面,由于有不允许进行内部拍摄的规定,加上尽量避免剧透的问题,ACGx只能大概用文字进行简单描述,图片则是选自官方宣传图。

体验正式开始前,一位工作人员向包括ACGx在内的8名体验观众,在介绍了关于《鬼吹灯》原作小说的一些故事、背景、人物设定的同时,还进行了大致的活动内容说明,包括角色的分配以及注意事项。体验者的目的,就是下探到金朝大墓中,寻找到胡八一和Shirley杨。

当然最令ACGx印象深刻的是,这位工作人员反复强调了3件事情:

1.这是特别注重互动的实景体验,不是密室逃脱,也不是鬼屋。

2.演员都是从北京来的,体验过程中请用普通话交流,不要说重庆话,否则他们听不懂。

3.在里面干什么都可以,但千万别打人,尤其是里面出现的“粽子”。

正由于《鬼吹灯》是惊悚题材的作品,所以在这长达1个多小时的实景体验中,体验者基本上都是在不同布景的小黑屋中穿梭。除了胡八一和Shirley杨这2位主角外,还出现六叔、鬼新娘、小“粽子”、僵尸将军这4位配角,他们都在不同的房间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体验者都可以跟他们正常交流对话,从体验上来说很像微缩版的《西部世界》(当然量级并不一样)。

而在实际的布景方面,这场《鬼吹灯》实景体验项目仍旧有不少不足之处。比如六叔所在的墓穴门口,由于需要快速营造气氛,所以布景方面就比较用心,但是如墓穴的墙砖这种体验者可以触手可及的地方,却使用了淘宝上那种售价几十元的泡沫墙砖贴纸,有的时候抬头看还能看到天花板上的空调出风口,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出戏。当然由于全程几乎一片漆黑,加上演员的演技还是一直在线,所以这些小细节对实际体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ACGx实际体验下来的最大感受,就是有没有看过原作小说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和演员进行互动。所以对于这样的实景体验项目来说,带上一位戏精队友,可能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可能是重庆人民自带幽默细胞,在ACGx体验的那一场《鬼吹灯》实景表演中,出现了许多沙雕对话:

戏精队友:“胡八一,这里有个像石磨一样的东西,是要把我们的男队友放在上面祭祀才能打开机关吗?”

胡八一:“你可真狠啊……”

胡八一:“嗨嗨嗨,你们在棺材里找什么呢?”

戏精队友:“我们在研究这口棺材的构造,顺便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宝贝。”

胡八一:“一群财迷……”

胡八一:“你们8个人,和我们一起伸出右手,把大拇指竖起来,握住旁边一个人的手背,形成一个圆圈。这就是摸金合手印的仪式,你们看这像什么?”

正常队友内心OS:“莲花?彼岸花?”

戏精队友:“啊,大蒜!”

胡八一:“嗨呀,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每次出现这种沙雕对话时,ACGx都能看到几位演员原本严肃的脸上,都闪过了一丝想笑又不能笑的微妙变化。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次在重庆举办的《鬼吹灯》实景娱乐项目并没有相关的衍生品销售,体验者如果是购买了套票的话,最后会得到一堆这样的纪念品:印有骷髅图案的头巾、身份卡、符咒贴纸(在体验中可以用来攻击粽子)、摸金符。

从理论上来说,实景娱乐项目本身应该有特别好的前景。一方面对于提供场地的商圈来说,类似《鬼吹灯》这样的IP实现落地,本身就是引流的手段;而对于IP的发展来说,实景娱乐项目本身也是与粉丝、路人进行互动的最好方式,亦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然而在实操过程中,在面对“实景娱乐”这样的概念时,很多中国的消费者,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却反而会将其作为密室逃脱、鬼屋这样的线下项目来看待。实际上除了IP和场地布景外,一场能给人带来良好体验的实景娱乐项目,演员的演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其实最为重要,这正是实景娱乐项目最重要的核心,也是实景娱乐项目与密室逃脱类产品最大的区别。

可以说,大众对实景娱乐概念的不理解,始终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工作人员在体验开始前反复强调的“不是密室逃脱,也不是鬼屋”,也就不奇怪了。

ACGx看到,在微博、大众点评等平台,就出现了一些关于这场《鬼吹灯》实景娱乐项目的负面评价。其中的一些体验者就将“机关不够烧脑”、“主要看演员表演”作为了扣分项,显然对于这类消费者的来说,他们的心理预期仍然是以密室逃脱或者鬼屋为主。而另外一些负面评价,他们在表示项目不好玩的同时,还明确指出了隔壁的某家密室逃脱更好“耍”,看上去更像是来自同一个商圈密室逃脱项目经营者的“亲切问侯”。

可能是出于流量方面的考虑,现如今很多实景娱乐项目仍然是将惊悚题材IP作为了合作的首选。但这也会不免会让许多消费者产生认知上的偏差,甚至招致当地密室逃脱项目经营者当作竞品来抵制。实景娱乐项目想要让文创IP真正在线下开花结果,除了在团队建设、资本融资等方面需要持续发力外,又将如何让大众真正理解实景娱乐所拥有的魅力呢?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