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食品行业如何玩转新零售?4大品牌案例3大策略建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食品行业如何玩转新零售?4大品牌案例3大策略建议

一方面是旧体系在崩塌,一方面是新模式在兴起,而作为零售业体系中重要的角色——食品行业的大小品牌,应该如何清醒认知新零售大潮扑面而来的局面,他们应该做什么?又做了什么?

过去几年,零售业受到很大挑战。

传统零售,如巨头沃尔玛2016年全球关店269家,裁员1.6万人,2018年自3月开始,在中国关闭数10家“老店”;家乐福法国总部裁员 2000 人,卖身腾讯,退出中国市场。

传统零售电商以淘宝、天猫为代表,随着互联网红利时代结束,流量封顶,近年来迈入发展瓶颈。

这时,以盒马鲜生、超级物种为代表的新零售业态闯入大众视野,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为零售业带来新的生机。最近,京东和亚马逊又接连宣布要开设线下生鲜超市和无人商店。

一方面是旧体系在崩塌,一方面是新模式在兴起,而作为零售业体系中重要的角色——食品行业的大小品牌,应该如何清醒认知新零售大潮扑面而来的局面,他们应该做什么?又做了什么?

美好新消费&前瞻产业研究院共同发起的 “新消费产业研究中心”第2期《2018食品行业新零售发展研究报告》今天出炉,就食品行业的新零售发展情况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并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4个知名品牌的创新尝试进行了解读。

2011~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逐年增加,但增速放缓,同比负增长,这其中不乏线上流量见顶的原因。仅2017年一年,休闲食品全网销售额增速明显回落。

尽管“零售班”整体成绩不再高歌猛进,但仍拦不住个别“优等生”的强势表现。2017年,新零售代表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等线下新兴业态实体店,坪效显著高于传统零售实体店。而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新技术革新,开拓了线下支付场景的更多可能。

综合来看,互联网流量红利已尽,“回流线下”成热门趋势,技术加持,线下新兴业态兴盛,“新零售”成未来新方向。

新零售:人、货、场重构,效率和品质的双提升

零售的本质是把付钱的“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场”。而新零售,是对人、货、场的重构,提升效率,增强品质。

  • “人”:以消费者为中心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发式增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复杂,消费者话语权由弱变强,不断有新需求出现。通过大数据反推消费者需要,“健康”成为消费者的重要参考指标;儿童食品市场引航蓝海,尚待开发。

  • “货”:供应链升级、要好看还要好玩

传统线下零售凭经验供货、备货,分区域、多层级的传统线下经销体制弊端凸显;电商打通消费者反馈链路但体验欠佳,双渠道并行难以为继,亟待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诞生。

在食品领域,高颜值仍然是通行利器;此外,个性化黑科技也备受消费者追捧。除了好看,“好玩”也是畅销的重要因素。

  • “场”:打造新的购物场景

移动支付、AR/VR等技术层面的更新,智能化、即时性凸显,支撑了新场景开发的构想。

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从“构建真实体验的消费场景”出发,将成为品牌销售的重要手段。

新零售尚处萌芽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 新零售发展的4大特征

一方面,过去“以货为中心,从场到人”的销售通路发生了改变,新零售是人为中心的逆行路线。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解决库存问题;

另一方面,技术高速发展,推动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交流方式,同时为新消费场景的搭建提供了可能,支撑新型门店的长效新鲜感。

整体来看,新零售刚刚起步,尚处萌芽阶段,但成长潜力大。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及新零售模式的成熟,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0亿元左右;食品新零售市场规模将达630亿元,占比约3.5%。

  • 新零售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市场来看,大品牌集中度趋高,行业向中高端市场挺进;从供应链来看,品牌商主动赋能,逆向推动供应链升级;从渠道来看,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终端渠道个性化多元发展;从产品来看,品质严控,个性化需求提供巨大创新空间。

  • 新零售对于企业破局的意义

2013~2016,我国休闲食品行业销售收入缓慢增长,2017年出现小幅回落,相较2016年,同比负增长0.53%。但与行业增长乏力并行的是,食品企业仍在逐年增长,2011~2017年6年间,食品企业增加了1/3。

市场增速乏力、竞争激烈,企业亟待转型。而用户对创新模式的认可,是企业通过新零售破局的指标。

此外,线上和线下零售各有弊端,而新零售则可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实现优势互补。

三只松鼠:线上到线下,IP化运作

“好看”、“好吃”、“好玩”,是三只松鼠的重要标签,三只松鼠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

  • 业绩:年均复合增长率96.4%,销售额年年走高

   2017年销售额近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6.4%

   毛利率达到30.2%,老用户的订单比例近50%

   2017双十一销售额达5.22亿元,再创新高

  • 渠道策略:纯线上营销 → 线下体验店

三只松鼠以互联网起家,但随着电商平台红利期结束和新零售时代到来,开拓线下成为三只松鼠摆脱单一平台过渡依赖的必然选择。

2016年9月,第一家三只松鼠投食店在安徽芜湖开业,第一周总销售额已高达110万元,超过5万人进店,单店坪效超过同行的2.5倍。

  • 新零售布局:重视IP、口碑与数据化建设

良品铺子:赋能全渠道,打造数字化门店

  • 业绩:年均复合增长率31.46%,净利润、毛利率持续向好

   2015-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1.46%

   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27.02%

   2017年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实现毛利率29.52%

百草味:全力转型线上到线下布局重整

  • 业绩:营收持续增长,增速明显

   2017年营业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19.11%

   2017年百草味净利润为7000万元,同比增长8.48%

   2018年一季度,百草味在阿里渠道销售额增速超过40%

   2018年3月百草味在阿里渠道平均客单价同比提升14%

幸福西饼:转型新零售O2O

  • 业绩:月营销额1亿+,日收入170万

   2017年幸福西饼营收达到6.5亿元 

   2018年预期实现年营收15亿元人民币 

   月销售额突破了一个亿,日收入170万

食品行业新零售发展分析

  • 用户诉求:要走心,还要懂我

新零售时代的消费者,在“健康、省心”的集体需求下,消费个性凸显,大数据支撑企业更精准触达消费人群。

  • 产品发展路径:要品质,要被需要

  • 场景发展路径:要真实体验、要新鲜

  • 渠道发展路径:要全面,要全能

食品行业新零售营销策略

  • 新零售下营销思维的转变(略)

  • 新零售下针对用户、场景、品牌的营销策略(略)

相较于传统零售,新零售在技术、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企业应适时转变营销思维去应对,在用户、场景、品牌层面革新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食品行业如何玩转新零售?4大品牌案例3大策略建议

一方面是旧体系在崩塌,一方面是新模式在兴起,而作为零售业体系中重要的角色——食品行业的大小品牌,应该如何清醒认知新零售大潮扑面而来的局面,他们应该做什么?又做了什么?

过去几年,零售业受到很大挑战。

传统零售,如巨头沃尔玛2016年全球关店269家,裁员1.6万人,2018年自3月开始,在中国关闭数10家“老店”;家乐福法国总部裁员 2000 人,卖身腾讯,退出中国市场。

传统零售电商以淘宝、天猫为代表,随着互联网红利时代结束,流量封顶,近年来迈入发展瓶颈。

这时,以盒马鲜生、超级物种为代表的新零售业态闯入大众视野,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为零售业带来新的生机。最近,京东和亚马逊又接连宣布要开设线下生鲜超市和无人商店。

一方面是旧体系在崩塌,一方面是新模式在兴起,而作为零售业体系中重要的角色——食品行业的大小品牌,应该如何清醒认知新零售大潮扑面而来的局面,他们应该做什么?又做了什么?

美好新消费&前瞻产业研究院共同发起的 “新消费产业研究中心”第2期《2018食品行业新零售发展研究报告》今天出炉,就食品行业的新零售发展情况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并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4个知名品牌的创新尝试进行了解读。

2011~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逐年增加,但增速放缓,同比负增长,这其中不乏线上流量见顶的原因。仅2017年一年,休闲食品全网销售额增速明显回落。

尽管“零售班”整体成绩不再高歌猛进,但仍拦不住个别“优等生”的强势表现。2017年,新零售代表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等线下新兴业态实体店,坪效显著高于传统零售实体店。而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新技术革新,开拓了线下支付场景的更多可能。

综合来看,互联网流量红利已尽,“回流线下”成热门趋势,技术加持,线下新兴业态兴盛,“新零售”成未来新方向。

新零售:人、货、场重构,效率和品质的双提升

零售的本质是把付钱的“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场”。而新零售,是对人、货、场的重构,提升效率,增强品质。

  • “人”:以消费者为中心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发式增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复杂,消费者话语权由弱变强,不断有新需求出现。通过大数据反推消费者需要,“健康”成为消费者的重要参考指标;儿童食品市场引航蓝海,尚待开发。

  • “货”:供应链升级、要好看还要好玩

传统线下零售凭经验供货、备货,分区域、多层级的传统线下经销体制弊端凸显;电商打通消费者反馈链路但体验欠佳,双渠道并行难以为继,亟待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诞生。

在食品领域,高颜值仍然是通行利器;此外,个性化黑科技也备受消费者追捧。除了好看,“好玩”也是畅销的重要因素。

  • “场”:打造新的购物场景

移动支付、AR/VR等技术层面的更新,智能化、即时性凸显,支撑了新场景开发的构想。

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从“构建真实体验的消费场景”出发,将成为品牌销售的重要手段。

新零售尚处萌芽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 新零售发展的4大特征

一方面,过去“以货为中心,从场到人”的销售通路发生了改变,新零售是人为中心的逆行路线。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解决库存问题;

另一方面,技术高速发展,推动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交流方式,同时为新消费场景的搭建提供了可能,支撑新型门店的长效新鲜感。

整体来看,新零售刚刚起步,尚处萌芽阶段,但成长潜力大。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及新零售模式的成熟,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0亿元左右;食品新零售市场规模将达630亿元,占比约3.5%。

  • 新零售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市场来看,大品牌集中度趋高,行业向中高端市场挺进;从供应链来看,品牌商主动赋能,逆向推动供应链升级;从渠道来看,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终端渠道个性化多元发展;从产品来看,品质严控,个性化需求提供巨大创新空间。

  • 新零售对于企业破局的意义

2013~2016,我国休闲食品行业销售收入缓慢增长,2017年出现小幅回落,相较2016年,同比负增长0.53%。但与行业增长乏力并行的是,食品企业仍在逐年增长,2011~2017年6年间,食品企业增加了1/3。

市场增速乏力、竞争激烈,企业亟待转型。而用户对创新模式的认可,是企业通过新零售破局的指标。

此外,线上和线下零售各有弊端,而新零售则可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实现优势互补。

三只松鼠:线上到线下,IP化运作

“好看”、“好吃”、“好玩”,是三只松鼠的重要标签,三只松鼠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

  • 业绩:年均复合增长率96.4%,销售额年年走高

   2017年销售额近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6.4%

   毛利率达到30.2%,老用户的订单比例近50%

   2017双十一销售额达5.22亿元,再创新高

  • 渠道策略:纯线上营销 → 线下体验店

三只松鼠以互联网起家,但随着电商平台红利期结束和新零售时代到来,开拓线下成为三只松鼠摆脱单一平台过渡依赖的必然选择。

2016年9月,第一家三只松鼠投食店在安徽芜湖开业,第一周总销售额已高达110万元,超过5万人进店,单店坪效超过同行的2.5倍。

  • 新零售布局:重视IP、口碑与数据化建设

良品铺子:赋能全渠道,打造数字化门店

  • 业绩:年均复合增长率31.46%,净利润、毛利率持续向好

   2015-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1.46%

   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27.02%

   2017年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实现毛利率29.52%

百草味:全力转型线上到线下布局重整

  • 业绩:营收持续增长,增速明显

   2017年营业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19.11%

   2017年百草味净利润为7000万元,同比增长8.48%

   2018年一季度,百草味在阿里渠道销售额增速超过40%

   2018年3月百草味在阿里渠道平均客单价同比提升14%

幸福西饼:转型新零售O2O

  • 业绩:月营销额1亿+,日收入170万

   2017年幸福西饼营收达到6.5亿元 

   2018年预期实现年营收15亿元人民币 

   月销售额突破了一个亿,日收入170万

食品行业新零售发展分析

  • 用户诉求:要走心,还要懂我

新零售时代的消费者,在“健康、省心”的集体需求下,消费个性凸显,大数据支撑企业更精准触达消费人群。

  • 产品发展路径:要品质,要被需要

  • 场景发展路径:要真实体验、要新鲜

  • 渠道发展路径:要全面,要全能

食品行业新零售营销策略

  • 新零售下营销思维的转变(略)

  • 新零售下针对用户、场景、品牌的营销策略(略)

相较于传统零售,新零售在技术、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企业应适时转变营销思维去应对,在用户、场景、品牌层面革新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