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火灾中消失的国家历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火灾中消失的国家历史

其实不只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俄罗斯冬宫等全球知名的博物馆,都曾发生过火灾,美轮美奂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被付之一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9月2日夜晚,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博物馆建馆200年来收藏的2000万件藏品几乎毁于一旦。新华社

作者:管依萌

9月2日夜晚,火光照亮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市昆拉达博阿维斯塔公园,位于其中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持续整晚的大火使博物馆2000万件藏品毁于一旦。

火势在3日凌晨3时左右才完全得到控制。当天下午开始陆续有研究人员进入废墟,试图寻找幸存文物。据媒体报道,只有大约10%的藏品幸免于火灾。

据悉,大火是在博物馆闭馆后不久,当地时间19时30分左右开始燃起。火灾的原因是博物馆费用捉襟见肘,建筑年久失修,而且馆内还存有易燃化学物品但缺乏消防系统。令人惋惜的是,在大火之前,巴西发展银行其实已经批给博物馆一笔500万美元的翻修费,只是这笔钱要10月份才能到位。

巴西国家博物馆是巴西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818年,藏品超过2000万件,包括美洲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落在巴西境内最大的陨石等,众多藏品记录了从1500年葡萄牙人发现巴西直到巴西成立共和国的历史。

今年,是它200岁的生日。

200年来的努力、调查和知识毁于一旦

“我们感觉就像失去了父母或好友。这里的藏品记录了巴西的历史,这是所有巴西人甚至全人类的损失。”在这里工作了13年的里约联邦大学地理和古生物学教授雷纳托·卡布拉尔·拉莫斯痛心地说。

200年前,巴西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国王若昂六世创办了巴西国家博物馆前身——皇家博物馆。19世纪初,巴西国家博物馆曾是葡萄牙王室的王宫,为美洲地区最大的人文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彼时,博物馆里收藏了大量的动植物样本,尤其是鸟类的样本,因此被人们称为“鸟之屋”。

1822年,巴西独立,建立巴西帝国。巴西开始对博物馆加大投资,博物馆的馆藏也从原来的自然领域延伸到了人文领域,古埃及和史前文物开始大量进入博物馆。由于充足的资金投入,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欧洲科学家前往工作,一时间造就了巴西帝国的科学盛宴。

19世纪末,由于巴西国王佩德罗二世的个人偏好,博物馆开始涉足新的领域,包括人类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

1889年,国王在军事政变中被废黜,共和党试图抹去帝国的象征。位于昆拉达博阿维斯塔的国王官邸圣克里斯托旺宫殿是帝国的象征符号之一,于是沦为空置。因而在1892年,国家博物馆及其所有的收藏品、贵重物品和研究人员都被转移到此,一直持续到今天。而作为国王官邸的圣克里斯托旺宫殿,本身就足够珍贵。

经过了200年的沉淀,巴西国家博物馆的意义已远远超过其本身存在的价值。

这些来自巴西各地区的文物组成一条超过1万年的文物时间表。巴西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数量之庞大,用一组数据可以阐明: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有文物编号的馆藏为100多万件,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有800万件。

巴西国家博物馆则有馆藏2000万件历史资料及文物,包括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文物,拉丁美洲多个民族不同年代的文物及艺术品、巴西500年历史文献资料等。

展馆内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古埃及、地中海文化、前哥伦比亚考古和巴西考古。这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著名的藏品有本德戈陨石,它是巴西境内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铁陨石,发现于1784年,重达5.26吨。

博物馆的古埃及藏品区保存了700件文物,它是全拉美最大的古埃及藏品区,也是整个美洲最古老的古埃及藏品区。地中海文化部分则收藏总计约750件,主要包括希腊、罗马、伊特鲁里亚和伊塔利奥特的文物。巴西考古部分收集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由前殖民时期在巴西领土上繁荣的文化所产生,有超过90000件物品。

更加严重的是,亚马逊热带雨林的60%分布在巴西,这里是世界物种多样性的宝库,很多已经灭绝、濒临灭绝的标本和文物就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有媒体评论,此次损失不单单是巴西的,也是全人类的。

同时,巴西国家博物馆是巴西帝国的王宫,这座建筑对于巴西历史的重要性不亚于白宫对美国,白金汉宫对英国。而这把大火让巴西的人文历史出现了空洞和缺憾。

巴西只有500年的历史,而巴西国家博物馆就承载了200年的历史,此次火灾对巴西人民来说是世纪大灾难。巴西总统特梅尔发表声明称:200年来的努力、调查和知识毁于一旦,这对所有巴西人来说都是悲伤的一天。

文物保护的世界难题

博物馆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但是一场大火可以瞬间摧毁一座博物馆。博物馆如何预防火灾,一直是业界十分关注的安全话题。

其实不只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俄罗斯冬宫等全球知名的博物馆,都曾发生过火灾,美轮美奂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被付之一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015年12月21日,位于圣保罗市中心的葡萄牙语博物馆发生严重火灾,馆内藏品大多被烧毁。

葡萄牙语博物馆是圣保罗市著名景点之一,于2006年3月20日开业,但其所在建筑有100多年历史。在被焚毁前,它是巴西乃至南美洲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主旨是传播葡萄牙语文化。葡语博物馆失火的原因是工人更换灯泡时不当操作所致,而圣保罗警方调查后还发现,该博物馆虽然安装有健全的防火设施,但没有取得消防安全证书和市政府的运营许可证书。

作为巴西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圣保罗市政府已经对其进行重新修缮。今年7月,葡萄牙语博物馆的外部整修基本完成,但还需对内部进行装修,预计2019年下半年重新对游客开放。

2017年12月9日,法国卢浮宫发生火灾,地点位于卢浮宫内的某处地下室的技术室。这场轻微火灾迫使法国国际美术沙龙提前关闭,具体的受灾状况不明。不过,在此之前数月,卢浮宫长期借展于海事博物馆的3幅绘画,在一场火灾中被烧毁,火灾疑似由闪电导致。与之一同遭遇火吻的还有青铜时期的家具、1692年一次海战的沉船文物、17世纪至19世纪的绘画等,财产损失共计大约200万欧元。

无独有偶,始建于1711年的冬宫,是俄罗斯彼得大帝的冬季官邸。1837年,供暖系统的缺陷造成的火灾,使冬宫的内部装饰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许多无法彻底恢复原貌的殿堂,则按斯塔索夫和俄国建筑师、晚期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大·布留洛夫提出的方案加以改建。6000名工匠耗时15个月时间,基本上恢复了冬宫内部的原貌,又经过历年的修饰和完善,形成了如今的样子。

而对于文物资源丰富的中国来说,文物保护亦是非常重要。故宫博物院更是专门有消防官兵驻扎其中,日夜守护。

2017年,是互联网“文艺复兴”元年,一系列节目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的大热,也让博物馆重回公众视野。

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博物馆大数据报告《中华博物知多少》显示,截至2018年5月,我国共有5400多家博物馆。

近年来,我国关于文物保护不当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关于文物保护,在增强文物收藏意识,加强文物保护人员培养,馆藏文物的日常保护,改进博物馆文物保管措施等方面还需要很多的努力,这不仅是中国博物馆,也是世界各个博物馆共同面临的命题。

博物馆之“重”

世界著名的城市几乎都有一座甚至几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伦敦有大英博物馆,巴黎有卢浮宫,纽约有大都会博物馆,北京有故宫博物院……

由此看来,博物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1793年卢浮宫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的那一年,乾隆皇帝还坐在故宫的龙椅上接受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觐见,日后这里会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怕是难以想象的。

自此110年后,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东渡日本考察实业与教育,并参观了日本的博览会和博物馆。张謇受到很大启发,于是多次上书清朝政府,大力倡议创办博物馆。他写了《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但清政府对他的倡议未予理睬。

1905年,张謇以个人财力在家乡江苏省南通着手筹建南通博物苑,迁移荒冢30余座,购地35亩,动工兴建。第二年,建立了博物苑中馆,用以陈列“中外动植矿工之物,乡里金石,先辈文笔”,接着兴建了南通博物苑南馆和北馆。

就这样,52岁的张謇在清政府的冷遇和排挤下,修建了上海、天津三所外国人办的博物馆之外,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据《中国博物馆史论》描述,张謇从中国历史典籍中找出根据,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物的保存,而文物必须“公诸天下”。加之,借鉴外国经验,是他倡办博物馆更重要的依据。张謇认为要办好教育,必须办好博物馆。他把博物馆看作是利用实物来普及教育的手段,具有社会教育机构的性质。不仅如此,他还主张全国各地都建立博物馆。

作家冯唐曾说过:“一个城市灵魂的高度体现在它的博物馆。”例如,纽约——一座因博物馆而进阶的大都市。在纽约,博物馆是一个建立在平等主义上的共享空间,知识和艺术是民主化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去获取新知识,去和最先进的人类文明对话。

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的纽约迅速崛起,少数人积累了巨额财富,便通过收藏艺术品来体现自身的高雅品位。美国的博物馆从一开始就带着新大陆的民主风格,即博物馆是进行公众教育的场所,主要为了传播知识。

于是,1870年年初,一群纽约著名的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发起了建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同年4月13日,议会通过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宪章》,确立建馆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发展艺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推动艺术的通识教育,并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指导”。

有了大都会博物馆,纽约才真正开始有了文化,而不仅仅只是有钱。

致力于民间文化保护的作家冯骥才认为,一个国家或城市如何对待博物馆,体现着它的现代文明程度。

博物馆对于一些国家和城市而言,不仅是为了保留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它的本质是对一个城市历史的记载,是对人类历史的讲述。

同样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但不同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葛提斯堡战争博物馆实在是“小”得可怜。

葛提斯堡原本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因为葛提斯堡战役而在美国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葛提斯堡战争博物馆里,却找不到任何对于胜利者英雄式的歌颂,也找不到对于南军加诸“敌人”“叛乱者”的蔑称,能够看到的只是对于战争悲剧性的伤痛而平静地描写。

不仅如此,那些被放大得如同真人般的照片也在时刻提醒着参观者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在葛提斯堡战争博物馆里,战争减少的不仅是一些人口数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曾经有痛苦有欢乐的生命。

而这才是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才是一个城市应有的灵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火灾中消失的国家历史

其实不只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俄罗斯冬宫等全球知名的博物馆,都曾发生过火灾,美轮美奂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被付之一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9月2日夜晚,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博物馆建馆200年来收藏的2000万件藏品几乎毁于一旦。新华社

作者:管依萌

9月2日夜晚,火光照亮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市昆拉达博阿维斯塔公园,位于其中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持续整晚的大火使博物馆2000万件藏品毁于一旦。

火势在3日凌晨3时左右才完全得到控制。当天下午开始陆续有研究人员进入废墟,试图寻找幸存文物。据媒体报道,只有大约10%的藏品幸免于火灾。

据悉,大火是在博物馆闭馆后不久,当地时间19时30分左右开始燃起。火灾的原因是博物馆费用捉襟见肘,建筑年久失修,而且馆内还存有易燃化学物品但缺乏消防系统。令人惋惜的是,在大火之前,巴西发展银行其实已经批给博物馆一笔500万美元的翻修费,只是这笔钱要10月份才能到位。

巴西国家博物馆是巴西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818年,藏品超过2000万件,包括美洲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落在巴西境内最大的陨石等,众多藏品记录了从1500年葡萄牙人发现巴西直到巴西成立共和国的历史。

今年,是它200岁的生日。

200年来的努力、调查和知识毁于一旦

“我们感觉就像失去了父母或好友。这里的藏品记录了巴西的历史,这是所有巴西人甚至全人类的损失。”在这里工作了13年的里约联邦大学地理和古生物学教授雷纳托·卡布拉尔·拉莫斯痛心地说。

200年前,巴西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国王若昂六世创办了巴西国家博物馆前身——皇家博物馆。19世纪初,巴西国家博物馆曾是葡萄牙王室的王宫,为美洲地区最大的人文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彼时,博物馆里收藏了大量的动植物样本,尤其是鸟类的样本,因此被人们称为“鸟之屋”。

1822年,巴西独立,建立巴西帝国。巴西开始对博物馆加大投资,博物馆的馆藏也从原来的自然领域延伸到了人文领域,古埃及和史前文物开始大量进入博物馆。由于充足的资金投入,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欧洲科学家前往工作,一时间造就了巴西帝国的科学盛宴。

19世纪末,由于巴西国王佩德罗二世的个人偏好,博物馆开始涉足新的领域,包括人类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

1889年,国王在军事政变中被废黜,共和党试图抹去帝国的象征。位于昆拉达博阿维斯塔的国王官邸圣克里斯托旺宫殿是帝国的象征符号之一,于是沦为空置。因而在1892年,国家博物馆及其所有的收藏品、贵重物品和研究人员都被转移到此,一直持续到今天。而作为国王官邸的圣克里斯托旺宫殿,本身就足够珍贵。

经过了200年的沉淀,巴西国家博物馆的意义已远远超过其本身存在的价值。

这些来自巴西各地区的文物组成一条超过1万年的文物时间表。巴西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数量之庞大,用一组数据可以阐明: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有文物编号的馆藏为100多万件,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有800万件。

巴西国家博物馆则有馆藏2000万件历史资料及文物,包括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文物,拉丁美洲多个民族不同年代的文物及艺术品、巴西500年历史文献资料等。

展馆内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古埃及、地中海文化、前哥伦比亚考古和巴西考古。这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著名的藏品有本德戈陨石,它是巴西境内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铁陨石,发现于1784年,重达5.26吨。

博物馆的古埃及藏品区保存了700件文物,它是全拉美最大的古埃及藏品区,也是整个美洲最古老的古埃及藏品区。地中海文化部分则收藏总计约750件,主要包括希腊、罗马、伊特鲁里亚和伊塔利奥特的文物。巴西考古部分收集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由前殖民时期在巴西领土上繁荣的文化所产生,有超过90000件物品。

更加严重的是,亚马逊热带雨林的60%分布在巴西,这里是世界物种多样性的宝库,很多已经灭绝、濒临灭绝的标本和文物就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有媒体评论,此次损失不单单是巴西的,也是全人类的。

同时,巴西国家博物馆是巴西帝国的王宫,这座建筑对于巴西历史的重要性不亚于白宫对美国,白金汉宫对英国。而这把大火让巴西的人文历史出现了空洞和缺憾。

巴西只有500年的历史,而巴西国家博物馆就承载了200年的历史,此次火灾对巴西人民来说是世纪大灾难。巴西总统特梅尔发表声明称:200年来的努力、调查和知识毁于一旦,这对所有巴西人来说都是悲伤的一天。

文物保护的世界难题

博物馆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但是一场大火可以瞬间摧毁一座博物馆。博物馆如何预防火灾,一直是业界十分关注的安全话题。

其实不只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俄罗斯冬宫等全球知名的博物馆,都曾发生过火灾,美轮美奂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被付之一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015年12月21日,位于圣保罗市中心的葡萄牙语博物馆发生严重火灾,馆内藏品大多被烧毁。

葡萄牙语博物馆是圣保罗市著名景点之一,于2006年3月20日开业,但其所在建筑有100多年历史。在被焚毁前,它是巴西乃至南美洲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主旨是传播葡萄牙语文化。葡语博物馆失火的原因是工人更换灯泡时不当操作所致,而圣保罗警方调查后还发现,该博物馆虽然安装有健全的防火设施,但没有取得消防安全证书和市政府的运营许可证书。

作为巴西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圣保罗市政府已经对其进行重新修缮。今年7月,葡萄牙语博物馆的外部整修基本完成,但还需对内部进行装修,预计2019年下半年重新对游客开放。

2017年12月9日,法国卢浮宫发生火灾,地点位于卢浮宫内的某处地下室的技术室。这场轻微火灾迫使法国国际美术沙龙提前关闭,具体的受灾状况不明。不过,在此之前数月,卢浮宫长期借展于海事博物馆的3幅绘画,在一场火灾中被烧毁,火灾疑似由闪电导致。与之一同遭遇火吻的还有青铜时期的家具、1692年一次海战的沉船文物、17世纪至19世纪的绘画等,财产损失共计大约200万欧元。

无独有偶,始建于1711年的冬宫,是俄罗斯彼得大帝的冬季官邸。1837年,供暖系统的缺陷造成的火灾,使冬宫的内部装饰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许多无法彻底恢复原貌的殿堂,则按斯塔索夫和俄国建筑师、晚期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大·布留洛夫提出的方案加以改建。6000名工匠耗时15个月时间,基本上恢复了冬宫内部的原貌,又经过历年的修饰和完善,形成了如今的样子。

而对于文物资源丰富的中国来说,文物保护亦是非常重要。故宫博物院更是专门有消防官兵驻扎其中,日夜守护。

2017年,是互联网“文艺复兴”元年,一系列节目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的大热,也让博物馆重回公众视野。

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博物馆大数据报告《中华博物知多少》显示,截至2018年5月,我国共有5400多家博物馆。

近年来,我国关于文物保护不当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关于文物保护,在增强文物收藏意识,加强文物保护人员培养,馆藏文物的日常保护,改进博物馆文物保管措施等方面还需要很多的努力,这不仅是中国博物馆,也是世界各个博物馆共同面临的命题。

博物馆之“重”

世界著名的城市几乎都有一座甚至几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伦敦有大英博物馆,巴黎有卢浮宫,纽约有大都会博物馆,北京有故宫博物院……

由此看来,博物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1793年卢浮宫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的那一年,乾隆皇帝还坐在故宫的龙椅上接受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觐见,日后这里会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怕是难以想象的。

自此110年后,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东渡日本考察实业与教育,并参观了日本的博览会和博物馆。张謇受到很大启发,于是多次上书清朝政府,大力倡议创办博物馆。他写了《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但清政府对他的倡议未予理睬。

1905年,张謇以个人财力在家乡江苏省南通着手筹建南通博物苑,迁移荒冢30余座,购地35亩,动工兴建。第二年,建立了博物苑中馆,用以陈列“中外动植矿工之物,乡里金石,先辈文笔”,接着兴建了南通博物苑南馆和北馆。

就这样,52岁的张謇在清政府的冷遇和排挤下,修建了上海、天津三所外国人办的博物馆之外,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据《中国博物馆史论》描述,张謇从中国历史典籍中找出根据,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物的保存,而文物必须“公诸天下”。加之,借鉴外国经验,是他倡办博物馆更重要的依据。张謇认为要办好教育,必须办好博物馆。他把博物馆看作是利用实物来普及教育的手段,具有社会教育机构的性质。不仅如此,他还主张全国各地都建立博物馆。

作家冯唐曾说过:“一个城市灵魂的高度体现在它的博物馆。”例如,纽约——一座因博物馆而进阶的大都市。在纽约,博物馆是一个建立在平等主义上的共享空间,知识和艺术是民主化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去获取新知识,去和最先进的人类文明对话。

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的纽约迅速崛起,少数人积累了巨额财富,便通过收藏艺术品来体现自身的高雅品位。美国的博物馆从一开始就带着新大陆的民主风格,即博物馆是进行公众教育的场所,主要为了传播知识。

于是,1870年年初,一群纽约著名的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发起了建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同年4月13日,议会通过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宪章》,确立建馆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发展艺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推动艺术的通识教育,并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指导”。

有了大都会博物馆,纽约才真正开始有了文化,而不仅仅只是有钱。

致力于民间文化保护的作家冯骥才认为,一个国家或城市如何对待博物馆,体现着它的现代文明程度。

博物馆对于一些国家和城市而言,不仅是为了保留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它的本质是对一个城市历史的记载,是对人类历史的讲述。

同样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但不同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葛提斯堡战争博物馆实在是“小”得可怜。

葛提斯堡原本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因为葛提斯堡战役而在美国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葛提斯堡战争博物馆里,却找不到任何对于胜利者英雄式的歌颂,也找不到对于南军加诸“敌人”“叛乱者”的蔑称,能够看到的只是对于战争悲剧性的伤痛而平静地描写。

不仅如此,那些被放大得如同真人般的照片也在时刻提醒着参观者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在葛提斯堡战争博物馆里,战争减少的不仅是一些人口数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曾经有痛苦有欢乐的生命。

而这才是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才是一个城市应有的灵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