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外界沸沸扬扬传出红牛中国经营期限将于2018年9月30日到期之际,今天(9月29日)一早,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直接表示:“公司的经营期限为五十年”。其实就在更早的今年4月月份,有中国功能饮料之父称谓的中国红牛奠基人——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就曾向胡说有理在内的媒体公开表示:当年的合同是50年,20年后,只是有人想摘桃子了。
不过今天(9月29日)下午,泰国红牛方面也给胡说有理发来声明发起反击,坚称红牛中国经营期限就20年,泰国红牛将在中国选择新的合作伙伴。
1、正在办理营业期限延长
今天一早,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下称“红牛中国”)就发布《关于红牛中国经营期限的声明》称:根据本公司合营各方早已形成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本公司的经营期限为五十年,并且在前述期限内,本公司是唯一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产品的公司。
“本公司目前工商登记的营业期限二十年,系为满足本公司设立时的相关外资注册审批对登记年限的特别要求,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经营期限仅为二十年”,声明表示:红牛中国已按照法律程序依法向相关主管部门递交了营业期限延长申请,营业期限的延长正在办理过程中。
红牛中国还表示,公司将依法、合规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并将一如既往地提供优质产品以回馈消费者、回报社会。
此前,市场上有消息称,红牛中国经营期限即将 到期。因为根据工商登记信息显示,1998年9月30日,在北京正式注册的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营业期限在2018年9月29日到期。
2、不怕杂音再干30年
自去年以来,围绕着红牛商标拥有方泰国天丝医药与中国市场运营方华彬集团之间因合作到期引发的矛盾是愈演愈烈。
其实,就在今年4月,曾将泰国红牛带到中国并由此将红牛做成行业翘楚的华彬集团在北京宣布,要做大做强能量型维生素饮料品牌“战马”,鲜见在媒体面前公开亮相的集团董事长严彬也在会上首次回应了红牛中国的续存问题。
胡说有理当时就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会现场,严彬当时表示:市场有杂音正常,当年华彬引入红牛是在相关部门的见证下,签署了白纸黑字的协议,存在档案馆,合同是50年。
“20年后,有人想摘桃子,红牛有今天近500亿的成绩是我们的辛苦劳动换来的”,严彬说:“中国功能饮料也是我们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对纠纷的事华彬会开专门的会议,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话,举旗定向大发展,再干30年还是中国的红牛,华彬不怕杂音”。
胡说有理发现,华彬集团当时也首次披露了20多年来红牛的销售数据:红牛中国产品累计产量超800万吨,累计销售额1453亿元,上交税金总额210亿元。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也被业内称为“中国功能饮料之父”。
3、泰国红牛反击:将在中国选择新合作伙伴
针对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今天一早有关公司经营期限是50年的声明,就在刚刚,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以及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泰国天丝医药方面)发布联合声明反击称:红牛中国经营期限就20年,红牛中国应当清算。声明还称,泰国红牛将在中国启用新的合作伙伴和运营模式。
以下为声明原文:
关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经营期限的联合声明
关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经营期限问题,作为合计持有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95%股权的股东,我们特此联合声明如下:
根据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经审批机关批准生效的合同和章程,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经营期限为二十年。目前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经营期限业已届满,且各方股东从未达成过任何关于延长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经营期限的协议。任何与之相悖的主张都是毫无法律和事实依据的,其意图只是为了拖延正当的法律程序。根据法律规定,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应当立即清算,并停止与清算无关的一切经营行为。
在过渡期,为了确保“红牛”在中国长久的发展,我们决定启用新的合作伙伴和运营模式,为广大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合法的红牛产品,并避免给社会各界及红牛员工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将会以新的方式继续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并妥善安排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员工。
4、昔日盟友20年后走向决裂
据了解,1995年,72岁的“红牛” 创始人许书标与41岁的严彬相识,并成为生意上的好伙伴,共同开拓中国市场。
1995年3月,许书标和严彬共同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下称“泰国红牛”),许氏家族和严彬的持股比例分别是68%和32%,当年12月,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在深圳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许氏家族和严彬的持股比例分别是54.24%和45.76%。
据媒体公开报道,1998年9月,红牛中国在北京重新成立,由外商独资企业变身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增加至5602万美元。其中,泰国红牛占股88%,北京市怀柔区国资委旗下的乡镇企业总公司(下称“怀柔企总”)占股1%,许氏家族独资公司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英特生物”)占股7%,严彬独资公司环球市场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环球市场”)占股4%。因为有国资的进入及公司身份性质的转变,“红牛”获得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合法身份。
合作之初,许书标和严彬分工明确。许氏家族为红牛中国提供品牌授权、技术和专家支持,严彬负责生产和销售。随着红牛中国的逐渐做大,严彬的话语权超过了许书标。到2014年,许氏家族发现,除了32类核心商标,严彬已注册了大多数其他类别的红牛商标和外观专利。与此同时,严彬在合资公司之外另建了生产基地和销售渠道,规模甚至超过了合资公司。2005年、2009年、2012年,严彬旗下华彬集团的子公司华彬投资先后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湖北)有限公司(下称“红牛湖北”),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红牛”)和红牛维他命饮料(江苏)有限公司(下称“红牛江苏”)。
许氏家族在发现红牛中国的问题后,要求严彬将合资公司及其旗下公司所有抢注的“红牛”商标和外观专利都转让给天丝医药,严彬同意了许氏家族的要求。双方签署了商标和外观设计专利转让协议。而后,许氏家族也提高了了严彬在泰国红牛中的股权比例,由此,许氏家族与严彬对红牛的持股比例也调整为51.88%和47.12%.
后来,许氏家族还希望由红牛中国收购严彬旗下华彬投资控股的湖北、广东和江苏三家红牛生产基地及红牛销售公司,但遭严彬以价格低估为由拒绝。由此,2016年8月,许氏家族对湖北、广东和江苏三家工厂提出了商标侵权诉讼。10月,严彬通过合资公司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撤销2014年12月签署的商标和外观专利转让协议。
时至今天,公开信息显示,双方的诉讼官司多大几十起。而与此同时,由于双方的矛盾公开化,越来越多的其他品牌开始趁虚而入:同样来自泰国的功能饮料巨头卡拉宝、可口可乐的魔爪,还有本土品牌东鹏特饮、乐虎;就连伊利乳业也宣布进军功能饮料市场,今年4月正式推出“焕醒源”。
5、专家:轻言红牛中国停业是不负责任的
其实,想要摘果子 的泰国天丝应该很清楚,如果没有严彬,红牛中国不可能有今天。此前,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也明确表示:“华彬快消品集团是红牛中国的奠基人,为中国功能性饮料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全行业的认可,得到同行的尊重。
就双方的纠纷,除了今年4月份发布会上严彬的首次公开回应外,华彬集团几无发声。
“红牛合资公司有相关法律依据做支撑,中国红牛难说再见,就是说不可能现在解散”,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涉及的诉讼广泛而复杂,没有最终结果前很难下结论,不能披露涉诉信息,这也是红牛中国两年来不接受采访的原因之一。
朱丹蓬认为,中国红牛涉及员工和合作伙伴数万人就业,轻言停业是不负责任,国家从维稳的角度及就业率的角度也会支持中国红牛。“随着纠纷进入拉锯战,有些诉讼会持续进入实质性审理阶段,尽管对部分品牌带来一定的竞争机会,但整个中国红牛依然会保持健康,良性,有序的发展”。朱丹蓬如此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