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还珠格格》在湖南卫视播出,迅速红遍大江南北。20年间,《还珠格格》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变成了一种集体记忆,被封为 “清宫剧鼻祖”。有网友说,如果暑假没有看到《还珠格格》,这个夏天总会觉得缺少些什么。
2018年九月,时隔20年,这部“神剧”即将重启。升级版《还珠格格》将由大白小黑影视传媒、芒果娱乐、腾讯影业共同出品,并将于2019年启动拍摄,琼瑶担任顾问。
很多人说“经典只能被致敬,难以被超越。”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18,新一轮翻拍剧热潮已经爆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早在2011年前后就曾出现过翻拍剧的高潮,2010年电视剧市场有50%都是翻拍剧,比如新版《红楼梦》、新版《水浒传》、新版《西游记》、新版《活佛济公》,这些翻拍剧在各大卫视大行其道,但都如过眼云烟,并没有产出现象级大剧。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将有近20部翻拍剧亮相,其中以古装武侠题材和青春偶像剧为主要阵地,新一轮的翻拍剧热潮已经爆发。
翻拍是用新制作新演员对经典的再一次诠释,这无外乎是如今电视剧制作的一种“新常态”。这份“新”如果是对经典的再次解读,亦或者是能够给观众带来进一步的思考,想必是值得被鼓励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翻拍剧在播出之后,虽然受到热议,但伴随而来的还有观众的质疑声,甚至谩骂声。
这次为什么又双叒是《还珠格格》?
琼瑶作品被翻拍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的确有超越前作的可能,比如赵薇、古巨基版的《情深深雨濛濛》,明显比老版更得人心。
但同样是翻拍,为何这事发生在《还珠格格》上,观众就难以接受呢? 首先,早期的《情深深雨蒙蒙》并没有像《还珠格格》一样深入人心,翻拍起来难度显然会小很多。此外,早年翻版的《还珠格格》完全无法与老版匹敌,“98版还珠无法被超越”已成为共识。
当下热播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两部清宫剧中,诸如令妃、老佛爷、五阿哥、乌拉那拉氏、容嬷嬷等角色,依旧能够对标上当年的《还珠格格》,出现一脉相承之势;加之琼瑶剧作为一个年代的文化符号,如同一座耸立的高峰,始终难以被超越。趁着热度犹在,琼瑶未老,宫斗大火,新一代观众正在嗷嗷待哺,《还珠格格》再度被拿出翻拍也是情理之中。
经典翻拍想成功,前提是足够聪明重新解读
经典还是经典,但翻拍已经不是那个翻拍了。比起沉淀多年创作出的剧本,翻拍显然是更简单便捷的影视制作方式。但原作越经典,翻拍越困难。原作的成功给翻拍剧预设了一个极高的参照标准,再加上受到先入为主的心态影响,观众对待新版的宽容度普遍较低。
翻拍除了以经典为基础,还需要在经典之上推陈出新。以原剧为基础,利用独特视角与现代艺术审美重新解读。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结合当下的社会观念,体现出新的理念与思考,进而合理的创新再造。例如,《天乩之白蛇传说》自开拍以来,就一直被观众与经典作品《新白娘子传奇》比较。但是播出后,观众才发现此白蛇非彼白蛇,剧中的主要人物虽然还是白蛇、青蛇、许仙(许宣),但故事完全不同,剧中白夭夭原形的“萌”也让很多观众倾心。
借用经典IP的躯壳、打造受现在观众欢迎的故事类型,这也是翻拍剧的一个突破口,不仅借经典版的热度造势,还能让观众看到更为新鲜的故事。与其说翻拍是对“老观众”情怀的负责,不如说是对“新观众”的收割。
经典翻拍在当下已经成为一个不容轻易触碰的“雷区”。但“十翻九糊”一定不会永远成为翻拍剧的宿命,只要够聪明,未必不会成为下一个“经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