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比原链创始人段新星:故事时代已经过去,资源正往头部集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比原链创始人段新星:故事时代已经过去,资源正往头部集中

尽管刘慈欣没关注区块链,但区块链圈子却一直有刘慈欣的传说,有人宣称《三体》对区块链行业有启发意义,区块链行业的一些人也在使用《三体》的某些概念,比如Fcoin创始人张健创办的“歌者资本”源于《三体》中的歌者文明。

从长铗,到刘慈欣,到郝景芳;从徐明星,到张健,到吴忌寒;从万向控股肖风博士,到以太坊创始Vitalik Buterin,到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从EOS、到Cosmos,到比原链;从ICO,到SMC,到TCP/IP……

在国际区块链盛会——上海第四届区块链国际峰会上,比原链(bytom)创始人兼CEO段新星接受了资深区块链媒体人、一条财创始人李召的专访,对区块链当前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的对话,人和观念在区块链时代如何变化?区块链技术有哪些发展?传统企业和创新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段新星在上海区块链国际峰会圆桌论坛上发言)

01

长铗是典型例子,刘慈欣是非典型例子 

李召:我从2016年开始关注区块链,两年来这个领域变化特别大,包括人的变化,公司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有点沧海桑田的感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比原链的另外一位创始人长铗,他从科幻小说家,转换为区块链布道者,创办了巴比特,后来又成了一个公链创始人,估计长铗现在也不写科幻小说了。

段新星:对,长铗主要精力放在巴比特上多一些,我在比原链(bytom)上时间会多一点。

李召:2016年为中国区块链产业大会做新闻报道,“一条财经”曾发过长铗的一篇文章,其实根据他的文章改写的,取了一个耸人听闻标题《电商平台两种职业将终结,因为“币天销毁”》,阅读量非常不错。

那个时候他是坐而论道,没多久就身体力行,创立了比原链。如果说,长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刘慈欣就是非典型的例子。2016年,我在太原采访刘慈欣时,也问过他一些区块链的问题,他回答说,对区块链技术确实没有关注。

尽管刘慈欣没关注区块链,但区块链圈子却一直有刘慈欣的传说,有人宣称《三体》对区块链行业有启发意义,区块链行业的一些人也在使用《三体》的某些概念,比如Fcoin创始人张健创办的“歌者资本”源于《三体》中的歌者文明。

我读了刘慈欣所有的小说,他写了很多未来的一些科学幻想,有些已经实现了,但是没有一处写到区块链。今年6月,刘慈欣出席了乌镇的世界区块链大会,有人也问他这个问题,他还是说确实不太了解,之所以参加区块链大会是长铗硬把他拉过去的。

段新星:刘慈欣在区块链大会上讲了一些东西,还蛮好的。

李召:是的,他比较谦虚。在后来对话中也到“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匿名性”等区块链特性,对挖矿公司、区块链的政策也很关注。看来刘慈欣也是有变化的,对区块链也开始关注了。当然,长铗和刘慈欣是人在区块链时代变化的两个例子,最重要的还是区块链产业和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变化。

02

单纯依靠一个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段新星:你觉得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

李召:最大的变化有几个方面,随着2016年下半年以太坊智能合约Token机制ERC20标准的出台,ICO(初始Token发行)异常火爆,比特币大涨,这吸引了一大批进入这个行业,也有了所谓链圈、币圈的说法,里面的一些乱象也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比如中国央行等七部门在去年9月4日发布公告对Token发行融资进行清理,美国和加拿大的州及省级证券监管机构从2018年5月起启动了对可能存在欺诈的加密货币投资项目的调查,这是北美证券管理协会(NASAA) “加密货币清理行动”的一部分。

随着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资产的大跌,区块链行业也有回归技术本质的趋向。肖风博士在万向区块链国际峰会总结发言时讲了几个变化:诸多区块链核心技术将在2019年成熟,包括侧链、子链、跨链、分层、分片、分区,存储等技术,能够提升区块链的性能、提高易用性、可操作性、扩展性,还有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等等。2016年也是区块链书籍爆发的一年,我看到的也有五六本,他们提出了很多美妙的设想,似乎区块链无所不能,现在大家冷静了很多。

段新星:对,区块链行业的这些变化这有点像The Hype Cycle(新兴技术炒作周期曲线,又叫技术成熟度曲线),或者是说用户最开始期望是这样的,现在已经从曲线的波峰下来,稳健地往前发展,关注点也有一些变化:单纯依靠一个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区块链还是需要切实的、落地的应用。

03

投机者离开了,真正做事的人留了下来 

李召:2016年,你和徐明星等人编写了《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两年过去了,如果现在要重写一本书,思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段新星:区块链技术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它不是静态的线性发展,而是像一棵树一样在不断生长,衍生出一些新的东西来。总有想不到的新的东西出来,如果新出一本书,我将会描述这个行业中的“本质的东西”和不断涌现出来的变化的“创新的东西”。2016年或者更早的时候,所谓区块链还是以比特币为主,区块链产业还是围绕着比特币来交易,区块链的模式也是以加密数字货币来建构。

李召:当时大家更多的是围绕比特币的模式想象区块链这个行业的未来。

段新星:对,想象区块链未来可能成为一个支付工具,成为一种资产。但到2016年以后,以太坊和智能合约流行开来,上面会有各种的DApps(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应用),随着ERC20标准出来,ICO一下子火起来,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再往后泡沫破灭,很多的投机者离开了,但真正做事的人留了下来,包括利用区块链服务于实体经济、跟现实社会结合的项目,大家会关注区块链的安全,隐私,性能,以及如何利用区块链去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李召: 2016年ICO项目还是挺少的,2017年一下子就多起来。

段新星:对,2017年是ICO爆发的一年,2016年其实也有一些国外的项目。更早期的时候,它只是极客圈中用于支持梦想发展的一个工具,像以太坊的维塔利克·布特因(Vitalik Buterin),屡屡被古典投资人拒绝,然后他想加密货币这个社区中可能有人会支持他,融了几万枚比特币(31529个BTC),后来万向和分布式资本又捐赠了一笔资金,整个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 Foundation)就发展出来。这个里边有两条主线,一个是现实世界中的作为投资品的脉络:容易受到干扰的金融和现实经济的脉络,大众对期望越来越高,造就了一轮疯狂的炒作;另外就是技术本身发展的脉络:区块链技术本身也是完善发展的,比特币时代催生了最好的一个Token体系,主要用于现金支付,到以太坊时代,编程体系,智能合约体系发展起来了。

04

在写书过程中深化对区块链的认识 

李召:你开始是怎么关注区块链的?

段新星:最早是在2013、2014年做TEDx一个活动,我当时是TEDxNanjing的组织者,并担任TEDx中国区大使。有一位嘉宾是在演讲提到“比特币和区块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此后我也参加到具体的OKCoin、OKLink等项目中去。因为觉得这个技术很潜力改变很多东西,所以才加入区块链这个行业。

李召:挖过矿吗?

段新星:我最早是从交易切入进入区块链领域。挖矿倒是前不久才开始的。

李召:好像有一波熊市是吧?

段新星:是熊市,所以大家也在探索新的方向,觉得除了上比特币以外,底层的数据库、网络技术有没有一些有意思的新玩法?当时国内没有什么太多介绍区块链的书籍。我们组织编写的《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也是中信出版社的第一本区块链书籍,实际上边写边学,在写书过程中深化对区块链的认识。当时通过区块链的项目,包括OKCoin,是一个区块链资产交易平台,OKLink,是一个跨境清算结算的平台,在这些项目里面接触区块链的朋友,在这个圈子里逐渐了解区块链。

(上海区块链国际峰会圆桌论坛)

05

比原链象征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 

李召:你现在的项目比原链(bytom)是做哪一块呢?

段新星:“比”就是指“比特” (Byte),“ 原”就是指“原子”(atom),比原链象征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两个世界的连接,我们希望做一个资产互联网的底层协议,多元资产的交互协议。

李召:比原链是金融属性的公链还是技术型的公链?

段新星:我们是做垂直领域的底层技术公链,为资产上链提供技术服务:包括资产的标识、登记,以及资产在链上交易打包、确认等。至于客户是金融的股权、债券,或者非金融的文化版权、收益权、分红权,我们做底层协议的倒关注得不多。这些资产在底层的抽象层面反而是比较一致的。

李召:你们团队有多少人?

段新星:三十多人,以开发者为主。

李召:社区的开发者和志愿者,其他国家的参与多吗?

段新星:美国和韩国的多一些,也有其他欧洲国家的如匈牙利、俄罗斯的更多是大陆的,有些来自腾讯、快手、抖音等公司。

李召:比原链这种公链跟BAT、快手、抖音有什么关系呢?

段新星:没有关系,纯粹他们的业余爱好。就像很多知名的软件开发者,IT人同时也是Linux开源社区中领袖一样。开发以后有些赏金任务,采用大众社群众包完成。比如我们鼓励核心团队程序员写文章,但他们开发任务比较重没有太多写作时间,技术社区中北京的一个程序员Derek写了很多技术文档,并汇集成一本书——“剥开比原看代码”。

李召:你当时写区块链那本书的时候,对区块链有一个全方位的关注,现在主要关注什么呢?

段新星: 现在对区块链市场的细节的关注反而比以往少了,来比原以后更多的企业经营,招人,财务,开发,怎么样建立更好的社区,怎么与其他家合作,怎么做合规,如何全球化运营,还有跟传统和现实里面一些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去谈怎样做资产上链的应用等等。

06

比原链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去运作 

李召:目前中国对ICO基本上是一刀切,会不会对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影响?

段新星:个人觉得不会,ICO实际上产生了非法募资和募款的行为,必须对这种金融行为进行监管,是不是在做非法融资?如果纯粹做底层技术,不涉及不受监管的融资,这一块还好。比原链定位区块链底层的接口服务开发,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去运作。

李召:肖风博士在万向区块链峰会总结发言时也提到美国纽约东区地方法院法官Raymon Dearie对ICO发起人Maksim Zaslavskiy诉讼案的一个裁决,认为美国证券法(美国证券法体系主要包括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也同样适用于ICO,但在这个目前还是缺乏相关法律规定的。 

段新星:对,美国之前对ICO有一些法律相关的意见,和中国不太一样。2017年7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声明并附关于ICO项目The DAO的报告,明确ICO发行的Token是一种证券,在SEC的监管范围内,需要符合联邦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这个时候主要针对具体项目,属于个案,还是没有急于下一个结论,对所有ICO定性。

今年7月18日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The Fed)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表示加密数字资产不属于货币,因此不属于美联储监管。此前美国证交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Jay Clayton)则认为,除了比特币不算证券之外,其他的加密数字资产都可能是证券。其实除了比特币以外,其他的大部分项目都有ICO。

以太坊也是ICO项目,但这属于比较正常的融资,没有进行大规模违规操作或涉及洗钱。Raymon Dearie只是说,在Maksim Zaslavskiy的案件可以将发行Token募资定义为证券,然后案件审理应该怎么样运作?而不是整个ICO把它定性为非法行为。如果将ICO发行的Token定义为证券就必须先按照法律或者政策注册登记,然后进行交易。

07

中国在应用端和商业模式端创新比较多 

李召: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区块链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基本上是在国外,主要是美国,如BitCoin、Ethereum、EOS、Cosmos、IPFS、Golem、MATRIX、IOTA,以及POW、POS、DPOS等共识机制,侧链、子链、跨链、分层、分片、分区、分布式存储等技术。中国的区块链项目主要是应用端,或者是数字资产交易所。不是监管的原因?或者是文化原因?跟语言有没有关系?你看,在区块链峰会上,所有的PPT都是英文的,计算机的编程语言也是英文的,打上英语文化的烙印,美国的计算机教育比较普及,小孩很早就开始学计算机了。我印象中,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以前也谈到问题,他认为中国区块链的研究和开发相关人才储备还比较缺乏。

段新星:我觉得不完全跟语言有关,而与整个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氛围有关,不仅仅是区块链领域,其他如人工智能、生物化学、制药领域,事实上美国都会强一点。区块链诞生时,有非常强烈的自由主义思想氛围和极客的文化氛围,而在国内这种氛围是没有的。在2008年2009年的时候,有人开玩笑说比特币干掉银行,现在来看比较极端,很有调侃性,但西方的确有极端的纯粹的加密自由社区,去做底层的设计。

在国内有防护墙,又有监管,谷歌又不能用,各种的信息交流和联系比较弱,知识的积淀和创新就比较麻烦。区块链离开不了网络、安全、数据库以及加密算法,而这些必须有社区长期发展的积淀,比如要改进共识算法,在分布式系统要有一定的积淀,要做加密签名,需要一些计算机安全、密码学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美国都比较出色,包括你刚才说的那些项目和技术最开始很多都是美国开发出来的,图灵奖多数是美国人,中国人只有姚期智获奖(获奖时其实也是美国人)。

但是,由于中国有海量的市场,所以在应用端和商业模式端的创新比较多,在区块链领域,全球大的矿机、矿池,钱包,数字资产交易所基本在中国,中国的商业模式做得很好,这跟中国出现阿里、腾讯模式是一个道理。在区块链领域,中国其实也有一些技术类项目不错,排在全球前50,比如说小蚁(NEO)、比原(bytom)、量子链(Qtum)等。

08

还要给以太坊一定的发展时间 

李召:前一段时间我在北京参加了互联网安全大会(ISC),其中有一个区块链与安全论坛,是众享比特CEO严挺先生主持的,里面有好几个环节是讲以太坊安全漏洞的,甚至现场演示了对以太坊的攻击。在万向区块链峰会上,Vitalik Buterin没有谈及安全这一块。作为区块链2.0的代表,以太坊面临很大挑战,现在有一些号称是区块链3.0的项目出来,比如EOS、IOTA、COSMOS等,你怎么看待区块链的代际革命、代际的发展?

段新星:首先,区块链实现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确是有一定矛盾,如果要安全,就不能在链上提供太多的接口,或者太丰富的功能,否则交互中容易出现漏洞,被攻击。

其次,毕竟以太坊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其实比特币早年也有这些问题,但经历了近十年全球超一流的黑客、程序员、加密货币专家的互动、完善,历经了千锤百炼的打磨过程,而且比特币的功能非常简单。以太坊可扩展性强,功能较多,基于以太坊的开发项目比较多,生态庞大,很容易引起大家关注。所以,我觉得还要给以太坊一定的发展时间。

李召:因为用的人多量大,所以从绝对数字来看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一个公链没多少人使用也就没啥问题。

段新星:以太坊量大,而且本身智能合约系统是图灵完备的,它的solidity语言也有一些缺陷,一系列的原因导致里边漏洞较多,被黑客盯上。

李召:挑人家的问题比较容易,但要你自己要真正设计一套以太坊这种智能合约机制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段新星:对,设计出一种比较完善的,安全的,功能又很强大的区块链机制,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吧。

李召:对,在万向区块链国际峰会上,Vitalik Buterin介绍了区块链机制设计的6个新方案。

段新星:肖风博士也提到,比特币问世这么多年,能自行运转,里边有很强的一个激励机制,鼓励每个人给社区做贡献,或者说验证交易,或者是贡献代码,设计里边也有防范机制,防止作恶、垄断和攻击。

李召: EOS现在很多人都说它是区块链3.0,但也有人说它违反了区块链的基本精神,21个超级节点是不是相当于中心化的运行模式?

(上海区块链国际峰会现场)​

09

用户更关心解决什么问题,而非是否去中心化 

段新星:首先得客观看待这个问题,像我今天讲的有去中心化的钱,为什么搭建去中心化的结构呢?因为以往中心化的结构是集中的、垄断的,会有很多问题,一个安全攻击系统就全歇菜。

分布式的治理结构没有太多中心故障点,这是去中心化最早的理由,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在一封邮件里面(《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说,早年很多电子现金失败了,他们过于集中,当一个中心故障点失败就全盘失败,所以他想做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发展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Token已经实现了,但是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限制,比如去中心化的带宽、存储、域名系统,去中心化的ID身份,都没有实现,或还有待于完善。在效率、安全和隐私、去中心几个方面都做好,现在技术还没有发展那么快。如果在线上做一些大额资产交易和转帐,每秒七笔,可能是够了,但要做一些即时支付或者应用就比较困难。

我觉得,在技术发展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时候,可能会有折衷的、或者倒退的方法,或者是一种工程化、产品化的方法来去解决。因为产品必定要给用户服务的。所以EOS的21个超级节点, 就像21个常委来审批,每一个常委(节点)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超强的带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分布,但又没有完全去中心,能达到更高的效率,更便宜的价格,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最终用户并不关注是不是去中心化,而是关心解决什么问题?用多大的代价解决问题?性能好不好?便不便宜?实现得优雅不优雅?提供的服务全不全?就算EOS开了一部分“倒车”来实现这个目标,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大家的指责也有一定道理,集中在21个节点,所有的瓶颈、漏洞、薄弱处可能就在这些方面,违背了区块链原始的精神。

10

比特币的匿名不是绝对匿名 

李召:谈到去中心化问题,我想谈一下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在科幻小说《人之岛》,郝景芳的所有小说我都看了,只有一处提到了区块链,但对分布式储存的描写还是挺有意思的,在《人之岛》中,凯克船长乘坐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寻找到了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当他们回到地球时已经是120多年之后了,一个叫“宙斯”的全球自动控制系统主宰了人类的生活,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植入脑芯,所有人的脑芯信号汇总到全球智能系统——“宙斯”,人类的脑芯信号的汇总创造了宙斯,同时宙斯又成了人类的主宰。凯克船长为了反对宙斯的控制,决定要摧毁它,但是宙斯不是一个中心的存在,而是分布式的,存在于全球的互联网上,“宙斯在世界上有千万座不同的巨型服务器分布,以区块链技术为基地的存储特征保证任何一处的摧毁都不影响全局”。这里我不太明白,如果是区块链的分布式储存,通过轰炸,能够摧毁宙斯吗?区块链那么多节点,能够用物理的方式摧毁吗?

段新星:把所有的节点能轰炸掉就可以了。

李召:怎么轰炸呢?

段新星:要定位这些节点,从理论上讲你要知道它在哪。

李召:那必须要知道节点的位置,从理论上可以做到吗?

段新星:看节点的匿名性做得好不好,如果能侦测到每个节点的位置当然是可以的。比特币的匿名不是绝对匿名,只是说这个地址有人在转比特币,但不知道这个地址背后是谁,在不出示交易者真实身份下完成交易,这个叫匿名,但是这个地址在哪里是有可能找到的。另外现金交易就是匿名系统:菜市场大妈从钱包里拿一些钱给你,你拿一些菜给她,你不知道这个大妈是谁,月收入多少。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多余身份、姓名信息,交易就完成了。但你仍然可以通过分析交易的公开信息:地址、频度、金额等得到真实有用的信息,而展开行动。

11

COSMOS扮演《人之岛》宙斯角色尚不容易 

李召:从理论上是知道地址,但实际上要摧毁是不可能的。《人之岛》中,凯克船长确实摧毁了一些节点,但并没有摧毁宙斯。凯克船长的攻击给宙斯带来一点点的麻烦,给给宙斯背后一击的是李钦激发了埋藏于网络深处的情感信息,这种情感信息流入脑芯,刺激人的大脑,让人激动,狂喜,在全城陷入情感漩涡,宙斯暂时处于混沌状态的时机,凯克船长带领一批人来到海中的一个小岛,建立一个没有脑芯、没有宙斯的人类社会。这当然是一个“乌托邦”其实,在万向区块链国际峰会上,也有一种全球区块链连接的设想,这个项目叫COSMOS(宇宙),名字很霸气,也很科幻,COSMOS似乎也要扮演《人之岛》中“宙斯”的角色,当然不是连接《人之岛》所有人的思想,而是连接所有的区块链。

段新星:我觉得整体上区块链技术还是在探索期内,最近几年还是有发展的,比如促进效率的共识机制研究,促进安全和隐私的多方计算(SMC)和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等。Cosmos是一个新型的区块链网络架构基础平台,是一种跨链机制。现在虽然有很多的区块链,但是各个链上的数据和合约信息是不能互通的,这相当于局域网的概念,要想真正的创造价值最大化,需要有一个互联互通,就有跨链技术,比如Cosmos、Tendermint等。

李召:在我印象中,一些项目的所谓跨链技术,一般就是不同链之间Token的转换、流通,并不是链上所有数据的互联互通,意义似乎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如果跟互联网类比,最开始的时候,互联网开始在高校内部联网,到最后全社会全球联网,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协议,互相有竞争,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到最后TCP/IP协议(传输控制/网络通信协议)胜出,互联网一统天下,全球只有一个统一的互联网,没有另外一个互联网,除非某种原因,安全、保密或特殊用途,做一个局域网。区块链会不会形成基于类似TCP/IP协议的一种全球统一的公链,所有的应用在上面搭建,同样,因为安全、保密或特殊用途等原因搭建的联盟链、私链除外。

段新星: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吧,因为各个链设计的目的不一样,解决问题不一样,它可能就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协议也没有完全标准化和定制化、统一化,因为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比特币和以太坊之间都不可能谁吞并谁,所以我觉得,可能会有不同的公链并存,中间会有一些跨链的机制,中心化的见证人,或者一些中继链,让大家串联起来,互联互通,进一步操作。

12

区块链类似TCP/IP协议有待市场竞争 

李召:郝景芳在科幻小说《人之岛》对TCP/IP协议的未来发展也有一个猜想,凯克船长回到地球时,互联网已经有了两轮革命性的发展,CCTP/TRP协议已经成了全球网络的基础协议。保罗·维格纳和迈克尔·凯西的新书《区块链:赋能万物的事实机器》说,“或许另一种新事物会出现,这种新事物将承担类似TCP/IP协议在互联网所扮演的角色。总有一种事物,会成为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进行价值交换时所依赖的标准、底层协议。这种事物可能是比特币、以太坊或者其他完全不同的东西。”

段新星:区块链类似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东西有待于市场竞争,有待于未来去实现,毕竟区块链还是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而且区块链本身还处在早期,还有待于发展,区块链是什么,远未成形。

李召:你刚才谈到区块链协议也没有完全标准化和定制化、统一化,昨天听了分布式记账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 307)主席Craig Dunn的演讲,有一个细节挺有意思,现在的计算机键盘是100多年之前,由打字机生产者设计出来的,在20世纪30年时,有一个人提出了新键盘的配置,能够大幅地提升打字的速度,但因为以前的打字机事实标准被人们所广泛使用,结果这个更好的好的键盘技术没有办法普及。区块链行业也不能过早形成类似互联网的TCP/IP协议这样的标准,否则会限制区块链技术发展创新。

段新星: 有些标准是市场机缘来决定的,区块链标准的制订和技术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早期的话标准也能为技术的发展指明一些路径。

13

区块链协同的特点在物联网上可能实现 

李召:你刚才说区块链是什么还远未成形,在9月10的上海区块链国际周技术开放日上,一位嘉宾说,2018年的区块链发展阶段仅仅相当于1995年的互联网。9月12日,肖风博士在万向区块链峰会总结发言时提到区块链的一些新趋势,比如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其实我觉得有一个更为迫切的融合,就是区块链与物联网的融合。很多人认识到,区块链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信任问题,链上的不可篡改不能解决链下作假问题,很多区块链宣称的溯源其实是物联网要解决的问题,比特世界和物质世界如何对接?Token系统如何映射实体经济的价值?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段新星:有可能的,因为物联网之间,尤其是物联网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支付、结算、清算,可能不会采用传统的法币,人民币、美元,从银行走一圈,可能是某一种电子货币和电子通证的形式。区块链有一个特点是协同,在物联网上也有可能实现,怎样在各个节点之间协同,完成一个任务,也是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李召:有很多做区块链溯源的项目,虽然区块链上可以追踪源头,不可篡改,但是一旦区块链与现实世界联系,“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连接,溯源就不是那么确定了,可能“原子世界”的溯源更多的是物联网的任务。

段新星:这个其实是产品和技术的博弈,区块链技术可能只是溯源中的一部分。比如链下的产品检测,如何保证肉类质量的真实性?区块链可以保证上传的资料在链上不能被篡改,但它究竟对应着现实世界的什么呢?可能还有其他方式来解决链上链下的连接,区块链只是扮演了其中的一环。区块链驱动的是一些纯虚的东西,像比特币,以太坊,纯粹数字化的计算或者数字化的现金,用链来解决问题很便捷,也比较先实现。一旦涉及到链下就会产生问题,比如有200瓶水,我喝完一瓶水后你通过链上的材料怎么知道没有改?链上显示经过检测,贴了一个好猪肉的标签,但对应到链下可能是一个坏猪肉,这就需要链上和链下协同。

14

区块链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盈利模式 

李召:区块链融资模式,有传统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模式,还有以太坊、EOS等ICO模式,区块链会不会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企业制度?

段新星:我觉得会的,企业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企业的治理都会发生变化,相对传统企业的所属权可能更加模糊,但也让更多人参与企业治理,企业的边界放大了。

李召:2017年采访张健的时候,他当时还在博晨技术,对ICO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但不久他就创办了FCoin,更早的时候,他是火币网的CTO,其实他也是区块链时代个人职业和命运改变的一个典型例子。

段新星:可能博晨技术这样的联盟链公司没有找一个清晰的发展路线和盈利模式吧,如果发展又不错,又有利润的话,也不会轻易转向做交易所。

李召:据我了解,目前还没多少区块链企业靠做业务能够盈利的。

段新星:严格意义上说,区块链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盈利”模式,还是靠Token升值,比如比特币、以太坊可以通过Token的升值而产生利润。比原链是标准的公链,跟比特币,以太坊一样,大体上也是这样的盈利模式。

李召:目前是一个熊市。

段新星:即便熊市也有涨了几倍或几十倍的。而且在上面开展生态服务。一个简单的例子,数字资产交易所、矿机矿场,都是比特币生态链上的一些应用,他们是APP,不是DAPP,他们的利润也很不错,包括售卖矿机的企业现在估值有几百亿美金。

李召:吴忌寒、詹克团的比特大陆、张楠赓的嘉楠耘智、胡东的亿邦国际准备香港上市。

段新星:对,显然是盈利的。

李召:他们其实算是做实业,当然也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的概念。

段新星:这要看怎么样归类了,数字资产交易所其实也是盈利的,可以认为是基于区块链交易的中介服务,还有区块链资讯也是盈利的,跟传统的广告媒体一样的模式。

李召:我的理解,证券肯定要映射的某种资产,比如股票价格,映射的是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等,当然不一定是实际存在的资产,更重要的未来预期的盈利能力,当然现在的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搞得很复杂,衍生再衍生,抽象再抽象,往往难以追溯到证券所映射的资产了,所以带来了国际金融危机,那么区块链ICO发行的Token映射的是什么东西呢?Token基于什么来估值?确定发行数量?

段新星:如果照这样说,软件企业,软件,操作系统,游戏都没有办法定价,区块链要考虑服务的估值、协议的估值,和未来潜力的估值,而不是刻板的实物估值。

15

在熊市的时候资源资金在往头部集中 

李召:证券一样包含了技术,服务和未来估值,无论估值相差多远,总有个映射的对象,而现在ICO的估值时连映射的对象都没有,只有一张白皮书,里面写的是一个梦,哪怕映射的无形的服务,协议,技术,也得有个影子在哪里吧。

段新星:对,ICO里面的确是有一些主观的成份,前期是有泡沫的,但真实的服务应用和技术的进展也是有的,像比特币、以太坊的承诺做到了。

李召:2018年还有2019年,国内很多公链主网会上线,搭建一个公链的要求很高,主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段新星:首先要有目标用户,能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是要有比较好的开发和运营团队,另外就是不忘初心。安全非常重要,比如比原链跟360等合作,他们帮忙做渗透测试,我们还跟一些开源的技术组织,如慢雾社区合作,悬赏黑客攻击,如果发现漏洞给他一定的奖励。

李召:之后压力会不会很大,尤其是遇到这轮熊市的时候。

段新星:目前开发和运营都在有序进站。技术上,比原链在COSMOS全球区块链黑客马拉松大赛获奖,今年二季度按照既定的计划主网顺利上线,将虚拟机、开发语言Equity做出来,最近比原链举办了“全球开发者”大赛,丰富公链上面的应用。在熊市的时候,资源资金也在往头部集中,我觉得这样很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比原链创始人段新星:故事时代已经过去,资源正往头部集中

尽管刘慈欣没关注区块链,但区块链圈子却一直有刘慈欣的传说,有人宣称《三体》对区块链行业有启发意义,区块链行业的一些人也在使用《三体》的某些概念,比如Fcoin创始人张健创办的“歌者资本”源于《三体》中的歌者文明。

从长铗,到刘慈欣,到郝景芳;从徐明星,到张健,到吴忌寒;从万向控股肖风博士,到以太坊创始Vitalik Buterin,到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从EOS、到Cosmos,到比原链;从ICO,到SMC,到TCP/IP……

在国际区块链盛会——上海第四届区块链国际峰会上,比原链(bytom)创始人兼CEO段新星接受了资深区块链媒体人、一条财创始人李召的专访,对区块链当前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的对话,人和观念在区块链时代如何变化?区块链技术有哪些发展?传统企业和创新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段新星在上海区块链国际峰会圆桌论坛上发言)

01

长铗是典型例子,刘慈欣是非典型例子 

李召:我从2016年开始关注区块链,两年来这个领域变化特别大,包括人的变化,公司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有点沧海桑田的感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比原链的另外一位创始人长铗,他从科幻小说家,转换为区块链布道者,创办了巴比特,后来又成了一个公链创始人,估计长铗现在也不写科幻小说了。

段新星:对,长铗主要精力放在巴比特上多一些,我在比原链(bytom)上时间会多一点。

李召:2016年为中国区块链产业大会做新闻报道,“一条财经”曾发过长铗的一篇文章,其实根据他的文章改写的,取了一个耸人听闻标题《电商平台两种职业将终结,因为“币天销毁”》,阅读量非常不错。

那个时候他是坐而论道,没多久就身体力行,创立了比原链。如果说,长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刘慈欣就是非典型的例子。2016年,我在太原采访刘慈欣时,也问过他一些区块链的问题,他回答说,对区块链技术确实没有关注。

尽管刘慈欣没关注区块链,但区块链圈子却一直有刘慈欣的传说,有人宣称《三体》对区块链行业有启发意义,区块链行业的一些人也在使用《三体》的某些概念,比如Fcoin创始人张健创办的“歌者资本”源于《三体》中的歌者文明。

我读了刘慈欣所有的小说,他写了很多未来的一些科学幻想,有些已经实现了,但是没有一处写到区块链。今年6月,刘慈欣出席了乌镇的世界区块链大会,有人也问他这个问题,他还是说确实不太了解,之所以参加区块链大会是长铗硬把他拉过去的。

段新星:刘慈欣在区块链大会上讲了一些东西,还蛮好的。

李召:是的,他比较谦虚。在后来对话中也到“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匿名性”等区块链特性,对挖矿公司、区块链的政策也很关注。看来刘慈欣也是有变化的,对区块链也开始关注了。当然,长铗和刘慈欣是人在区块链时代变化的两个例子,最重要的还是区块链产业和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变化。

02

单纯依靠一个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段新星:你觉得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

李召:最大的变化有几个方面,随着2016年下半年以太坊智能合约Token机制ERC20标准的出台,ICO(初始Token发行)异常火爆,比特币大涨,这吸引了一大批进入这个行业,也有了所谓链圈、币圈的说法,里面的一些乱象也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比如中国央行等七部门在去年9月4日发布公告对Token发行融资进行清理,美国和加拿大的州及省级证券监管机构从2018年5月起启动了对可能存在欺诈的加密货币投资项目的调查,这是北美证券管理协会(NASAA) “加密货币清理行动”的一部分。

随着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资产的大跌,区块链行业也有回归技术本质的趋向。肖风博士在万向区块链国际峰会总结发言时讲了几个变化:诸多区块链核心技术将在2019年成熟,包括侧链、子链、跨链、分层、分片、分区,存储等技术,能够提升区块链的性能、提高易用性、可操作性、扩展性,还有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等等。2016年也是区块链书籍爆发的一年,我看到的也有五六本,他们提出了很多美妙的设想,似乎区块链无所不能,现在大家冷静了很多。

段新星:对,区块链行业的这些变化这有点像The Hype Cycle(新兴技术炒作周期曲线,又叫技术成熟度曲线),或者是说用户最开始期望是这样的,现在已经从曲线的波峰下来,稳健地往前发展,关注点也有一些变化:单纯依靠一个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区块链还是需要切实的、落地的应用。

03

投机者离开了,真正做事的人留了下来 

李召:2016年,你和徐明星等人编写了《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两年过去了,如果现在要重写一本书,思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段新星:区块链技术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它不是静态的线性发展,而是像一棵树一样在不断生长,衍生出一些新的东西来。总有想不到的新的东西出来,如果新出一本书,我将会描述这个行业中的“本质的东西”和不断涌现出来的变化的“创新的东西”。2016年或者更早的时候,所谓区块链还是以比特币为主,区块链产业还是围绕着比特币来交易,区块链的模式也是以加密数字货币来建构。

李召:当时大家更多的是围绕比特币的模式想象区块链这个行业的未来。

段新星:对,想象区块链未来可能成为一个支付工具,成为一种资产。但到2016年以后,以太坊和智能合约流行开来,上面会有各种的DApps(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应用),随着ERC20标准出来,ICO一下子火起来,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再往后泡沫破灭,很多的投机者离开了,但真正做事的人留了下来,包括利用区块链服务于实体经济、跟现实社会结合的项目,大家会关注区块链的安全,隐私,性能,以及如何利用区块链去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李召: 2016年ICO项目还是挺少的,2017年一下子就多起来。

段新星:对,2017年是ICO爆发的一年,2016年其实也有一些国外的项目。更早期的时候,它只是极客圈中用于支持梦想发展的一个工具,像以太坊的维塔利克·布特因(Vitalik Buterin),屡屡被古典投资人拒绝,然后他想加密货币这个社区中可能有人会支持他,融了几万枚比特币(31529个BTC),后来万向和分布式资本又捐赠了一笔资金,整个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 Foundation)就发展出来。这个里边有两条主线,一个是现实世界中的作为投资品的脉络:容易受到干扰的金融和现实经济的脉络,大众对期望越来越高,造就了一轮疯狂的炒作;另外就是技术本身发展的脉络:区块链技术本身也是完善发展的,比特币时代催生了最好的一个Token体系,主要用于现金支付,到以太坊时代,编程体系,智能合约体系发展起来了。

04

在写书过程中深化对区块链的认识 

李召:你开始是怎么关注区块链的?

段新星:最早是在2013、2014年做TEDx一个活动,我当时是TEDxNanjing的组织者,并担任TEDx中国区大使。有一位嘉宾是在演讲提到“比特币和区块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此后我也参加到具体的OKCoin、OKLink等项目中去。因为觉得这个技术很潜力改变很多东西,所以才加入区块链这个行业。

李召:挖过矿吗?

段新星:我最早是从交易切入进入区块链领域。挖矿倒是前不久才开始的。

李召:好像有一波熊市是吧?

段新星:是熊市,所以大家也在探索新的方向,觉得除了上比特币以外,底层的数据库、网络技术有没有一些有意思的新玩法?当时国内没有什么太多介绍区块链的书籍。我们组织编写的《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也是中信出版社的第一本区块链书籍,实际上边写边学,在写书过程中深化对区块链的认识。当时通过区块链的项目,包括OKCoin,是一个区块链资产交易平台,OKLink,是一个跨境清算结算的平台,在这些项目里面接触区块链的朋友,在这个圈子里逐渐了解区块链。

(上海区块链国际峰会圆桌论坛)

05

比原链象征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 

李召:你现在的项目比原链(bytom)是做哪一块呢?

段新星:“比”就是指“比特” (Byte),“ 原”就是指“原子”(atom),比原链象征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两个世界的连接,我们希望做一个资产互联网的底层协议,多元资产的交互协议。

李召:比原链是金融属性的公链还是技术型的公链?

段新星:我们是做垂直领域的底层技术公链,为资产上链提供技术服务:包括资产的标识、登记,以及资产在链上交易打包、确认等。至于客户是金融的股权、债券,或者非金融的文化版权、收益权、分红权,我们做底层协议的倒关注得不多。这些资产在底层的抽象层面反而是比较一致的。

李召:你们团队有多少人?

段新星:三十多人,以开发者为主。

李召:社区的开发者和志愿者,其他国家的参与多吗?

段新星:美国和韩国的多一些,也有其他欧洲国家的如匈牙利、俄罗斯的更多是大陆的,有些来自腾讯、快手、抖音等公司。

李召:比原链这种公链跟BAT、快手、抖音有什么关系呢?

段新星:没有关系,纯粹他们的业余爱好。就像很多知名的软件开发者,IT人同时也是Linux开源社区中领袖一样。开发以后有些赏金任务,采用大众社群众包完成。比如我们鼓励核心团队程序员写文章,但他们开发任务比较重没有太多写作时间,技术社区中北京的一个程序员Derek写了很多技术文档,并汇集成一本书——“剥开比原看代码”。

李召:你当时写区块链那本书的时候,对区块链有一个全方位的关注,现在主要关注什么呢?

段新星: 现在对区块链市场的细节的关注反而比以往少了,来比原以后更多的企业经营,招人,财务,开发,怎么样建立更好的社区,怎么与其他家合作,怎么做合规,如何全球化运营,还有跟传统和现实里面一些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去谈怎样做资产上链的应用等等。

06

比原链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去运作 

李召:目前中国对ICO基本上是一刀切,会不会对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影响?

段新星:个人觉得不会,ICO实际上产生了非法募资和募款的行为,必须对这种金融行为进行监管,是不是在做非法融资?如果纯粹做底层技术,不涉及不受监管的融资,这一块还好。比原链定位区块链底层的接口服务开发,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去运作。

李召:肖风博士在万向区块链峰会总结发言时也提到美国纽约东区地方法院法官Raymon Dearie对ICO发起人Maksim Zaslavskiy诉讼案的一个裁决,认为美国证券法(美国证券法体系主要包括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也同样适用于ICO,但在这个目前还是缺乏相关法律规定的。 

段新星:对,美国之前对ICO有一些法律相关的意见,和中国不太一样。2017年7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声明并附关于ICO项目The DAO的报告,明确ICO发行的Token是一种证券,在SEC的监管范围内,需要符合联邦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这个时候主要针对具体项目,属于个案,还是没有急于下一个结论,对所有ICO定性。

今年7月18日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The Fed)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表示加密数字资产不属于货币,因此不属于美联储监管。此前美国证交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Jay Clayton)则认为,除了比特币不算证券之外,其他的加密数字资产都可能是证券。其实除了比特币以外,其他的大部分项目都有ICO。

以太坊也是ICO项目,但这属于比较正常的融资,没有进行大规模违规操作或涉及洗钱。Raymon Dearie只是说,在Maksim Zaslavskiy的案件可以将发行Token募资定义为证券,然后案件审理应该怎么样运作?而不是整个ICO把它定性为非法行为。如果将ICO发行的Token定义为证券就必须先按照法律或者政策注册登记,然后进行交易。

07

中国在应用端和商业模式端创新比较多 

李召: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区块链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基本上是在国外,主要是美国,如BitCoin、Ethereum、EOS、Cosmos、IPFS、Golem、MATRIX、IOTA,以及POW、POS、DPOS等共识机制,侧链、子链、跨链、分层、分片、分区、分布式存储等技术。中国的区块链项目主要是应用端,或者是数字资产交易所。不是监管的原因?或者是文化原因?跟语言有没有关系?你看,在区块链峰会上,所有的PPT都是英文的,计算机的编程语言也是英文的,打上英语文化的烙印,美国的计算机教育比较普及,小孩很早就开始学计算机了。我印象中,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以前也谈到问题,他认为中国区块链的研究和开发相关人才储备还比较缺乏。

段新星:我觉得不完全跟语言有关,而与整个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氛围有关,不仅仅是区块链领域,其他如人工智能、生物化学、制药领域,事实上美国都会强一点。区块链诞生时,有非常强烈的自由主义思想氛围和极客的文化氛围,而在国内这种氛围是没有的。在2008年2009年的时候,有人开玩笑说比特币干掉银行,现在来看比较极端,很有调侃性,但西方的确有极端的纯粹的加密自由社区,去做底层的设计。

在国内有防护墙,又有监管,谷歌又不能用,各种的信息交流和联系比较弱,知识的积淀和创新就比较麻烦。区块链离开不了网络、安全、数据库以及加密算法,而这些必须有社区长期发展的积淀,比如要改进共识算法,在分布式系统要有一定的积淀,要做加密签名,需要一些计算机安全、密码学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美国都比较出色,包括你刚才说的那些项目和技术最开始很多都是美国开发出来的,图灵奖多数是美国人,中国人只有姚期智获奖(获奖时其实也是美国人)。

但是,由于中国有海量的市场,所以在应用端和商业模式端的创新比较多,在区块链领域,全球大的矿机、矿池,钱包,数字资产交易所基本在中国,中国的商业模式做得很好,这跟中国出现阿里、腾讯模式是一个道理。在区块链领域,中国其实也有一些技术类项目不错,排在全球前50,比如说小蚁(NEO)、比原(bytom)、量子链(Qtum)等。

08

还要给以太坊一定的发展时间 

李召:前一段时间我在北京参加了互联网安全大会(ISC),其中有一个区块链与安全论坛,是众享比特CEO严挺先生主持的,里面有好几个环节是讲以太坊安全漏洞的,甚至现场演示了对以太坊的攻击。在万向区块链峰会上,Vitalik Buterin没有谈及安全这一块。作为区块链2.0的代表,以太坊面临很大挑战,现在有一些号称是区块链3.0的项目出来,比如EOS、IOTA、COSMOS等,你怎么看待区块链的代际革命、代际的发展?

段新星:首先,区块链实现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确是有一定矛盾,如果要安全,就不能在链上提供太多的接口,或者太丰富的功能,否则交互中容易出现漏洞,被攻击。

其次,毕竟以太坊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其实比特币早年也有这些问题,但经历了近十年全球超一流的黑客、程序员、加密货币专家的互动、完善,历经了千锤百炼的打磨过程,而且比特币的功能非常简单。以太坊可扩展性强,功能较多,基于以太坊的开发项目比较多,生态庞大,很容易引起大家关注。所以,我觉得还要给以太坊一定的发展时间。

李召:因为用的人多量大,所以从绝对数字来看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一个公链没多少人使用也就没啥问题。

段新星:以太坊量大,而且本身智能合约系统是图灵完备的,它的solidity语言也有一些缺陷,一系列的原因导致里边漏洞较多,被黑客盯上。

李召:挑人家的问题比较容易,但要你自己要真正设计一套以太坊这种智能合约机制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段新星:对,设计出一种比较完善的,安全的,功能又很强大的区块链机制,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吧。

李召:对,在万向区块链国际峰会上,Vitalik Buterin介绍了区块链机制设计的6个新方案。

段新星:肖风博士也提到,比特币问世这么多年,能自行运转,里边有很强的一个激励机制,鼓励每个人给社区做贡献,或者说验证交易,或者是贡献代码,设计里边也有防范机制,防止作恶、垄断和攻击。

李召: EOS现在很多人都说它是区块链3.0,但也有人说它违反了区块链的基本精神,21个超级节点是不是相当于中心化的运行模式?

(上海区块链国际峰会现场)​

09

用户更关心解决什么问题,而非是否去中心化 

段新星:首先得客观看待这个问题,像我今天讲的有去中心化的钱,为什么搭建去中心化的结构呢?因为以往中心化的结构是集中的、垄断的,会有很多问题,一个安全攻击系统就全歇菜。

分布式的治理结构没有太多中心故障点,这是去中心化最早的理由,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在一封邮件里面(《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说,早年很多电子现金失败了,他们过于集中,当一个中心故障点失败就全盘失败,所以他想做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发展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Token已经实现了,但是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限制,比如去中心化的带宽、存储、域名系统,去中心化的ID身份,都没有实现,或还有待于完善。在效率、安全和隐私、去中心几个方面都做好,现在技术还没有发展那么快。如果在线上做一些大额资产交易和转帐,每秒七笔,可能是够了,但要做一些即时支付或者应用就比较困难。

我觉得,在技术发展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时候,可能会有折衷的、或者倒退的方法,或者是一种工程化、产品化的方法来去解决。因为产品必定要给用户服务的。所以EOS的21个超级节点, 就像21个常委来审批,每一个常委(节点)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超强的带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分布,但又没有完全去中心,能达到更高的效率,更便宜的价格,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最终用户并不关注是不是去中心化,而是关心解决什么问题?用多大的代价解决问题?性能好不好?便不便宜?实现得优雅不优雅?提供的服务全不全?就算EOS开了一部分“倒车”来实现这个目标,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大家的指责也有一定道理,集中在21个节点,所有的瓶颈、漏洞、薄弱处可能就在这些方面,违背了区块链原始的精神。

10

比特币的匿名不是绝对匿名 

李召:谈到去中心化问题,我想谈一下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在科幻小说《人之岛》,郝景芳的所有小说我都看了,只有一处提到了区块链,但对分布式储存的描写还是挺有意思的,在《人之岛》中,凯克船长乘坐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寻找到了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当他们回到地球时已经是120多年之后了,一个叫“宙斯”的全球自动控制系统主宰了人类的生活,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植入脑芯,所有人的脑芯信号汇总到全球智能系统——“宙斯”,人类的脑芯信号的汇总创造了宙斯,同时宙斯又成了人类的主宰。凯克船长为了反对宙斯的控制,决定要摧毁它,但是宙斯不是一个中心的存在,而是分布式的,存在于全球的互联网上,“宙斯在世界上有千万座不同的巨型服务器分布,以区块链技术为基地的存储特征保证任何一处的摧毁都不影响全局”。这里我不太明白,如果是区块链的分布式储存,通过轰炸,能够摧毁宙斯吗?区块链那么多节点,能够用物理的方式摧毁吗?

段新星:把所有的节点能轰炸掉就可以了。

李召:怎么轰炸呢?

段新星:要定位这些节点,从理论上讲你要知道它在哪。

李召:那必须要知道节点的位置,从理论上可以做到吗?

段新星:看节点的匿名性做得好不好,如果能侦测到每个节点的位置当然是可以的。比特币的匿名不是绝对匿名,只是说这个地址有人在转比特币,但不知道这个地址背后是谁,在不出示交易者真实身份下完成交易,这个叫匿名,但是这个地址在哪里是有可能找到的。另外现金交易就是匿名系统:菜市场大妈从钱包里拿一些钱给你,你拿一些菜给她,你不知道这个大妈是谁,月收入多少。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多余身份、姓名信息,交易就完成了。但你仍然可以通过分析交易的公开信息:地址、频度、金额等得到真实有用的信息,而展开行动。

11

COSMOS扮演《人之岛》宙斯角色尚不容易 

李召:从理论上是知道地址,但实际上要摧毁是不可能的。《人之岛》中,凯克船长确实摧毁了一些节点,但并没有摧毁宙斯。凯克船长的攻击给宙斯带来一点点的麻烦,给给宙斯背后一击的是李钦激发了埋藏于网络深处的情感信息,这种情感信息流入脑芯,刺激人的大脑,让人激动,狂喜,在全城陷入情感漩涡,宙斯暂时处于混沌状态的时机,凯克船长带领一批人来到海中的一个小岛,建立一个没有脑芯、没有宙斯的人类社会。这当然是一个“乌托邦”其实,在万向区块链国际峰会上,也有一种全球区块链连接的设想,这个项目叫COSMOS(宇宙),名字很霸气,也很科幻,COSMOS似乎也要扮演《人之岛》中“宙斯”的角色,当然不是连接《人之岛》所有人的思想,而是连接所有的区块链。

段新星:我觉得整体上区块链技术还是在探索期内,最近几年还是有发展的,比如促进效率的共识机制研究,促进安全和隐私的多方计算(SMC)和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等。Cosmos是一个新型的区块链网络架构基础平台,是一种跨链机制。现在虽然有很多的区块链,但是各个链上的数据和合约信息是不能互通的,这相当于局域网的概念,要想真正的创造价值最大化,需要有一个互联互通,就有跨链技术,比如Cosmos、Tendermint等。

李召:在我印象中,一些项目的所谓跨链技术,一般就是不同链之间Token的转换、流通,并不是链上所有数据的互联互通,意义似乎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如果跟互联网类比,最开始的时候,互联网开始在高校内部联网,到最后全社会全球联网,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协议,互相有竞争,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到最后TCP/IP协议(传输控制/网络通信协议)胜出,互联网一统天下,全球只有一个统一的互联网,没有另外一个互联网,除非某种原因,安全、保密或特殊用途,做一个局域网。区块链会不会形成基于类似TCP/IP协议的一种全球统一的公链,所有的应用在上面搭建,同样,因为安全、保密或特殊用途等原因搭建的联盟链、私链除外。

段新星: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吧,因为各个链设计的目的不一样,解决问题不一样,它可能就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协议也没有完全标准化和定制化、统一化,因为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比特币和以太坊之间都不可能谁吞并谁,所以我觉得,可能会有不同的公链并存,中间会有一些跨链的机制,中心化的见证人,或者一些中继链,让大家串联起来,互联互通,进一步操作。

12

区块链类似TCP/IP协议有待市场竞争 

李召:郝景芳在科幻小说《人之岛》对TCP/IP协议的未来发展也有一个猜想,凯克船长回到地球时,互联网已经有了两轮革命性的发展,CCTP/TRP协议已经成了全球网络的基础协议。保罗·维格纳和迈克尔·凯西的新书《区块链:赋能万物的事实机器》说,“或许另一种新事物会出现,这种新事物将承担类似TCP/IP协议在互联网所扮演的角色。总有一种事物,会成为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进行价值交换时所依赖的标准、底层协议。这种事物可能是比特币、以太坊或者其他完全不同的东西。”

段新星:区块链类似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东西有待于市场竞争,有待于未来去实现,毕竟区块链还是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而且区块链本身还处在早期,还有待于发展,区块链是什么,远未成形。

李召:你刚才谈到区块链协议也没有完全标准化和定制化、统一化,昨天听了分布式记账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 307)主席Craig Dunn的演讲,有一个细节挺有意思,现在的计算机键盘是100多年之前,由打字机生产者设计出来的,在20世纪30年时,有一个人提出了新键盘的配置,能够大幅地提升打字的速度,但因为以前的打字机事实标准被人们所广泛使用,结果这个更好的好的键盘技术没有办法普及。区块链行业也不能过早形成类似互联网的TCP/IP协议这样的标准,否则会限制区块链技术发展创新。

段新星: 有些标准是市场机缘来决定的,区块链标准的制订和技术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早期的话标准也能为技术的发展指明一些路径。

13

区块链协同的特点在物联网上可能实现 

李召:你刚才说区块链是什么还远未成形,在9月10的上海区块链国际周技术开放日上,一位嘉宾说,2018年的区块链发展阶段仅仅相当于1995年的互联网。9月12日,肖风博士在万向区块链峰会总结发言时提到区块链的一些新趋势,比如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其实我觉得有一个更为迫切的融合,就是区块链与物联网的融合。很多人认识到,区块链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信任问题,链上的不可篡改不能解决链下作假问题,很多区块链宣称的溯源其实是物联网要解决的问题,比特世界和物质世界如何对接?Token系统如何映射实体经济的价值?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段新星:有可能的,因为物联网之间,尤其是物联网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支付、结算、清算,可能不会采用传统的法币,人民币、美元,从银行走一圈,可能是某一种电子货币和电子通证的形式。区块链有一个特点是协同,在物联网上也有可能实现,怎样在各个节点之间协同,完成一个任务,也是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李召:有很多做区块链溯源的项目,虽然区块链上可以追踪源头,不可篡改,但是一旦区块链与现实世界联系,“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连接,溯源就不是那么确定了,可能“原子世界”的溯源更多的是物联网的任务。

段新星:这个其实是产品和技术的博弈,区块链技术可能只是溯源中的一部分。比如链下的产品检测,如何保证肉类质量的真实性?区块链可以保证上传的资料在链上不能被篡改,但它究竟对应着现实世界的什么呢?可能还有其他方式来解决链上链下的连接,区块链只是扮演了其中的一环。区块链驱动的是一些纯虚的东西,像比特币,以太坊,纯粹数字化的计算或者数字化的现金,用链来解决问题很便捷,也比较先实现。一旦涉及到链下就会产生问题,比如有200瓶水,我喝完一瓶水后你通过链上的材料怎么知道没有改?链上显示经过检测,贴了一个好猪肉的标签,但对应到链下可能是一个坏猪肉,这就需要链上和链下协同。

14

区块链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盈利模式 

李召:区块链融资模式,有传统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模式,还有以太坊、EOS等ICO模式,区块链会不会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企业制度?

段新星:我觉得会的,企业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企业的治理都会发生变化,相对传统企业的所属权可能更加模糊,但也让更多人参与企业治理,企业的边界放大了。

李召:2017年采访张健的时候,他当时还在博晨技术,对ICO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但不久他就创办了FCoin,更早的时候,他是火币网的CTO,其实他也是区块链时代个人职业和命运改变的一个典型例子。

段新星:可能博晨技术这样的联盟链公司没有找一个清晰的发展路线和盈利模式吧,如果发展又不错,又有利润的话,也不会轻易转向做交易所。

李召:据我了解,目前还没多少区块链企业靠做业务能够盈利的。

段新星:严格意义上说,区块链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盈利”模式,还是靠Token升值,比如比特币、以太坊可以通过Token的升值而产生利润。比原链是标准的公链,跟比特币,以太坊一样,大体上也是这样的盈利模式。

李召:目前是一个熊市。

段新星:即便熊市也有涨了几倍或几十倍的。而且在上面开展生态服务。一个简单的例子,数字资产交易所、矿机矿场,都是比特币生态链上的一些应用,他们是APP,不是DAPP,他们的利润也很不错,包括售卖矿机的企业现在估值有几百亿美金。

李召:吴忌寒、詹克团的比特大陆、张楠赓的嘉楠耘智、胡东的亿邦国际准备香港上市。

段新星:对,显然是盈利的。

李召:他们其实算是做实业,当然也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的概念。

段新星:这要看怎么样归类了,数字资产交易所其实也是盈利的,可以认为是基于区块链交易的中介服务,还有区块链资讯也是盈利的,跟传统的广告媒体一样的模式。

李召:我的理解,证券肯定要映射的某种资产,比如股票价格,映射的是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等,当然不一定是实际存在的资产,更重要的未来预期的盈利能力,当然现在的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搞得很复杂,衍生再衍生,抽象再抽象,往往难以追溯到证券所映射的资产了,所以带来了国际金融危机,那么区块链ICO发行的Token映射的是什么东西呢?Token基于什么来估值?确定发行数量?

段新星:如果照这样说,软件企业,软件,操作系统,游戏都没有办法定价,区块链要考虑服务的估值、协议的估值,和未来潜力的估值,而不是刻板的实物估值。

15

在熊市的时候资源资金在往头部集中 

李召:证券一样包含了技术,服务和未来估值,无论估值相差多远,总有个映射的对象,而现在ICO的估值时连映射的对象都没有,只有一张白皮书,里面写的是一个梦,哪怕映射的无形的服务,协议,技术,也得有个影子在哪里吧。

段新星:对,ICO里面的确是有一些主观的成份,前期是有泡沫的,但真实的服务应用和技术的进展也是有的,像比特币、以太坊的承诺做到了。

李召:2018年还有2019年,国内很多公链主网会上线,搭建一个公链的要求很高,主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段新星:首先要有目标用户,能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是要有比较好的开发和运营团队,另外就是不忘初心。安全非常重要,比如比原链跟360等合作,他们帮忙做渗透测试,我们还跟一些开源的技术组织,如慢雾社区合作,悬赏黑客攻击,如果发现漏洞给他一定的奖励。

李召:之后压力会不会很大,尤其是遇到这轮熊市的时候。

段新星:目前开发和运营都在有序进站。技术上,比原链在COSMOS全球区块链黑客马拉松大赛获奖,今年二季度按照既定的计划主网顺利上线,将虚拟机、开发语言Equity做出来,最近比原链举办了“全球开发者”大赛,丰富公链上面的应用。在熊市的时候,资源资金也在往头部集中,我觉得这样很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