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省份“重要进展”,有的省份“积极进展”,有的省份“显著进展”,有的省份“一定进展”……在首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成绩单”中,生态环境部对10省进行了4个档次的评价。
日前,首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工作结束。相较于10省交出7.1亿罚款、问责6219人的“成绩单”,督查组在反馈意见中分档评价、不同用词的“评语“被大众关注。那么,这些“评语”有何差别,说明了什么?
4个档位评价治理效果
纵观这10份“成绩单”,督察组对于各省份环境治理的进展评价共有4个档位。分别是:显著进展、重要进展、积极进展、和一定进展。
其中,河北、广东、江苏取得“显著进展”; 内蒙古、宁夏、河南取得“重要进展”; 江西、广西、云南省则取得“积极进展”; 只有黑龙江取得“一定进展”。
通过梳理各地反馈意见,不难看出这些评价在一些具体的数据上能够直观的得到体现。
比如,取得“显著进展”的河北省在领导重视程度上名列前茅。自2016年以来,河北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和督察整改工作分别达32次和22次,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683件。同样取得“显著进展”的江苏、广东两省都成绩不俗。江苏省累计召开省委常委会21次、省政府常务会24次、省政府专题会11次,研究部署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广东省先后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10个改革文件,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等5个工作方案,南粤水更清实施计划等18个政策文件。
取得“重要进展”的河南省,问责人数是所有省份最多的,达到了1053人。此外,河南省2017年PM2.5浓度同比降幅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排名第二,扭转了多年来持续上升的被动局面。内蒙古在强化大青山生态治理修复,取得显著生态效果,2016到2017年完成农业退灌还水12万亩,节水改造3万亩,建设围网围栏40公里。宁夏大力推进生态空间管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12个县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占国土面积56.9%。
而取得“积极进展”的云南, 2017年,全省纳入国家考核断面的地表水水质优于Ⅲ类比率达75%,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长江等六大水系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2017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2%;森林覆盖率59.7%,位居全国前列。江西针对25个城市新区(工业园区),建成污水管网740公里;投资近50亿元开展48个县(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先后80余次深入现场调研,督导压实整改责任,推动解决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唯一一个取得“一定进展”的黑龙江在督察整改工作总体比较被动。反馈意见明确指出,虽然成立省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但研究部署工作虚多实少,2017年仅召开过一次会议,且没有形成会议纪要或记录;“回头看”进驻期间,省内提供的整改进展情况自相矛盾,汇报材料提出完成整改任务38项,但任务清单只明列完成整改30项;经督察组核实,实际仅完成19项、基本完成7项。
敷衍整改成高频词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10省的反馈意见都出现了“敷衍”一词。而在社会普遍关注的弄虚作假方面,反馈意见中提到的共性问题之多,措辞之严,备受关注。
比如,河北并未提及假装整改,云南则“问题明显”,江西“时有发生”,江苏、河南“仍有发生”,广东则“问题突出”,宁夏则是“更为严重”。表面整改方面,云南“问题明显”;广东“问题突出”;河南“比较多见”;河北、江西、广西有的地方和部门表面整改问题“较为突出”;江苏“比较突出”; 宁夏整改不严不实“问题突出”。督查组也指出内蒙古存在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情况,特别点名黑龙江一些地方整改弄虚作假甚至顶风违法。
黑龙江的反馈意见指出,针对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在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规建设问题,督察组要求严肃查处,实施问责。但农垦总局未认真调查,仅凭八五三农场提供的保护区管理局项目初步设计批复和垦区环境保护局环评批复文件,即判定该移交问题不实,直接导致八五三农场顶风违法。
还有一些地方“假整改”让人啼笑皆非。在河南,“有些干部认为,“督察一阵风、躲过就轻松”,没有必要较真碰硬,导致部分问题“以停代改”。“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在河南省的反馈中如是称。在督查组进驻洛阳市汝阳县后,该县水利部门凭空编造2016—2017年巡查记录、行政处罚案卷,并由河道管理人员伪造签名手印。
而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为完成海仔大排坑黑臭整治任务,以便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在既没有截污也没有清淤情况下,临时调水稀释,便上报治污工程已完成,并声称取得了“清澈见底、鱼类成群”的整治成效。
针对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假整改情况,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婧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必须改变运动式、风暴式环保监管和执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在监管主体上要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的环境监督管理格局。
严禁“一刀切”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一刀切”问题日渐暴露出来。
生态环境部官网指出,此次“回头看”发现的问题将按照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梳理分类,逐一明列地方在督察整改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以及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和“一刀切”等情况,并同步移交66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
比如,“回头看”受理云南的群众举报中,有202件与2016年督察受理举报重复,经调查多数没有查处整改到位。德宏州瑞丽市2016年在查办违法开采砂石举报案件时,以“一刀切”方式关停所有砂石场,后又违规批准部分未取得合法手续的砂石场恢复生产;此次“回头看”时,再次采取“一刀切”临时关停措施,影响恶劣。
“凡此种种‘一刀切’行为,本质上都是生态环保领域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懒政、惰政、怠政、庸政的表现,是对环保执法工作的‘高级黑’,其根源在于一些地方没有正确认识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生态环境部表示,针对督察整改制订了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对发现的相关问题坚决查处问责。针对督察整改制订了禁止环境保护“一刀切”工作意见,严禁“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
2018年9月13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坚决落实《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中禁止“一刀切”,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解决一刀切的办法是各地区要根据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禀赋,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环境管控体系,实施差异化的环境管控和准入机制。”吴婧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