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打开这本神兽图鉴,看看有没有机会修炼成中国锦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打开这本神兽图鉴,看看有没有机会修炼成中国锦鲤

认真研读一下,争取破解中国锦鲤的神秘力量。

《山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一起被称为古代“三玄”。

相传,《山海经》最初有图,后来失传。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写到的: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可见,《山海经》的母本就是图文并茂的。但是,古图均已佚失,只有文字流传了下来,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山海经》。

▲ 《山海经》古籍

现今能看到的“山海图”,大多是由明清画师根据原文所画。

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明代蒋应镐、武临父绘的《山海经<图绘全像>》、明代胡文焕编的《山海经图》,以及清代吴任臣注的《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这些画是他们对于那个奇幻世界的想象与探索。

▲ 晋郭璞撰山海经新校正十八卷

《山海经》里除了人人熟知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这些神话传说,更著名的是那些百态多姿的上古怪兽……

据统计,《山海经》中出现的奇禽异兽有两百多种,狌狌、类、九尾狐、兕、葱聋、穷奇、当康、乘黄、狍鸮、九凤、毕方、警卫、帝江、何罗鱼、鸣蛇等。

长着八个脑袋八条尾巴的水神天吴、一个头十个身子的何罗鱼、六只眼睛四个翅膀三只脚的酸与……《山海经》里充满了离奇荒诞、神秘的神怪异兽。

▲ 天吴

天吴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水神,他住在䖝䖝的北边两条河流之间。天吴长着神兽的样子,老虎的身子,八个脑袋都是人脸,八条腿,八条尾,背部也像老虎一样,毛色青里带黄。

▲ 何罗鱼

谯水发源于谯明山里,之后向西流去,最后注入黄河。谯水之中盛产何罗鱼,这种鱼有一个脑袋,十个身子,它的叫声就像狗叫一样。据说,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脓疮。

▲ 酸与

景山里有一种鸟叫酸与,看起来像蛇,却有两对翅膀、六只眼睛、三只脚,它的叫声就像在叫唤自己的名字。此鸟一旦出现,当地就会发生可怖、紊乱的事。据说:吃了它的肉就可以千杯不醉。

《山海经》全书18卷,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山,300水道、400多个神祇异兽,大量地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

▲ 禹贡山川总会之图,可根据此图判断《山海经》中地名的方位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书,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这些妇孺皆知的神话都从这里来的。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王宝的《搜神记》、元剧《窦娥冤》、明小说《封神演义》、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明吴承恩《西游记》、李汝珍《镜花缘》中的神人怪兽、奇闻异事,莫不是对《山海经》的演绎与延伸。

鲁迅先生,也曾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对《山海经》里“人面的兽,九头的鸟,生着一双翅膀的人”充满着好奇。

▲内页-中国清代彩绘《山海经》

明、清以前更早的《山海经》版本所附的古图亦均已失传。学术界认可的、较重要的古绘图版本有日本《怪奇鸟兽图卷》及清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

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经校注》中说:“吾国古籍,瑰伟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经》若。《山海经》匪特使地之权舆,乃神话之渊府”。

《山海经》还远渡重洋,东传日本,对我们今天熟知的日本“百鬼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内页-【日】江户时期 怪奇鸟兽图卷

日本著名神话学伊藤清司在《<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中说过:我是把《山海经》专门作为民俗学资料来论述的。

伊藤清司说,《怪奇鸟兽图卷》约绘制于日本江户时期,与其说是日本的有识之士在阅读《山海经》后推测绘制,不如说本身就是以清代《山海经》插图为蓝本,经过描绘再加以色彩而成的。

随着各类影视剧和网游的大热,很多《山海经》中的“灵兽”已经被演绎了很多个版本:

九尾狐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䨼。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山海经·山经·南次一经》

青丘山上有九尾狐,外型像狐狸,有九条尾巴,叫声像婴儿的哭声,会吃人。相传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妖邪疠气的侵扰。

九尾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常用来象征祥瑞。相传它九条尾各有不同的能力、当其中一条尾摇动时可召雷、火、风、地震、洪水、召唤死者和小妖狐等等,同时九尾也代表了九个灵魂,而且九条尾除非一起断掉不然可再生,再生后有重新的力量。

九尾狐在中国最著名的文化形象就是《封神演义》中勾引商纣王的妲己。而日本最著名的九尾狐是迷惑鸟羽天皇的绝世美女“玉藻前”。

比翼鸟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䗡渊。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山海经·山经·西次三经》

蛮蛮的样子像野鸭,却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需要两只鸟互相配合才可以飞,这种鸟的名字叫蛮蛮。它如果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

郭璞说:蛮蛮就是比翼鸟。不过,古籍中的比翼鸟是祥瑞的象征,而蛮蛮却会带来洪水的灾难,可见特征不同。

精卫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山经·北次三经》

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

精卫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叫作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于是化为精卫鸟。

精卫经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刑天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山海经·海经·海外西经》

刑天与天帝争夺神位,天帝砍了他的头颅,把他的头颅埋在常羊山。没了头颅的刑天并没有死去,反而以双乳作为眼睛,以肚脐作为嘴巴,一手握着盾牌,一手舞动战斧继续作战。

五柳先生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诗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是赞颂刑天这种虽然失败却仍奋战不已的精神。

陵鱼

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姑射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大蟹在海中。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山海经·海经·海内北经》

陵鱼就是人鱼,栖息在海中。明代邓元锡的《物性志》说:陵鱼一出现就会掀起波涛。

《列子》中说: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仙,餐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

来源:城市画报

原标题:打开这本神兽图鉴,看看有没有机会修炼成中国锦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打开这本神兽图鉴,看看有没有机会修炼成中国锦鲤

认真研读一下,争取破解中国锦鲤的神秘力量。

《山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一起被称为古代“三玄”。

相传,《山海经》最初有图,后来失传。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写到的: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可见,《山海经》的母本就是图文并茂的。但是,古图均已佚失,只有文字流传了下来,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山海经》。

▲ 《山海经》古籍

现今能看到的“山海图”,大多是由明清画师根据原文所画。

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明代蒋应镐、武临父绘的《山海经<图绘全像>》、明代胡文焕编的《山海经图》,以及清代吴任臣注的《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这些画是他们对于那个奇幻世界的想象与探索。

▲ 晋郭璞撰山海经新校正十八卷

《山海经》里除了人人熟知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这些神话传说,更著名的是那些百态多姿的上古怪兽……

据统计,《山海经》中出现的奇禽异兽有两百多种,狌狌、类、九尾狐、兕、葱聋、穷奇、当康、乘黄、狍鸮、九凤、毕方、警卫、帝江、何罗鱼、鸣蛇等。

长着八个脑袋八条尾巴的水神天吴、一个头十个身子的何罗鱼、六只眼睛四个翅膀三只脚的酸与……《山海经》里充满了离奇荒诞、神秘的神怪异兽。

▲ 天吴

天吴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水神,他住在䖝䖝的北边两条河流之间。天吴长着神兽的样子,老虎的身子,八个脑袋都是人脸,八条腿,八条尾,背部也像老虎一样,毛色青里带黄。

▲ 何罗鱼

谯水发源于谯明山里,之后向西流去,最后注入黄河。谯水之中盛产何罗鱼,这种鱼有一个脑袋,十个身子,它的叫声就像狗叫一样。据说,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脓疮。

▲ 酸与

景山里有一种鸟叫酸与,看起来像蛇,却有两对翅膀、六只眼睛、三只脚,它的叫声就像在叫唤自己的名字。此鸟一旦出现,当地就会发生可怖、紊乱的事。据说:吃了它的肉就可以千杯不醉。

《山海经》全书18卷,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山,300水道、400多个神祇异兽,大量地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

▲ 禹贡山川总会之图,可根据此图判断《山海经》中地名的方位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书,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这些妇孺皆知的神话都从这里来的。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王宝的《搜神记》、元剧《窦娥冤》、明小说《封神演义》、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明吴承恩《西游记》、李汝珍《镜花缘》中的神人怪兽、奇闻异事,莫不是对《山海经》的演绎与延伸。

鲁迅先生,也曾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对《山海经》里“人面的兽,九头的鸟,生着一双翅膀的人”充满着好奇。

▲内页-中国清代彩绘《山海经》

明、清以前更早的《山海经》版本所附的古图亦均已失传。学术界认可的、较重要的古绘图版本有日本《怪奇鸟兽图卷》及清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

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经校注》中说:“吾国古籍,瑰伟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经》若。《山海经》匪特使地之权舆,乃神话之渊府”。

《山海经》还远渡重洋,东传日本,对我们今天熟知的日本“百鬼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内页-【日】江户时期 怪奇鸟兽图卷

日本著名神话学伊藤清司在《<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中说过:我是把《山海经》专门作为民俗学资料来论述的。

伊藤清司说,《怪奇鸟兽图卷》约绘制于日本江户时期,与其说是日本的有识之士在阅读《山海经》后推测绘制,不如说本身就是以清代《山海经》插图为蓝本,经过描绘再加以色彩而成的。

随着各类影视剧和网游的大热,很多《山海经》中的“灵兽”已经被演绎了很多个版本:

九尾狐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䨼。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山海经·山经·南次一经》

青丘山上有九尾狐,外型像狐狸,有九条尾巴,叫声像婴儿的哭声,会吃人。相传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妖邪疠气的侵扰。

九尾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常用来象征祥瑞。相传它九条尾各有不同的能力、当其中一条尾摇动时可召雷、火、风、地震、洪水、召唤死者和小妖狐等等,同时九尾也代表了九个灵魂,而且九条尾除非一起断掉不然可再生,再生后有重新的力量。

九尾狐在中国最著名的文化形象就是《封神演义》中勾引商纣王的妲己。而日本最著名的九尾狐是迷惑鸟羽天皇的绝世美女“玉藻前”。

比翼鸟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䗡渊。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山海经·山经·西次三经》

蛮蛮的样子像野鸭,却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需要两只鸟互相配合才可以飞,这种鸟的名字叫蛮蛮。它如果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

郭璞说:蛮蛮就是比翼鸟。不过,古籍中的比翼鸟是祥瑞的象征,而蛮蛮却会带来洪水的灾难,可见特征不同。

精卫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山经·北次三经》

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

精卫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叫作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于是化为精卫鸟。

精卫经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刑天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山海经·海经·海外西经》

刑天与天帝争夺神位,天帝砍了他的头颅,把他的头颅埋在常羊山。没了头颅的刑天并没有死去,反而以双乳作为眼睛,以肚脐作为嘴巴,一手握着盾牌,一手舞动战斧继续作战。

五柳先生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诗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是赞颂刑天这种虽然失败却仍奋战不已的精神。

陵鱼

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姑射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大蟹在海中。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山海经·海经·海内北经》

陵鱼就是人鱼,栖息在海中。明代邓元锡的《物性志》说:陵鱼一出现就会掀起波涛。

《列子》中说: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仙,餐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

来源:城市画报

原标题:打开这本神兽图鉴,看看有没有机会修炼成中国锦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