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做调研没效果?麦当劳教你1招,挖掘“顾客真实需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做调研没效果?麦当劳教你1招,挖掘“顾客真实需求”

有时候询问式调研、分析,并不能得出用户的真实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顾客的特殊行为来寻找答案,因为最本能的自发行为是不会骗人的。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识人能力很强,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想法等。

但仅能看穿一个人,不算厉害,如果能洞察到一个群体的想法、特征、行为等,这才是真本事,也是商机所在。

这涉及到了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两件事,大家也了解它们的重要性,它是品牌策略、检验产品、价格调整的重要依据。

但你知道如何正确的做“调研、分析”吗?你的“调研、分析”真的有效果吗?

常规的调查方式,就是正确的?

市场调研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从消费者语言中获取反馈,二是从消费者过去的行为中找到答案,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第一种方式。

分析方法,一般是这样的:①先明确分析目的;②收集数据(调研、竞对数据、销售数据等);③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

很多餐饮品牌都是这样做的,比如,喜茶有一个专门研究消费者的部门,通过数据分析、线上评价分析来制定品牌发展方向。

①整理门店的销售数据,分析哪个门店的收入高、什么产品卖得好等;

②分析消费者评价,正面声音是什么?负面评价是什么?消费者的建议是什么?

它的分析的逻辑是,在结果产生后,寻找应对方案。

但如果没有大数据算法做支撑,这种人工统计的分析报告,并不能给你什么指导性建议,它只是大量的占用了你的工作时间、电脑内存等,你以为你得到了结论,实际上参考意义非常有限。

很多时候,并不是调查本身没有用,而是使用的方法不正确,什么样的调研方式是有效的?

独特行为观察法

市场调研的第二种方式,从消费者过去的行为中获取数据,不直接询问消费者,而是通过观察顾客的独特行为,找到其真实需求。

观察顾客在购买行为中,会表现出哪些跟其他购买行为不太一样的地方,找到这些行为,进行归因。

经典案例:很多年前,麦当劳在美国发起了一个项目,目的是提高所有门店奶昔的销量。

公司着手对奶昔进行了很多改进工作,奇怪的是,奶昔是越做越好了,但是销量和利润都没有得到增长。

之后他们用了独特性为观察法,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几乎有一半的奶昔是在早上卖掉的;二是来买奶昔的几乎都是固定的人,而且他们只买了奶昔,并且几乎所有人都是开车打包带走的。

他们之所以买奶昔,是因为他们早上要开车上班,但路上很无聊,想做点有趣的事,吃点东西。

如何让奶昔更好的满足顾客开车路上吃早餐、打发无聊时间的需求?

麦当劳是这么改进的:①让奶昔再稠一些,让顾客吸的时间更长一些;②加一点点果肉,给无聊的路程一些惊喜;③把奶昔的机器搬到柜台前面,消费者不用排队就可以刷卡自取。

这些改进,让麦当劳奶昔的销量迅速增长。

独特行为观察法的应用案例:①想要知道一家奶茶店的味道好不好?不用做用户调查,你只需查看奶茶店周围的垃圾桶,看看顾客是不是把奶茶全喝完之后才扔掉的。

②肯德基K-PRO餐厅为了检验哪些产品更适合市场,做了大量调研,对用户的评价、反馈非常重视。

但有位高管发现,这类调研的很多动作都是多余的,要想知道哪种产品更好卖、消费者更喜欢,你只需在收盘时,查看桌上的哪个产品,顾客吃的最干净,哪个产品没怎么动就好。

③早高峰期间,白领的时间比较紧张,他们想快速获得一份早餐。

一些快餐品牌,发现了这一现象,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点餐服务,顾客可以提前点餐,在下地铁后,去公司的途中顺便把早餐带走。

小结

有时候询问式调研、分析,并不能得出用户的真实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顾客的特殊行为来寻找答案,因为最本能的自发行为是不会骗人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麦当劳

3.6k
  • 麦当劳北京、上海两城上线京东外卖,不到一周日均单量超2万
  • 麦当劳日本门店部分单品将涨价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做调研没效果?麦当劳教你1招,挖掘“顾客真实需求”

有时候询问式调研、分析,并不能得出用户的真实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顾客的特殊行为来寻找答案,因为最本能的自发行为是不会骗人的。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识人能力很强,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想法等。

但仅能看穿一个人,不算厉害,如果能洞察到一个群体的想法、特征、行为等,这才是真本事,也是商机所在。

这涉及到了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两件事,大家也了解它们的重要性,它是品牌策略、检验产品、价格调整的重要依据。

但你知道如何正确的做“调研、分析”吗?你的“调研、分析”真的有效果吗?

常规的调查方式,就是正确的?

市场调研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从消费者语言中获取反馈,二是从消费者过去的行为中找到答案,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第一种方式。

分析方法,一般是这样的:①先明确分析目的;②收集数据(调研、竞对数据、销售数据等);③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

很多餐饮品牌都是这样做的,比如,喜茶有一个专门研究消费者的部门,通过数据分析、线上评价分析来制定品牌发展方向。

①整理门店的销售数据,分析哪个门店的收入高、什么产品卖得好等;

②分析消费者评价,正面声音是什么?负面评价是什么?消费者的建议是什么?

它的分析的逻辑是,在结果产生后,寻找应对方案。

但如果没有大数据算法做支撑,这种人工统计的分析报告,并不能给你什么指导性建议,它只是大量的占用了你的工作时间、电脑内存等,你以为你得到了结论,实际上参考意义非常有限。

很多时候,并不是调查本身没有用,而是使用的方法不正确,什么样的调研方式是有效的?

独特行为观察法

市场调研的第二种方式,从消费者过去的行为中获取数据,不直接询问消费者,而是通过观察顾客的独特行为,找到其真实需求。

观察顾客在购买行为中,会表现出哪些跟其他购买行为不太一样的地方,找到这些行为,进行归因。

经典案例:很多年前,麦当劳在美国发起了一个项目,目的是提高所有门店奶昔的销量。

公司着手对奶昔进行了很多改进工作,奇怪的是,奶昔是越做越好了,但是销量和利润都没有得到增长。

之后他们用了独特性为观察法,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几乎有一半的奶昔是在早上卖掉的;二是来买奶昔的几乎都是固定的人,而且他们只买了奶昔,并且几乎所有人都是开车打包带走的。

他们之所以买奶昔,是因为他们早上要开车上班,但路上很无聊,想做点有趣的事,吃点东西。

如何让奶昔更好的满足顾客开车路上吃早餐、打发无聊时间的需求?

麦当劳是这么改进的:①让奶昔再稠一些,让顾客吸的时间更长一些;②加一点点果肉,给无聊的路程一些惊喜;③把奶昔的机器搬到柜台前面,消费者不用排队就可以刷卡自取。

这些改进,让麦当劳奶昔的销量迅速增长。

独特行为观察法的应用案例:①想要知道一家奶茶店的味道好不好?不用做用户调查,你只需查看奶茶店周围的垃圾桶,看看顾客是不是把奶茶全喝完之后才扔掉的。

②肯德基K-PRO餐厅为了检验哪些产品更适合市场,做了大量调研,对用户的评价、反馈非常重视。

但有位高管发现,这类调研的很多动作都是多余的,要想知道哪种产品更好卖、消费者更喜欢,你只需在收盘时,查看桌上的哪个产品,顾客吃的最干净,哪个产品没怎么动就好。

③早高峰期间,白领的时间比较紧张,他们想快速获得一份早餐。

一些快餐品牌,发现了这一现象,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点餐服务,顾客可以提前点餐,在下地铁后,去公司的途中顺便把早餐带走。

小结

有时候询问式调研、分析,并不能得出用户的真实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顾客的特殊行为来寻找答案,因为最本能的自发行为是不会骗人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