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迪丽热巴摘后,但嘉行传媒艺人经纪的“小秘密”还能继续下去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迪丽热巴摘后,但嘉行传媒艺人经纪的“小秘密”还能继续下去吗?

台前是以杨幂为核心的一群艺人,幕后则以杨幂经纪人曾嘉为主导,与资本结合,将艺人的价值利用到极致。2017年,嘉行传媒艺人经纪收入为2.254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47.15%,同比增长47.8%。​

作者/达伦糕   编辑/张   潇

审核/刘乐乐

10月14日,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最终各大奖项出炉,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连夺三项大奖的《漂亮的李慧珍》以及迪丽热巴。

其实早在官方公布奖项入围名单之后,各大奖项的归属就曾引发全网关注,尤其是“观众喜爱的演员奖”“最具人气演员”“最佳电视剧奖”“优秀电视剧奖”等大奖,更是因激烈的角逐而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迪丽热巴不仅凭借《漂亮的李慧珍》获得“观众最喜爱女演员奖”,拿下了本届金鹰节“最具人气演员奖”,成为第一个获得了金鹰奖的90后演员,而将其送上“观众最喜爱女演员奖”宝座的《漂亮的李慧珍》也获得“优秀电视剧”殊荣。

奖项公布后,无论是观众还是媒体都出现了两极化的观点。

一方面,在收视率上,《漂亮的李慧珍》在播出期间,曾蝉联同时段收视22连冠,全国网最高收视率破2,市场份额达12.03%,创下当时所有卫视周播剧15个月以来的最高收视记录。

另一方面,该剧并非是原创而是翻拍自韩国,豆瓣评分目前已低至3.8分,可以说是历年来金鹰奖作品分数最低。迪丽热巴实现了金鹰节举办18年来的首次大满贯,获最具人气演员奖,最受欢迎女演员、金鹰女神等三项荣誉,然而这也引发了网友们巨大的争议和讨论,纷纷认为“本届金鹰奖水分太大,以迪丽热巴的作品和演技拿奖实在是太过牵强”。此外,从迪丽热巴获奖后的表情来看似乎是已经提前知晓自己获奖。

无论是《漂亮的李慧珍》,还是迪丽热巴,背后都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嘉行传媒。和引发争议的剧集以及旗下艺人一样,嘉行传媒本身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存在。

虽然以杨幂作为对外品牌的嘉行不断在签新的艺人,而且一直以来播出的剧也算是热点,但是今年明星艺人的税收问题成为了行业以及社会大众的舆论焦点,以艺人经纪业务作为根本的嘉行传媒也免不了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在争议声中成为了金鹰奖最大的赢家,但是如何在艺人经纪收入上延续过去的强势将是嘉行接下来的课题。毕竟,奖项只是一种荣誉,荣誉并不能带来实质的进步和收益。

1

金鹰奖引发争议

迪丽热巴究竟配不配这些奖项?

对金鹰奖来说,一直都是以观众投票为主要评选标准,迪丽热巴凭流量拿奖无可厚非,但把“最具人气演员奖”和“观众最喜爱女演员奖”都颁给一个“流量明星”,而忽略其他实力派演员的努力,自然就引起了外界的争议。

微博上有一个段子:“迪丽热巴到底得罪了谁?为了让她被群嘲,特意举办了一届金鹰节。”

李易峰依靠豆瓣6.3分的《麻雀》拿下最受欢迎男演员,虽然这样的得奖也难说服众,但是与迪丽热巴引发的讨论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

从微博到知乎、从豆瓣到天涯,迪丽热巴得奖后被群嘲的盛况,实属罕见。在迪丽热巴拿下视后之后,获得优秀电视剧奖的《漂亮的李慧珍》豆瓣评分竟然一夜之间从原来的4.6分跌至了的3.8分——这样的“负面口碑”也可谓是空前绝后。

如果说迪丽热巴靠投票拿到“最具人气演员奖”还算比较靠谱,也有一定的说服力,那么《漂亮的李慧珍》这部豆瓣评分还没达到4分的作品入围优秀电视剧奖,则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作为韩剧《她很漂亮》的翻拍剧集,本来能够入围就已经很引发争议,更何况这部剧集的翻拍质量也是难以令人满意,“剧情空洞,平淡无奇”成了众多观众对于这部剧集的最大的评价。当下国内抄袭韩综的话题屡屡引起争议,关于国内原创力缺乏的呼声不止,让这样一部韩剧翻拍剧成为“优秀剧集”,也难怪广大观众会开始强烈反弹。

对于迪丽热巴和《李慧珍》的非议甚至引发了观众和网友对于整个金鹰奖“倒退”的反响。

中国电视金鹰奖创办于1983年,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奖,其前身为“《大众电视》金鹰奖”,1998年第16届开始,改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是以观众投票为主评选产生的电视艺术大奖。

2000 年第18届开始,金鹰奖全面升级为“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并落户湖南长沙。自2005年起,金鹰奖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并将第二十三届金鹰奖推迟至2006年举办。

除了嘉行之外,《漂亮的李慧珍》背后最大的出品方是芒果TV, 而芒果与主办方湖南卫视其实是一家,因此对于本届金鹰奖最大的争议在于是否有“照顾自家人”的嫌疑——与《李慧珍》一起竞争的包括《白鹿原》《鸡毛飞上天》《情满四合院》等口碑广受好评的剧集,与他们相比,《李慧珍》显然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剧集了。

2

艺人经纪业务不再好做

只因税收透明化?

有心人应该还记得,迪丽热巴是2013年杨幂拍《微时代之恋》的时候,签入嘉行的,同期签约的还有李溪芮、张云龙、高伟光等等几个人。这些年嘉行对他们都是力捧,但是李溪芮已经离开,在所有这些当初同一批签约的艺人中,无疑迪丽热巴是发展最好的。

在嘉行传媒所有的艺人里,除了头牌杨幂,最当红的也属迪丽热巴,加盟之后陆续拍摄了《古剑奇谭》、《微时代之恋》、《风中奇缘》、《美人制造》等剧,后来更是依靠《克拉恋人》、《三生三世》以及综艺秀《跑男》等迅速蹿红。

今年年初,嘉行特意为迪丽热巴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借着这个机会,还签了一纸15年的长约。据悉,如果迪丽热巴要跳槽去其他公司或者单干,需要面临高额的天价违约金。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迪丽热巴还会给嘉行再打工很长一段时间——让人不得不赞叹嘉行高超的运作手法。

嘉行传媒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杨幂工作室。实控人和董事长为杨幂的经纪人曾嘉,副董事长赵若尧,曾为杨幂的执行经纪。另外,与曾嘉、赵若尧有10年交情的资深资本操盘手李娟曾任职董秘。

台前是以杨幂为核心的一群艺人,幕后则以杨幂经纪人曾嘉为主导,与资本结合,将艺人的价值利用到极致。2017年,嘉行传媒艺人经纪收入为2.254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47.15%,同比增长47.8%。

依靠艺人经纪收入支撑影视公司的业绩成长,这在中国影视产业并不鲜见,包括华谊,喜天,唐德等企业都是将影视业务与艺人经纪结合得很好的经典范例。

嘉行传媒的模式算是最典型的“艺人+影视”两条腿的模式。嘉行对艺人按照发展程度划分为一线艺人、成熟艺人、上升期艺人、新人四个梯队——20名签约艺人各就各位。

嘉行还将艺人与影视高度融合,开发定制剧,比如这次获奖得《漂亮的李慧珍》,根本上就是嘉行为迪丽热巴、李溪芮、张彬彬量身定做的剧,根据艺人特质进行了适合他们的改编。

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像迪丽热巴、张彬彬这样的签约艺人迅速成长起来。旗下艺人代言活动+经纪签约数量与单价逐渐上升,使嘉行传媒的艺人经纪收入的增长与剧集收入达到平衡。

此外,嘉行在具体的经纪人与艺人的分配上,独创了“多对多”的组合交叉模式,这样有利于资源流动,传统经纪公司只是按工作人员分组负责几个艺人的模式,嘉行是以艺人分组配备完整的工作团队。

2015年,嘉行传媒借壳登陆新三板。当年,大量资本涌入娱乐行业,嘉行传媒的艺人经纪运作堪称“教科书级别”。公司估值更是从2500万涨到50亿,两年暴涨200倍。

可是这样业界翘楚的艺人经纪模式是否能够持续增长,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已经被打上了问号,其关键的原因就是艺人与经纪人在税收上的问题。

范冰冰事件揭露的“阴阳合同”模式是最主要的问题。明星与机构签订的“阳合同”主要是提供给税务等部门“核查”的,劳务合同作为缴税主要依据,明星们与合作方就会私下里再签一份具有法律约束的合同,合同中明星所得劳务报酬等收入比“阳合同”中规定的费用是不一样的,金额会大于给税务机关递交的合同。

因此不少经纪公司把艺人包装成“特别员工”,给他们做工资表,艺人跟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所得税由公司负责。

作为“员工”的艺人,工资表上的酬劳往往没到税收标准,因此无需缴税,倒是经纪公司的部分经纪人经常“光荣纳税”——明星的表面收入不一定比经纪人工资高,而且收入的大部分都到了经纪公司的腰包。

影视行业九成以上的一线艺人都是直接上报税后价格,高片酬产生的大额税金由投资方或经纪公司承担。

从现实来看,虽然范冰冰事件曝光的社会效应很大,但是实际上“阴阳合同”相比前几年其实是减少的,当然还有不少经纪公司会强行让比较弱势的创作人签订大小合同以减免税金。

税收透明化,就意味着经纪业务能够通过非常手段来“操作“增加收入的空间变小,对于不少立足经纪业务的公司来说带来了相当的无形压力。

就在10月初,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明确从2018年10月10日起,“各地税务机关通知本地区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视行业企业和高收入影视从业人员,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对在2018年12月底前认真自查自纠、主动补缴税款的,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

由此看来,监管对于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或者明星工作室可能的偷逃税现象可谓心知肚明,一旦所有企业都开始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缴纳每一分一毫的税收,无疑其原本的收入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尽管嘉行的经纪业务在同行业排在前列,但是能否保证不断有迪丽热巴们持续涌现,经纪业务的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现在来看恐怕不会像过去那么容易。

迪丽热巴的奖项虽然璀璨,但是已经无法掩盖艺人与经纪公司之间长久以来不能对外界全盘说明的“小秘密”,而且这些“小秘密”最终会影响到经纪公司的收入。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迪丽热巴摘后,但嘉行传媒艺人经纪的“小秘密”还能继续下去吗?

台前是以杨幂为核心的一群艺人,幕后则以杨幂经纪人曾嘉为主导,与资本结合,将艺人的价值利用到极致。2017年,嘉行传媒艺人经纪收入为2.254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47.15%,同比增长47.8%。​

作者/达伦糕   编辑/张   潇

审核/刘乐乐

10月14日,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最终各大奖项出炉,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连夺三项大奖的《漂亮的李慧珍》以及迪丽热巴。

其实早在官方公布奖项入围名单之后,各大奖项的归属就曾引发全网关注,尤其是“观众喜爱的演员奖”“最具人气演员”“最佳电视剧奖”“优秀电视剧奖”等大奖,更是因激烈的角逐而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迪丽热巴不仅凭借《漂亮的李慧珍》获得“观众最喜爱女演员奖”,拿下了本届金鹰节“最具人气演员奖”,成为第一个获得了金鹰奖的90后演员,而将其送上“观众最喜爱女演员奖”宝座的《漂亮的李慧珍》也获得“优秀电视剧”殊荣。

奖项公布后,无论是观众还是媒体都出现了两极化的观点。

一方面,在收视率上,《漂亮的李慧珍》在播出期间,曾蝉联同时段收视22连冠,全国网最高收视率破2,市场份额达12.03%,创下当时所有卫视周播剧15个月以来的最高收视记录。

另一方面,该剧并非是原创而是翻拍自韩国,豆瓣评分目前已低至3.8分,可以说是历年来金鹰奖作品分数最低。迪丽热巴实现了金鹰节举办18年来的首次大满贯,获最具人气演员奖,最受欢迎女演员、金鹰女神等三项荣誉,然而这也引发了网友们巨大的争议和讨论,纷纷认为“本届金鹰奖水分太大,以迪丽热巴的作品和演技拿奖实在是太过牵强”。此外,从迪丽热巴获奖后的表情来看似乎是已经提前知晓自己获奖。

无论是《漂亮的李慧珍》,还是迪丽热巴,背后都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嘉行传媒。和引发争议的剧集以及旗下艺人一样,嘉行传媒本身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存在。

虽然以杨幂作为对外品牌的嘉行不断在签新的艺人,而且一直以来播出的剧也算是热点,但是今年明星艺人的税收问题成为了行业以及社会大众的舆论焦点,以艺人经纪业务作为根本的嘉行传媒也免不了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在争议声中成为了金鹰奖最大的赢家,但是如何在艺人经纪收入上延续过去的强势将是嘉行接下来的课题。毕竟,奖项只是一种荣誉,荣誉并不能带来实质的进步和收益。

1

金鹰奖引发争议

迪丽热巴究竟配不配这些奖项?

对金鹰奖来说,一直都是以观众投票为主要评选标准,迪丽热巴凭流量拿奖无可厚非,但把“最具人气演员奖”和“观众最喜爱女演员奖”都颁给一个“流量明星”,而忽略其他实力派演员的努力,自然就引起了外界的争议。

微博上有一个段子:“迪丽热巴到底得罪了谁?为了让她被群嘲,特意举办了一届金鹰节。”

李易峰依靠豆瓣6.3分的《麻雀》拿下最受欢迎男演员,虽然这样的得奖也难说服众,但是与迪丽热巴引发的讨论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

从微博到知乎、从豆瓣到天涯,迪丽热巴得奖后被群嘲的盛况,实属罕见。在迪丽热巴拿下视后之后,获得优秀电视剧奖的《漂亮的李慧珍》豆瓣评分竟然一夜之间从原来的4.6分跌至了的3.8分——这样的“负面口碑”也可谓是空前绝后。

如果说迪丽热巴靠投票拿到“最具人气演员奖”还算比较靠谱,也有一定的说服力,那么《漂亮的李慧珍》这部豆瓣评分还没达到4分的作品入围优秀电视剧奖,则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作为韩剧《她很漂亮》的翻拍剧集,本来能够入围就已经很引发争议,更何况这部剧集的翻拍质量也是难以令人满意,“剧情空洞,平淡无奇”成了众多观众对于这部剧集的最大的评价。当下国内抄袭韩综的话题屡屡引起争议,关于国内原创力缺乏的呼声不止,让这样一部韩剧翻拍剧成为“优秀剧集”,也难怪广大观众会开始强烈反弹。

对于迪丽热巴和《李慧珍》的非议甚至引发了观众和网友对于整个金鹰奖“倒退”的反响。

中国电视金鹰奖创办于1983年,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奖,其前身为“《大众电视》金鹰奖”,1998年第16届开始,改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是以观众投票为主评选产生的电视艺术大奖。

2000 年第18届开始,金鹰奖全面升级为“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并落户湖南长沙。自2005年起,金鹰奖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并将第二十三届金鹰奖推迟至2006年举办。

除了嘉行之外,《漂亮的李慧珍》背后最大的出品方是芒果TV, 而芒果与主办方湖南卫视其实是一家,因此对于本届金鹰奖最大的争议在于是否有“照顾自家人”的嫌疑——与《李慧珍》一起竞争的包括《白鹿原》《鸡毛飞上天》《情满四合院》等口碑广受好评的剧集,与他们相比,《李慧珍》显然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剧集了。

2

艺人经纪业务不再好做

只因税收透明化?

有心人应该还记得,迪丽热巴是2013年杨幂拍《微时代之恋》的时候,签入嘉行的,同期签约的还有李溪芮、张云龙、高伟光等等几个人。这些年嘉行对他们都是力捧,但是李溪芮已经离开,在所有这些当初同一批签约的艺人中,无疑迪丽热巴是发展最好的。

在嘉行传媒所有的艺人里,除了头牌杨幂,最当红的也属迪丽热巴,加盟之后陆续拍摄了《古剑奇谭》、《微时代之恋》、《风中奇缘》、《美人制造》等剧,后来更是依靠《克拉恋人》、《三生三世》以及综艺秀《跑男》等迅速蹿红。

今年年初,嘉行特意为迪丽热巴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借着这个机会,还签了一纸15年的长约。据悉,如果迪丽热巴要跳槽去其他公司或者单干,需要面临高额的天价违约金。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迪丽热巴还会给嘉行再打工很长一段时间——让人不得不赞叹嘉行高超的运作手法。

嘉行传媒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杨幂工作室。实控人和董事长为杨幂的经纪人曾嘉,副董事长赵若尧,曾为杨幂的执行经纪。另外,与曾嘉、赵若尧有10年交情的资深资本操盘手李娟曾任职董秘。

台前是以杨幂为核心的一群艺人,幕后则以杨幂经纪人曾嘉为主导,与资本结合,将艺人的价值利用到极致。2017年,嘉行传媒艺人经纪收入为2.254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47.15%,同比增长47.8%。

依靠艺人经纪收入支撑影视公司的业绩成长,这在中国影视产业并不鲜见,包括华谊,喜天,唐德等企业都是将影视业务与艺人经纪结合得很好的经典范例。

嘉行传媒的模式算是最典型的“艺人+影视”两条腿的模式。嘉行对艺人按照发展程度划分为一线艺人、成熟艺人、上升期艺人、新人四个梯队——20名签约艺人各就各位。

嘉行还将艺人与影视高度融合,开发定制剧,比如这次获奖得《漂亮的李慧珍》,根本上就是嘉行为迪丽热巴、李溪芮、张彬彬量身定做的剧,根据艺人特质进行了适合他们的改编。

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像迪丽热巴、张彬彬这样的签约艺人迅速成长起来。旗下艺人代言活动+经纪签约数量与单价逐渐上升,使嘉行传媒的艺人经纪收入的增长与剧集收入达到平衡。

此外,嘉行在具体的经纪人与艺人的分配上,独创了“多对多”的组合交叉模式,这样有利于资源流动,传统经纪公司只是按工作人员分组负责几个艺人的模式,嘉行是以艺人分组配备完整的工作团队。

2015年,嘉行传媒借壳登陆新三板。当年,大量资本涌入娱乐行业,嘉行传媒的艺人经纪运作堪称“教科书级别”。公司估值更是从2500万涨到50亿,两年暴涨200倍。

可是这样业界翘楚的艺人经纪模式是否能够持续增长,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已经被打上了问号,其关键的原因就是艺人与经纪人在税收上的问题。

范冰冰事件揭露的“阴阳合同”模式是最主要的问题。明星与机构签订的“阳合同”主要是提供给税务等部门“核查”的,劳务合同作为缴税主要依据,明星们与合作方就会私下里再签一份具有法律约束的合同,合同中明星所得劳务报酬等收入比“阳合同”中规定的费用是不一样的,金额会大于给税务机关递交的合同。

因此不少经纪公司把艺人包装成“特别员工”,给他们做工资表,艺人跟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所得税由公司负责。

作为“员工”的艺人,工资表上的酬劳往往没到税收标准,因此无需缴税,倒是经纪公司的部分经纪人经常“光荣纳税”——明星的表面收入不一定比经纪人工资高,而且收入的大部分都到了经纪公司的腰包。

影视行业九成以上的一线艺人都是直接上报税后价格,高片酬产生的大额税金由投资方或经纪公司承担。

从现实来看,虽然范冰冰事件曝光的社会效应很大,但是实际上“阴阳合同”相比前几年其实是减少的,当然还有不少经纪公司会强行让比较弱势的创作人签订大小合同以减免税金。

税收透明化,就意味着经纪业务能够通过非常手段来“操作“增加收入的空间变小,对于不少立足经纪业务的公司来说带来了相当的无形压力。

就在10月初,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明确从2018年10月10日起,“各地税务机关通知本地区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视行业企业和高收入影视从业人员,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对在2018年12月底前认真自查自纠、主动补缴税款的,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

由此看来,监管对于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或者明星工作室可能的偷逃税现象可谓心知肚明,一旦所有企业都开始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缴纳每一分一毫的税收,无疑其原本的收入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尽管嘉行的经纪业务在同行业排在前列,但是能否保证不断有迪丽热巴们持续涌现,经纪业务的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现在来看恐怕不会像过去那么容易。

迪丽热巴的奖项虽然璀璨,但是已经无法掩盖艺人与经纪公司之间长久以来不能对外界全盘说明的“小秘密”,而且这些“小秘密”最终会影响到经纪公司的收入。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