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绮华不久前绕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五个城市走了一圈,她是澳门旅游局局长,希望此行能吸引这些城市与澳门进行旅游合作。“好多我都是第一次去。”在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后台,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界面新闻说道。接下来,她要对港珠澳大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邀请更多旅行商体验大湾区旅游,借机将澳门旅游推向更深远的市场。
修建耗时十五年的港珠澳大桥于10月24日正式通车。这座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与不久前开通的广深港高铁,正在推进的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粤澳新通道等项目一起,以前所未有得速度推进着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连接。人们讨论着联通带来的可能性,被国家“十二五”规划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澳门,其如何运用大湾区发展旅游也提上日程。
澳门是珠三角地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根据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入境澳门的内地旅客为1170.5万人次,同比增加13.3%。入境澳门旅客总计达1681.4万人次,同比增加8%。博彩、葡式风情、丰富的城市活动等,构成澳门独特的旅游资源。
在此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澳门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机会。仅在交通一项就颇有想象空间。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洪在世界旅游经济论坛上提出,港珠澳大桥落成后,香港机场距珠澳两地机场的陆路交通缩短至45分钟。因此各方可通过结合澳门机场辐射周边核心城市的中短程航网、珠海机场的内地航网、香港机场的国际中远程航网,在保持相对竞争的前提下,合力发展,形成面向全球的国际航网。而各方在旅游资源搭配、旅游人才教育与流通、城市建设、产业互补等层面上,也能碰撞出更多发展可能。
据文绮华透露,目前澳门已与香港和其他大湾区城市成立了大湾区旅游联合会,并已进行共同策划旅游推广项目等工作。“大湾区城市应该共同合作,打造一个共同品牌,面向全世界。”文绮华说。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澳门土地面积狭小,基础建设承载力相较粤港地区比差距明显,这能否承接住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巨大客流?根据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在会上提供的一组数据,香港每平方公里平均接待5万多名游客,而澳门每平方米平均需接待100多万名;每位香港居民平均接待7至8名游客,而每位澳门居民需接待50名;每辆香港出租车对应3000多名游客,而同等条件下,澳门需对应2万多人。
同时,虽然早在2011年澳门便启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目标,但2016年澳门第三产业比重依旧达到93.4%,其中博彩及博彩中介业占47.2%,存在旅游结构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问题。而且虽然澳门的目标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但目前该地超90%的游客均来自中国内地,余下的不到10%国际游客也多来自东亚、东南亚等近郊国家。如何真正吸引国际化游客,乃至带动大湾区旅游整体国际化的吸引力,成为当地旅游业者的关注点。
联合周边资源,优势互补,开发所长是一种解决之道。庞川举例,目前澳门酒店白天的空置率较高,在大湾区缩短交通时间的背景下,如若将澳门的住宿需求转移至珠海横琴,将资源集中发展澳门的优势旅游产业,对两地都是一种机会。
但这不仅仅需要交通的互联。在世界旅游经济论坛上,不同嘉宾均提到了大湾区目前存在的出入境问题,以及其代表的,横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社会环境下,粤港澳间存在的经济、法律、政策、产业等差异。根据《港珠澳大桥通行指南》,目前只有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车、货运车辆、跨境私家车可以于港珠澳大桥通行,港澳跨境私家车及跨境出租车有配额限制。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具体规划仍在商定中,旅游业者们表达着对大湾区旅游未来的期盼,以及如何解决面临的挑战。大桥通车只是第一步,一切才刚刚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