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可一个月竟能纯进账1个亿!看来,小物件也可做成大生意。
公牛要上市啦!获高瓴资本加持,国内插座龙头企业——公牛集团即将登陆A股。上月底,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插座龙头企业——公牛集团IPO招股书申报稿;据招股书显示,投资机构“高瓴资本”于2017年年底投资8亿元,受让了公牛集团2.235%的股份,若照此测算,公牛集团当时的估值已达358亿元。由于公牛集团实际控制人阮立平、阮学平兄弟二人占股95.876%,加上其兄弟的三个姐妹0.754%持股,预计公牛上市后,阮氏家族的身家“水涨船高”,可能会改写慈溪富豪榜排位。
卖过猪肝、桃树、草莓,小生意炼成“插座一哥”
公牛年产4.1亿套墙壁开关插座生产基地建设奠基仪式
9月11日,公牛集团在慈溪龙山精密五金基地,隆重举行年产4.1亿套墙壁开关插座生产基地建设奠基仪式。成立于1995年的公牛电器,以生产公牛牌插线板为起步,如今,公牛墙开一举跃居为行业销售额第一的顶尖品牌。
把寻常五金店中不起眼的插座这样小生意,做成年营业收入72亿、估值数百亿市值的大生意,连续十余年稳坐全国冠军宝座,缔造了市占率全球第一的神话,创始人阮立平家族如何创造传奇,勇夺细分领域冠军又历经几道坎呢?
公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阮立平,生于1964年,浙江慈溪古窑人。古窑近海,阮立平从小在海边长大,到海边滩涂抓鱼虾螃蟹成了孩童趣事。
16岁时,阮立平到县城上高中,他后来说,自己是受电影《火红的年代》影响,一心想当一位工程师。高考后,他如愿以偿就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报考的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志愿,这家大学即后来的武汉大学工学部。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水电部杭州机械研究所工作。
慈溪古窑埔
慈溪,是浙江中小型家族企业相当集中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初,慈溪涌现了几百家做插座的家庭作坊,回乡的阮立平,常常被邻里乡亲请去修理插线板,他的亲戚朋友很多也从事插座行业的工作。他发现,这些家庭作坊的产品质量都很差,于是萌生回乡创业的念头。
其实,早在机械所工作时,阮立平也常常干些小生意,比如他卖过猪肝、核桃,而且他还是慈溪引进草莓“第一人”。另外,亲戚们到杭州,经常去他的职工宿舍落脚,他也常常帮忙推销插座。
1995年,阮立平回到慈溪,与现任公牛集团副总裁、副董事长的弟弟阮学平,一起创办了慈溪市公牛电器有限公司。当时,美国NBA的芝加哥公牛队正如日中天,喜爱篮球的阮立平,也就将企业名称叫做“公牛”,自此,兄弟俩一心想“做永远用不坏的插座”。
公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总裁阮立平
公牛的第一款产品,是工程师出身的阮立平亲自设计,最初的理念就是“用不坏”。与周边很多人一样,“公牛”起初也是家庭作坊,阮立平、阮学平二兄弟,还有父母、姐妹与亲戚,一家人一起干。那时,创业资金除了家庭里筹措外,银行只贷到2万元,由于那时一吨塑胶原料就是1.8万,兄弟俩先是从别人那儿批发零配件来做。
阮立平发现,当时很多插座是没有开关按钮,自己设计的第一个产品也没有。这里有多种因素,主要是市场缺乏可靠的开关,很多厂商索性不用。阮立平本人的第一个发明,就是按钮开关,因其简单实用又可靠,目前国内市场上90%的插座用的开关,还是当年他最早设计的那种按钮型。
当公牛慢慢在市场有口碑后,2000年前后,阮立平兄弟开始考虑如何让产品推出国门,并把出口市场瞄准美国。当时,国内插座的出口,多以OEM代工模式,可阮立平兄弟想自创品牌出口时,却“栽了跟头”,前期是连亏数年。不过,阮立平也感觉,这样的亏钱是值得的,出口之路每迈开一小步,就推动公牛朝前面跑了好几步。
最初,外方来工厂参观时,发现公牛连实验设备都没有,可当阮立平花60万元买了一套实验设备,才发现自己连做实验的人都没有。防雷测试、升温测试、UL认证。。。。。。由于投入大,公牛出口多年亏钱,可慢慢地,他开始与过去自己原先对标的知名品牌如飞利浦、罗格朗、贝尔金等,有了合作关系了。
从2013年营收跨入20亿元大关后,近年来公牛品牌在整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攀升,营收也一直在扩大。阮立平在管理上是个率性的人,他觉得管理须创新,“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公牛阮立平(前排中)
“插座”,行业内也称“转换器”,从1995年至2007年这12年间,阮立平在这上面一心一意干,也不在意外部市场“风口”朝哪儿吹。2007年,他们又进入另一个领域——墙壁开关插座,如今又是该行业细分领域的国内市占率冠军。2014年,公牛又开始进入LED照明领域,二年后又涉入数据线、防过充充电器等产品。即便多元化布局,插座依旧是公牛主业,公司营收占比过半,墙壁开关插座大约为27%左右。
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牛专注于民用电工领域,将选择产品创新潜力大、市场集中度低、尚未出现绝对领先者的细分业务,并结合自身能力优势,适时切入布局并专心经营。
多金的市场,竞争是惨烈的,烧钱更是猛烈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优势与劣势中有效转换,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即便是“插座一哥”,公牛也非高枕无忧,2015年,当小米推出一款带USB接口的插座时,有媒体叫嚣:小米的USB插座将“血洗”插座行业。可过了些日子,人们发现,公牛也推出同款产品,而且价格还比小米便宜一元。不过,与雷军小米的对弈中,阮立平也领教到互联网力量的威力,也更重视起来。
小生意也有大市场,有个日本蟹腿加工厂,光凭不起眼的蟹腿,就能在一个细分领域美食上称王称霸。著名品牌、日本YKK拉链也是一样,单仅凭一条条小小的拉链,这一家日本企业能存活近百年,年营业额竟高达25亿美元,每年生产的拉链,足够绕地球47圈。
从“世界拉链大王”YKK,再到“插座一哥”阮立平,可以看出,小生意创造的奇迹,看似匪夷所思,实则合情合理,因为对产品的极致追求,正是其不断成功的根本。另外,专注细分领域、专注创新,长期坚持下来,就可以把自己打造成这个行业的冠军。
姗姗来迟的IPO,让家族创业群浮出水面
阮立平在公牛集团的集体婚礼上
小小插座,被公牛集团打造成了几十亿的“大生意”,当公牛拟冲刺IPO的招股书披露后,人们更关注“插座一哥”的家族成员及身价多寡。
1995年公牛集团创办时,注册资金仅2万元,辞去在水电部杭州机械研究所捧了11年“铁饭碗”的阮立平,时年31岁,而他的创业合作伙伴,也是他的弟弟阮学平,只有初中学历,那年才23岁。
当“公牛”长成巨无霸之后,不单阮立平、阮学平二兄弟成了顶级富豪,连阮氏兄弟的三姐妹、子女、亲戚也同样受益匪浅、财富大增。从招股书显示,阮立平、阮学平兄弟合计持有公牛集团95.876%的股份,且二者持股比例相等。另外,阮氏兄弟的三个姐妹阮亚平、阮小平、阮幼平,则通过凝晖投资持有0.754%的公司股份,处于家族绝对控股的状态。阮氏兄弟姐妹五人合计持股96.63%,估算其家族身价达到了472亿元。
一提及“家族化”,上市时外部最为关注的还是所谓的关联交易。据“中国经济网”消息,招股书上,自2015年来与公牛集团存在关联关系的关联方有12家公司,其它关联方则有71家公司。其中的公司,多为阮氏家族控股的企业;比如,阮立平与阮氏三姐妹中的阮亚平控制的犇磊电器,又比如阮立平与阮小平控制的超润电器、阮小平及其丈夫厉国校控制的超诚电器等。
另外,媒体也注意到,2015年来,关联方潘晓飞累计给经销商借款1.9亿元,潘晓飞系阮立平妻子,她以个人名义直接参与到了公牛集团的经营中。而潘晓飞的个人借款,又得到公牛集团及其子公司宁波公牛的担保。
公牛集团副总裁潘晓飞出席登山大会开幕式
目前,阮立平的“同门”,即妻子潘晓飞的姐夫蔡映峰,在公牛集团任董事、副总裁,而潘晓飞的姐姐潘晓霞、以及阮立平、潘晓飞的女儿、女婿阮舒泓、朱赴宁,还有弟弟阮学平妻子的姐丈虞仲灿,也均间接持有“公牛”股份。
据“今日慈溪”等媒体披露,在公牛阻击小米、包括引入高瓴资本、谋划上市过程中,与家族二代朱赴宁等创业背景有关。阮立平的女婿朱赴宁、女儿阮舒泓,创办了齐源宝、泓宁亨泰两家投资公司,并通过“齐源宝”间接持股公牛。另外,朱赴宁目前还是是北京避风塘餐饮管理、上海避风塘食品、宁波糖纸餐饮管理等多家公司的董事。
据“领英”资料,女婿朱赴宁毕业于宁波效实中学,自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知名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后又成为今日资本的合伙人。今日资本投资的企业,如知乎、蔚来汽车、马蜂窝、美团、小猪短租、三只松鼠等。
公牛阮氏家族持股略图
2017年夏天,大连理工大学举行第一届卓英训练营开营仪式,曾邀请管理与经济学部97级校友、今日资本(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朱赴宁到场,他用投资实例予嘉宾和营员做创业经验的分享。
据招股书称,公牛集团2017年以来逐渐减少了关联交易。其中,潘晓飞自2017年起逐步收回了其个人对经销商的个人借款;另外,2017年8月,公牛集团还收购了星罗贸易、秋美贸易。此外犇磊电器、超润电器等多家关联公司也已被注销。“星罗贸易”,系2015年,潘敏峰与阮亚平的女儿虞岚分别为阮立平、阮学平代持星罗贸易各50%股权;而“秋美贸易”,则是潘敏峰的配偶徐奕蓉与阮立平外甥女蔡梦淑分别为阮立平、阮学平代持秋美贸易各50%股权。公牛集团为减少关联交易,于2017年八月分别以500万元收购这两家公司。
由于在关联交易中,交易双方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关联关系,一方面有利益上的牵扯,另一方面,其交易也并不是在完全公开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故此,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的披露及监管多较为重视。当然,家族企业创业期间,因彼此存在关联关系,对于节约商业谈判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以及提高交易效率等层面,显然是有利的。而对于其他股东而言,因关联交易处于非竞争条件下,容易导致不公平情况出现,故而也有不利的方面。
从公牛招股书披露的关联关系,我们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公牛”从0到有,从小到大,一路过来,有赖于家族成员、亲戚等鼎力帮衬,事实上,也就是一种“家族群体创业”的成长现象。
公牛墙开十周年庆典
不少成功的浙商,其创业基础多带有“草根性”,白手起家;也正因为如此,其创业的活动包括经营、融资、市场扩展等,在取向上多具务实、讲效率。以家族群体创业作为起步及成长的基础,通过互帮互助,分享各自的关键资源,更可以在恶劣及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顽强成长,尽快地立足下来。
另外,浙商的商业活动,也受到其地理文化、工商传统、家族纽带等多层面因素的影响,创业中多带有“家族性、群体性和扩张性”,比较凸显的就是“抱团文化”等,这极容易形成“家族群”的创业特征,加上浙商制造注重地域的“专业化”,使得家族群体创业的土壤更加肥沃。比如,乐清的低压电器、诸暨的袜业、温州皮鞋、永康的五金、嵊州的领带等等,一个区域的群体“专业化”创业,其个体元素多由家族企业或者家族企业群组成的,以达到合力共赢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浙商的家族群体性创业,家族亲缘纽带是内核,还由此衍生“泛家族群体”的创业模式。不少家族企业,通过其亲戚与外人结成“泛家族关系”,联系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朋友、老乡、还有“认亲”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