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here:
青春是用来缅怀的。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长大,我们或许还意识不到,原来课桌、单车、暗恋、蝉鸣等等一系列曾经稀疏平常的词汇,会成为在脑海中反复浮现的青春记忆。
那些颜色慢慢消退的旧时光,就像一辆飞驰的单程列车远去。我们站在现在与过去的分岔路口,尽管还有依恋,但还是要道一声:再见,旧时光。
关于道别,宿羽阳用了一首歌的时间去好好说再见。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研究生的她,很快也将告别学生时代,在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暑假,她用了最大的诚意将《再见旧时光》完成。
这首歌先后经历了21次demo,16次混音修改,一次一次的尝试只为了将心中的情感完美呈现。
宿羽阳毫不掩饰地说这首歌的旋律听起来或许似曾相识,因为那里面有周杰伦的影子、有南拳妈妈的影子,有很多陪伴着90后成长的音乐的影子。
因为对于这一代人来说,这些音乐就代表着青春啊。
今天的故事,和这首歌有关△
莽撞而热烈的青春啊
很多人都曾和宿羽阳有着相似的经历:在那个还是听着音乐磁带的时候,总会偷偷省下零花钱,周末去音像店买几盒喜欢的磁带,趁着爸妈和老师不注意,一次一次地偷偷将耳机塞进耳朵里。
时隔多年,记忆里那些“风染绿的夏天,蝉鸣不知疲倦”,那个“骑单车的少年,没来得及了解”,不知不觉中,“时光像飞驰而过远去的地铁,转眼就走出视线来不及道别”。
尽管那些日子里有那么多的亏欠和遗憾,但是如果拥有再来一次的选择权,自己可能还是会选择莽撞,选择热烈。
宿羽阳选择莽撞和热烈的方式,就是音乐。
如果不是十一岁时偶然被琴行的吉他声所吸引,宿羽阳也许就不会成为今天的宿羽阳,如今的独立唱作人群体也会因此而少一份特别的存在。
那时的她攒下大半年的午饭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在父母的反对声中,自己开始一点一点摸索,有时候也试着写一点旋律。
带着这份对音乐的痴迷,宿羽阳本想在大学中寻找一份自己的“小天地”。但在家人的反对声中,她只好转向营销专业。后来在考研时也没能如愿攻读音乐专业,而是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制片专业。
尽管这段经历在外人看来好像与音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她却坦言道:“本科考到南广去是琢磨着能不能大学偷换专业,研究生来北京是琢磨着能不能靠音乐近一点。”
她甚至还跑去鹿先森、刘昊霖团队当运营助理,为的也是能够离音乐近一点:“向好的音乐人靠近,哪怕只是做一些旁枝末节的小事,有机会跟他们交流音乐,便是极大的美好。”
那段时间,她“白天上课,没课就去公司做运营,晚上回去就写歌录歌或者和编曲老师讨论编曲,很忙,但是每一天都充实。”
她在学生、运营助理、音乐人多种身份中来回切换,如果不是因为巨大的热情支撑,她或许无法将三者切换得如此自如。
或许这样的宿羽阳让人能够更加理解,在筹备自己的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她宁愿卖掉自己心爱的吉他暗自难过,也不肯张口跟父母拿钱的倔强。
也更加能理解,当她看到自己的专辑预售一夜间众筹过万,在朋友圈中写下“所以爸妈,我在这件事上的坚持,或许是有意义的吧”的心情。
愿你风尘仆仆,深情不被辜负
宿羽阳并没有埋怨那些一直试图阻止自己追寻音乐梦的人,也没有选择破釜沉舟,和音乐死磕到底,而是不断地在那些原本以为不那么喜欢的事情上挖掘乐趣。
比如,在做制片的时候就享受一群人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故事的满足,在做运营的时候就去全力参与一个项目从0到1的过程,并从中汲取经验。
说到底,她只是不甘心只用一种身份活着。她从身上伸出无数只探手,努力地去探触自己的边界,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实现更多的可能。
或许是得益于多重身份转换带给她的敏锐,宿羽阳擅长于在简单的生活里去体会丰富的情感,用中性的嗓音将其包裹,让人从中体会到如抽丝剥茧般的细腻和感同身受。
【十一种孤独】
ps,有没有人发现照片里的宿宿比视频中瘦了一大圈?看来,最近沉迷撸铁的宿宿健身成果颇有成效,有啥秘诀?不妨在留言里问问她。
唱孤独,宿羽阳能唱十一种,种种戳心,把那些普通人的失落、难堪、委屈与踌躇用一种温柔但直接的方式唱出来。
林语堂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尽管孤独无法逃脱,但宿羽阳依旧对那些孤独的人心怀祝福:
愿你风尘仆仆,深情不被辜负
虽回不到过去,也回不到当初
愿你半生漂浮此生能有归宿
愿你风雨落幕能有人免你孤苦
【你说你不知该怎么和妈妈说】
唱爱情,宿羽阳另辟蹊径,谈爱情与亲情之间的冲突。太多人唱过爱而不得,可是却鲜少看到有人用这种方式唱相爱无望。
翻开这首歌的评论,看到了很多如歌中所描绘的那种无力挣扎的爱情。她在歌里安慰道,
你爱我或是放弃我
我不怪你没和我一样洒脱
爱都没错
爱怎么分对错
或许一首歌的责任,就是用来抚慰那些无法言明的难言之隐吧。
听着宿羽阳的音乐,就像摊开了不同人生的画卷,在其中体会五味杂陈的矛盾,感受无处安放的复杂,她的歌无法用寥寥几句话就能概括,不如还是回到她的现场吧,去从她的声音里去体味尘世里的勃勃生机。
【赴约】
多深情 才细枝末节
多动人 看烈日当空再灭
留下隐约 不赘述情节
赤身 没有追光 向你倾斜
宿羽阳将“赴约”定为全国巡演的主题,她深知做音乐很难,但是从中所获的快乐总是能盖过这一切苦楚,就像她所说的那样:“我们非去不可,在到达之前,永不停止。”
“赴约”本身就是一个很浪漫的举动,就像两个陌生人在某个不具名的地方不期而遇,也像两个相熟的老友在共同的回忆里久别重逢。不管是不期而遇,还是久别重逢,都在于开始了这个动作。
就像一见如故,也像从未离开。
文/林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