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西省委巡视整改通报:全面清除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恶劣影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西省委巡视整改通报:全面清除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恶劣影响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18年2月23日至5月23日,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对山西省进行了巡视。2018年7月18日,中央巡视组向山西省反馈了巡视意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8年10月28日发布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简称《整改通报》)。山西省委在《整改通报》中表示,该省全力加大肃清流毒力度,全面清除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恶劣影响。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18年2月23日至5月23日,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对山西省进行了巡视。2018年7月18日,中央巡视组向山西省反馈了巡视意见。

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当时在反馈意见中指出的问题包括山西省存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够到位,全面肃清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恶劣影响不够彻底,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措施不够系统有力,巡视巡察工作仍有薄弱环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出现隐形变异;对上次巡视整改不全面、不彻底。

此前,山西省出现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受到外界关注,金道铭、令政策、杜善学、陈川平、聂春玉、白云、任润厚等多位高官相继落马。中国青年报今年7月份曾报道,据相关资料,从十八大到2015年3月,山西省共有7名省级领导干部落马,仅2014年山西省处分违纪党员干部就达15450人,其中包括市厅级干部45人,县处级干部545人。以至于到了2015年的全国两会前夕,山西省管干部空缺近300名,包括3个市委书记、16个县委书记、13个县长。

2015年3月,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全国两会上公开表示,山西腐败的严重程度有三个特点,一是量大面广;二是集体坍塌;三是严峻复杂,贪腐数额巨大,动辄上百万、千万、上亿。王儒林称,山西严重腐败问题的根源主要有四方面,一党不管党,没有从严治党。二没有从严治力(权力)。三没有拧紧总开关,道德塌方。四没有从严查处,养痈成患。

对于中央巡视组指出的问题,山西省委在《整改通报》中表示,该省着力解决全面肃清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影响不彻底的问题。全力加大肃清流毒力度,全面清除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恶劣影响。

具体措施方面,一是编印《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以来省纪委监委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录汇编》两册,发至全省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二是制定《指导督促方案》,重点对曾经发生严重腐败问题的国土、煤焦、交通等系统肃清流毒工作进行常态化指导督促。三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彻底肃清腐败流毒影响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县以上党组织深入开展肃清流毒活动。

此外,山西省委还表示,将在年底前在全省县以上党组织认真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每个班子成员深刻对照反思,同时对上半年巡视反馈、接受组织约谈函询等情况逐一作出检查或说明,受到问责和因“四风”问题被查处的,还要严肃作出检查。

山西省还完善了党领导反腐败的工作体制、决策机制和实施举措,省市县三级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反腐败领导小组,替代原有的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的反腐败协调小组,实现了党委对反腐败工作由“结果领导”向“全过程领导”的转变。

《整改通报》中,山西省委表示,省委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对不收敛不收手的新账老账一起算,坚决遏增量、减存量,推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化。

《整改通报》数据显示,今年3至8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42299件、增长64.1%,立案13418件、增长49.6%,党纪政务处分12523人、增长48.1%,移送司法机关484人、增长170.4%;立案审查县处级以上干部484件、处分433人,分别增长64.6%、56.9%。另一组数据是,今年3至8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1035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14人,分别增长315.9%、183.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西省委巡视整改通报:全面清除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恶劣影响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18年2月23日至5月23日,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对山西省进行了巡视。2018年7月18日,中央巡视组向山西省反馈了巡视意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8年10月28日发布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简称《整改通报》)。山西省委在《整改通报》中表示,该省全力加大肃清流毒力度,全面清除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恶劣影响。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18年2月23日至5月23日,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对山西省进行了巡视。2018年7月18日,中央巡视组向山西省反馈了巡视意见。

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当时在反馈意见中指出的问题包括山西省存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够到位,全面肃清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恶劣影响不够彻底,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措施不够系统有力,巡视巡察工作仍有薄弱环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出现隐形变异;对上次巡视整改不全面、不彻底。

此前,山西省出现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受到外界关注,金道铭、令政策、杜善学、陈川平、聂春玉、白云、任润厚等多位高官相继落马。中国青年报今年7月份曾报道,据相关资料,从十八大到2015年3月,山西省共有7名省级领导干部落马,仅2014年山西省处分违纪党员干部就达15450人,其中包括市厅级干部45人,县处级干部545人。以至于到了2015年的全国两会前夕,山西省管干部空缺近300名,包括3个市委书记、16个县委书记、13个县长。

2015年3月,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全国两会上公开表示,山西腐败的严重程度有三个特点,一是量大面广;二是集体坍塌;三是严峻复杂,贪腐数额巨大,动辄上百万、千万、上亿。王儒林称,山西严重腐败问题的根源主要有四方面,一党不管党,没有从严治党。二没有从严治力(权力)。三没有拧紧总开关,道德塌方。四没有从严查处,养痈成患。

对于中央巡视组指出的问题,山西省委在《整改通报》中表示,该省着力解决全面肃清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影响不彻底的问题。全力加大肃清流毒力度,全面清除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恶劣影响。

具体措施方面,一是编印《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以来省纪委监委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录汇编》两册,发至全省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二是制定《指导督促方案》,重点对曾经发生严重腐败问题的国土、煤焦、交通等系统肃清流毒工作进行常态化指导督促。三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彻底肃清腐败流毒影响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县以上党组织深入开展肃清流毒活动。

此外,山西省委还表示,将在年底前在全省县以上党组织认真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每个班子成员深刻对照反思,同时对上半年巡视反馈、接受组织约谈函询等情况逐一作出检查或说明,受到问责和因“四风”问题被查处的,还要严肃作出检查。

山西省还完善了党领导反腐败的工作体制、决策机制和实施举措,省市县三级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反腐败领导小组,替代原有的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的反腐败协调小组,实现了党委对反腐败工作由“结果领导”向“全过程领导”的转变。

《整改通报》中,山西省委表示,省委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对不收敛不收手的新账老账一起算,坚决遏增量、减存量,推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化。

《整改通报》数据显示,今年3至8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42299件、增长64.1%,立案13418件、增长49.6%,党纪政务处分12523人、增长48.1%,移送司法机关484人、增长170.4%;立案审查县处级以上干部484件、处分433人,分别增长64.6%、56.9%。另一组数据是,今年3至8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1035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14人,分别增长315.9%、183.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