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各大酒店帝国还沉浸于大力拓展其潮牌阵营的热潮中——一夜间,万豪和Ian Schrager协作出EDITION、凯悦培育了安达仕、雅高扶植起Sofitel So、希尔顿实验出Canopy......试图在期许更轻松、更时髦旅居体验的客群面前留下最佳印象。
▲昔日不到卡莱尔和四季不下车的贝嫂如今也转投潮牌阵营,EDITION清简的大门刚好映衬她日益随性自如的装扮。
不过,EDITION和安达仕终究是不愿放下身段的,他们简化豪华酒店繁文缛节的同时,也不忘恪守奢华定位和高房价。倒是ACE、25小时、HOXTON等独立运作新秀嗅到市场期许、悟出潮牌精髓、用原创、亲和及亲民的价格博得众人追捧。
而在表现出色的25小时和21c Museum被雅高收走之后,我也花了点时间探索其依然保持独立身的战友们,力图在下文呈现他们各自的坚持和过人之处。毕竟这年头,嫁入“豪门”常见,恪守信仰保持独立则难能可贵。
ACE
西雅图不只是星巴克的发源地,也是第一间ACE酒店的所在。1999年,当三个年轻人决意振兴一间理发店的时候,他们一定没想到自己朴素的改造计划居然开创了酒店的全新思潮。
他们更没料到,自己避开主流高贵街区、封存建筑物的颓废感、 让客房定格粗旷的“未完成”状态的酒店居然如此迷人,还被当作时髦范本广泛效仿。
如今的ACE依然保持着创立之初的颓废与工业感,他们大多只钟情依附被人遗忘的老建筑,大堂里总弥漫着动感又恋旧的旋律。
ACE总有着世间最难以描述的大堂——有点像联合办公室、有点像图书馆、有点像学校食堂、有点像精品咖啡馆、也有点像酒吧、另外也常穿插买手店和外带铺......写满了对传统酒店的憎恶。
ACE的客房总是充满了空间留白、甚至故意简陋。ACE于1999年在西雅图揭幕的首店甚至有半数客房不设私人浴室。连浴室都要共享,这相较于1898年巴黎丽兹饭店首次在所有客房普及私人浴室又是何等倒退。而这种倒退却丝毫不妨碍ACE担当起引领酒店变革的重任。
如今的ACE逐步弱化了连浴室都得共享的基础房,但其基调“简陋”依旧——粗糙的水泥面、裸露的管线、沧桑的砖墙无不回应着ACE对“简陋”的号召。这种号召同样也培育了其御用设计拍档Roman & Williams,两者用调性成就彼此已成佳话。
强大的墙面收纳体系、回溯60年代的中古家具、极具实验室风格的浴室、搭在墙头的吉他早已成为ACE的招牌符号。
ACE对酒店界给出的最大启示当然在于亲近社区的选址规则,而不再着眼于光鲜、华美、地标遍布的地带,而是和各地创意圈、视觉艺术家、音乐人、时装设计师建立紧密联络,扎入能深度体会当地本地生活气息和底蕴的地区和建筑。
ACE如今俨然一种生活调性,总聚满了好看的以及“年轻及看起来年轻”的人。其衍生的跨界周边品具有传达时尚趋势的功能。
而将于2020年出炉、变身自电话局大楼、由隈研吾加持的京都ACE已赚足了期待。
1 HOTELS
Barry Sternlicht(下图右一)有很多个人标签:60后、犹太幸存者之子、生物老师、地产经纪人、雅诗兰黛和巴卡拉的董事会成员等等。
当然,他最令世人熟知的头衔无疑是喜达屋之父,他在上世纪90年代对威斯汀和喜来登发起的收购、以及对W品牌、天梦之床和SPG忠诚度计划的创作成就了后来令万豪光芒万丈的喜达屋。
不过,卸下了SPG光环的Barry并未中止自家酒店王国的重建。只不过,他用上了一个被外界用烂的命题“环保”。但当“1 Hotel”在曼哈顿第六大道和58街交汇处首秀后,所有大打环保牌的品牌都闭上了嘴。
▲环保在Barry的理念中绝不是一辆特斯拉礼宾车或是一块“不换床单”标牌,所有的饮用水瓶和水杯都变身自废酒瓶;淋浴间花洒边安了计时器,冲淋超5分钟后会发出温馨提示;房卡是5种循环木料制成的代币;便签由无尘粉笔和小黑板取代;大堂搁架上陈列本地农庄出品的蔬果;酒店还定期举行烛光夜,增进人们的节电意识。
▲1酒店中央公园分号重新审视了浴室和居室的关系,电话亭式淋浴间在区隔浴室和居室的同时也模糊了两者的边界。起坐区由满铺卧榻的飘窗取代,空间效用被进一步提升。
1酒店的客房更是将回收材料和有机棉的应用抬升到了全新高度,但成品效果出乎意料地轻盈俏丽。麻绳、绿植和循环玻璃营造的剔透感和逍遥感更令人怦然心动。俨然钢筋森林里的真丛林。
循环材质展现的厚实与温情更是那些用材考究的豪华酒店所望尘莫及的,Barry用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实战秀转变着人们对废物利用的抗拒心理。
与当下豪华酒店和设计酒店钟情植入艺术品、大玩花艺不同,1酒店热爱用水泥面、不加修饰的旧木、裸露的管路打底,再植入大篇幅的绿叶,其将绿植充当壁画的功力更是如有神助。
迈阿密南海滩分号就用绿植在墙面描绘了“跃入波光粼粼的泳池”的清凉画面。让大堂内的气息更畅快愉悦。
1酒店目前的3间分号分别位于纽约中央公园畔、布鲁克林桥头和迈阿密南海滩旁。尽管1酒店将被出手的传言不断,但我们似乎更乐意将注意力聚焦在其下一步布点——西好莱坞、硅谷、墨西哥Cabo和三亚海棠湾(将拥有280间客房和3座空中别墅)。
HOXTON
若非Sharan Pasricha在2012年发起的那场收购,HOXTON不过是2006年落户伦敦Shoreditch的一座愤世嫉俗的独立旅馆,而不会像如今那样,成为圈粉无数、遍开阿姆斯特丹、巴黎、波特兰等城的HOXTON系列。
▲2006年,Hoxton确实以批判者的姿态降临酒店界。它房价很低、按成本收取饮料和电话费、浴室配备The White Company的高品质备品、早餐会装在纸袋里挂在房门前。但真正将其发展为国际化旅居风尚还得归功于Sharan Pasricha。
Sharan为HOXTON设定了一些规矩。比如“时髦”和“酷”是两个禁词,不允许出现在交谈或酒店主张中。因为,这两者都是潮流的一部分,潮流一过,只剩下舒适自在这一筑店真谛。
▲Sharan在接盘伦敦Hoxon Shoreditch不久,就用极具自己风格的门头点亮了伦敦Holborn一座灰头土脸的老楼。大批沿街落地窗毫无保留地展示着店内的温情与动态,俨然一份向全区发出的邀约。
所以,我们所见的HOXTON通常更像是社区的邻里中心,大堂总燃着噼啪作响的壁炉、散落着慵懒的沙发、裸露着粗旷的毛坯砖墙、满铺厚实的硬木地板。穿着或休闲或半正式人们围坐在共享长桌畔,对付着邮件或电话会议,伸手处少不了一杯蹦着欢腾气泡的啤酒。
▲紧随伦敦Holborn分号出炉的阿姆斯特丹Hoxton除了设置招牌的Shoebox、Cosy和Roomy三档房型外,还设置了3个概念间。有藏在尖顶下的Tubby,也有金碧辉煌的Floral。
在伦敦养成调性的Hoxton此后迅速进驻了阿姆斯特丹一栋运河畔的排屋、巴黎2区一处18世纪院邸。
▲Hoxton无论开到哪儿都能迅速进入角色,又不偏离品牌主旨。巴黎Hoxton里既有浓浓的花都生活气息,也有Hoxton特有的文艺腔和试验感。
此外,相较酒店人,Sharan更乐于从其他领域调拨人才。在他看来,酒店界近年来的革新进程远落后于其他领域。其实Sharan自己也非酒店科班出身,服务业的只是都是他在后台恶补过来的,但显然,他引领下的Hoxton战绩出色。
精简现代人可有可无的设施和服务、集结社区居民和国际旅行者、专注提升最令宾客动容的归属感和舒适度。Hoxton正大踏步地扩张其全球版图,推行其“反传统酒店”的旅居理念。
到2019年,Hoxton将完成其在美国四座重要城市的布局、并在发源地伦敦开设第三间分号。伦敦3号店选址在社区氛围独特、剧院和餐馆林立的Southwark,完美映衬Sharan的筑店宗旨——吃好、喝好、住好,并争当社区的一份子。
PUBLIC
设计酒店之父Ian Schrager做的酒店其实一直都不便宜,从早期Royalton和DELANO那样的设计酒店,到后来的Gramercy Park和如今大热的EDITION,走的都是上层路线。
但除了Ian和万豪大张旗鼓携手打造的EDITION,大家不该忽略和EDITION同期问世的PUBLIC(第一间PUBLIC于2011年亮相芝加哥)。正如其名,PUBLIC的问世旨让Ian Schrager的潮流生活方式为更广大群体所感知,其价格更亲民,但Ian Schrager的筑店精髓丝毫未被压缩。
在2016年出售芝加哥PUBLIC后不久,Ian Schrager就把PUBLIC的全新精神全盘请进了纽约一座由顶级建筑组合Herzog & De Meuron(也设计了北京奥运鸟巢和东京PRADA店)操刀的玻璃塔楼。整间酒店几乎是Ian Schrager各种设计酒店元素的经典回顾——植物团成的隧道、镜面缠绕的扶梯、长榻和纱帘装点的大堂......
▲长到要穿墙而出的沙发、镜面包裹的扶梯(引自HUDSON酒店)......PUBLIC里满是Ian Schrager酒店史上的经典回放。
▲客房满是EDITION的影子——橡木护墙板、毛皮盖毯、复古画框全在,只是空间和陈列进行了浓缩——睡床嵌入了临窗而设的凉亭里、休憩座和书桌成了合二为一的“公园长椅”、浴室也更一体式。
凭借STUDIO 54起家的Ian当然不会错过借PUBLIC的场引领纽约城的玩乐风潮——让人在绿野仙踪式的场景下赴宴、观赏音乐会、舞蹈、电影和艺术展。一切旨在打破了各种艺术和娱乐场馆的壁垒,探索酒店的潜能和容量。
VIRGIN
航空公司孕育的卓越酒店品牌不在少数,泛美创立了洲际、法航打造了艾美、北欧航空缔造了丽笙。而兼具顽童和冒险家精神的航空大亨理查德·布兰森,也为酒店界吹入了一股革新风潮。
维珍也有象征旅居颠峰的VIRGIN LIMITED EDITION,不过这边还是要讲维珍的正常酒店系列VIRGIN HOTELS。
VIRGIN HOTELS的全球第一间示范店由老楼改造,改造基调从前台背后的画作就能略知一二——以《拿破仑》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名画再创造而成,只是原作中的人物化成了各种毛茸茸的动物公仔而已,充分展现了布兰森爵士的调皮内心。
每间客房门口还牵上了一条看门狗,风趣表达了维珍酒店对四条腿宾客的欢迎和爱戴。
布兰森爵士为维珍酒店创作了一款空间足以和睡房抗衡的玄关,这个玄关兼具了过道、衣帽间、化妆间和盥洗台。非常需要注意的是玄关和睡房之间的一道拉门,当送餐小推车进入客房后,睡房内的隐私会被这道门严实守护,再也不会因为点了客房服务而毁掉懒觉。
客房内的配置很潮但绝不忽视细节,全套调酒和咖啡用具、Vespa机车改造的座椅、SMEG冰箱(所有零食饮料价格都和街上卖价持平)。
最令布兰森爵士得意的手笔无疑是“维珍床”,这款床有着圆弧形的厚实床背、床头一角附加了一个转角靠背,这一创举彻底丰富了床的应用,倚靠床头靠背可以舒适办公、情侣可以分占两个靠背面对面互诉情话、闺蜜可以围坐床铺各角打牌八卦。嗯,维珍让我们知道,床不只是用来睡觉的,还可以是一个客厅。
嬉皮、炫酷、务实的维珍酒店刚刚进驻了旧金山,移门、维珍床、百宝柜等所有专属理念都有了更优雅的呈现,甚至隐约透出了季裕棠的风范。
而维珍酒店的版图预计在2020年前遍布美国各主要城市,并将在2021年进驻英国爱丁堡。
除了上述5家,世间还有很多同类酒店品牌(ROOMERS、21C MUSEUM、Freehand、Citizen M)正在积极创意和奋进,将我们从高房价和千篇一律的酒店体验中解救。
尽管其中不少已被酒店巨无霸收编(雅高收走了25小时和21C Museum,ROOMERS也归入了万豪的独立酒店阵营Autograph Collection),但我们依然需要感谢并关注他们的创立和运作,让我们的旅途更多元、愉悦、难忘且充实。
来源:樊森的酒店Lab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