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去世不到四个小时,微博上网友就开始嚷嚷着“分遗产”了。
事件开始于两个小龙女的微博。
在得知金庸去世的消息之后,在1995版《神雕侠侣》中饰演“小龙女”一角的演员李若彤发微博悼念:“感谢他笔下的小龙女带给我的一切。”
图片来源于微博@李若彤
这条微博迅速点燃了网友的怀旧情怀,无数人在微博下评论:“你是永远的姑姑。”
“这条微博真的有一种小龙女来给金庸先生悼念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微博@李若彤
而这条“小龙女悼念金庸”也很快上了微博热搜。
几个小时后,10月31日凌晨一点,2006年张纪中版小龙女饰演者刘亦菲亦发微博悼念金庸:“很遗憾几年前的见面成了永别。”
图片来源于微博@刘亦菲
虽然她只字未提自己饰演的小龙女,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她微博下也很快聚集起了大批“龙女粉”:“茜茜(刘亦菲小名)的小龙女满足了我对小龙女的一切幻想。”
既然都是“小龙女”,那不免有了比较。
很快,两版小龙女各自的粉丝开始了混战。
图片来源于微博@强哥说事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小龙女?这恐怕是“养活了大半个娱乐圈”的金庸老先生给我们留下的最大的谜团。
而金庸剧中那些性情各异,美得各有不同的女主角又到底谁演得最好?
我通过梳理金庸剧中那些各个版本的女主角结合金庸生前的采访斗胆进行了揣测,结果令我也大吃一惊。
小龙女之争恐怕是金庸先生留下的最后的彩蛋。
高圆圆与周海媚版周芷若:
“倘若我心中有愧呢?”
1994版《倚天屠龙记》中饰演周芷若一角儿的是香港女星周海媚。
名如其人,周海媚绝对对得起她名字中的这个“媚”字。
图为周海媚
集合了妩媚与恰到好处的妖媚,她凭借这个角色迅速成为了当时的国民女神。
连金庸本人都对她赞不绝口:“早知周海媚来演,我就改结局了。”
图为周海媚
值得一提的是,和周芷若在剧中的命运一样,周海媚也是情路多舛,单身至今未能遇到今生所爱。
2003版《倚天屠龙记》中,高圆圆饰演周芷若。
图为高圆圆
虽然网络上没有找到金庸先生本人对于高圆圆版周芷若的评价,不过此版的周芷若在直男受众中广受欢迎。
这一点,可以从虎扑中高圆圆多年踞于美女投票前三之中管窥其豹。
在金庸先生的原著中,苦恋张无忌的周芷若因张无忌悔婚而赌气嫁与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宋青书。
后来宋青书危旦,张无忌前来相助,但也带了想要周芷若莫要寻仇、放过自己义父的私心。
而周芷若的回答,堪称金庸小说中教科书式的回怼:
周芷若冷笑道:“咱们从前曾有婚姻之约,我丈夫此刻却是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没伤你性命,旁人定然说我对你旧情犹存。
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骂我不知廉耻、水性杨花。”
张无忌急道:“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
周芷若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张无忌一呆,接不上口,只道:“你……你……”
周芷若道:“张教主,咱二人孤男寡女,深宵共处,难免要惹物议,你快请罢!”
周芷若的性格一直是理智而又倔强骄傲的,这句话的广为流传,正是因为这是《倚天屠龙记》中她少有的失态时刻。
在此之前,周芷若的性格是扁平甚至略有死板的,但就是这样一句失态的自认旧情难忘的“心中有愧”,让这个人物令人念念不忘至今。
这样的“心中有愧”,像极了金庸的第二任妻子朱玫。
图为金庸和第二任妻子
1956年,金庸与同是记者的朱玫结婚,作为女强人的她,在婚后,却任劳任怨地走向幕后协助金庸的工作。
可随着二人工作的交集越来越多,二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1976年,金庸长子在美国为情自杀,金庸在极度苦闷中出轨。
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二人的婚姻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倔强的朱玫在离婚后坚决与金庸断绝来往,哪怕彼时后者已然是名满天下的著名文学家。
1998年,晚景凄凉的朱玫病逝,她终究没有原谅金庸。
对于朱玫,金庸始终心中怀有愧疚,他曾经在采访中公开说:
“别人怎么看我不管,但我对不起她。我的爱情观不够道德。一个人一辈子的爱情,只爱一个人,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我做不到。”
都说文如其人,如今看来,周芷若的那句“倘若我心中有愧呢?”,即是朱玫的骄傲与倔强,也是金庸的亏欠与遗憾。
黎姿与贾静雯的赵敏:
“我偏要勉强”
优柔寡断的张无忌一生都在周芷若与赵敏这两个女人之间摇摆。
2001版《倚天屠龙记》中,饰演赵敏的人是黎姿。
图为黎姿
黎姿版的赵敏是公认最符合金庸原著的,金庸是这样描写赵敏的:“意态由来画不成”。
从这个角度来看,黎姿版赵敏从造型上的确打败了2003版贾静雯的赵敏。
图为黎姿
贾静雯在剧中美貌有余,但却少了些黎姿那种“明眸情丝暗洒”的邪气。
图为贾静雯
如果说周芷若最令人印象深刻地一句是“倘若我心中有愧”,那么对赵敏而言就是那句“我偏要勉强”。
在张无忌与周芷若即将成婚之时,那个被视作“魔教妖女”的赵敏就这样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抢婚:
杨逍和范遥对望一眼,知她今日是存心前来搅局,无论如何要立时阻止,免得将一场喜庆大事闹得尴尬狼狈,满堂不欢。
杨逍踏上两步,说道:“咱们今日宾主尽礼,赵姑娘务请自重。”
他已打定了主意,赵敏若要捣乱,只有迅速出手点她穴道,制住她再说。
赵敏向范遥道:“苦大师,人家要对我动手,你帮不帮我?”
范遥眉头一皱,说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强不来了。”
赵敏道:“我偏要勉强。”
赵敏在“公然抢亲”这件事情上是完完全全理亏的,面对一屋子的“名门正派”,她稍有不慎就会身首异处,可面对范遥的好意相劝,她依然要梗着脖子说:“我偏要勉强!”
这正符合金庸写《倚天屠龙记》当时的心境,那时,金庸也刚刚经历了这样的苦求不得与“偏要勉强”。
张爱玲曾经说,每一个男人心中都有一支红玫瑰和一支白玫瑰。
而对金庸而言,这两支玫瑰的名字,都叫夏梦。
夏梦是香港著名演员,曾在《长城画报》主办的“香港十大国语明星”的盘点中位列第一。
金庸写郭襄与杨过“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而对他而言,则是一见夏梦误终生。
金庸早年的情路是有些崎岖的。
40年代末,金庸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杜冶芬,但来港之后却遭妻子背叛。
图为金庸和第一任妻子
具体细节如今已经很少人知晓,只是在金庸后来的采访中,可以从只言片语中窥探出事件的样貌。
但老爷子对这次背叛早已释怀,他曾经在一档《杰出华人系列》的港台节目中说自己早就“没所谓了”,而且杜冶芬也早就“结了婚,有了个儿子,儿子也很大了……”
金庸老先生在采访中补充了一句,幸好当年出轨的不是自己。
这句话在如今看来却有些淡淡的讽刺。
因为金庸在猛烈追求夏梦的时候,正是与第二任妻子朱玫结婚期间。
金庸甚至为了夏梦放弃本职,加入长城影业担任编剧,在当时,这样“高调”的追求可谓无人不知。
原来,时间才是最好的编剧,被人“负”过的金庸,最终也“负”了自己的妻子。
而当时夏梦也早已嫁做人妇,这样的“出轨爱情”自然是不为舆论所容的,因此夏梦也多次拒绝金庸,可即使这样,金庸依旧不死心地“死缠烂打”。
这样的“渣男行径”在今天都要被千夫所指的,可想而知金庸在当时受到了多少谩骂。
如今看来,赵敏在婚礼上的那句话,不仅仅是说给范遥听的,更是金庸借赵敏之口说给自己、也是说给世界听的:
那又如何,“我偏要勉强”。
“佛家七苦:恨别离,求不得”
小龙女是金庸最后的彩蛋
回到开头的“小龙女之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似乎默认了“王语嫣”和“小龙女”的长相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重合的。
而巧合的是,两个龙女,刘亦菲和李若彤也都分别饰演过这两个角色(请让我们忽略小笼包)。
我至今依然能够背下来金庸对小龙女样貌的描述:“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兼之生性清冷,实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
这样来看李若彤的气质是当得起这份清冷的。
图为李若彤
在金庸小说中,小龙女与杨过定下十六年之约,向绝情谷一纵而下。
而真实生活中,李若彤和杨过的饰演者古天乐也经历了这样的“十六年之约”。
拍过《神雕侠侣》之后,二人在香港这样的弹丸之地竟然一次也未遇见。
直到刚好过了十六年,在一次飞机上,二人不期而遇,当真的人生如戏。
图片来源于微博@李若彤
很多人说刘亦菲的小龙女是演得最好的,他们搬出金庸先生给刘亦菲的“看了你的小龙女,观众才相信金庸不是在胡说八道”的题字。
但我对这个说法并不赞同。
因为金庸的采访中是明确表示自己最喜欢的版本是“刘德华,陈玉莲”版本的《神雕侠侣》,在采访中金庸甚至点名批评了刘亦菲演哭戏时的“偶像包袱”。
既然如此,那刘亦菲版的小龙女为何叫金庸念念不忘?以至于号称“金庸唯一认可的小龙女形象”。
直到我看了刘亦菲的王语嫣定妆照与夏梦的照片。
图为刘亦菲的王语嫣定妆照
图为夏梦
原来金庸也不喜欢刘亦菲的演技,但如果真的按照外界的传闻而言“小龙女、王语嫣的原型是夏梦”的话,那么一切谜题就这样揭开了。
原来终其一生,金庸对夏梦依旧念念不忘。
他对于刘亦菲的百般维护,是爱屋及乌地对心中那个所求不得的缪斯女神夏梦的维护。
那是金庸送给自己的彩蛋,就像《头号玩家》中那个游戏创造者在舞池中创造的那个关于初恋的彩蛋。
这些私货对于金庸而言可能比作品本身更为重要。
金庸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过,自己的男主角中,他最喜欢的人是《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
那么就让我们再用这样一个关于《笑傲江湖》的彩蛋结尾。
有记者曾问金庸:“夏梦是否是王语嫣的原型?”
金庸顿了一下,苦笑说:“她没有王语嫣聪明……”
在金庸心中,“不聪明”的夏梦所嫁非人。
而《笑傲江湖》中,也有这样一个所嫁非人的人,就是令狐冲苦求不得的师妹岳灵珊,她最终嫁给了无论从哪里看都比不上令狐冲的林平之。
在《笑傲江湖》早期的版本中,金庸曾经让岳灵珊在令狐冲的深情与林平之的凉薄的对比之下,萌生悔意:
在岳灵珊去世后,令狐冲来到岳、林夫妇住处替其收敛遗物。
令狐冲走近两步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一首诗,诗云: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輈。……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令狐冲文理并不甚通,于诗中所说典故全然不懂,但于最后两句却是入目心惊,喃喃念道:“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韩公子,那是谁?”
盈盈道:“诗中说的是一个女道士,她当年如果爱了韩公子,嫁了他,便不会这样孤单寂寞,抱恨终生了。”
令狐冲心中一惊,说道:“埋骨成灰恨未休!不错,小师妹埋骨成灰,心中却仍是抱恨无穷。可是她当时快做新娘子,为甚么要抄写这种诗?”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看成是金庸少年时的赌气之作。
有那么一个女人,在你穷困末微时,对你从未正眼相待,多年之后你堵着一口气功成名就,“高祖还乡”一般收拾起周身细软想要给她看,你在心里是希望她能够后悔的,这可能是金庸加上此段的初衷。
金庸在后来的自传中说,自己知道文章中写的很多东西“都是假的”,在这个世上“有不少更加令人悲伤的真事”,他“原来不懂,现在懂了”。
可能金庸终于懂了,事实是当你来到那对“贫贱百事哀”的夫妻面前时,你发现即使在争吵中,她的目光也始终看向她的丈夫,对你依旧视若无睹。
有些事,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金庸最终选择把这段删掉,于是我们看到了如今那个至死不悔的岳灵珊。
佛家说:“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金庸写了一辈子的命运,但却终究未能逃出这五个字:文章憎命达。
你最喜欢金庸作品中的哪个角色?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曹泽宇。香港凤凰卫视新媒体助理内容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传播文学硕士,广院电视民工,写字的直男。
文中图片和封面图片来自微博、影视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