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显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简称TPP)达成的可能性正在上升。最近进行的夏威夷谈判取得了“重要成果”,谈判似乎已进入“收官阶段”。
TPP谈判的阻力并不像一些观察人士想象的那样大,TPP更大的挑战是在协议达成后,如何去协调各国汇率和货币政策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来自美国长期高企的贸易逆差。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信息显示,目前美国与20个国家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较大的经济体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墨西哥。从历史上看,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后,美国对相关国家的贸易逆差往往会扩大。
比如,美国与韩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2012年3月中旬生效,但在该协定生效后,美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迅速翻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为133亿美元,较2011年的54亿美元增长逾一倍。期间,美元兑韩元汇率基本维持在震荡区间内,汇率因素对贸易逆差的影响或不大。2012年3月中旬,美元兑1128韩元,2014年末兑1094韩元。
早在1994年,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就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协定达成后美国也经历了贸易逆差大幅增加的过程。从1999年到2005年(美国商务部相关数据最早始于1999年),美国对加拿大的贸易逆差从281亿美元增至717亿美元,然后才下降。期间,美元兑加元甚至在贬值。1999年初至2005年末,美元兑加元从1.53加元跌至1.17加元。
从1999年到2007年,美国对墨西哥的贸易逆差从193亿美元增至693亿美元的峰值。与加元不同,墨西哥比索兑美元略微贬值。1999年初至2006年末,美元兑比索从9.87比索升至10.79比索。
目前,美国在汇率和货币政策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首先,日本央行每年达60-80亿日元的大规模印钞政策推动日元兑美元不断走低。外汇网站Xe.com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美元兑日元累计上涨17.4%,至119.8日元。日元贬值增加了日本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日本企业对美国出口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
与此同时,许多TPP谈判的参与国也纷纷推出货币宽松政策。去年年中以来,韩国央行已连续三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从2.5%下调至1.75%,推动美元从1010韩元左右升至1090韩元。今年1-2月,澳大利亚央行和加拿大央行也都分别进行了降息。
与上述国家相比,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却截然相反。美联储去年10月已经停止通过购买债券印钞的政策,同时多次暗示,随着美国经济走强、失业率下降,该机构可能在今年上调基准利率。若美联储果真加息,美元兑其他货币将进一步走强,并对美国贸易逆差构成更大压力。
但在3月26日于华盛顿举行的TPP相关新闻简报会上,美国国务院负责APEC事务的高级官员王晓岷(Robert Wang)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货币政策不应基于试图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竞争的考量,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他强调,美联储加不加息不应以能否帮助美国的国际贸易事务为出发点。
降低失业率也是美联储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国国内一些人士担心,TPP协议达成可能促使美国大企业将更多工作转移到国外,从而将给美国就业和薪资带来压力。不过,美国最大工会组织——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LO)总裁办公室副主任李西娅(Thea Lee)在3月27日的新闻简报会上淡化了这种观点。她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美联储的工作做得还不错。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一项研究显示,到2025年,TPP贸易协议将给美国带来1240亿美元的出口增长。界面新闻记者赴美采访期间,这项研究被一些美国官员引述,并被认为是“权威性的”。
不过,这项研究也显示,如果加入TPP,日本的出口增长为1190亿美元,韩国和越南都在460亿美元左右。另外,该项研究的作者们还说,研究的基本假设是资本项目余额固定,因此在经常项目中,出口和进口受到的影响将是类似的。换句话说,TPP推动美国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同样会推动进口大幅增长。
不管怎样,美国组建TPP后贸易逆差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如果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的不同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汇率和货币政策将成为TPP谈判面临的又一项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