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说诞生以来,作家们处理死亡的方式从某种角度来说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虽然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医学的进步使得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大大降低,传染病的蔓延也能够得到控制了。尽管“死亡”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感似乎有所下降,人们好像也不再对其时刻提心吊胆——至少暂时是这样——但我们心理知道,这种宽心的感觉并不真实,而且转瞬即逝。因为人固有一死。我们人类才疏学浅,无法阻止死亡降临到自己或所爱之人头上,我们的本能是彼此相爱和爱这个世界,正是这种本能让死亡得以带给我们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惨痛一击。通过观察艺术和文学作品中对我们宿命的描述,我们的痛楚似乎能够依稀减轻,尽管有些描写仅仅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我(指本文作者、小说作家Thomas Maloney)无意评选出文学作品中最别出心裁、感人肺腑,或令人回味无穷的死亡描写,我只想在此试着与大家分享真实的濒死体验。能够在小说中对死亡体验侃侃而谈的作家绝无仅有,因为在世的作家无法做到这一点。反过来说,当一个作家想在作品中讨论这个话题时,她可以尽可能地信马由缰,因为她的读者同样无法评判其内容是否切合实际。生命的最后时刻成了令人向往的创作对象,因为生命的最后一页将永远是空白,作者可以在上面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力。我在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里仅对死亡进行了艺术描写,但在我的第二本小说《学会死亡》(Learning to Die)中,我离生与死的悬崖边更近了一些,希望能看到另一边的风景,我被自己的所见震惊了。我心知只有跟我一样的思考者——也就是活着的人——会评判我的作品,这倒也让我宽慰。
以下是我精选的十个小说中的死亡场景,其中有的能看出作者对濒死经历进行过深入了解,有的虽然不是基于真实经历,也能算得上是足以乱真的猜测。榜单中各场景顺序按书中角色的年龄排列。鉴于榜单中大部分角色的死亡都发生于小说末尾,所以即使仅仅提到角色名字,也称得上是严重剧透了。先给您打个预防针。
1.乌恩(Unn)之死
来自塔杰·瓦赛斯(Tarjei Vesaas)的作品《冰宫》(The Ice Palace)
11岁的乌恩蜷着身子,坐在迷宫般的冰冻瀑布内部的一个房间里,听着倾泻而下的水声。她并不觉得冷。“所有应该直立的东西都上下颠倒了,”但是“这才是它们应有的样子”。死亡如同一场混沌的睡眠一样悄然来临。
2.尼勒斯·莱尼(Niels Lyhne)之死
来自杰斯·彼得·雅克布森(Jens Peter Jacobsen)的作品《尼勒斯莱尼》
莱尼是一位梦想破灭的诗人和一个爱而不得的情种,他因肺部中弹被安置在了战地医院里,痛楚“无情地变得越来越鲜明”。由于失忆和先前频繁地奔波辗转,他在炎症扩散时唯一能够宽慰自己的方式,就是任由自己陷入神志不清的状态,不住地胡言乱语。于他,没有慰藉,没有临死时的“顿悟”,也没有活下去的希望。终于,他“艰难地死去了”。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死法,它可能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无论是否因为中弹。书中的这一段读起来也很让人难受。
3.英曼(WP Inman)之死
来自查尔斯·弗雷泽(Charles Frazier)的作品《冷山》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荷马史诗式的美国南北战争逃兵的故事,故事的结尾突然而悲戚,读者仿佛与茫然困惑的英曼感同身受。他想对自己的爱人说些什么,但在我们听到之前,作者便出于礼貌把我们拉远了,颇有电影中远景镜头的效果。我们只能从远处向那对爱人投去最后一瞥——他的头枕在她的腿上,他们看上去很幸福。
4. 塞普蒂默斯·沃伦·史密斯(Septimus Warren Smith)之死
来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达洛维夫人》
许多大同小异的死亡描写片段在成功地体现临死的痛苦和消殒的同时,还能够予人慰藉,启迪生者,激起人们心中崇高的感情。患有炮弹休克症的塞普蒂默斯静静坐在窗边,他不想死。生活很美好,但随着霍尔姆斯医生上楼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他心中愈发感到憎恶和压抑,窗下的栏杆是他逃离的唯一方式,他要反抗这一切。对于“猎物”而言,死亡能够帮助他们逃避追捕,但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5.罗伯特·乔丹(Robert Jordan)之死
来自海明威的作品《丧钟为谁而鸣》
“我不愿把这个烂摊子丢这儿不管,”负伤的罗伯特·乔丹心系世界,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在这一段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我希望自己对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从某种角度来说,他的这个愿望没有落空——他完成了炸桥任务,鼓舞了身边伙伴和战友的士气,而且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一直是个正派的小伙子——但从长远来看,他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因为我们知道两年后西班牙内战的胜利者是谁。那一刻越来越近——就在最后敌军即将向他开火时,故事的大幕落下了。
6.西德尼·卡尔顿(Sydney Carton)之死
来自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双城记》
小说结尾,西德尼·卡尔顿英雄式的死亡充分展现了狄更斯的写作技巧,他捕捉到了这位阶下囚面对断头台时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复杂情绪。刀片落下时,卡尔顿的世界从此“灰飞烟灭”,这一幕于读者可以说是措手不及。我们在后面的篇章可以读到卡尔顿赴死时的心理活动。对当代读者而言,他的内心想法有些过于高尚和理智了,但我们并不在意这一点小小的瑕疵。
7.莉莎(Lisa)之死
来自D·M·托马斯(DM Thomas)的作品《白色旅馆》
这是该榜单中最悲惨的一个片段,我曾犹豫该不该把它选进来。莉莎在巴比谷的死不仅充斥着暴力元素,令人不适,而且还附带着故事背景之下、幸存者证词背后的沉重历史负担。在托马斯的小说中,丽莎的早年生活一直被即将发生的暴行所带来的阴影笼罩,这种心理负担不断堆积,使她的身体也遭受着痛苦。由丹尼斯·波特(Dennis Potter)创作的、尚未搬上大银幕的剧本对这本书进行了优秀的全新解读,BBC日前已将其制成广播剧播出。
8.杰弗里·菲尔明(Geoffrey Firmin)之死
来自马尔科姆·劳瑞(Malcolm Lowry)的作品《火山下》
前任领事杰弗里·菲尔明的一次醉酒仿佛命中注定,他在酒后与墨西哥警察起了口角,从而被对方枪击。“老天,”他突然清醒了,“这么死可真不光彩。”作者劳里对菲尔明本性的分析贯穿全书,直到故事终了。菲尔明被随意扔进了山沟里,感觉一生“就像被击中的肝脏一样破裂成了无数碎片”。
9.哈利·安斯特洛姆(Harry Angstrom)之死
来自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的作品《兔子歇了》
小说中,面临死亡的角色大多最终会“无奈地顺从命运”,很多作者则喜欢让“足够了”这个词与这些角色相伴相随。这个词总是很有力度,因为在我们活着的读者心中,从来不会有“活够了”或者“爱够了”的想法。《兔子歇了》中的哈利·“兔子”·安斯特洛姆狭隘心胸与远见卓识并存,虽然自私却十分讨人喜欢。在书的结尾,哈利临终之时,仍想着在最后把自己的智慧传授给绝望的儿子。但他没有——足够了,他想,他又把这个词重复了一遍,赋予了它更加宽广深刻的意义。足够了(我们仍然想要更多,但这就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10.威廉·斯通纳(William Stoner)之死
来自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的作品《斯通纳》
这位失意的学者死于癌症,他的最后时刻感人至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在奢求什么?”斯通纳在回顾自己的平庸人生时问自己。他已感觉不到痛楚,头脑异常清晰。他拿起自己的一本无人问津的作品,触摸着里面的每一页,这本书于世可有可无,自己却视若珍宝,他欣然接受着这一切。接着,他开始耐心等待,“直到那种古老的刺激像突如其来的恐惧一样把他永远定在原地,”书从他的手中掉落。死亡不总以黑色示人,有时也会是安详的灰色。
(翻译:黄婧思)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