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y的公开信如约而至!数年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都会照例发一封“致合作伙伴的公开信”,是解读腾讯的最佳窗口。
年初,腾讯曾被估出天价的市值,可过去短短9个月,腾讯已下跌近45%,2万亿元港币市值蒸发了。如此恐怖数值的下跌,人们不由好奇,腾讯到底发生了什么?10月31日,马化腾公开信到底透露什么玄机?
阿里腾讯比惨:市值缩水30000亿!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10月31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表公开信,阐述了他的一些看法。
马化腾信中说:“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伴随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他还说:“没有产业互联网支撑的消费互联网,只会是一个空中楼阁。接下来,腾讯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比马化腾早一天,10月30日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也发表一封2018年致股东信,这是马云最后一次以董事局主席身份致信股东。公开信发于香港召开的阿里巴巴2018股东大会前夜。信中,马云说:生意难做之时,正是阿里巴巴兑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之时。
阿里巴巴的头号竞争对手腾讯,10月30日收盘价创下了2017年7月以来新低,报收252.2港元。此前,因中报“成绩单”不及预期,腾讯控股的股价一路下挫、跌跌不休,较年初近乎腰斩。不过,“双马并槽”难免“同病相怜”,马化腾不顺心,马云也高兴不起来!受一季度业绩下滑影响,加之A股今年弱市、美股近期波动加剧,阿里巴巴的股价也表现不佳。
从6月5日创下历史高点211.7美元之后,阿里巴巴便一路下跌,跌幅约35%;近5个月时间内,阿里巴巴市值已蒸发1800亿美元。目前其最新市值3506亿美元,约2.5万亿人民币。更神奇的是,目前马化腾的腾讯市值,也在2.5万亿港币区间,同是“2.5”呀!
腾讯掌门人马化腾
腾讯股价为何连连“走背字”?投资者、机构、也包括马化腾经营团队都在扒问题的根源。有一个可以肯定,市值缩水股价下挫,排除市场及外围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腾讯不被投资者看好。
即便腾讯股价萎靡不振,可有一个可以肯定,腾讯依旧是优秀的企业,马云的阿里巴巴也是,但尚不是“伟大”的企业,当然,也不排除腾讯、阿里未来会成为伟大的企业,甚至是世界级的。
翻看各式剖析腾讯的报告、文章,可列出看法一二:比如,腾讯的投资能力远高于产品的能力;又比如,微信用户增长已遭遇瓶颈,流量也似乎有从巅峰滑落之忧;另外,QQ用户一直在下滑,特别是短视频竞争上,与抖音的PK未见胜负。游戏版图,本是腾讯一大亮点,如今“王者”不再荣耀,吃鸡游戏似乎也不温不火。
阿里腾讯比惨,股价重挫,两家市值已缩水30000亿,真正的症结在哪儿呢?
马云在公开信中说:最近全球经济正在遇到困难,贸易、消费、股市、制造业一切开始变得不确定,中美贸易摩擦也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慌乱。马云表示,阿里巴巴19年间已经第三次经历这样的全球性波折,前两次都开创了新机会,这一次,阿里巴巴依然会用新技术、新制造、新型全球化,为中小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和机遇。马云认为,这些波折、焦虑、摩擦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机会,问题是如何改变自己。阿里巴巴是一家善于把握逆境的公司。
马化腾与来访者交流数字化技术
而马化腾在公开信中提及:“从2011年起,腾讯的开放战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不断演进。七年时间,我们从“一棵大树”成长为“一片森林”,与合作伙伴共建了一个开放的互联网生态,可以说,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上半场基本实现了开放战略的目标。”
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怎么走?腾讯又如何设定新目标?公开信中,马化腾表示: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腾讯要做好“连接器”,做好“工具箱”,更要做好“生态共建者”,与各行各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数字生态共同体”。
分析一下,无论的马云还是马化腾,都为触及一个更核心的问题,即如何引领阿里、腾讯从优秀迈向伟大。过去,在很长时间里,台湾人一提及台塑和创始人王永庆,都会翘起大拇指,说得眉飞色舞。毫无疑问,台塑曾是伟大的公司,而王永庆也无疑是伟大的企业家,台塑曾受人尊敬,并奉为典范。
可反观阿里、腾讯,确实相当优秀,之所以优秀,在于其涉及的商业领域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及活动,也都是中国商业世界里的庞然大物;可有一点,人们仰视这两大巨头,是因为他们太高,而不是发自于内心的尊敬与崇拜。以腾讯为例,游戏虽为公司淘金N多,可公司的形象一直不是很好,起码多数家长是把游戏当成影响孩子成长的“毒品”,哪一个家长愿意放任自己的孩子天天玩游戏呢?
当然,也有人说,相比于超级“网红”企业家马云来说,腾讯的掌门人马化腾一直秉持着潮商素来的低调传统,对企业形象“包装”不够,难免会影响企业在世人面前的观感。其实,无论是服务实体、教育、乃至更多领域,腾讯已做得很多,也可以做得更多,可不说出来,谁晓得?!
马化腾的公开信,到底透露什么玄机?
马化腾公开信的截图
马化腾发年度公开信,如今已成为一个惯例,正如他信中说的,今年是腾讯成立20周年,将迎来公司历史上第三次重大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马化腾说,这个消息,腾讯已于一个月前公布了。
马化腾说的架构调整,指的是腾讯将自2012年以来组建的七大事业群,重组为六大事业群;其中,在保留原有的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企业发展事业群(CDG)基础上,整合成立了两个新的事业群: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同时,他们还整合升级了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并将成立腾讯技术委员会。
除了信中回顾腾讯的架构调整外,马化腾在《给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提到,“腾讯并不是要到各行各业的跑道上去赛跑争冠军,而是要立足做好‘助手’,帮助实体产业在各自的赛道上成长出更多的世界冠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无妨也回顾一下比马化腾早一天发布的马云公开信。马云信中说,9年前,阿里巴巴已经转型为一家技术公司,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进行全面布局和准备。在信中,马云也表示,未来阿里巴巴要赋能制造业,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帮助制造业变革,帮助千千万万的制造业企业应对未来的挑战。
如此来看,“两马”公开信均“不约而同”地提及要帮助“实体产业”、“千千万万的制造业企业”;如今的宣示,像是在“表决心”,也是根据当前实体经济的话语环境说的。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以及其他互联网公司巨头,在服务实体上均是大有所为,也应该有所作为,特别是去虚就实上。
马化腾演讲中
公开信中,马化腾侧重提及腾讯的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探索。他表示,腾讯将把数字化服务的潜能和差异化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马化腾表示:这不单单能够帮客户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够帮助客户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增长点。目前我们已经在医疗、教育、交通、零售和制造业等领域进行初步尝试。
他还说,过去,中国互联网与科技行业的创新,往往是“应用需求找技术支持”。未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创新来自“技术突破寻求产品落地”。腾讯正在不断引入各领域的优秀科学家,也希望通过加大基础科学投入、建立公司技术委员会等措施,尽可能为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文化,真正让“科技创新”与“数字工匠精神”成为更多人追求的方向。
创业不易,互联网创业更不易。一个风口来了,转换不好,不是飞速掉队,就是灭顶之灾。马化腾创业20年来,他以聊天软件QQ起家,腾讯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强,现在已变成一家互联网科技巨头。这一路过来,异常艰辛又饱受争议。“风来了,猪都会飞”,站在互联网的浪尖上,马化腾总能借力风口,其叱咤风云的终极武器是什么?
过去,我们曾对马化腾的成功因素剖析过,总结起来主要两点:一是危机感。马化腾常说:“别人不是打不赢你,掌声越热烈就越危险。”与传统企业非常不同的是,互联网企业能在一秒内,就发生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马化腾一直在说,“腾讯能走到今天,这应归功于集体的战略智慧、执行力以及自发的危机感。”当然,做企业的都有危机感,强与弱差别而已,成就马化腾的另一个成功秘笈,就是他的灰度模式。
以“灰度”治企,马化腾虽非首创,但一定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很多人指责过去的腾讯,是“抄袭大师”!可对马化腾来说,一样东西引进来为我所用,并不是僵化的“COPY”,而是在上面有所创新,形成一套适合腾讯的灰度模式。
很多家族企业都热衷于谈转型创新,可很多的创业者,是死在转型的路上,有时看似战略很清晰,却往往以失败告终。马化腾有个“灰度法则的七个维度”:即需求度、速度、灵活度、冗余度、开放协作度、进化度、和创新度。看来,要转型的,不妨借鉴马化腾的灰度模式,里面有很多可取之处。
马化腾与刘强东
短短9个多月的时间,腾讯为何会跌得这么惨?马化腾到底做错了什么?
腾讯是京东的大股东,可电商巨头京东的股价也是在比惨,10月25日,受到近期资本市场寒冷以及自身负面事件影响,京东股价大跌6.33%,创下了52周新低。京东因3季度财报增长放缓,被大摩等投行机构持续下调目标评级,并惨遭高瓴资本大幅度减持。
腾讯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可对于相当多的机构而言,对其业务属性很难做出清晰的定义。其中一大困惑,就是虽然腾讯的投资生意很会赚钱,可腾讯到底是科技公司,抑或是投资公司呢?为什么一家科技公司去干本应是专业投资公司(机构)该干的事?
也正因为腾讯的投资能力比产品的能力强,导致资本市场不认可。除非分拆,否则这个问题将一直困扰着腾讯的成长。公开信里,马化腾表示,腾讯要不断引入各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并通过加大基础科学投入、建立公司技术委员会等措施,来实现“技术突破寻求产品落地”。即便如此,腾讯的真正价值在于投资还是科技,依旧是个悬而未决的疑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