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华为道出了“手机业务七关键” 我们学到了“到底什么是战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华为道出了“手机业务七关键” 我们学到了“到底什么是战略”

企业可以参考IBM的BLM框架,从市场洞察、战略意图、创新焦点、商业设计4个部分来制定战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前几天看到华为消费者事业群CEO余承东在今日头条的帖子(下图),余总回顾了6年前在自己微博上透露的华为手机业务七项关键举措,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今天,无论是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还是业务增长率,华为手机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业务之成功,毋庸置疑。而余总六年前的这番表述,简单明了地给各位商业人士例证了什么叫“战略”?

很多商业人士都在说“战略”,到底什么叫“战略”?我们应该怎样表述“战略”?

每个人采用的方式各有不同。

多年前,有位家具行业的企业家对我说,他的企业战略是:“全世界第一的产品开发中心,全世界第一的营销中心,全世界第一的制造中心”;另外,有位卫浴行业的企业家曾经对我说,他的企业战略是:“将欧美上层阶层的奢华生活方式带进中国”。对这样的表述,我都对企业家说这不叫“战略“,而应该叫“愿景”或者“使命”。

企业家应怎样表述战略呢?

IBM BLM的“战略”框架部分是个很好的参照体系,BLM的“战略”由四个部分组成:

1、市场洞察:我称之为战略的“从内往外看”,即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中观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五种力量)和微观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响应策略)。

2、战略意图:我称之为“从外往内看”,企业要去向哪里,即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中期业务目标(销售、利润等定量目标)。

3、创新焦点:一般称之为“机会的地平线”,企业的业务组合构成,从眼前到长远,即成熟业务、新兴业务和孵化性业务各有哪些。

4、商业设计:战略的核心内容,基于上述三个前提,即环境如何、要往哪里走、还有哪些机会,从而最终确定的战略方案,亦即战略的结论。

具体来说,要回答五个问题:

客户选择:客户是谁?

价值主张:客户选我们的理由是什么?

价值获取:有什么收入来源或模式?怎样赚钱?

活动范围:价值链上(研发、供应链、制造、分销、销售、客户服务等),哪些环节自己控制,哪些环节整合外部资源?

持续增值:怎样建立业务的“护城河”?

2012年,当余承东做此战略表述时,正好是华为开始引进IBM BLM方法的时间点。

我不能确定余的这个表述就是BLM咨询项目的产出,不过他的表述完全符合BLM之“商业设计”的框架,即:

让我们逐一分析余总的七大战略的表述:

1.由OEM白牌运营商定制,向OEM华为自有品牌转型:“客户选择”的转型,客户由运营商(通过运营商渠道),转向直接面向消费者(通过社会渠道)。

2.从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终端提升:“价值主张”的转型,从低端到中高端;同时这也是“价值获取”的变化,即向高利润产品转化。

3.放弃销量很大但是并不赚钱的超低端功能机:“价值获取”的转型,高端机作为收入和利润来源。

4.启用华为海思处理器和Balong芯片:“活动范围”,在价值链的产品开发段的战略决策为,研发并采用自有芯片,这区别于其他主流高端手机厂商采用高通骁龙芯片,同时,将拥有核心芯片技术作为业务护城河,即“持续增值”要素。

5.开启华为电商之路:“活动范围”策略,在价值链的销售渠道段,除了借助社会渠道外,注重自建和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渠道,这也是一项业务护城河的决策。

6.启动用户体验EMUI设计:“活动范围”在产品价值链上介入用户终端的互动界面,这样才能充分植入各种软件服务。

7.确立硬件世界第一之目标:通过创造规模优势,来建立华为手机业务的护城河。当然,这也是“业务目标”。

运用BLM业务设计框架来表述战略,才是可执行的战略,不至于流于空泛。

 

来源:陈果George

原标题:管理常识:什么叫“战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IBM

4k
  • 欧航局与IBM合作推出地球观测AI模型
  • IBM:到2035年中国汽车制造商软件研发预算将提升三倍

关于界面智库

界面智库是界面新闻旗下的财经和商业智库,聚焦宏观政策、区域经济、产业趋势和资本市场等。我们的宗旨是扎根事实、演绎趋势、探索新知,助力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关于专题策划、研究报告、指数产品和论坛培训等合作,请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jiemianzhiku@jiemian.com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华为道出了“手机业务七关键” 我们学到了“到底什么是战略”

企业可以参考IBM的BLM框架,从市场洞察、战略意图、创新焦点、商业设计4个部分来制定战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前几天看到华为消费者事业群CEO余承东在今日头条的帖子(下图),余总回顾了6年前在自己微博上透露的华为手机业务七项关键举措,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今天,无论是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还是业务增长率,华为手机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业务之成功,毋庸置疑。而余总六年前的这番表述,简单明了地给各位商业人士例证了什么叫“战略”?

很多商业人士都在说“战略”,到底什么叫“战略”?我们应该怎样表述“战略”?

每个人采用的方式各有不同。

多年前,有位家具行业的企业家对我说,他的企业战略是:“全世界第一的产品开发中心,全世界第一的营销中心,全世界第一的制造中心”;另外,有位卫浴行业的企业家曾经对我说,他的企业战略是:“将欧美上层阶层的奢华生活方式带进中国”。对这样的表述,我都对企业家说这不叫“战略“,而应该叫“愿景”或者“使命”。

企业家应怎样表述战略呢?

IBM BLM的“战略”框架部分是个很好的参照体系,BLM的“战略”由四个部分组成:

1、市场洞察:我称之为战略的“从内往外看”,即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中观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五种力量)和微观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响应策略)。

2、战略意图:我称之为“从外往内看”,企业要去向哪里,即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中期业务目标(销售、利润等定量目标)。

3、创新焦点:一般称之为“机会的地平线”,企业的业务组合构成,从眼前到长远,即成熟业务、新兴业务和孵化性业务各有哪些。

4、商业设计:战略的核心内容,基于上述三个前提,即环境如何、要往哪里走、还有哪些机会,从而最终确定的战略方案,亦即战略的结论。

具体来说,要回答五个问题:

客户选择:客户是谁?

价值主张:客户选我们的理由是什么?

价值获取:有什么收入来源或模式?怎样赚钱?

活动范围:价值链上(研发、供应链、制造、分销、销售、客户服务等),哪些环节自己控制,哪些环节整合外部资源?

持续增值:怎样建立业务的“护城河”?

2012年,当余承东做此战略表述时,正好是华为开始引进IBM BLM方法的时间点。

我不能确定余的这个表述就是BLM咨询项目的产出,不过他的表述完全符合BLM之“商业设计”的框架,即:

让我们逐一分析余总的七大战略的表述:

1.由OEM白牌运营商定制,向OEM华为自有品牌转型:“客户选择”的转型,客户由运营商(通过运营商渠道),转向直接面向消费者(通过社会渠道)。

2.从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终端提升:“价值主张”的转型,从低端到中高端;同时这也是“价值获取”的变化,即向高利润产品转化。

3.放弃销量很大但是并不赚钱的超低端功能机:“价值获取”的转型,高端机作为收入和利润来源。

4.启用华为海思处理器和Balong芯片:“活动范围”,在价值链的产品开发段的战略决策为,研发并采用自有芯片,这区别于其他主流高端手机厂商采用高通骁龙芯片,同时,将拥有核心芯片技术作为业务护城河,即“持续增值”要素。

5.开启华为电商之路:“活动范围”策略,在价值链的销售渠道段,除了借助社会渠道外,注重自建和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渠道,这也是一项业务护城河的决策。

6.启动用户体验EMUI设计:“活动范围”在产品价值链上介入用户终端的互动界面,这样才能充分植入各种软件服务。

7.确立硬件世界第一之目标:通过创造规模优势,来建立华为手机业务的护城河。当然,这也是“业务目标”。

运用BLM业务设计框架来表述战略,才是可执行的战略,不至于流于空泛。

 

来源:陈果George

原标题:管理常识:什么叫“战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