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姚兰:十年之后,我们等来了独立音乐最好的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姚兰:十年之后,我们等来了独立音乐最好的时代

十年之后的现在我们等来了最好的时代,以前不是随随便便能往各大平台上传歌曲的,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在各种音乐社交平台上看到姚兰的身影,温柔的声线配上悠扬的小提琴,这是属于姚兰的歌。

Start here

在机场的候机室,我们打通了姚兰的电话,此时她刚从教室离开到家没多久,便开始给我讲述着关乎她的故事,关于那个在少年时就已经播种的梦想。

出生于内蒙的小家庭,姚兰家中并没有玩音乐的长辈,一次偶然电视上闪烁着小提琴画面,让这个5岁不到的孩子第一次有想要接触音乐的冲动,没过多久妈妈便送她到那当地唯一一个会拉小提琴的老师那里学习拉琴。

从小就开始学小提琴,这为她打下了不错的音乐基础,但是走音乐这条道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到了大学,姚兰以为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音乐,但大家都忙于学业,有各自的奋斗目标,“玩”音乐对当时的大家来说都太不现实了。这么一等就是四年,也没有荡起任何关于音乐的水花。

2016年的最后一个漆黑的夜晚,姚兰想清楚了未来的方向,十年的纠结与彷徨的时光是时候告别了,于是有了《黑暗中总有光》这首歌,和大家诉说的就是从黑暗中挣扎的痛苦,直至看清了自己的初心,犹如看到了一道指引人生前进的光一样。

从2017年开始,她开始认真地完成每一首歌曲,这个时候回看自己手上的资源,姚兰惊讶地发现没有一个朋友是做流行乐的,倒是拉古典的朋友一抓一大把,录音、编曲、混音这一环扣一环的流程是一个都不清楚。

那个时候,她只好用最笨的方法一个个加微信去问,最后找到了当时大家都去的百花录音棚,第一次没有经验的姚兰一录就是7个小时,一而再再而三,等到歌曲录出来之后还要亲自盯着混音师操作,追求完美让录音的效率逐渐变低,本来已经发布了的版本又删掉重来,当时懵懂的她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想把音乐作品做到最好,让更多的人听到。

时间、精力、金钱,在做音乐上面,一样元素都不可缺少。一个月拿着满足生活的基本工资加上家人的支持,远远不够一个音乐人的基本推广,很多时候都是靠朋友口碑相传,将属于姚兰的音乐传到更多人的耳朵里。

一首古风歌曲《归尘》让更多人记住了姚兰,歌曲中悠扬的中提琴旋律让歌曲显得越发悲伤,中提琴这样的中音乐器会发出独特而略带沙哑的音色,厚实、温暖而丰满,伴随着“归鸟”“破晓”“古树”这样的意象,韵味十足。

这首歌表达的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感,你的人生无论经历过什么繁华或跌宕起伏,最后终将回归平凡。代表着歌者和此人对人生未来道路的一个定义,很多事情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可以将一切事物看得淡一点,精神领域反倒会更加富裕。

在编曲方面她同样是严格要求的,《归尘》中加入了更加丰富的编曲。在这个过程当中,音乐人要跟编曲无数次地沟通,将心中的想法告诉他,不然编曲家就会以一个最简便的公式来代入,这是姚兰最不想看到的。在多次磨合之后,我们终于听到了这首唯美的古风歌曲。

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有提琴的声音,如果可以,她会让中弦乐器的音乐元素在她的歌曲一直存在。就像提琴家们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一样,将这冷门的乐器一直传承下去,通过原创歌曲甚至是纯四重奏演奏的纯音乐,至少能够把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大家尽量地去记住它。

与此同时她在网易云音乐和微博在做一个翻唱系列,通过《一分钟改编》重新赋予歌曲新的血液。不定时更新,但是频率是确定的。这是姚兰给自己定下的作业,在改编的过程中,同样能找寻到创作的灵感。

其实在她的高中时期,同班同学甚至隔壁班同学一起写了很多歌曲,由于许多的手稿的丢失,很多歌曲已经不存在了,唯一保存至今且唱得最熟的就是这首2018年发布的第一首歌曲《十年之间》。

还记得当时的大家很喜欢周杰伦,所以这首歌带有着一丝青春校园的味道,这样“风筝能拴住明天”的天真烂漫的情节只能留在过去了,伴随着周董般的青春旋律,大家在听这首歌的时候难免会想起自己的青春。

十年之后的现在我们等来了最好的时代,以前不是随随便便能往各大平台上传歌曲的,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在各种音乐社交平台上看到姚兰的身影,温柔的声线配上悠扬的小提琴,这是属于姚兰的歌,如果你也喜欢不妨可以去听听看。

 

今年十月,姚兰带着一首《情歌》和大家见面,最新歌曲mv也新鲜出炉,女主角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着歌词中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传递一种想放下又深陷于此的矛盾感,谁能猜到而写词的居然是一位名叫王思琪的16岁少女,与姚兰一起共同创作完成,这其中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和故事君一起来看看吧。

民谣故事:创作《情歌》的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

姚兰:这首歌曲子的部分其实我去年夏天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只不过做得比较久,而这首歌的歌词是一位16岁的高一小孩写的;当然我们期间也沟通了很多次,尾声是我帮她改过的,还有一些歌的结构,是我们一起改出来的达成了一致的想法。

我这首歌叫《情歌》,其实它有一点点反讽的这个意味,就是讽刺人现在在感情里面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回报,两个人分开已成定局但不断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主要是希望大家能放下吧。

民谣故事:那么这位16岁词人王思琪在创作《情歌》的时候是想要表达怎么样一种爱情观?

姚兰:当时王思琪和我碰了许久,达成了共识。她和我说就像是在温顺的人心里也会藏着一只困兽一样,《情歌》这首歌,无关风月,想要的,不过时你的一句回答,你为什么要听情歌?

无论是谁,都有一段往事,瑕缝在岁月中,轻易不愿意揭开伤疤让鲜血再一次淋漓。囿于城市规律的人群,谨守规范,彼此不道出对方的曾经。但在我眼里,爱情应该是舒适,长久平淡的,而《情歌》存在的意义,是释怀过去,重新开始。

民谣故事:8月份的时候《情歌》难产,是发生了什么呢?

姚兰:其实歌曲倒没什么问题,就是拍摄mv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分歧,一方面是资金的问题,因为和导演商量拍成有剧情的mv,它不像那种纯画面的,纯画面和剧情的两种mv的难度不是一个level的。

在这里真的要很感谢拍摄mv的工作人员们,特别是导演,导演很尽责,之前他也拍过剧情,但是跟这个原创歌曲结合的其实他也是第一次尝试。

民谣故事:拍《情歌》的mv中间发生了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嘛?

姚兰:其实拍的过程当中其实还挺欢乐的,别看女主的剧情是比较悲惨的,她现场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小孩,这个在网易云的花絮里面都有。

但是整个mv拍摄的过程经历了无数次的磨合,记得有一天我忙完都晚上10点多了,先跟编曲聊可能要聊两个小时,但他只会改那么八个小节,就是这个时间成本是非常大的。

之后再开始和导演碰细节,这和导演一聊聊了5个小时,聊完了之后大概就半夜两点多了,主要这在那段时间成了常有的事情,不夸张地说人就很崩溃,差点哭出来,我是一个几乎都不会为了什么事情而流眼泪,当时就觉得自己真的就是当时有点崩不住吧。

在和导演交流mv拍摄方面,我们有很多不一样的看法,但出来效果是在我期望之上的,我觉得我们对得起这个作品。

民谣故事:未来自己的创作风格有什么规划?会有意地偏向摇滚或者民谣吗?

姚兰:摇滚和民谣我会去听,是我当下的心情,但不代表我未来整个的发展方向,我的《归尘》他们还说是古风呢,就是我没有刻意给自己的音乐去贴标签。我是想给大概给自己一个目标:十五首歌吧。

我做的十五首歌会尽量去尝试我能够尝试到的尽可能多的风格,最后会选几个擅长的或者是我喜欢的然后去重点地创作,但是一开始没有给自己画圈。这是我大概的一个目标给自己定的一个预期的目标,就是想不断突破自己。

我现在不会固定一个风格,我会都尝试,把我能够尝试的都尝试了我觉得差不多了之后,我会重点发展几个风格。

民谣故事:那你下一张专辑有什么眉目了吗?

姚兰:打算下一首歌会尝试后摇、迷幻流行。因为对我的作品总体会预想到的几个风格:一首R&B,一首摇滚,一首后摇,一首纯古风,目前这些手上都有基本创作完成的歌,如果这些一摆出来的话,你会觉得真的是,不一样!

民谣故事:你最想合作的编曲老师有谁?

姚兰:陈沁扬老师,我觉得他编的东西很独特,是我想要的感觉。

民谣故事:现在出歌的频率大概是?

姚兰:现在出歌是有计划的,但还是要比计划中的要慢,因为我算的是一年差不多4-5首,但是好像现在年底不知道能不能出一首,那么这样算下来现在是一年2-3首。

民谣故事:作为老师,你想对你的学生说什么吗?

姚兰:大家一开始不要拒绝新的风格的音乐,其实你在尝试完了之后,你才知道你好像更适合,最喜欢的是哪些音乐。

其实做音乐和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类比的,就是一定要在非常确定自己确实很喜欢这件事情的时候,那就一定要坚持,不是三分钟热度。我也很怕他们说今天喜欢这个就去坚持,坚持完后来发现不是自己所喜欢的。

和姚兰的采访伴随着登机的广播声结束,但通话还在继续,还记得她和我说的,只要她还在挣一天钱,有资金、有精力有时间去做,她就一直将音乐做下去,没有想过哪一天要停止这个事情。

显然现在的姚兰才刚刚起步,一个人犹如一支队伍在战斗,经纪人、团队各方面都还有所欠缺,不过她说了,如果未来有机会会巡演到中国的各个角落,把她的歌曲唱给更多的人听,期待吧,期待有一天我们能到现场去支持她。

文/鬈稚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姚兰:十年之后,我们等来了独立音乐最好的时代

十年之后的现在我们等来了最好的时代,以前不是随随便便能往各大平台上传歌曲的,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在各种音乐社交平台上看到姚兰的身影,温柔的声线配上悠扬的小提琴,这是属于姚兰的歌。

Start here

在机场的候机室,我们打通了姚兰的电话,此时她刚从教室离开到家没多久,便开始给我讲述着关乎她的故事,关于那个在少年时就已经播种的梦想。

出生于内蒙的小家庭,姚兰家中并没有玩音乐的长辈,一次偶然电视上闪烁着小提琴画面,让这个5岁不到的孩子第一次有想要接触音乐的冲动,没过多久妈妈便送她到那当地唯一一个会拉小提琴的老师那里学习拉琴。

从小就开始学小提琴,这为她打下了不错的音乐基础,但是走音乐这条道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到了大学,姚兰以为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音乐,但大家都忙于学业,有各自的奋斗目标,“玩”音乐对当时的大家来说都太不现实了。这么一等就是四年,也没有荡起任何关于音乐的水花。

2016年的最后一个漆黑的夜晚,姚兰想清楚了未来的方向,十年的纠结与彷徨的时光是时候告别了,于是有了《黑暗中总有光》这首歌,和大家诉说的就是从黑暗中挣扎的痛苦,直至看清了自己的初心,犹如看到了一道指引人生前进的光一样。

从2017年开始,她开始认真地完成每一首歌曲,这个时候回看自己手上的资源,姚兰惊讶地发现没有一个朋友是做流行乐的,倒是拉古典的朋友一抓一大把,录音、编曲、混音这一环扣一环的流程是一个都不清楚。

那个时候,她只好用最笨的方法一个个加微信去问,最后找到了当时大家都去的百花录音棚,第一次没有经验的姚兰一录就是7个小时,一而再再而三,等到歌曲录出来之后还要亲自盯着混音师操作,追求完美让录音的效率逐渐变低,本来已经发布了的版本又删掉重来,当时懵懂的她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想把音乐作品做到最好,让更多的人听到。

时间、精力、金钱,在做音乐上面,一样元素都不可缺少。一个月拿着满足生活的基本工资加上家人的支持,远远不够一个音乐人的基本推广,很多时候都是靠朋友口碑相传,将属于姚兰的音乐传到更多人的耳朵里。

一首古风歌曲《归尘》让更多人记住了姚兰,歌曲中悠扬的中提琴旋律让歌曲显得越发悲伤,中提琴这样的中音乐器会发出独特而略带沙哑的音色,厚实、温暖而丰满,伴随着“归鸟”“破晓”“古树”这样的意象,韵味十足。

这首歌表达的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感,你的人生无论经历过什么繁华或跌宕起伏,最后终将回归平凡。代表着歌者和此人对人生未来道路的一个定义,很多事情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可以将一切事物看得淡一点,精神领域反倒会更加富裕。

在编曲方面她同样是严格要求的,《归尘》中加入了更加丰富的编曲。在这个过程当中,音乐人要跟编曲无数次地沟通,将心中的想法告诉他,不然编曲家就会以一个最简便的公式来代入,这是姚兰最不想看到的。在多次磨合之后,我们终于听到了这首唯美的古风歌曲。

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有提琴的声音,如果可以,她会让中弦乐器的音乐元素在她的歌曲一直存在。就像提琴家们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一样,将这冷门的乐器一直传承下去,通过原创歌曲甚至是纯四重奏演奏的纯音乐,至少能够把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大家尽量地去记住它。

与此同时她在网易云音乐和微博在做一个翻唱系列,通过《一分钟改编》重新赋予歌曲新的血液。不定时更新,但是频率是确定的。这是姚兰给自己定下的作业,在改编的过程中,同样能找寻到创作的灵感。

其实在她的高中时期,同班同学甚至隔壁班同学一起写了很多歌曲,由于许多的手稿的丢失,很多歌曲已经不存在了,唯一保存至今且唱得最熟的就是这首2018年发布的第一首歌曲《十年之间》。

还记得当时的大家很喜欢周杰伦,所以这首歌带有着一丝青春校园的味道,这样“风筝能拴住明天”的天真烂漫的情节只能留在过去了,伴随着周董般的青春旋律,大家在听这首歌的时候难免会想起自己的青春。

十年之后的现在我们等来了最好的时代,以前不是随随便便能往各大平台上传歌曲的,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在各种音乐社交平台上看到姚兰的身影,温柔的声线配上悠扬的小提琴,这是属于姚兰的歌,如果你也喜欢不妨可以去听听看。

 

今年十月,姚兰带着一首《情歌》和大家见面,最新歌曲mv也新鲜出炉,女主角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着歌词中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传递一种想放下又深陷于此的矛盾感,谁能猜到而写词的居然是一位名叫王思琪的16岁少女,与姚兰一起共同创作完成,这其中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和故事君一起来看看吧。

民谣故事:创作《情歌》的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

姚兰:这首歌曲子的部分其实我去年夏天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只不过做得比较久,而这首歌的歌词是一位16岁的高一小孩写的;当然我们期间也沟通了很多次,尾声是我帮她改过的,还有一些歌的结构,是我们一起改出来的达成了一致的想法。

我这首歌叫《情歌》,其实它有一点点反讽的这个意味,就是讽刺人现在在感情里面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回报,两个人分开已成定局但不断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主要是希望大家能放下吧。

民谣故事:那么这位16岁词人王思琪在创作《情歌》的时候是想要表达怎么样一种爱情观?

姚兰:当时王思琪和我碰了许久,达成了共识。她和我说就像是在温顺的人心里也会藏着一只困兽一样,《情歌》这首歌,无关风月,想要的,不过时你的一句回答,你为什么要听情歌?

无论是谁,都有一段往事,瑕缝在岁月中,轻易不愿意揭开伤疤让鲜血再一次淋漓。囿于城市规律的人群,谨守规范,彼此不道出对方的曾经。但在我眼里,爱情应该是舒适,长久平淡的,而《情歌》存在的意义,是释怀过去,重新开始。

民谣故事:8月份的时候《情歌》难产,是发生了什么呢?

姚兰:其实歌曲倒没什么问题,就是拍摄mv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分歧,一方面是资金的问题,因为和导演商量拍成有剧情的mv,它不像那种纯画面的,纯画面和剧情的两种mv的难度不是一个level的。

在这里真的要很感谢拍摄mv的工作人员们,特别是导演,导演很尽责,之前他也拍过剧情,但是跟这个原创歌曲结合的其实他也是第一次尝试。

民谣故事:拍《情歌》的mv中间发生了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嘛?

姚兰:其实拍的过程当中其实还挺欢乐的,别看女主的剧情是比较悲惨的,她现场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小孩,这个在网易云的花絮里面都有。

但是整个mv拍摄的过程经历了无数次的磨合,记得有一天我忙完都晚上10点多了,先跟编曲聊可能要聊两个小时,但他只会改那么八个小节,就是这个时间成本是非常大的。

之后再开始和导演碰细节,这和导演一聊聊了5个小时,聊完了之后大概就半夜两点多了,主要这在那段时间成了常有的事情,不夸张地说人就很崩溃,差点哭出来,我是一个几乎都不会为了什么事情而流眼泪,当时就觉得自己真的就是当时有点崩不住吧。

在和导演交流mv拍摄方面,我们有很多不一样的看法,但出来效果是在我期望之上的,我觉得我们对得起这个作品。

民谣故事:未来自己的创作风格有什么规划?会有意地偏向摇滚或者民谣吗?

姚兰:摇滚和民谣我会去听,是我当下的心情,但不代表我未来整个的发展方向,我的《归尘》他们还说是古风呢,就是我没有刻意给自己的音乐去贴标签。我是想给大概给自己一个目标:十五首歌吧。

我做的十五首歌会尽量去尝试我能够尝试到的尽可能多的风格,最后会选几个擅长的或者是我喜欢的然后去重点地创作,但是一开始没有给自己画圈。这是我大概的一个目标给自己定的一个预期的目标,就是想不断突破自己。

我现在不会固定一个风格,我会都尝试,把我能够尝试的都尝试了我觉得差不多了之后,我会重点发展几个风格。

民谣故事:那你下一张专辑有什么眉目了吗?

姚兰:打算下一首歌会尝试后摇、迷幻流行。因为对我的作品总体会预想到的几个风格:一首R&B,一首摇滚,一首后摇,一首纯古风,目前这些手上都有基本创作完成的歌,如果这些一摆出来的话,你会觉得真的是,不一样!

民谣故事:你最想合作的编曲老师有谁?

姚兰:陈沁扬老师,我觉得他编的东西很独特,是我想要的感觉。

民谣故事:现在出歌的频率大概是?

姚兰:现在出歌是有计划的,但还是要比计划中的要慢,因为我算的是一年差不多4-5首,但是好像现在年底不知道能不能出一首,那么这样算下来现在是一年2-3首。

民谣故事:作为老师,你想对你的学生说什么吗?

姚兰:大家一开始不要拒绝新的风格的音乐,其实你在尝试完了之后,你才知道你好像更适合,最喜欢的是哪些音乐。

其实做音乐和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类比的,就是一定要在非常确定自己确实很喜欢这件事情的时候,那就一定要坚持,不是三分钟热度。我也很怕他们说今天喜欢这个就去坚持,坚持完后来发现不是自己所喜欢的。

和姚兰的采访伴随着登机的广播声结束,但通话还在继续,还记得她和我说的,只要她还在挣一天钱,有资金、有精力有时间去做,她就一直将音乐做下去,没有想过哪一天要停止这个事情。

显然现在的姚兰才刚刚起步,一个人犹如一支队伍在战斗,经纪人、团队各方面都还有所欠缺,不过她说了,如果未来有机会会巡演到中国的各个角落,把她的歌曲唱给更多的人听,期待吧,期待有一天我们能到现场去支持她。

文/鬈稚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