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否会被机器取代?什么时候才会出现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即人工智能的普适化)? 在11月13日举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国峰会上,界面新闻采访了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罗斯(Daniela Rus)女士。她认为,担心AGI就和担心移民到火星上的人口过剩一样遥远,人工智能只是服务人类的工具。
作为世界最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MIT对“智能”的研究采取了人机结合的综合角度。据MIT负责学术发展的校长格里姆森(W. Eric L. Grimson)介绍,“MIT智能探索”(MIT Quest for Intelligence)项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科学及工程学研究,名为“核心”(The Core)。“核心”项目旨在通过计算机科学推进我们对人类大脑的认识,同时通过脑科学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第二部分“桥梁”(The Bridge)旨在确保AI最新技术能被迅速应用到MIT的科学发现和工程研究当中。
罗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MIT人工智能研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研究人员一直以来拥有的对未来的愿景和想象力。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以AI为工具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助力。
对于记者提到的AGI问题,罗斯表示,人工智能会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益处。“(人工智能)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人们如何使用它,”她说。
而根据罗斯的观点,我们离AGI还非常遥远。她说,担心AGI就像担心火星上人口过剩一样。与其担心机器会替代我们,还不如关注机器能如何支持我们。
另外,界面新闻还就人工智能技术所引起的哲学和社会伦理问题向她提问:“您认为人工智能伦理是否应被融入到计算机科学和AI研究之内,还是说它是属于哲学系统内的一门单独学科?”
罗斯表示:“当我们开发某种技术的时候,确实要非常注意它的社会影响。发展人工智能要求消费者对人工智能产品的公平性和社会责任有绝对的信心。当然首先要确保训练机器的数据本身的质量。但是我认为我们才刚刚认识到人工智能产品的巨大影响,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人工智能伦理非常重要,我们才刚刚意识到伦理对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