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小玲
编辑:友子
从选秀到垂直题材的挖掘,2018年的综艺节目,上半场高流量,下半场高口碑,就连一向饱受诟病的原创综艺也终于有了起色。
10月16日,福克斯传媒集团与优酷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买下优酷原创综艺《这就是灌篮》的模式版权,并在除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模式的本土化开发。
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将有机会看到海外版本的《这就是灌篮》。数娱梦工厂了解到,目前《这就是灌篮》对外输出的合约已经签定,海外节目的落地计划大约会在明年年初正式开启,首站定为中国台湾。
《这就是灌篮》的出海,为长期依靠购买甚至抄袭海外节目的中国综艺市场做出了漂亮的示范。要知道,就在福克斯买下《这就是灌篮》节目模式版权的前不久,韩媒还指名道姓列出了34档被中国抄袭的综艺节目。
这档豆瓣评分8.3的体育类原创综艺,本周六就要收官,但节目的第二季已经开启选角。
借此时机,数娱梦工厂专访了总导演朱玲和制片人张元园,他们诉说了模式原创的不易与突破,模式的原创是一个推翻重来、再推翻又重来的过程,而版权的成功输出不仅是对节目,也是对制作与联合出品方日月星光的肯定。
从题材来看,篮球节目小众,且具有较强的性别向(男生向)。在模式探索过程中,要权衡的不仅仅是竞技性与娱乐性的问题,如何出圈也一度让节目组十分困扰。在女性为主导的综艺市场,如果没法捕获女性观众,就等同于失去了相当一大部分的潜在观众群体。
《这就是灌篮》在嘉宾选取、赛制设计等方面充分将篮球竞技、综艺娱乐、选手养成及其他年轻化元素进行整合,完成了对原创体育综艺的教科书式表达。即便是事前颇有戒心的篮球选手们,也在真正接触后一改偏见,“没想到是过来玩命的。”
从备受诟病的“买买买”“抄抄抄”到如今的《这就是灌篮》,国产综艺如今终于走到了有能力反向输出原创模式的时候了?
原创模式首次出海,
《这就是灌篮》赢在哪里?
《这就是灌篮》并不是第一个国内原创类综艺节目,但为何这档篮球类的综艺节目,能够赢得福克斯的青睐?
聊起此次备受关注的出海,电话那头来自日月星光传媒的《这就是灌篮》总导演朱玲很是感慨,“对于我们创作团队来说,模式出海与引进是一样的,首先得要有足够的创意、独特性、是市面上没有的,这样才可以构成一个新片的模式。”
所以,对于原创模式的出海而言,首先前期题材选择上的独特性尤为重要。
(《这!就是灌篮》总导演朱玲)
在明星真人秀扎堆、选秀、开餐厅、音乐等题材泛滥的综艺市场中,《这就是灌篮》走了一条鲜少人踏过的路——几乎全素人的体育类综艺。它的前身,是去年在湖南卫视招商会上惊鸿一瞥的《灌篮之星》,之前这个项目的主要嘉宾是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
据朱玲讲述,最初策划的《灌篮之星》,主题是想做篮球少年的养成。日月星光为此与科比交流过数次,但出于综合因素考量,最终放缓了《灌篮之星》的步伐。然后,在持续的方案改进之后遇到了优酷,双方一拍即合,才有了如今顺利出海的《这就是灌篮》。
作为一个垂直题材的综艺类型,《这就是灌篮》要权衡的不仅仅是竞技性与娱乐性的问题,受众层面的考量也是节目组担忧的地方,如何出圈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这就是灌篮》制片人张元园向数娱梦工厂直言,如何把女性观众圈入直男爱好的篮球领域,这个问题贯穿在整个节目模式的摸索过程中。
“做这个项目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我们团队女生偏多,大家对篮球都不熟悉甚至不喜欢,所以我们深知,这个项目不光对我们,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艰巨和挑战。”毕竟以女性受众为主的当下市场,打直男牌,很容易踩进雷区。
竞技性太强无法吸引女性观众入坑,娱乐化太明显则会遭到男性观众的嫌弃,这的确是一道难解的题。但有趣的也是,或许正因为这个女性为主导的团队,才懂得怎么做出一档女性观众会看、男性会觉得好看的“硬核”节目。
(《这!就是灌篮》制片人张元园)
至于《这就是灌篮》为什么能受到福克斯的青睐,朱玲认为“篮球节目属于体育综艺范畴,不论国内外,这个题材都具有首创性,没有人尝试过,所以只要我们成功了,这个模式就不会遭到国情的限制,大家都会感兴趣。”
综艺不就是靠剧本编?
“没想到是过来玩命的”
“这帮人(篮球选手们)不受管束的,坐在现场永远是一副很自由的样子,他们不会固定在自己的座位上,情绪一激动就冲上场,拥抱大家,我们常说他们像哈士奇一样。”聊起节目里选手们,朱玲在电话那头笑的很开心。
无论何种类型的综艺,总被质疑事先编排、剧本剧情设计,《这就是灌篮》也不例外。从实力悬殊的高佳铂逆袭平常心,到名不见经传的杨凯豪绝杀了街球的前辈老大哥热狗等等,都被观众吐槽透着一股“三分钟营救”的剧本套路味。
当被问及剧本这个常有的质疑点时,朱玲和张元园的语气虽然无奈,又有些许高兴。
制片人张元园直言,她很高兴观众会有这样的质疑,这证明了节目里真实发生的这些情节,逆袭也好绝杀也好,都是吸引观众的剧情,节目组的判断没有错。
“我们既然选择了要做篮球,就是要做真实的比赛,不能叫一帮真正会打篮球,热爱篮球的少年来做娱乐化的表演,所以一定要是真实的比赛。”朱玲则表示。
事实上,不仅仅是观众会质疑剧本是否存在。在最初选人的阶段,这些直愣愣的篮球运动员们也会因为综艺娱乐化的考量,对节目组的邀约望而却步。
据朱玲回忆,在长达两年的策划和沟通里,节目组与选手不断地熟悉才建立了信任感。“他们一开始都会质疑说,你们综艺节目就是玩玩呗,不会认真比赛的,所有人都这么觉得。”
直到选手们来到现场,开始参与节目,开始比赛,这才有了冯瀚圃所说的:“以前以为只是来录一个综艺节目,没想到是过来玩命的。”
(《这!就是灌篮》球员冯瀚圃)
但考虑到综艺节目的展现,《这就是灌篮》在赛制和玩法上进行了一些娱乐化的设置,这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节目组设置了“铁笼生存战”,两个战队(J-TEAM战队、龙骑士战队)需要在二十分钟内各自攻守一轮,攻防阵营派出三位球员与五位铁笼中的守擂成员进行1对1或2对2的对决。
比起普通的1对1,这样的赛制调整,一方面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参与比赛的选手们多一些新鲜感,靠赛制来激发选手们的斗志。
两年的时间,日月星光选出了最合适这档篮球节目的人,这些热血篮球少年会为轻敌嘘声、会为低段位逆袭鼓掌、会为mvp绝杀欢呼、也会为高段位轻敌不屑一顾,唯独不会尬演。不信你可以多看几遍那尴尬到令人窒息的中插广告演出。
而逆袭与反转的出现,身为导演朱玲更愿意说:“是新鲜的模式和内容激发而来,也是老天赏饭吃的结果。”日月星光长期以来积累的真人秀经验,让他们吃上了老天给的这碗饭。
“不摆拍、不NG、没有重头再来”是日月星光团队制作真人秀的一贯准则。这对团队提出了极大的要求,需要团队在每一次摄像机一开,一切都是最精彩状态。
“周杰伦毫不犹豫,
李易峰曾对真人秀有戒心”
为了邀请到合适的明星领队和篮球选手,日月星光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周杰伦是我们第一个邀请的嘉宾,他对篮球的热爱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我们的创意打动了他。但我们跟李易峰第一次聊的时候,李易峰直白的说他不太喜欢上真人秀,他对真人秀有一定的戒心。”
朱玲向数娱梦工厂表示,周杰伦喜欢篮球可能很多观众都知道,但是李易峰确实让人惊喜。对于明星领队的选择,朱玲有非常清晰的标准,那就是必须真的懂篮球、爱篮球。
“李易峰一聊起篮球的故事就眉飞色舞,他可以给你举出很多曾经篮球赛场上的故事,你会发现他真的了解篮球。然后通过几次聊天之后,双方建立了基础的信任感,加上他是真的热爱,才达成了共识。”
而针对篮球选手的选拔,节目组同样也用聊天的方式来消除彼此的隔阂和不信任感,这个阶段持续了近5个月,不计海选阶段,光正式的选手面试就进行了四轮。
朱玲告诉数娱梦工厂,节目组会预估选手们的动向,“我们会为选手定制好个人卡片,里面包含的了个人信息、语言习惯、性格甚至口头禅,然后依靠这些对节目的推进进行预估,但是,比赛是不可控的。”
“模式探索的前期阶段,团队花了很长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开会,不停的推翻之前定下来的内容,重来,然后又推翻。讨论了好几个月的东西,可能一个早会就会推翻,然后就得从头再来。”张元园向数娱梦工厂讲述起模式创新的不易。
节目中目前呈现的是两个领队,两个阵营。但实际上到底是选择三个阵营还是两个阵营,团队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完全原创的节目模式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每一次阵营的改动都意味着,赛制、玩法等等具体的细节需要一同修改变动。
对于日月星光而言,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前期调研、近5个月的选手沟通评估等筹备工作后,如今《这就是灌篮》成功出海,既是对节目的肯定,也是对团队工作以及创新能力的肯定。
朱玲直言做原创模式是不容易的,在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想法,然后又不断推翻改进,“我们最初还想记录篮球少年的生活,后来慢慢发现,脱离了赛事逻辑之后的这种生活真人秀根本就加不进去。”
除了台前明星嘉宾和素人选手,在原创综艺的整个内容生态产业链之中,制作团队也十分关键。
正如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综娱中心高级总监宋秉华在6月份的原创综艺论坛上所说:“从一个产品竞争的角度,我们来观察整个内容生态产业链,有且只有一个副将可以把我们的项目变成几亿的大买卖,或者把几亿的资金变的片甲不留,那就是制作团队。”
(日月星光传媒创始人著名电视制作人易骅)
总导演朱玲和制片人张元园,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跟着《快乐大本营》创始元老易骅,从湖南卫视到深圳卫视,再到如今的日月星光传媒,从《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到《年代秀》《极速前进》《非凡搭档》,一晃就是10年。
从电视综艺转到网综,朱玲表示,《这就是灌篮》对于团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日月星光也会一直坚持原创的主方向。
数娱梦工厂了解到,《这就是灌篮》在播期间,优酷就向日月星光发出了第二季的合作邀请,团队目前已经在进行新一轮的选角,日月星光未来还会有更多新题材的娱乐节目面世。
《这就是灌篮》的出海为被抄袭笼罩的综艺市场带来了一股清风,接下来原创国综由谁继续发力,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