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迷对HBO的感情想必极为复杂。
提起这个曾经出品过《火线》、《黑道家族》、《六尺之下》等神剧的付费有线频道,定有一句“HBO出品,必属精品”。
《火线》系列堪称HBO第一神剧,9.4是五个季度中最低分,该系列均分接近9.6
今年,HBO也贡献了高水准新剧《巴瑞》和已被《时代周刊》列入年度十佳的《利器》。
然而随着Netflix等流媒体的壮大,即便依然拥有《权力的游戏》和《西部世界》等享誉全球的剧集系列,付费有线频道HBO再难独大。
今年艾美奖,Netflix也以112项提名登顶,并打破了HBO17年连霸纪录。
虽然,最终两家默契般地各自拿下23座艾美奖奖杯,可HBO似乎也难以招架来势汹汹的流媒体。
不过,HBO并没有因此谨慎地打出安全牌。
11月18日,HBO首次制作的非英语剧集《我的天才女友》播出。在突破的同时,也延续了HBO以往高分剧集残酷写实的风格。
《我的天才女友》豆瓣标记人数甚至远超IMDb,这部剧同样位列《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佳美剧
虽然剧集为意大利语对白(还夹杂着一些那不勒斯方言),且刚刚放出两集资源,但这部新剧凭借着神剧般的品质迅速受到了国内剧迷追捧。
不仅豆瓣评分9.4,《我的天才女友》还被看好能有望跟“权游”一起横扫明年艾美奖。
《我的天才女友》改编自同名小说,是当今世界文坛最神秘作家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一部。
图为“那不勒斯四部曲”英文版封面,豆瓣评分从左至右依次为8.4,9.0,8.8,9.2
关于埃莱娜·费兰特真实身份之谜一直都有不少猜想和推断,但至今未曾破解。
2016年,曾有一位意大利记者撰文称发现了“埃莱娜·费兰特”的真身。然而除了这位记者因调查遭到了大量口诛笔伐外,不愿面对公众的作家依旧神隐在“埃莱娜·费兰特”这个笔名之下。
埃莱娜·费兰特的隐匿固然为“那不勒斯四部曲”带来一层神秘光环,但这绝不是令这套颇具史诗色彩的杰作成为全球性畅销书的原因。
“那不勒斯四部曲”讲述了生长于意大利那不勒斯贫穷社区两个女孩,莉拉和埃莱娜跨越50年的友谊。
据说费兰特本人也向导演表示,对这次改编剧的水准非常满意。
▼
第一集开头,年迈的埃莱娜在深夜接到一通电话。
莉拉的儿子带来一个重磅消息:我妈妈失踪了。
埃莱娜起初显得有些不以为意,甚至略带冷漠。
埃莱娜扔给待莉拉儿子的“冷言冷语”
可在得知莉拉带走了自己全部家当,抹去自己生活的痕迹,仿佛从未出现一般时,埃莱娜眼前恍惚间又出现了那个与自己相伴50年的小女孩。
埃莱娜眼中隐隐有泪光闪现
埃莱娜带着一腔激愤打破了二人之间的誓言,开始撰写她们一生的故事。
两人纠缠的人生,也伴着埃莱娜的旁白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剧中的那不勒斯社区还原小说,破败不堪,缺乏美感。
年幼的埃莱娜是班里的优等模范生,乖巧听话,本该顺利成为老师最宠爱的孩子。
埃莱娜怎么看都像“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莉拉的存在掩盖了她的光芒。
莉拉沉默寡言,却有着超乎同龄人的读写算数天赋。
面对天才莉拉,其他同学只有膜拜的份儿
埃莱娜为自己失去最优的头衔感到失落,也为这个性格乖戾的女孩儿所吸引。
她不断在暗中观察莉拉,最终选择了陪伴左右,两人逐渐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帮跟男孩子们打架的莉拉递石子,是两人关系飞跃的一大开端
乖乖女埃莱娜会跟叛逆的莉拉一起做各种不合时宜的冒险。
去黑暗无人的地下室,私藏小金库,逃学去海边......
年幼的埃莱娜郑重其事地向莉拉宣称:“你做什么,我都会照做。”
再坚定的承诺也架不住环境的摧残
可惜这对伙伴的分裂很快到来。
二人生活的社区不但穷苦破败,还奉行暴力。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从不打嘴炮。
在力量至上的社区,生理决定女性处于弱势。
莉拉就因为在算数比赛中比男孩子优秀遭到他哥哥的殴打
于是即将小学毕业的姐妹俩面临着失学的窘境。
社区不尊重知识,拥有知识的女性更被视为毫无价值。
偏偏埃莱娜开明的父亲决定支持她升入初中,莉拉抗争后反被残暴的父亲丢出窗外。
暴力伤害莉拉后,父亲继续用语言侮辱自己的女儿
埃莱娜与莉拉,宛如并蒂双生的两个女孩就此踏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
英国老牌文学杂志《格兰塔》曾将费兰特的小说与《包法利夫人》相比:
如果你还没读过费兰特,就好比你在1856年还没读过《包法利夫人》。
这对比自然出于费兰作品的普及程度,其中也有二者对女性题材的关注与深入。
我们似乎很少见到大量正面描写女性友谊的作品。
在今天这个连“闺蜜”一词都充斥着污名化的时代,女性友谊的描写总充斥着“塑料”、“虚伪”、“撕X”。而造就“闺蜜”间种种分歧矛盾,勾心斗角的源头,还偏偏是对男性的争夺。
《我的天才女性》中,埃莱娜与莉拉的关系虽然不乏嫉妒、背叛,乃至互相伤害的成分,但这归根结底还是建立在一种相互支持的情感之上。
埃莱娜跟莉拉用偷藏的钱买来《小妇人》一起阅读
费兰特没有回避女性友谊间的黑暗面,但这种“黑暗”并未被描写得做作而抓马。
既不过度美化,更不刻意践踏。
正如费兰特在接受采访时所说:
每一种关系都很复杂,都一直在遭受威胁,经历风险。一个故事,假如不想平庸,就不应该无视这一点。一段好的关系,不是环境使然,也不是恰巧产生,它经过漫长、愉快的经营才获得的。
女性友谊不是《我的天才女性》,及“那不勒斯四部曲”唯一的焦点。
生长在父权世界,埃莱娜与莉拉如何直面自我认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恐怕才是更普世的课题。
却也因为其过于真实,赤裸裸的直观描写,极易引起不适。
莉拉的老师找到她母亲大谈读书好处,母亲对此十分清楚,可问题是,她跟莉拉,都做不了主
“那不勒斯四部曲”绝对可以称为当今小说界的女性成长史诗,却也不局限于此。它像是“每个人的成长史”。故而男性并不会对此感到有太强烈的距离感,他们的参与理解,也至关重要。
不过,更多剧迷担心的还是:发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故事我们看起来会陌生吗?
看看最近的新闻就觉得,那个对女性充满暴力及恶意的社区好像离我们没有半个世纪那么久远。
11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
来自联合国中文网站,“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在国内常被称作“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或“国际反家庭暴力日”
而就在两天前,一条“遭受家暴女子离婚被拒的微博”登上热搜,夹杂在满屏“点亮橙色”的应援里,醒目异常。
冷静期让人联想起前几年的最美红娘,日常恐婚成就达成
殴打妻女,并将妻子打到左耳失聪的丈夫固然令人愤慨,而审理法官拒判离婚的行径则显得更加惊悚。
成华区人民法官张焱彬秉承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传统道德观念,给予双方6个月的冷静期,坚决不判离婚。
枉顾女方申请到人身安全保护令中认定“家庭暴力”的事实,在判决书中反以“法律界定有分歧”之由,“严谨”地用“肢体冲突”替换了“家庭暴力”。
这不是女性这个月遭受的唯一一起“恶意”事件。
11月18日,在新东方2018学习力大会上,俞敏洪发表了“中国女性堕落导致国家堕落”的言论。
虽然结合上下文,我们多少能分析出,俞董此番言论的目的还是为了卖课。
然而,李国庆的力挺微博令事件再次发酵。
港真,李国庆有些坑兄弟
如果说25号的家暴微博让我们意识到,遭受肢体暴力的女性在法律体系下依然求助无门,那么此前的“女性堕落论”则侮辱了全体中国人。
古时候那些“红颜祸水亡国”的说法自然是甩锅女性,那么在女性比百年前拥有更多选择的今天,同样一番言论,就能成立吗?
在这番发言中,相比女性的“主导”地位,男性则显然处于被动,只能按照女性的择偶要求塑造自我。这难道不是一种“物化男性”?
而自小面临着更低出生率,更高录取线,同工不同酬,职场天花板这些生来机会不均等的女性,上个网要抵御包裹着女权外衣的消费主义洗脑,在掌握着话语霸权,年入百万的精英们口中还往往成为“母以子宫贵”的堕落源头。
我们常说,权利与义务向来是对等的。
男性在社会中承担的种种压力,女性未必不愿分担。下次再要女性背锅,请先确保我们拥有同等权利。
然而吃着所谓“性别红利”,争取权利时上蹿下跳,履行义务时自称弱势,无疑于耍流氓。不过也请不要称他们为“田园女权”,女权“不配”与之为伍。
老师的行为才更可取,你先得证明自己,谁愿意别人平白无故分自己碗里的饭?
《我的天才女友》第三集资源即将放出,埃莱娜与莉拉也告别了幼年,迈入了少女时代。
预告中,被学校抛弃了的莉拉,也决意放弃文学之路。漂亮而贫穷的女孩在任何年代都生存艰难,难道无助的莉拉只有借助父权才能获得庇佑吗?
或许只有经历过一次次捶打之后,人才能找到适宜自己行走的大路。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