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也是我国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根据这个节俗的内容,民间又将“三月三”称为三月节、三月会、情人节、定情节、女儿节、求子节、游春节等。在一些少数民族中间,至今还保留着三月三赛歌会的习俗。
情人节
众所周知2月14日是情人节,也有很多人知道“七月七”是中国的情人节。但是作为情人节,在公元前的周朝,农历三月初三被确定为国家法定的情人节,比古罗马2月14日情人节早1000多年。
夏历的‘三月三’,时值清明前后,杨柳婆娑,春暖花开,帅哥靓女相约踏青,互表爱慕之情,才是最具浪漫的情人时节。
歌圩节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乌饭节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民们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歌,怀念始祖,并炊制乌饭,故又称“乌饭节”。 这是畲乡人民的传统节日,在中国畲乡景宁节日期间,畲民们云集乡村,自晨至暮,对歌盘歌,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畲族三月三”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板灯会
农历的三月初三,周宁县龙潭、洋尾两村的村的村民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板灯会”活动来纪念先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据族谱记载,“三月三板灯会”活动由来已久,相传是刘氏祖先为了纪念救命恩人,由最初简单的祭祖活动演变而来的。
祭祀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自春秋战国以来华夏炎黄子孙于黄帝故里轩辕之丘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唐代后升格为官方祭典,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
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王逸少诗云:“羽觞随波泛”。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即在曲水流觞的聚会上产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