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九尾
资本的市场里,永远少不了那些弄潮儿。
看着股价的起伏,你可能会羡慕“妖股”的诞生;当你仔细研读背后的事件后,你可能更会感慨资本的迷局。
比如,前期的“妖股”群兴玩具,因为可能发生的控制权变革而引入的“独角兽”公司,引发了股价的连续上涨,当变更完成以及媒体的质疑出现智商税,这个扑朔迷离的资本大戏,或许刚刚上演。
“妖股”群兴玩具的诞生记

从图上可以看出,在这波拉升之前,其实群兴玩具的走势非常的差,两波跌破平台的快速杀跌,基本上反映了该股的综合业绩情况。

从它的财务上可以看出来,最近三年的业绩是逐年下滑,三季度的净利润也不过600万,在上市公司中,确实可怜,仔细看它的主营业务,这个公司还算是主营明确的公司,主要业务就是玩具行业,只是玩具这个行业的毛利太低,再加上,你稍微思索一下,玩具这个行业实际竞争太激烈,门槛并不过,如果真的讲究品牌的化,显然国外的品牌似乎溢价更高。
于是,群兴玩具在主营不利的情况下,也多次尝试重组,只不过各种原因都未重组成功,直到这次的控制权变更,也就是基本上卖壳成功了。
而在群星玩具曝光可能的控制权变更之际,恰逢管理层一定程度的松绑窗口指导,于是借着可能的变更控制权引入新股东,一波上涨就开始了,股价一路从3元多到现在的7元多,也是在上次平台击穿的位置,10元左右的强阻力区附近了。
所以,大多投资者心中的疑问就是,这个引入的实际控制人,有什么样的想象空间呢?
答案就是,传说中的大数据的独角兽。
变身独角兽大数据公司?
资料显示,群兴玩具的实控人,正式变更为王叁寿。
王叁寿通过实控的三家公司以7亿元代价受让上市公司20%股权和5800万股表决权,达到了对群兴玩具的实际控制权的承接。
而他实际上控股的三家公司,成立时间都不长,整个壳转让的炒作,在于王叁寿控制的另一家公司,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被称之为大数据的独角兽,另外,王叁寿还是是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执行总裁,同时,九次方大数据的融资信息里,你可以看到诸如IDG、博信资产、信中利资本等等这样的投资机构,以及上市公司的身影,按照一般的逻辑而言,能吸引这么多的机构投资,又有地方交易所这样的“背书”,再加上挂着大数据这样的名头,外来的想象空间果然是很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概念股炒作的时候,群兴玩具可以脱颖而出的原因。
资本的腾挪
那么,群兴玩具的未来,或者说这个接手方,真的完美无瑕吗?
并非完美,甚至需要有投资者思考的几个地方。
首先,早在这个交易的开始,就有争议,当时约定的收购价,折合每股是5.95元,完全是溢价,因为公告当天的群兴玩具的价格才4.31元,溢价这么多,交易所随即问询,不过,后来的上涨,到今天7块多的价格,已经成为了折价交易,王叁寿赚到了。
或者说,群兴玩具也并没有亏,因为多年的重组钉子户,终于有接盘的了,并且带动了股价的上涨,也是好事。
再仔细看,王叁寿这次交易,并不是收购了所有的股权,而只是“恰好”的拿到了控制权的股份而已,这个成本大概是7亿,而今天群兴玩具收盘的市值已超过了40多亿元。
同时,这7亿资金,对于王叁寿来说,非常紧张,甚至不久前,刚刚质押了其控股公司的股份来筹钱。
也就是说,这次杠杆收购的核心方,很缺钱。
如果再深究的话,有着众多头衔的王叁寿,其第一桶金来自于汉鼎咨询,汉鼎咨询主要业务是上市咨询,甚至王曾称“IPO咨询第一人”,但是后来王叁寿陷入了学历造假的漩涡,而上市咨询这个本来券商就可以做的业务,汉鼎是如何做起来的,不得而知。
群兴玩具的杠杆收购,让多年前这个趁着新三板大火的资本弄潮儿王叁寿,终于走到了人们的眼前,当然,也伴随着交易所的不断问询。
结语
对于群兴玩具本身而言,玩具业务多年的乏力,也确实应该找一个新的突破点了;对于王叁寿,发家与资本市场,终于有机会可以利用上市公司,这个更大的舞台来做他想做的事了。
所以,它们双方,是共赢的,也就不难理解,这次交易的时间节点的急迫性。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有鉴于杠杆收购的手法以及过去实控人的资本手段,你需要密切关注未来九次方数据的业绩情况,以及,是否收购上市公司后,再一次的股权质押。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