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拨款日渐减少的英国,文法学校是另一种存在。
近日,英国教育大臣Damian Hinds宣布,将为16所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提供5000万英镑的扩张经费,前提是这些学校必须先为残疾儿童提供优先入学机会。
Hinds说,此次拨款的本意是为了提高英国残疾儿童入学率。16所学校为了获得拨款资格,也积极响应,超过半数同意降低对特殊儿童的录取分数线。其中,著名文法男校Altrincham grammar school for boys表示,将给予此类儿童10分的分数优惠;女子文法高中Chelmsford county high school也宣布,学校计划给30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颁发学位,这占到全学校学生总数量的16%。
这是英国教育部针对学校经济危机做出的反应之一。近年来,资金危机成为英国教育机构面临的普遍问题。根据伦敦权威经济研究所IFS的调查,自2010年来,英格兰分配给每个学生的资金实际减少了8%,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困难。一些学校开始向学生家长索取“捐款”,或被迫裁剪教职人员,减少特殊教育支持和宗教关怀。
但对于此次拨款,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却表示强烈的不满。他们大多是为残疾和有其他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教育(SEND)的学校校长,和该领域儿童教育活动家。他们称,这个决定“令人作呕”,因为这一行为看上去并不能有效解决特殊儿童入学率,反倒变相给文法学校发放更多拨款。一位“SEND”活动组织的发言人称:“对这些文法学校‘开后门’的扩张让人难以忍受,而真正接受特殊学生的学校正遭遇资金危机。”该发言人总结:“对绝大多数特殊孩子来说,文法学校根本就不是他们会选择的地方。”
文法学校之所以被优待并不是没有原因,它被视作英式教育的特色而地位特殊。最早的“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可以追溯到中世纪,那时文法学校内主要教授拉丁语,随时间推移才逐渐变为英语教学。而在19世纪晚期,英国文法学校进行改革,教授的科目变得全面,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
很多人将它与“私立学校”或是“贵族学校”混为一谈。而实际上,与其他综合学校相比,文法学校的的入学标准更严格。
不同于综合学习的“来者不拒”,进入文法学校必须通过严苛的考试,择优录取。这个考试在儿童11岁时进行,所以也被称为“11+考试”。该考试难度极高,能够通过的学生几乎都接受过私教“补习”,这也在无形中设置起门槛:学习能力差,或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孩子,没有条件进入文法学校。
长久以来,文法学校被认为是精英教育的代表之一,加深了阶级固化。统计显示,文法学校的学生都来自中产阶级及以上,普通综合学校里的学生则大多来自工人阶级和低收入家庭。
目前,英国共有164所文法学校,和其他学校相比,文法学校纪律性更强,成绩也更好。文法学校在高考成绩里一直遥遥领先,GCSE和A-Level成绩居全国前列,甚至超过很多贵族公学和私立学校。
如此看来,活动家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在“优胜劣汰”、竞争环境极强的文法学校中,先天处在劣势的残疾儿童未必能完全适应。哪怕录取线降低10分,进入文法学校对大多数特殊儿童来说仍难比登天。
对此,英国教育部回应,被选中的学校还会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家庭提供其他帮助,如提供免费的入学考试准备材料、家教辅导和学校参观等。
此次额外资金预计将为文法学校增加约4000名学生,2010年以来全英文法学校扩张将继续。一项研究预测,到2021年前,文法学校学生规模将增加1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