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结束,国内电影市场贺岁档拉开序幕。猫眼数据显示,从12月7日至12月31日,共有58部电影上映,其中包括《海王》《网络谜踪》《印度暴徒》等进口电影,也包括《狗十三》《武林怪兽》《叶问外传:张天志》《断片》等国产电影,看起来“遍插茱萸”,但实际上场子还未热起,市场上首先迎来了11老片泼来的“冷水”。
数据显示,昨天(12月5日)电影大盘报收3793万(不含服务费),单日大盘时隔25天再次跌破4000万关口,创下自2016年以来12月最低单日大盘纪录。虽然《无名之辈》票房奔向7亿,《毒液》成为今年票房第二的进口片,但显然11月老片的票房热度已经燃尽,无力支撑大盘,电影市场等着新片入场,好让气氛再热闹一些,解除尴尬。12月7日上映的《海王》《狗十三》成为第一批“救市军”,被寄予厚望。
但纵观12月的电影片单,今年的贺岁档就像女人的衣柜,看起来玲琅满目,数量众多,但真正到穿衣的时候,永远缺一件合适的。贺岁档58部电影扎堆上映,可真正具备爆款条件的电影屈指可数,国产片中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光线影业、阿里影业等电影巨头均有露面,但所有人都顶着一张“志在参与”的佛系脸,大IP大制作都不见踪影,票房野心仿佛都让给了进口片。
国产片“佛系”上映,“巨头出没”谁能收割票房?
12月电影市场上,去除一部分“一日游”的划水片,国产片中最先与公众见面的是曹保平执导的文艺片《狗十三》。这部电影雪藏五年之后终于得以公映,背后出品方包括了阿里影业、光线影业等,发行方则包括阿里影业旗下附属公司东阳小宇宙、淘票票等,猫眼数据显示电影想看人数达到1.8万。
11月电影市场分外冷淡,《无名之辈》却凭借口碑逆袭,意外大爆,从索尼超英大片《毒液》手中分得了一杯羹,碾压了迪士尼动画电影《无敌破坏王2》,这让票房市场对于高口碑文艺片拾起了部分信心。《狗十三》选择在12月初上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萎靡,档期内缺乏大体量国产电影,中小成本电影获得上升空间;另一方面则是《无名之辈》在票房市场掀起的文艺片热度,证明了国产文艺片有可能在进口片中完成以小博大的奇迹,《狗十三》上映与DC超英大片《海王》正面相逢,兵行险招,既是风险也是生机。
目前《狗十三》豆瓣评分8.4分,猫眼点映后评分8.4分,而《无名之辈》上映后豆瓣评分8.2,猫眼评分9.1。同为小体量文艺片,口碑上《狗十三》也具备相当的优势。从猫眼想看日增曲线来看,上映前一个月内《狗十三》想看新增人数均高过同期《无名之辈》。市场渴望高质量国产片,《狗十三》题材上以青春成长映射社会现实,如若能以口碑发酵将电影情感共鸣扩展至最大,其或将成为新的票房黑马。
除了这部电影,其他票房体量较大的国产片基本集中在12月后半段,12月18日《中国合伙人2》上映,此前2013年《中国合伙人1》上映取得了5.38亿票房。从严格意义上,《中国合伙人2》不算是续集电影,它作为一部献礼片,不管是导演班底还是明星阵容,都与前作全然不同。目前《中国合伙人2》猫眼想看人数为4119人。
12月21日《武林怪兽》《素人特工》《天气预爆》《叶问外传:张志天》等国产电影同期开画,电影体量并不算惊人,但背后均有巨头出没。
《武林怪兽》出品方是博纳影业,经过《无双》《红海行动》等票房爆款之后,公众对“博纳式港片”的期待逐步攀升,《武林怪兽》由刘伟强执导、尔冬升监制、古天乐主演,电影奇幻武侠的喜剧题材在娱乐市场上有一定优势。这部电影或许是博纳影业的“前菜”,春节档博纳影业还出品了《飞驰人生》。
《素人特工》则是由新丽传媒主要出品,该片米拉·乔沃维奇的参演成为亮点之一,此前其主演的《生化危机:终章》在国内票房达到11.09亿。除此之外新丽传媒还出品了翻拍片《手机狂响》。
《天气预爆》由万达参投,由肖央自导自演,除了这部电影,万达春节档还有《熊出没·原始时代》《一吻电影》两部电影。
《叶问外传:张志天》则是光线影业贺岁档参与出品的第二部电影,袁和平执导的动作大片,此前叶问IP相关电影在国内票房超过10亿,但动作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一直存在相当的壁垒。
12月底最后一批国产片上映。华谊兄弟主要出品、企鹅影视、优酷联合出品的《云南虫谷》,由非行导演,虽有天下霸唱鬼吹灯系列IP加持,但是电影并没有形成“IP+流量明星”的常规模式,反而启用了大量新人演员。微影时代出品的《断片之险途夺宝》,由葛优、岳云鹏主演,显然有意打造喜剧大片。
档期最后由文艺片《地球最后的夜晚》收尾,毕赣自编自导,豆瓣评分7.8分,电影在戛纳大获好评,载入史册的 3D长镜头、《路边野餐》的升级版等赞誉不断,媒体报道其成本达到7000万。该电影在国内上映算得上是众望所归。
不难看出今年贺岁档国产片以喜剧、剧情等主流电影类型为主,对比去年同期的《芳华》《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妖猫传》《前任3》《解忧杂货铺》等电影,虽然巨头们依旧投放了作品,但是没有了大IP与大制作,国产片票房市场体量缩小,贺岁档显得有些冷清。
9部进口片,能打的只有一个《海王》?
相比之下,贺岁档的进口片票房市场似乎拥有更多可能。率先进入市场的华纳兄弟出品的DC大片《海王》。这部电影猫眼想看人数达到24万,档期内最高。从最开始传闻引进,到确认定档,《海王》一直被视为今年进口市场最后一个“王炸”。在《神奇动物2》《无敌破坏王2》两部电影均不温不火之后,公众期待《海王》能像《毒液》一样拉高12月的电影大盘,打响贺岁档的第一枪。
事实上,或许不仅仅国内票房市场热切希望《海王》能够掀起票房热度,华纳兄弟与DC本身也希望通过国内电影市场证明DC超英IP的票房价值。一直以来,DC超英IP在电影市场上水土不服,相比漫威宇宙的逐渐壮大,DC宇宙的开展过程显得十分曲折。2005年诺兰开始拍摄《蝙蝠侠》系列电影,从2005年到2012年诺洛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被影迷封神,如果把这里当作DC宇宙的起点,那么DC宇宙或许比漫威宇宙更具先机。但事实是,蝙蝠侠三部曲独立于DC宇宙,黑暗风格与现实主义手法都有一般超级英雄电影大不相同。
2011年DC才真正有了建立自己电影宇宙的举动,最开始的作品是《绿灯侠》,随后推出了《守望者》,但这两部电影没能起到开天辟地的作用。2013年DC《超人:钢铁之躯》上映,DC超英电影宇宙真正开始,随后《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自杀小队》《神奇女侠》《正义联盟》等电影陆续上映,DC电影宇宙迅速扩大。但比起漫威超英电影已经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DC超英电影始终无法完全掌握票房市场的喜好。在部分粉丝心中,《海王》被期待为一举扛起DC电影票房大旗的作品。
华纳兄弟也给出了足够的诚意,温子仁执导,国内《海王》比北美市场提前两周上映,主创来华宣传,国内一众KOL鼎力支持。显然将中国市场作为首要阵地,国内票房与口碑直接影响海外票房市场。而国内市场也给出了足够的空间,截至写稿时间,《海王》预售总票房为5477万,首日排片占比达到55%。
12月中旬,《龙猫》《印度合伙人》《绿毛怪格林奇》《网络谜踪》《最萌神探》同期上映,《龙猫》虽为动画电影,但是凭借宫崎骏的情怀IP,猫眼想看人数达到9.8万。照明娱乐与环球影业联手推出的《绿毛怪林格奇》则由“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配音。俄罗斯犯罪悬片《网络谜踪》一度形成圈层口碑,豆瓣评分达到8.5分。但不难看出,这些电影票房体量都并不大,进口片市场表面上虽然给出了多元选择,但真正具备票房大爆可能性的电影或许只有一部《海王》。
12月后半段的重头戏落在了索尼的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与《印度暴徒》身上。《蜘蛛侠:平行宇宙》此前作为《毒液》的彩蛋亮相,虽然国内删减了这一部分,但是《毒液》打开的“蜘蛛侠宇宙”已经有了相当的认知度,为《蜘蛛侠:平行宇宙》做了相当的铺垫。需要忧虑的是,在目前的电影市场中,动画电影的票房空间并不大,迪士尼彩蛋云集的《无敌破坏王2》也只能冷淡首场,《蜘蛛侠》的动画电影不容乐观。
而《印度暴徒》则由阿米尔汗主演,最为“印度三大汗”之一,阿米尔汗在国内电影市场拥有相当的好感度,此前其主演的《摔跤吧爸爸》国内票房达到12.99亿。这次《印度暴徒》电影投资成本约3亿元人民币,是印度影史耗资最庞大的影片。然而这部电影在印度本土扑街,媒体报道,根据该片上映两周以后的票房情况,票房最终约为20亿卢比,或将成为印度影史亏损最严重的作品之一。这部电影在国内票房如何,有待观察。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2018年全年电影票房已经超过了2017年总票房559.11亿,今年全年票房有望突破600亿。行业念念不舍这个600亿的美梦,或许是希望在这个“寒冬期”里通过数字寻求一丝安慰。但数字永远是一门显学,贺岁档的片单已经暴露了现实问题,市场依旧缺乏国产大片,进口片可以救市,但寒冬不会因此消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