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沃森生物两年前危难时刻出手“搭救”的国资平台似乎正在打算抽身而退。
12月6日晚,沃森生物(300142.SZ)称,公司股东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工投集团)决定拟按照不低于提示性公告日(2018年12月7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为底价公开征集受让方,向征集到的受让方转让5%的公司股份。
经测算,工投集团确定的转让底价约17.93元/股,相较公司最新股价折价约10%;按照5%的股份数量(约为7687万股)计,即此次工投集团若转让成功,可套现约13.78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工投集团在此前的11月22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已经转让了1537万股沃森生物股份(占其总股本的1%),减持均价为19.89元/股,套现近3.06亿元。
目前,工投集团持有沃森生物约1.84亿股,持股比例约11.99%,为公司第一大单一股东。如今该股东在首次减持后再打算转让股份,看来这家在两年前“牵手”沃森生物的国资平台意欲退出。
工投集团系云南省国资委控制下的国有资本投资管理平台之一,持有昆药集团(600422)、云南铜业(000878.SH)、亨通光电(600487.SH)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权,其与沃森生物的缘分始于2016年。
该年的9月,工投集团与沃森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李云春签订《合作协议》:工投集团后续将通过依法受让李云春及其他股东所持的公司股份、参与增发、二级市场增持或与李云春及公司管理团队共同搭建控股平台等方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并支持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随后不久,沃森生物股东李云春、刘俊辉、黄镇、玉溪地产便与工投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工投集团以12.35亿元受让上述股东近1.23亿股股份,以8.76%的持股比例新晋公司第一大股东。
这对于当时处于低谷的沃森生物来说,可谓意义重大。2016年上半年,沃森生物当时核心的子公司山东实杰卷入“山东疫苗案”,公司最终不得不断臂求生,山东实杰原股东和李云春分别通过德润天清和玉溪沃云接盘该公司。
这次事件导致沃森生物元气大伤,公司疫苗业务近乎全面崩溃,加之大额的商誉减值导致公司2015年巨亏达8.41亿元,公司股价也久久在10元/股徘徊。“不良资产”的处理和云南国资的引入,则有利于消除公司负面影响,并可以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这无疑为当时的沃森生物和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
此后,工投集团也算是不辱使命,多次增持向着控股的目标靠近。据Wind数据,在前述受让完成后,工投集团通过集中竞价或协议受让又累计增持7664万股,持股比例在去年的10月20日达到最高的12.99%,并维系到工投集团今年11月22日的减持之前。
经初步测算,工投集团自开始进入沃森生物股东行列到持股比例达到高峰时累计投入接近23亿元,而其目前拥有的市值已超过36亿元。但工投集团始终未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沃森生物仍长期处于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工投集团的增持主要集中在2017年,且其中不少属于受让其他股东转让的股份,这也使得转让方合计套得大额现金。而今年工投集团并未出现一笔增持,反而开始进行减持,并再次筹划转让,这是心灰意冷还是功成身退?
在工投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沃森生物依旧暴雷不断。去年因为此前出售给博晖创新的河北大安的血浆采集量未能达到承诺值,公司需要进行赔付,由此导致的应收账款损失和资产减值等又使得公司全年净亏损5.37亿元。
不过,今年公司业绩出现向好迹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超30%;净利润约0.9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约0.60亿元,均同比扭亏。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疫苗产品发挥了替代作用。
随着今年长生生物疫苗事件曝光并停产,沃森生物在百白破联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产品上发挥了明显的替代作用,今年上半年公司这两个疫苗的批签发量分别同比增长1502%、362%,为公司业绩作出较大贡献。
在资本市场上,随着2016年疫苗事件影响逐渐消除和市场回暖,沃森生物股价也自去年9月迅速上涨,并在今年的5月底创下26元/股的历史高价。然而今年7月又遭遇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行业政策压力以及市场调整等影响,公司股价一度被打回原形,目前处于小幅反弹当中。
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国资平台工投集团在大笔减持后又计划转让股份,萌生退出之意,背后则可能是对沃森生物迟迟不见好的发展失去了耐心或信心,这对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个好信号。
不过,工投集团此次依然可以直接选择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然而却选择了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折价转让,这是出于何种考虑?沃森生物其他股东,如李云春,是否会参与受让方征集?随着后续进展或可揭晓。
此次公开征集转让事项尚需取得云南省国资委的同意意见,是否能够进一步推进尚存在不确定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