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业论坛在松山湖举行,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合作交流和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少文参加活动。
在论坛上,黄少文推介了松山湖的创新创业环境,并向各地的创业人才抛出了“橄榄枝”。黄少文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莞港澳合作迎来更广阔的前景,也为身处东莞核心的松山湖高新区带来更大机遇。近年来,松山湖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主动为各类优秀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条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的热土,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才俊选择松山湖这个“人才特区”作为事业发展的起点。
论坛上,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正式启用,同时首批6个项目签约进驻基地。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位于松山湖人才大厦,基地的设立,既是东莞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松山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具体行动。
据了解,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今后将主要承接港澳地区项目落地发展,将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就近转化、迅速量产和高效市场对接的优质机会,致力于发展成为港澳人才高速聚集、港澳创新技术高效转化、粤港澳创新资源高度融合的大湾区人才联合培养的示范性平台。
焦点关注:
《2018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需求与流动趋势研究报告》发布
东莞人才需求量居珠三角地级市首位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快推进,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人才流动也日益频繁,那么,人才流动在大湾区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一份由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需求与流动趋势研究报告》(简称《报告》)给出了答案。
在昨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业论坛上,该《报告》首次对外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东莞人才需求量排在珠三角地级市首位,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在东莞人才需求量最大。
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量最大
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亮介绍,在继续借鉴利用智联招聘人才需求数据的基础上,该院今年还使用了另一社会主流招聘媒体——前程无忧网的人才招聘数据作为对比数据源,对每个季度(第四季度截至10月份)大湾区的人才需求与流动状况进行了动态跟踪。
与2017年的《报告》相比,电子信息产业取代互联网产业成为珠三角重点产业中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产业;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排名再升一位,排名第二;金融/投资/证券行业人才需求呈相对下降态势。
根据《报告》显示,深圳是珠三角地区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城市。与2017年的《报告》相比,珠三角9市人才需求排序基本保持不变,东莞人才需求量位列珠三角地级市首位且保持稳定。
广州在大湾区城市中意向流动人才量最大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趋势如何?2018年前三季度,大湾区城市内部之间有意向流动的活跃简历数月均近14万份,从海外意向流入大湾区城市的活跃简历数月均超过3500份,人才的有序流动为大湾区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丰富动能。
《报告》显示,广州是大湾区城市中意向流动人才量最大的城市;深圳和珠海对人才保持较高的竞争力;港澳地区高学历人才呈意向净流入珠三角趋势;海外高学历人才呈意向流入大湾区态势。
东莞人才需求量排珠三角地级市首位
东莞人才需求与流动趋势如何?东莞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强劲的经济增长也反映在企业人才需求方面,与2017年的《报告》相同,2018年前三季度东莞人才需求量仍排在珠三角地级市首位。
具体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在东莞的人才需求量最大,高学历人才呈意向净流入趋势,高中及以下学历求职者意向净流出趋势明显。
专家声音: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善新:
在人才吸引方面,东莞有着独特的优势,东莞沉淀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链完善,是特色很明显的制造业基地,而且在全球供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东莞科教资源加速流动,为人才的流转和施展智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朱启华:
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人才的交流和深度合作?香港的教育很出色,澳门有很多资金,而东莞有土地和人力方面的资源,粤港澳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更好的发展,使大湾区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集聚整合,使粤港澳三方的优势能够得到互补,产生一种协同效应。
澳门城市大学副教授周平:
随着企业的转型发展,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市场和消费体验的变化,粤港澳三地人才交流融合越来越迫切,因此,完善粤港澳三地人才交流与融合机制,是湾区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来源:东莞时间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