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8净票房电影Top榜:《药神》第一《无名之辈》第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8净票房电影Top榜:《药神》第一《无名之辈》第九

这些最赚钱的电影中,以中小成本居多。

作者:哈麦

2018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电影院上映了300多部电影。跟往年一样,还是大多数亏钱,有一些打平,极少数赚钱。其中赚过亿净利的,也就十几部,占总片量的比例只有5%上下。

就是这极少数赚大钱的,支撑着每年那么大的产量。因为每一个投资电影人的人可能都会设想,自家的电影会是那个大卖的,就像很多发明星梦的人都觉得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王宝强,很多赌徒都相信自己走出赌场的时候是赢的。

电影投资就是这种带有赌性的,不知结果的冒险,虽然它也有一些可控的因素。

如果要总结规律,这些最赚钱的电影中,以中小成本居多。

比如《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净票房分别是34.22亿、31.88亿,都要比《我不是药神》的28.85亿高,也比《西虹市首富》的23.61亿高出很多。但因《药神》、《西虹市》总成本低,预估分别只有1.2亿、1.5亿,《红海》和《唐探2》分别高达6亿和5.5亿,所以《药神》净利反比这两部电影高出很多,以10.08亿位列年度第一,遥遥领先。《西虹市》以7.71亿位列第二。《红海》、《唐探2》减去成本后净利分别只剩下7.39亿和6.97亿,排到了第三和第四。

再比如正在热映的《无名之辈》,预估制作成本3000万,加上宣发,总成本可能不超过5000万。该片截止目前净票房已经超过7亿,投资方分账2.68亿,减去总成本,净利2.18亿,挤入了2018电影投资净利榜前十,暂居第九。

论类型,还是喜剧、爱情相对偏多,更最容易以小博大,排在前面的《西虹市首富》、《前任3》、《后来的我们》、《一出好戏》、《超时空同居》、《无名之辈》,都是经典案例,按预估总成本算,最终净利分别为7.71亿、6.53亿、3.89亿、3.36亿、2.73亿、2.18亿,可以说一部片吃一年,甚至吃几年。

但要想知道每部电影具体赚了多少钱,非常难。因为在中国电影行业,并不流行成本公开,有所谓的“保密协议”,除非投资人、制片人、导演自己愿意曝出来,或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出来,而这种数字,还不一定都是真的,也可能有水分。尤其是在宣发成本上,牵扯到各方利益(甚至有些黑色利益),注水的空间很大,都十分保密。

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个年度电影净利润榜单,可靠性并没有那么高,只是有些参考价值。有些成本来源是投资方透露的,有些是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有些是根据同体量的影片对比预估的,没法较真求证。

比如《我不是药神》,关于这部电影的总成本就有好几种版本。

根据欢喜传媒董事会主席董平的说法,《我不是药神》第一大投资方是宁浩的坏猴子影业,投资比例约为25%。欢喜传媒是第二大投资方,投资比例约为20%。

而根据坏猴子影业CEO王易冰的说法,《我不是药神》的前四大出品方分别是坏猴子影业、徐峥的真乐道文化、欢喜传媒、北京文化。在这个版本中,欢喜传媒是第三大出品方。至于成本,王一冰说:“《我不是药神》包括宣发在内的总投资为1亿多元。”

然后是北京文化董秘陈晨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消息。北京文化作为第四大投资方,投资1500万,占比约百分之十几。北京文化另有宣发收益,是按票房阶梯式分账。北京文化垫付的不超过6000万宣发预算不是已经花完了,要看片子的进展。《我不是药神》3亿票房出头,所有的投资方都差不多回本。按3亿多票房算,片方分账约1.2亿。

综合这三方信息,我们预估《我不是药神》的制作成本应该是不到一亿,八九千万都有可能。实际的宣发支出三四千万。总成本在1.2亿左右。

再比如《西虹市首富》,制作和宣发成本都未知,唯一可靠的信息是,开心麻花曾在2018年前就付给了西虹市影视文化公司4000万预付款。

有人据此预测《西虹市首富》的制作成本就是4000万。有人按开心麻花作为第三大投资方投资占比20%-30%推算,《西虹市首富》的制作成本应该是1.3亿-2亿。也有人会对比开心麻花之前的几部片子,《夏洛特烦恼》制作成本2100万,《驴得水》1000万,《羞羞的铁拳》据说7000万,那《西虹市首富》怎么能升到这么高了?

综合多种信息,我们暂且预估《西虹市首富》制作加上宣发的总成本在1.5亿左右。

再比如《爱情公寓》,有传成本2000万的,也有传接近3亿的,但是这两个数字听起来都很不可靠,即使我们按照行业一般水平对比预估的1亿,可能跟实际成本也是差不少。

《后来的我们》、《李茶的姑妈》、《一出好戏》等,制作和宣发成本也都未公开,大概1-1.5亿总成本的预估也是基于类似逻辑。

还有像《悲伤逆流成河》,我们只知道它是低成本,但是具体多低不知道。它的体量跟《快把我哥带走》相当,都是IP版权作品,据传后者的成本是4000万,那也就给了《悲伤逆流成河》同样4000万的成本预估。

剩下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前任3》、《超时空同居》、《无名之辈》、《无双》、《熊出没·变形记》、《无问西东》,都是根据网上曝光的,广为流传的制作成本或制作+宣发成本预估的,也是仅有参考价值。

来源:中国电影产业

原标题:2018最赚电影Top榜:《药神》第一《无名之辈》第九

最新更新时间:12/14 17:0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8净票房电影Top榜:《药神》第一《无名之辈》第九

这些最赚钱的电影中,以中小成本居多。

作者:哈麦

2018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电影院上映了300多部电影。跟往年一样,还是大多数亏钱,有一些打平,极少数赚钱。其中赚过亿净利的,也就十几部,占总片量的比例只有5%上下。

就是这极少数赚大钱的,支撑着每年那么大的产量。因为每一个投资电影人的人可能都会设想,自家的电影会是那个大卖的,就像很多发明星梦的人都觉得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王宝强,很多赌徒都相信自己走出赌场的时候是赢的。

电影投资就是这种带有赌性的,不知结果的冒险,虽然它也有一些可控的因素。

如果要总结规律,这些最赚钱的电影中,以中小成本居多。

比如《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净票房分别是34.22亿、31.88亿,都要比《我不是药神》的28.85亿高,也比《西虹市首富》的23.61亿高出很多。但因《药神》、《西虹市》总成本低,预估分别只有1.2亿、1.5亿,《红海》和《唐探2》分别高达6亿和5.5亿,所以《药神》净利反比这两部电影高出很多,以10.08亿位列年度第一,遥遥领先。《西虹市》以7.71亿位列第二。《红海》、《唐探2》减去成本后净利分别只剩下7.39亿和6.97亿,排到了第三和第四。

再比如正在热映的《无名之辈》,预估制作成本3000万,加上宣发,总成本可能不超过5000万。该片截止目前净票房已经超过7亿,投资方分账2.68亿,减去总成本,净利2.18亿,挤入了2018电影投资净利榜前十,暂居第九。

论类型,还是喜剧、爱情相对偏多,更最容易以小博大,排在前面的《西虹市首富》、《前任3》、《后来的我们》、《一出好戏》、《超时空同居》、《无名之辈》,都是经典案例,按预估总成本算,最终净利分别为7.71亿、6.53亿、3.89亿、3.36亿、2.73亿、2.18亿,可以说一部片吃一年,甚至吃几年。

但要想知道每部电影具体赚了多少钱,非常难。因为在中国电影行业,并不流行成本公开,有所谓的“保密协议”,除非投资人、制片人、导演自己愿意曝出来,或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出来,而这种数字,还不一定都是真的,也可能有水分。尤其是在宣发成本上,牵扯到各方利益(甚至有些黑色利益),注水的空间很大,都十分保密。

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个年度电影净利润榜单,可靠性并没有那么高,只是有些参考价值。有些成本来源是投资方透露的,有些是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有些是根据同体量的影片对比预估的,没法较真求证。

比如《我不是药神》,关于这部电影的总成本就有好几种版本。

根据欢喜传媒董事会主席董平的说法,《我不是药神》第一大投资方是宁浩的坏猴子影业,投资比例约为25%。欢喜传媒是第二大投资方,投资比例约为20%。

而根据坏猴子影业CEO王易冰的说法,《我不是药神》的前四大出品方分别是坏猴子影业、徐峥的真乐道文化、欢喜传媒、北京文化。在这个版本中,欢喜传媒是第三大出品方。至于成本,王一冰说:“《我不是药神》包括宣发在内的总投资为1亿多元。”

然后是北京文化董秘陈晨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消息。北京文化作为第四大投资方,投资1500万,占比约百分之十几。北京文化另有宣发收益,是按票房阶梯式分账。北京文化垫付的不超过6000万宣发预算不是已经花完了,要看片子的进展。《我不是药神》3亿票房出头,所有的投资方都差不多回本。按3亿多票房算,片方分账约1.2亿。

综合这三方信息,我们预估《我不是药神》的制作成本应该是不到一亿,八九千万都有可能。实际的宣发支出三四千万。总成本在1.2亿左右。

再比如《西虹市首富》,制作和宣发成本都未知,唯一可靠的信息是,开心麻花曾在2018年前就付给了西虹市影视文化公司4000万预付款。

有人据此预测《西虹市首富》的制作成本就是4000万。有人按开心麻花作为第三大投资方投资占比20%-30%推算,《西虹市首富》的制作成本应该是1.3亿-2亿。也有人会对比开心麻花之前的几部片子,《夏洛特烦恼》制作成本2100万,《驴得水》1000万,《羞羞的铁拳》据说7000万,那《西虹市首富》怎么能升到这么高了?

综合多种信息,我们暂且预估《西虹市首富》制作加上宣发的总成本在1.5亿左右。

再比如《爱情公寓》,有传成本2000万的,也有传接近3亿的,但是这两个数字听起来都很不可靠,即使我们按照行业一般水平对比预估的1亿,可能跟实际成本也是差不少。

《后来的我们》、《李茶的姑妈》、《一出好戏》等,制作和宣发成本也都未公开,大概1-1.5亿总成本的预估也是基于类似逻辑。

还有像《悲伤逆流成河》,我们只知道它是低成本,但是具体多低不知道。它的体量跟《快把我哥带走》相当,都是IP版权作品,据传后者的成本是4000万,那也就给了《悲伤逆流成河》同样4000万的成本预估。

剩下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前任3》、《超时空同居》、《无名之辈》、《无双》、《熊出没·变形记》、《无问西东》,都是根据网上曝光的,广为流传的制作成本或制作+宣发成本预估的,也是仅有参考价值。

来源:中国电影产业

原标题:2018最赚电影Top榜:《药神》第一《无名之辈》第九

最新更新时间:12/14 17:0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