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良率没有上升的唯一一家上市银行是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良率没有上升的唯一一家上市银行是它

这家净利润增速超过16%的城商行,在不断提升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同时,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89%的年初水平,也预示着浙江地区的不良暴露可能进入了尾声。

图片来源:CFP

在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普遍双升的大环境下,有一家城商行一季报显示其不良率较年初没有上升。

4月27日晚间,包括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在内的三家上市城商行陆续对外披露了2014年的总体业绩和2015年一季报。三家银行净利增速均超过16%,且不良率远低于行业均值1.25%。其中,受益于浙江地区经济结构的大幅调整,宁波银行以优异的资产质量对个股的估值形成正面效应。

年报数据显示,宁波银行2014年实现净利润56.27亿元,同比增16.10%,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股;201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7.52亿元,同比增16.61%。

从资本充足率方面来看,截至2014年末,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2.40%,比年初上升0.34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07%,比年初上升0.71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1.89元,同比提高0.21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报告期内进行定向增发、发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

在资产质量方面,优异的资产质量或预示着浙江地区的不良暴露可能进入尾声。报告显示,在公司经营机构很多都处在近几年经济结构大幅度调整的地区,公司2014年末及2015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均维持在0.89%,与2014年年初持平,且仅次于北京银行0.86%的不良率。2014年末及2015年一季度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85.17%、284.34%,资产质量仍保持在较好水平。

同时,作为唯一不良率较年初没有上升的上市银行,宁波银行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中小企业贷款风控体系,并将此经验带入个人业务发展,借力大数据,严格控制客户准入标准,全面进行信贷审批。未来随着海外经济的复苏,公司客户盈利能力持续回升,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

对此,国金证券分析师马鲲鹏认为,浙江地区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爆发至今已有3-4年,作为当地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占比最高、风险敞口最大的唯一样本,宁波银行优异的资产质量表现预示着当前中国资产质量问题重灾区浙江地区的不良暴露可能已进入尾声,3-4年前存量不良资产的风险暴露已经完毕。他表示,目前对资产质量的担忧仍是制约银行估值的一大核心要素,对本轮不良暴露周期结束时点预期的形成将对银行估值产生显著的正面效应。

经营结构方面看,多元化的利润来源促进了公司合理的盈利分布。2013年,宁波银行发起设立永赢基金管理公司,且其成立后的首个完整会计年度已实现盈利2303.25万元,起步良好。

各大利润中心盈利分布较为合理,公司银行盈利占比逐步降低,金融市场业务贡献稳定,大零售转型成效初显,两条零售线合计盈利占比接近20%。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85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16.18%,同比上升3.49个百分点。票据、投行、托管等新兴利润中心增长态势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分行区域的盈利总量首次超过宁波地区,已占公司盈利的55%以上,这是分行地区规模占比超过宁波地区之后,盈利占比首超宁波地区。对此,宁波银行认为,该转变改变了过去业务增长主要依靠宁波地区的局面,全行业绩增长动力更为均衡,意义重大。

对于2015年公司发展的战略布局,宁波银行表示将进一步推进“拓展盈利渠道、严控不良资产、升级营销模式、加快人才培养”四项重点工作,尽快形成差异化的比较优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宁波银行

4.1k
  • 从“双增”到“三优”:宁波银行总资产破3万亿,金融科技重塑服务实体新范式
  • 宁波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3%,拟10派9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良率没有上升的唯一一家上市银行是它

这家净利润增速超过16%的城商行,在不断提升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同时,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89%的年初水平,也预示着浙江地区的不良暴露可能进入了尾声。

图片来源:CFP

在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普遍双升的大环境下,有一家城商行一季报显示其不良率较年初没有上升。

4月27日晚间,包括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在内的三家上市城商行陆续对外披露了2014年的总体业绩和2015年一季报。三家银行净利增速均超过16%,且不良率远低于行业均值1.25%。其中,受益于浙江地区经济结构的大幅调整,宁波银行以优异的资产质量对个股的估值形成正面效应。

年报数据显示,宁波银行2014年实现净利润56.27亿元,同比增16.10%,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股;201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7.52亿元,同比增16.61%。

从资本充足率方面来看,截至2014年末,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2.40%,比年初上升0.34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07%,比年初上升0.71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1.89元,同比提高0.21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报告期内进行定向增发、发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

在资产质量方面,优异的资产质量或预示着浙江地区的不良暴露可能进入尾声。报告显示,在公司经营机构很多都处在近几年经济结构大幅度调整的地区,公司2014年末及2015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均维持在0.89%,与2014年年初持平,且仅次于北京银行0.86%的不良率。2014年末及2015年一季度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85.17%、284.34%,资产质量仍保持在较好水平。

同时,作为唯一不良率较年初没有上升的上市银行,宁波银行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中小企业贷款风控体系,并将此经验带入个人业务发展,借力大数据,严格控制客户准入标准,全面进行信贷审批。未来随着海外经济的复苏,公司客户盈利能力持续回升,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

对此,国金证券分析师马鲲鹏认为,浙江地区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爆发至今已有3-4年,作为当地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占比最高、风险敞口最大的唯一样本,宁波银行优异的资产质量表现预示着当前中国资产质量问题重灾区浙江地区的不良暴露可能已进入尾声,3-4年前存量不良资产的风险暴露已经完毕。他表示,目前对资产质量的担忧仍是制约银行估值的一大核心要素,对本轮不良暴露周期结束时点预期的形成将对银行估值产生显著的正面效应。

经营结构方面看,多元化的利润来源促进了公司合理的盈利分布。2013年,宁波银行发起设立永赢基金管理公司,且其成立后的首个完整会计年度已实现盈利2303.25万元,起步良好。

各大利润中心盈利分布较为合理,公司银行盈利占比逐步降低,金融市场业务贡献稳定,大零售转型成效初显,两条零售线合计盈利占比接近20%。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85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16.18%,同比上升3.49个百分点。票据、投行、托管等新兴利润中心增长态势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分行区域的盈利总量首次超过宁波地区,已占公司盈利的55%以上,这是分行地区规模占比超过宁波地区之后,盈利占比首超宁波地区。对此,宁波银行认为,该转变改变了过去业务增长主要依靠宁波地区的局面,全行业绩增长动力更为均衡,意义重大。

对于2015年公司发展的战略布局,宁波银行表示将进一步推进“拓展盈利渠道、严控不良资产、升级营销模式、加快人才培养”四项重点工作,尽快形成差异化的比较优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