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体型最大的马自达开起来怎么样?我们用赛道测试了一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体型最大的马自达开起来怎么样?我们用赛道测试了一下

嗯,它不适合赛道。但是家用可能不错。

每过一段时间,人们总会回顾过去、审视自我、展望未来。对于那飘渺却在无形中指引你生活前行的“生活真谛”,人们从未放弃过追求。

这种追求也可以是明确的。比如,对于一台车的追求可以是希望它拥有如18岁少女的脖颈肌肤般顺滑的行驶质感、也可以是如凡尔赛宫般奢靡到荒诞的内饰、更可以是如跳羚般拥有极高速度和敏捷性的驾控。

而对于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来说,它希望当搭载其最引以为傲的“创驰蓝天技术”的车型卖出100万辆的时刻,让关于车的一切追求回归本真——驾乘愉悦。

这一次,马自达在华全系车型悉数亮相豪霆珠海海泉湾赛车场,试图为我们展现它98年来造车理念的全部精髓。

在对CX-3、CX-4、CX-5、阿特兹、马自达3昂科塞拉、MX5-RF以及刚刚上市的CX-8试驾后,我想大概可以坚定一个想法:即便这个品牌会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作出改变,但“人马一体”的操控基因永不会妥协。

鉴于界面汽车对除了CX-8之外的其它车型都进行过不止一次的试驾体验,在此其它车型的体验就不再赘述。详情可见此前的《“技术宅”马自达终于学会为更广泛的消费者造车了》、《海外试驾|为你试了马自达即将引入中国的两款新车 》两篇文章。

而对于CX-8这款马自达粉丝期待已久的中国市场旗舰SUV而言,它的赛道表现或许要让你们失望了。但同时,这并不代表这不是一款好车。

对于和一众小体型兄弟姐妹同场竞技的CX-8而言,它车身大、重心高的劣势无疑像被放大镜照射了一般更为显眼。

在金卡纳部分,由桩桶摆出了S弯、绕桩、画圆等项目。“恭喜你首先上了这台最大的车,因为接下来你试每款车都会觉得比现在更游刃有余。”CX-8上的陪驾教练打趣道。

事实和我预想的结果并没有太大出入。

率先进入的S弯中,CX-8的高重心和偏舒适取向的调校令它的侧倾比较明显——副驾驶比主驾驶感受更为明显。

随后的绕桩中,侧倾感依旧,但作为大7座SUV的CX-8并没有太明显的“拖尾感”。高强度的SKYACTIV-BODY(创驰蓝天车身)或许减少了车身在摆动过程中发生的扭转程度,让车身在感受上变得更紧凑。

定速画圆路段,CX-8相对其它几款车型略显窘迫,轮胎在失去附着力的边缘发出若有若无的嘶叫,提醒着你这台车的极限。直径15米画圆,这台车的极限约为40km/h。

作为对比,轴距最短、底盘最低的敏捷型选手MX-5 RF在此的极限约为52-55km/h。

正式铺装赛道上,CX-8的长短板依然明显。

绵柔而连续的动力是2.5L Skyactiv-G发动机的固有特性,不过,马自达对于这台发动机经过了更优化的调校。通过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提升了进气响应,油门初段反馈力从6G提升到了6.5G,以让车辆动态和操作意图尽可能重合。

位于海边的赛道地面有所沉降,从而变成了天然的起伏路。如果用一个词形容CX-8那偏向舒适的悬架,那我会用“安西教练的双下巴”。那是一种不紧不慢、松软而有韧性的质感。

CX-8的设计初衷从来就不是让人争战赛道。但如果硬要营造出一种在刷圈的违和感,除了进弯前尽可能地贴着外边之外,大概也只有马自达的GVC加速矢量控制系统能够对此有些帮助了。

值得注意的是,CX-8上搭载的GVC系统经过特殊改良,比其它车型上的介入时间更早,离去时间也更早。这意味着,入弯时,前轮将更早地拥有更多的附着力,以应对更早出现的“离心力”;出弯时,得益于重心的提前后移,后轮会提前拥有更大的附着力,保证车身稳定。

实际上,CX-8上赛道跑圈除了略有违和感之外,同时也无心插柳地展现了它的另一项特点——静谧性。相比CX-5,CX-8的车舱内有一种与外界明显的隔离感,仿佛车外倒退的景色与车内的空间是两个孤立的世界。

除此以外,感官上更为厚重的中控布局和更为细腻的内饰、座椅材料无不在诉说着这是一台内部“装修品质”与外观一样考究的轻奢SUV。

不过,即便这样,CX-8仍然更适合与夕阳半垂的港口、绿意盎然的街心花园作伴。

MX-5才是那个应该在赛道上溅起碎石子、散发出橡胶味道的存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马自达

3.7k
  • 日股汽车股全线下挫
  • 受本土车企丑闻影响,日本2024年国内新车销量同比降7.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体型最大的马自达开起来怎么样?我们用赛道测试了一下

嗯,它不适合赛道。但是家用可能不错。

每过一段时间,人们总会回顾过去、审视自我、展望未来。对于那飘渺却在无形中指引你生活前行的“生活真谛”,人们从未放弃过追求。

这种追求也可以是明确的。比如,对于一台车的追求可以是希望它拥有如18岁少女的脖颈肌肤般顺滑的行驶质感、也可以是如凡尔赛宫般奢靡到荒诞的内饰、更可以是如跳羚般拥有极高速度和敏捷性的驾控。

而对于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来说,它希望当搭载其最引以为傲的“创驰蓝天技术”的车型卖出100万辆的时刻,让关于车的一切追求回归本真——驾乘愉悦。

这一次,马自达在华全系车型悉数亮相豪霆珠海海泉湾赛车场,试图为我们展现它98年来造车理念的全部精髓。

在对CX-3、CX-4、CX-5、阿特兹、马自达3昂科塞拉、MX5-RF以及刚刚上市的CX-8试驾后,我想大概可以坚定一个想法:即便这个品牌会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作出改变,但“人马一体”的操控基因永不会妥协。

鉴于界面汽车对除了CX-8之外的其它车型都进行过不止一次的试驾体验,在此其它车型的体验就不再赘述。详情可见此前的《“技术宅”马自达终于学会为更广泛的消费者造车了》、《海外试驾|为你试了马自达即将引入中国的两款新车 》两篇文章。

而对于CX-8这款马自达粉丝期待已久的中国市场旗舰SUV而言,它的赛道表现或许要让你们失望了。但同时,这并不代表这不是一款好车。

对于和一众小体型兄弟姐妹同场竞技的CX-8而言,它车身大、重心高的劣势无疑像被放大镜照射了一般更为显眼。

在金卡纳部分,由桩桶摆出了S弯、绕桩、画圆等项目。“恭喜你首先上了这台最大的车,因为接下来你试每款车都会觉得比现在更游刃有余。”CX-8上的陪驾教练打趣道。

事实和我预想的结果并没有太大出入。

率先进入的S弯中,CX-8的高重心和偏舒适取向的调校令它的侧倾比较明显——副驾驶比主驾驶感受更为明显。

随后的绕桩中,侧倾感依旧,但作为大7座SUV的CX-8并没有太明显的“拖尾感”。高强度的SKYACTIV-BODY(创驰蓝天车身)或许减少了车身在摆动过程中发生的扭转程度,让车身在感受上变得更紧凑。

定速画圆路段,CX-8相对其它几款车型略显窘迫,轮胎在失去附着力的边缘发出若有若无的嘶叫,提醒着你这台车的极限。直径15米画圆,这台车的极限约为40km/h。

作为对比,轴距最短、底盘最低的敏捷型选手MX-5 RF在此的极限约为52-55km/h。

正式铺装赛道上,CX-8的长短板依然明显。

绵柔而连续的动力是2.5L Skyactiv-G发动机的固有特性,不过,马自达对于这台发动机经过了更优化的调校。通过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提升了进气响应,油门初段反馈力从6G提升到了6.5G,以让车辆动态和操作意图尽可能重合。

位于海边的赛道地面有所沉降,从而变成了天然的起伏路。如果用一个词形容CX-8那偏向舒适的悬架,那我会用“安西教练的双下巴”。那是一种不紧不慢、松软而有韧性的质感。

CX-8的设计初衷从来就不是让人争战赛道。但如果硬要营造出一种在刷圈的违和感,除了进弯前尽可能地贴着外边之外,大概也只有马自达的GVC加速矢量控制系统能够对此有些帮助了。

值得注意的是,CX-8上搭载的GVC系统经过特殊改良,比其它车型上的介入时间更早,离去时间也更早。这意味着,入弯时,前轮将更早地拥有更多的附着力,以应对更早出现的“离心力”;出弯时,得益于重心的提前后移,后轮会提前拥有更大的附着力,保证车身稳定。

实际上,CX-8上赛道跑圈除了略有违和感之外,同时也无心插柳地展现了它的另一项特点——静谧性。相比CX-5,CX-8的车舱内有一种与外界明显的隔离感,仿佛车外倒退的景色与车内的空间是两个孤立的世界。

除此以外,感官上更为厚重的中控布局和更为细腻的内饰、座椅材料无不在诉说着这是一台内部“装修品质”与外观一样考究的轻奢SUV。

不过,即便这样,CX-8仍然更适合与夕阳半垂的港口、绿意盎然的街心花园作伴。

MX-5才是那个应该在赛道上溅起碎石子、散发出橡胶味道的存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