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白文娱 彬宇
编|wang先森
版式:何未
我们经常会用新瓶装旧酒来说某部作品缺乏新意,但是在超级英雄泛滥的年代,哪怕是换一种形式,增加一种视角,这瓶酒在市场的观感中也会有不俗的口碑和反馈,一句话概括《蜘蛛侠——平行宇宙》:惊喜满满,燃点、泪点交织的时空冒险。
蜘蛛侠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从托比马奎尔最早走上内地院线的大荧幕,再到后来的加菲、荷兰弟,单单就电影上来说三版蜘蛛侠也已经让大家头晕眼花,而这次算上一上来去世的帕克总共出现了七位迥异的角色。两位彼得帕克(这两者之间埋有伏笔我们稍后再说)、黑人蜘蛛侠迈尔斯、蜘蛛女侠格温、暗影蜘蛛侠、猪猪侠彼得 波克、还有机甲小女孩潘妮。角色新鲜设定带来新鲜感的同时,本片优点不止于此。
我想经过这两天的报道和宣传各位对这版动画蜘蛛侠的设定和故事都略知一二了,黑白文娱就另辟蹊径,暂时抛开炫酷的动作和场景,尝试漫画感和角色这两个方向来聊一聊,新版小蜘蛛的变化。
《007》版权丢失之后,索尼手上唯一的金字招牌就是蜘蛛侠,面对之前一再重启的电影系列,不管如何继续都会受迪士尼复联的遏制,所以动画的尝试也算是无奈的选择。
漫画感
《蜘蛛侠——平行宇宙》的最大优点,就是将电影无法表现的形式,用漫画体现了出来,本来这也是我第一眼的主观判断,但是在对比了其他动画电影之后,《平行宇宙》的用心好像并不这么简单;
漫画本身就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电影也同样如此,《蜘蛛侠—平行宇宙》的漫画感,更多的是体现在电影、漫画两种叙事手段的结合表达,双重信息的表意加强。
不要小看这点,这绝对是本片的一大亮点,接下呢来就大致的从三个示例简单的描述一下。
1、 语气词的直观体现:
蜘蛛侠掉落的场景中,拟声词AAAAA!是非常显眼的存在,整段小蜘蛛迈尔斯本体是下落的,但是漫画字体反而上升。
在最终效果的画面中就很好的模拟了人体和声音两个方向的走势,声波沿上传播,人体向下跌落,作为观众,主观感受到的,除了有趣新鲜的内容之外,就是对于主角掉落本身的无助感,字体仿佛燃料一样向上窜出的同时也推动人物加速下坠,仔细推敲后有意思的是这点在表意的同时也是符合物理现实的,二者最终也巧妙的叠合出1+1>2的效果。
2、 分镜头的同框展示:
第二点也是仔细观察后让我很吃惊的一点,我们都知道一般导演要给悬念基本都是通过简单的几种方法。
要么时间不对称,通过动作的时间差,延长动作本身消耗的时间给观众拉长等待预期,因而造成悬念,比如最后一分钟营救或者投篮慢动作都是很好的例子;
除此以外就是使用信息不对称,给观众知道一个危险点,或者说制造麦格芬;镜头每一次晃过提示物,观众都会紧张,比如桌子下方有一个定时炸弹,观众知晓而主人公并不知情,那么每一次的场景交代都会让大家揪心,这种经典悬念的制造方法也是屡试不爽的手段。
但是分镜头同框的意义除了还原漫画场景,竟然在悬念上也玩出了花活。
比如结尾时斗志满满的迈尔斯在身穿蜘蛛服跳下大楼的过程中,穿插入了两个画面,一个是专注于迈尔斯身体坠落的场景,给观众交代主角高速坠落迟迟没有上升的情形。
另外一个是蜘蛛丝射出的场面,在我们眼中蛛丝距离楼顶仿佛赶不上了主角危机出现的速度,那么这种分镜的意义在此就凸显出来了,即两种悬念展示方式同时使用。
坠楼场景是信息不对等的典型,迈尔斯头冲上看不到不断迫近的地面的,而此时画面中的危机出现的用意,显然是逼迫意识到危险的观众。
蛛丝场景则是时间不对等的体现,通过拉长放慢上升速度和距离的物理概念,观众的心理在电影故事的移情状态下,是替主人公着急的,所以场景同时展示的悬念和紧张感也就变成了普通电影的两倍,两边信息量同时给出,不需要像一般电影那样来回切换剪辑。对不同信息刺激敏感的观众自然选择愿意投入的场景。
3、 画面质感的小心机
画面中除了上述漫画形式的展现外,从实质的表现来说漫画感也成为电影想要呈现的一种质感,比如在比较明亮普通的场景中,在前排的观众应该能够很直观的捕捉到整个画面有颗粒状,这显然是模仿早起漫画油印后印刷效果的一种呈现,同时过程中抽帧的方式也让前期人物的动作形成一种卡顿感,(相信电脑配置不好的朋友在玩一些游戏时有过这种体验)而这种卡顿在主角被蜘蛛咬了之后又转而变成顺畅,也就是画面和主人公的能力一起升级,虽然我个人对帧数的观感有不喜欢的地方,但是仅从这点表意考虑不知道漫迷会不会反而更喜欢呢?
人物
其实细心的观众在观影时应该可以发现,主角迈尔斯所在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宇宙,在这个世界中绿魔是石像鬼一样的怪兽,章鱼博士是一个疯癫神经的女科学家,而在电影背景中的部分广告也和现世生活中存在少许偏差。
反而穿越过来的这位,颓废、发福,looser感满满的大叔帕克,才是属于我们宇宙的蜘蛛侠,从他简短的描述中,大致能察觉到帕克的一些心路历程,婚姻破裂,亲人离世,夜里穿上紧身衣在高楼间荡来荡去,然后在白天昏睡,全年无休的行侠仗义。
说到这里你也许能够感受到,以上的内容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每一件都是沉重的打击,也许英雄的耐力总是超乎常人,也许天降大任,精神肉体在被摧残的同时也是上天的考验,但是当梅姨看到穿越后的蜘蛛侠,也惊讶的说出“彼得,你看起来好累”。而彼得见到亲人激动之余,也只留满脸苦笑。
不同的反派设定也直接向观众说明这个废柴帕克才是我们原本电影中的蜘蛛侠
影片的结局是穿越的彼得回到了自己的宇宙,鼓起勇气重新敲开了爱人的门扉,但是如果迈尔斯没有觉醒,最终对于反派的对抗以失败结束,或者说如果没有这场穿越,这个彼得的下场又是如何呢?其实在影片开头和结尾都有揭示了,迈尔斯宇宙的彼得被金并狠狠锤碎,命丧黄泉,这还是没有堕落的蜘蛛侠,他都尚且如此更何况疏于训练昏昏沉沉的彼得呢?况且本来这次行动彼得本身也打算牺牲自己来拯救其他的多元宇宙。彼得帕克的悲剧早已注定。
整个纽约只有一个蜘蛛侠,但是他却有无数的敌人。尽管他在临死前仍安慰朋友
“放心,我已经跌到过无数次了,我总会站起来”。
但是这一次他失败了。
其实,超级英雄也不过是经历生活的普通人罢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在电影里被反复吐槽的台词,但是反过来看,“能力越大”也同样意味着危险越大。
最后,我忽然想把彼得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那句台词改一下:
“我是彼得.帕克,被辐射的蜘蛛咬过,在过去的时间中,拯救世界、坠入爱河,拯救世界、再次拯救世界;我曾经在遍布蛛丝的天台和女友一起看着晚霞、也曾经忍受被撕裂的痛苦去拯救纽约的地铁。抛弃力量的诱惑和共生体战斗,我通过在高空上来回穿梭去守护我的城市,我亲眼目睹叔叔被夺去生命,经历了妻子和爱人的相继离开,我在每天晚上的月色中麻痹自己,而第二天面对中午的阳光又不得不醒来继续承担,我以为这次我的故事终于到了尽头,没想到最终,却成为一个开始“。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