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时候,我最喜欢给家人讲这样一个“笑话”:
“咚咚咚”
“您哪位?”
“吉他。”
“什么吉他?”
“吉他·假如你没房子。”
每当讲出这个笑话,我都会以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的听众们。听罢,他们有的会礼貌地笑一笑,有的则会疑惑地眯起眼。“吉他·假如你没房子”中没有任何搞笑或是幽默的成分,这甚至不是一个句子。这其中不含任何双关语、文字游戏,且没有任何超越语言本身的笑话元素。这只是一串对小孩子来说相当顺溜的语句,它以一种怪异的方式被编排进了“敲门”笑话里。如今,我的母亲常常会笑着讲起我曾经说出的那些毫无意义且古灵精怪的话语。当年,她对我讲的这些“笑话”并不太笑得出来。
作为小孩子讲的“笑话”,“吉他·假如你没房子”非常典型。它奇怪、荒谬,来得莫名其妙。Tumblr主页“小孩子写的笑话”(Kids Write Jokes)创建于2012年,这个页面上记载了上百则“吉他·假如你没房子”式的“笑话”。这些“笑话”看似笑话,但它们的有趣之处更多在于它们的怪异,而非幽默。比如:
“谁又臭又没身体?”“南瓜。”
“一个人和一只蜥蜴走进了一间酒吧,酒保说道,‘禁止蜥蜴进入’。”
“为什么狗没有家人?因为它太臭了。”
“咚咚咚”
“您哪位?”
“需要我为您清洗房屋么?”
“不用了,谢谢。”
“好吧。”
小孩子们为什么会创作这些怪异且毫不搞笑的“笑话”?原因不止一个。来自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的心理学教授Allyssa McCabe是儿童语言学习方面的专家,她表示,小孩子讲的笑话就如同婴儿的咿呀学语:婴儿会首先学习口头交流中的声音和节奏,然后再学习真正的词汇。这造就了“表达性术语”(expressive jargon)——婴幼儿的一种独特语言,它缺乏真正的词汇。在婴幼儿感到好奇、高兴或苦恼时,他们便会使用这种语言。
McCabe还说道,类似地,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会在并未真正领会笑话的情况下学习语言的节奏和笑话的形式,这造就了那些拥有笑话的形式但内容莫名其妙的段子。
小孩子很容易意识到一个事实:成人在讲笑话时常常会收获关注和认可,讲笑话的人似乎被赋予了某种东西。McCabe补充道,骂脏话也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效果。“小孩子在说脏话时往往会收到负面的反馈。但学龄前儿童讲笑话这件事很荒谬、可爱,因此他们讲笑话时往往会收到正面的反馈。”这使得他们变得更爱讲笑话。
著有《通过幽默理解语言》(Understanding Language Through Humor)一书的南卡罗来纳大学英语教授Stanley Dubinsky也表示,小孩子讲奇怪笑话的原因在于,他们并未真正领会笑话的好笑之处。他解释道,笑话的核心在于“矛盾”——先制造一个令人惊讶或困惑的情境,然后流畅地化解它。
Dubinsky说道,小孩子常常接触到他们无法理解的笑话,学龄前儿童尤其如此。“有时,孩子们的父母会给他们讲一些并不好笑且老掉牙的‘爹味笑话’(dad jokes)以向他们阐明何为幽默,但孩子们对这其中的半数笑话都不明所以。”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把一些荒谬、完全不搭的语句编进著名的“敲门”段子或“一个xx的xx叫什么?”的句式便是一个笑话——这种理解也不足为奇。
“孩子们会觉得,‘哦,笑话要包含某种矛盾。那我也可以制造一个矛盾给你们看看。但事实上,他们还没有制造可解矛盾的复杂能力。’”
正因如此,孩子们的笑话有时反倒意外地构成了一种更高形式的幽默——冷笑话。冷笑话刻意不采用机智、搞笑的话术,它们往往是对笑话本身的复杂评论,且常常令人感到不安。比如:
“一个法国人对另一个法国人说什么?我不知道,我不懂法语。”
“什么事情比苹果里吃出虫子更可怕?犹太人大屠杀。”
论幽默的复杂程度,最低的是小孩子编出的笑话,这些笑话笨拙且不好笑;其次是爹味笑话——在这类笑话里,矛盾虽然化解了,但笑话里的包袱太过于明显,所以这类笑话也不怎么好笑。Dubinsky认为,冷笑话的复杂程度很高——他说道,这类笑话如同针对听众的恶作剧,它们足以让任何人意识到,这个笑话会抖个包袱。
“小孩子写的笑话”上最好笑的一些笑话正是冷笑话。Dubinsky的最爱是:“为什么老虎在沙发上吐了?因为它生病了。”
McCabe在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听小朋友讲了许多笑话,对这些笑话笑得出来的往往只有小朋友们自己。她总结出了一类“聪明的错误”——孩子们之所以犯某些动词上的错误,是因为他们正在逐渐理解用词和交流的法则。比如,在表述“go”(意为“去”)一词的过去式时,说“goed”(“go”直接加表过去式的“ed”后缀,英语中并不存在这个词)而非“went”(go的过去式),这就是一个“聪明的错误”:这说明孩子们懂得了“go”的含义,且掌握了将动词变为过去式的一般方法,但还未掌握特定动词的不规则变形。类似地,如果一个孩子讲出了荒谬的笑话,这说明他已经领会了笑话的语言学特征和社交属性,即便他还并没有真正领会笑话的笑点。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此类喜剧性行为感到疲惫。对于这类父母,McCabe建议,可以适当地“提供自我修正的机会:你可以说,‘嗯,是的,这很像我说过的一个笑话’,然后把这个笑话改成一个真正的笑话”。她还建议,在孩子只能讲出糟糕笑话的阶段,父母可以对这些“笑话”一笑了之。她说道,毕竟,这些孩子终将明白一切。
(翻译:王宁远)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