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在网上修改一下简历,然后没多久一个电话打过来:“您好这里是中华英才网,请问您最近有没有……”这样体会自己存在感的瞬间?
很多人熟悉甚至信任中国英才网,一是因为它“历史悠久”(1997年就成立了),二是因为它的域名叫ChinaHR.com,加了China怎么都应该是非常正规且非常高大上的么……
但是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的中华英才网总部,这些天却经历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地震。简单说来就是员工们被简单直接地告知两件事情:第一,公司被收购了,新的母公司将是58同城;第二,你们都被解聘了,补偿金将按N+2通过FESCO(北京外服)直接发放,人人平等。
未来,这里会怎样?
此事应该响起李宗盛的《开场白》:“你现在,是怎样的心情呢?”
18岁是由少年走向成人的关键转折点,而出生于1997年的中华英才网,这场“成人 礼”来得却是恍若暴风骤雨——突然,残酷,而且冷得瑟瑟发抖。很明显,作为专注本地生活服务的巨头58同城,这财大气粗的一笔标志着自己将拓展新的业务板 块,成为在线招聘领域中搅乱战局的一股力量。对于连年亏损、艰难度日,最强的资产只剩这一块牌子的中华英才网,这也不是一桩坏事。
更何况,被58收购后的它仍将保持继续独立运营,而且部分员工还能续聘呢。只是,在线招聘领域(乃至整个中国互联网圈)都算得上“老字号”的中华英才网,在最近10年就这么被卖来卖去,风雨飘摇,三易其主,总还是要让人唏嘘感叹一番的。
这10年,它先是叫“怪”,后是叫“龙”
在多数人看来,在线招聘网站就应该叫“中华英才网”这样正统、规矩的名字么。那些顶着神神怪怪名字的公司,怎么能笼络人才呢?
譬如叫“Monster”(怪物)的……什么,这曾是中华英才网的母公司?
没错,从2005年开始至今,中华英才网就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那一年,作 为美国最大在线招聘网站的Monsters Job正式注资中华英才网,占股45%。现在看来,10年后的惨淡结局倒不是因为Monster的“怪”名,而是双方不知出于何种考虑签订的一个对赌协议 ——如果三年内中华英才网无法上市,则会被Monster全资收购。
也就是说,彼时的中华英才网相信自己能在2008年之前上市。
这是什么水平?看看其他几家在线招聘网站就晓得——前程无忧,是目前所能想到最早 的,2004年9月登录纳斯达克,如今市值20.78亿美元;智联招聘,苦苦熬了20年直到去年6月才去纽交所敲钟,如今市值7.93亿美元。这都是年纪 跟中华英才网差不多的。至于猎聘和拉勾这样的后来者,上市可能都不是未来5年能搞得定的。
这是一则悲伤的故事,因为中华英才网赌输了。愿赌服输,Monster非但完成了 对剩下55%股权的收购,还赶跑了时任CEO徐新以及她的创业团队。那是2008年10月,经历过那一阵的人都晓得,金融危机让多少公司一蹶不振。很遗 憾,成为中华英才网全资母公司的Monster正是其中之一。
其后能做的,想想也知道。几度裁员,甚至有些核心骨干加入竞争对手谈判。事件的最高 潮出现在2013年年初,北京总部被裁掉了近50%的员工,而闹事的恰恰是没被裁员的200多人。愤怒的他们围堵彼时的CEO罗秉权,要他去和 Monster的高层谈判。由此可见,人心尽失。
事件的结果是,中华英才网90%的股份在当年3月被Monster以3000万美元 (其巅峰期的估值一度达到4亿,而Monster对于它的投资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2.43亿)卖给了一家爱尔兰公司。原来的股东叫“怪”,这一家叫 “龙”,爱尔兰尚龙集团,曾于2006年在中国注资“我的工作网”和“上海招聘网”,所以对中国的在线招聘行业也不陌生。
但是元气大损、人心不齐的中华英才网,也没能骑在“龙”背上再飞腾一把。尤其在其他几家在线招聘网站各自圈地的最近几年,不进反退的中华英才网,真的惨到只剩那一块挺“正”的牌子了。
终于“归国”了,未来谁知道?
58入住,中华英才网惟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总算结束了最近10年“外国人统治”的尴尬局面,让中国人管中国人的事儿了。
不可否认,无论是美国的“怪”,还是爱尔兰的“龙”,在管理中华英才网的过程中都存 在着高管不懂中国、不接地气的弊病,这也是它一步步走向衰落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在张杰贤、徐新两任CEO先后走人后,美国母公司选择空降了一位美籍华人 来担任CEO——就是上文中提到被员工围堵的罗秉权;另外还从IBM空降来另一位高管,担任中国区总裁兼任上海总经理。但是很遗憾,从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到 管理方式上,他们都没有能让员工们信服。
后来,作为创始CEO的张杰贤很客气地评价这一拨高层说:“Monster管理团队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导致中华英才网出现种种问题,到最后被迫被卖掉。”
其实当年Monster想将中华英才网出手时,张杰贤也动过重新接盘的念头,但最终 未能如愿。在相继离开之后,他和徐新聊到中华英才网时都是唏嘘不已。2013年那时,张杰贤说:“真的非常遗憾!这个结局,我没有想到,徐新也应该不会想 到。”徐新更是直接:“我已经离开中华英才网太久,不便再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评论。”
慢慢地,中华英才网被挤出中国市场行业前十名,而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个主要对手已 逐步迈入盈利阶段。到后来,尚龙集团旗下的招聘网站MYJOB,完全把中华英才网改换门庭,只做校园招聘,把网络招聘放弃掉,还是维护的策略。虽然比起 Monster来也许,注资过“我的工作网”和“上海招聘网”的尚龙对中国市场不是一无所知,但鉴于之前中华英才网失血过多,最终还是救不回来。
如今背靠财大气粗的58同城,对于中华英才网来说其实算个不错的结局。因为招聘和黄 页、房产一样,都是58同城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业务。但是也有一定的互补性——58招聘的未来显然是蓝领招聘,这也与他们未来主打的“上门和到家服务”容 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中华英才网的拿手业务还是传统的校园招聘。
今年春节后,58同城上线了“58速聘”,定位于招聘“基层岗位精英”。而上个月与 赶集正式合并后,58更是相当于多了1亿份沉淀的简历。可以想见,中华英才网能成为58同城在线招聘版图中的一部分;只是当年的“老字号”如今落得如此风 雨飘摇,还是让人(特别是很多通过这里得到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我们这一代人)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说到底,一个主打“英才”的网站在过去10年,流失并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贡献了那么多英才,也是件蛮讽刺的事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