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楚葵子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一对男女跨越53年7个月零11天的爱情。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贫穷落魄的私生子,18岁的电报员阿里萨在送信的时候,对暴发户家13岁的女儿费尔明娜一见钟情,后鼓起勇气将情书交给费尔明娜,两人开始了2年多的书信往来。
之后,费尔明娜在学校教室写情书时,被老师发现,并被勒令退学。费尔明娜的父亲一直希望将其女儿嫁入豪门,反对她与阿里萨交往,劝阻两人无效后,父亲将费尔明娜带回到其母亲的故乡,远离阿里萨。等17岁的费尔明娜再次回来,并重逢阿里萨时,发现两人之间“不过是一场幻觉”,并和阿里萨分手。
图为阿里萨初遇费尔明娜,被她所深深吸引。
费尔明娜与阿里萨分手后,过了几年,嫁给当地有名的乌尔比诺医生,过着体面的生活。阿里萨则决定一生钟情于费尔明娜。为了缓解自己的相思及失恋之苦,阿里萨纵情人间,与600多名异性寻欢作乐。为了让自己物质上更配得上费尔明娜,阿里萨不断努力,并最终接手了叔父的航运公司,成为董事长。经过五十多年的等待后,费尔明娜的丈夫,年老的乌尔比诺医生从树上跌落身亡,阿里萨重新对费尔明娜表白。两人年迈的老人,一起坐船旅行,并在船上再次相爱,重新开始了一段永不分离的爱情。
我们且先不讨论这部小说的伟大意义,以及阿里萨和费尔明娜之间的爱情,仅就阿里萨的所作所为而言,他也并非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情痴,在这里,笔者更倾向将他定义为打破道德底线的“游戏人间者”和“唯爱情论者”。
▼
缺乏道德感的游戏人间者
阿里萨因费尔明娜结婚,伤心欲绝之时,决定乘船远赴他乡,离开这个伤心之地。但在船上,他被一个连脸都没看清的女人夺走了童贞。阿里萨意识到“对费尔明娜虚无缥缈的爱可以被世俗的激情所代替”,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纵情之旅,流连于各个女人之间,并认为腰部以下只是“肉体之爱”,腰部以上才是“精神之爱”。除了滥情之外,阿里萨还导致了几位女性的悲剧。
图为阿里萨纵情人间,游走于各个女人之间。
被丈夫杀害的“养鸽女”。一个暴风雨的天气,阿里萨在车上看到一个姑娘的雨伞被狂风掀翻,惊慌失措。于是阿里萨将姑娘救上车,送她回家,并得知她刚嫁给一名在市场卖日用品的商贩。事情本该到此结束。
阿里萨却开始借助鸽子,发求爱信给养鸽女,纠缠了3个月之后,美丽的养鸽女还是一样的回答:“我不是那种女人”。但阿里萨依旧继续狂热的追求她,送出一封封署名的情书,一件件殷勤的礼物,并且他还感到“自己第一次被爱情之箭射穿了”(请问说好的为费尔明娜保留“腰部以上”的爱情呢?)。六个月后,阿里萨终于在内河船的舱室内与养鸽女私会了。
阿里萨打开了一罐红油漆,用食指蘸漆,在养鸽女的小腹上画了一个朝下的箭头,在肚皮上写下了一行标牌似的字:“这小东西是我的”。养鸽女晚上忘记了那行字,在丈夫面前脱掉衣服。养鸽女的丈夫到浴室取来刮脸用的刀子,一刀隔断了她的喉咙。养鸽女被害的事情曝光之后,阿里萨最担心的事情,居然是怕费尔明娜知道自己的不忠。
花样年华逝去的朋友之女。阿里萨一个朋友的女儿,在年满14岁时,到阿里萨所在的地方求学。阿里萨的朋友请阿里萨做其女儿的校外监护人。
那时阿里萨已经70多岁,在此后的一年中,他精心培育着她,带她去看马戏、去公园、吃冰激凌,并以慈祥父亲般的温和,狡诈地牵起她的手。因为有了和阿里萨的关系,这个女孩为了不失去周末离校的机会,始终保持班上第一名的成绩。
后来,在乌尔比诺医生去世后,阿里萨决定重新追求费尔明娜,并不动声色的抛弃了朋友的女儿。在阿里萨与费尔明娜乘船旅行的时候,他收到一封电报,是关于朋友女儿的死讯。由于期末考试不及格,年轻的女孩陷入极度的沮丧,喝下了一瓶从学校医务室偷出来的阿片酊。
被偷袭的女仆。阿里萨60多岁时,在家中主楼梯的后面突袭了一个女仆,并让她怀了孕。阿里萨送给她一栋带家具的房子,女仆指认让她失去贞洁是另外一个男人,并在女仆父亲和叔叔的强迫下,那个小伙子和女仆结了婚。
阿里萨虽没杀人,但养鸽女和朋友的女儿皆因他而死,并且如不是他刻意勾引/诱奸,她们可能还好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此外,他还强奸了一名女仆。就是这样一个毫无道德底线之人,在费尔明娜丈夫去世的当天晚上,向她重申了“他永恒的忠诚和不渝的爱情”。费尔明娜因为从未听说过他有任何女人,她随意的提起此事时,阿里萨居然立刻做出了回答“那是因为我为你保留了童贞”。如果我们对童贞的定义,不局限于生理,仅从心理上,他就曾对养鸽女、朋友的女儿产生过爱情。既然这样,又何必来欺骗费尔明娜呢?
读完《霍乱时期的爱情》,感觉阿里萨这个人物是轰然崩塌的。一个年少时爱而不得又自卑的人,游戏人间,在害死了2名女性,并犯下强奸罪之后,遇到70多岁的初恋,还将自己包装成“保留童贞”的单纯之人。这样的人,居然最后还和初恋收获了“一生一世”的爱情。
真的应了一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并且,阿里萨人设中最“渣”的一个属性是,他认为“只有激情才能冲淡他在爱情中承受的痛苦”。如果你要寻找激情,大可以找单身的成年女性,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为什么要找已婚妇女、诱奸幼女、强奸女仆呢?披着“爱”的幌子,就可以违法犯罪、无视道德底线了吗?
想想真的为费尔明娜不值,以为自己暮年找到了一生挚爱,却不知道这挚爱的身后,却满是污秽、罪行累累。
▼
缺乏意义感的混沌人生与唯爱情论者
阿里萨这一生,似乎都是为爱而生。自从18岁见到费尔明娜开始,他就坠入爱河,为她肝肠寸断。在费尔明娜结婚以后,阿里萨更是纵情世俗,麻痹自己。就连后来想成为航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觉得自己配不上费尔明娜,需要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
图为阿里萨看到费尔明娜及其当地知名医生丈夫,感到了一种巨大的自卑。
那么,阿里萨自己呢,他这一生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呢?且不说他是否有考虑过为社会做些什么,他有考虑过为家庭、为自己的母亲做些什么吗?没有。爱情,就是他的全部。他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沉溺在自己虚无缥缈的爱情里。他的整个人生主线,除了爱情,可以说是混沌的,甚至是缺乏社会意义感的。
除了爱情之外,在书中,似乎看不到他有其他的热情和作为。就连他帮人写情书,也是因为对费尔明娜的感情太多,需要写情书来疏解。
图为费尔明娜的父亲拿枪指着阿里萨,让他离开自己的女儿。阿里萨则回答“没有什么比为了爱而死更光荣的事了”。
于阿里萨而言,费尔明娜不像是一个爱人或者感情上的盟友,更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块浮木。在阿里萨枯燥无聊的生活里,感觉自己在一片黑暗中看不到前路时,费尔明娜就像是一道光出现在他的生命中。
就像阿里萨初遇她时的感受,“慢慢地,他将她理想化了,把一切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中的感情全部归属于她”。然而费尔明娜最初对阿里萨的感情是,“她对阿丽萨唯一怀有的是一丝同情,因为她觉得他是得了什么病”。后面两个人开始写信之后,信件的意义对于他们而言是截然不同的。
“事实上,这些信对于她而言只是一种消遣,用来维持炭火不灭,但不必把手伸到火中。而阿里萨却在信中的每一行里把自己燃烧殆尽。他渴望用自己的狂热感染她。”
由此可见,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是不对等的。阿里萨是把爱情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燃烧自己所有的热情投入这场爱情中。但对于费尔明娜而言,这场爱情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还有学业、家庭、绘画等丰富的生活。
更残酷的真相是,费尔明娜对阿里萨更多的是一种想象中的爱情,将对方幻想成完美的样子。费尔明娜就读于一所昂贵的学校,学业优异,是一名美丽、聪明的少女。阿里萨则是一名落魄的电报员,骨瘦如柴、一副近视眼镜让他显得更加楚楚可怜。
除了视力上的缺陷,他还患有长期便秘,这迫使他一辈子都依靠灌肠剂。费尔明娜17岁时从母亲的故乡回来,在外面碰到阿里萨,此时她对阿里萨的印象是,“她看到了他那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脸庞和因爱情的恐惧而变得僵硬的双唇。
……此刻她没有感到爱情的震撼,而是跌入失望的深渊。……她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影在自己的心间占据了那么长时间。她只想出了一句话:‘我的上帝啊!这个可怜的人!’……她挥挥手,把他从自己的生活中抹掉了。”
图为费尔明娜再次见到阿里萨,却发现他并不是自己爱的人的样子。
在费尔明娜突然醒悟之后,阿里萨却依然深陷其中。他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自己对费尔明娜的爱情。他的爱非常之浓烈,不顾一切,像一个影子一样,而不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费尔明娜潜意识里不爱阿里萨的原因是,“他就好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影子。”
在很多年之后,阿里萨在一个餐厅的镜子里看到费尔明娜,并买下了那面镜子。这种行为,不仅仅可以理解为痴情,更像是一种爱而不得的执念。
图为阿里萨通过餐厅的镜子,看到了费尔明娜,并买下了这面镜子。
如果不是因为阿里萨的叔父是航运公司的董事长,顾念阿里萨是哥哥的儿子,不停的在工作上帮助他;阿里萨的母亲是一个持家有方的杂货铺店主,恐怕以阿里萨年轻时的工作态度,很难维生吧。所以阿里萨本身,并不是一个让老板满意的好员工、一个让母亲省心的好儿子,也不是一个让爱人有幸福感的好伴侣,甚至在他成为航运公司的老板之后,也主要依靠女秘书来主持大小事务。就算作为情人,他也不是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好情人。
根据书中记录,他做过的为数不多的好事,可能就是帮助一对情侣写情书,最终让这对情侣结婚生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所以,看完这本书,笔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阿里萨的人生,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个非常虚幻且缺乏意义感的人生。如果说他此生最想做的事情是:守护对费尔明娜忠贞不渝的爱情。那么,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他都没有达成。阿里萨是一个人性矛盾的结合体,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人性的“恶”,为了放纵自己不惜伤害他人。但他又始终坚信爱情的存在,并在最后达成了和初恋相守一生的愿望。
寻找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命题,一个人无论是爱情至上,还是理想至上,或者是其他的,他都有自己的自由。以前笔者相信的一句话是,“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现在可能要改成,“幸福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当然,必须在不违背社会道德底线、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
注:本文图片来自腾讯视频《一本好书》节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