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奥巴马准了 壳牌重返北极开采石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奥巴马准了 壳牌重返北极开采石油

壳牌的北极计划,是其目前最大、最引入注目也最昂贵的勘探项目,已累计投资约60亿美元。尽管获得了奥巴马政府的许可,壳牌的“北极梦”还面临环保团体的挑战。

图片来源:CFP

三年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下称壳牌,NYSE:RDS.B)又“杀回”美国北极地区,这次它获得了奥巴马政府的批准,底气更足。

5月11日,美国内政部有条件地通过了壳牌在阿拉斯加楚科奇海域(Chukchi Sea)的石油勘探计划。壳牌打算今年在北极项目上投资10亿美元(约合62.07亿元人民币),至此该公司已花费约60亿美元(约合372.41亿元人民币)勘探北极地区石油。

有条件的批准意味着壳牌拿到内政部的许可还不够,它还需要获得阿拉斯加州等联邦政府的钻井许可证,以及安全和环境执法部门的批准和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的授权。

不过,目前没有一家能源企业钻探属于美国的北冰洋区域。壳牌的北极计划,是该公司目前最大、最引入注目也最昂贵的勘探项目。

《纽约时报》报道称,联邦科学家估测楚科奇海石油储量最高达150亿桶,而美国目前日产石油900万桶。

《华盛顿邮报》援引石油专家的数据称,美国北极地区油气储备远高于英国北海地区,其中天然气储备最多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30%,石油储量占全球未探明储备的13%。

康菲(ConocoPhillips,NYSE:COP)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OSE:STL),都在北极拥有租约,但两家公司近期都没有勘探计划。

要想在北冰洋地区勘探,最大的障碍或许还是那里严苛的环境条件和极不便利的地理位置。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楚科奇海域是世界上钻探条件最危险的地区之一。这片海域极为偏远,几百英里内没有和主要城市及深水港口相连的通道。一旦发生事故,援救工人和清理漏油都十分困难。最近一个能响应溢出的海岸警卫站也距离1000多英里远。大风暴能将海浪卷起高达50英尺(约合15.24米),海水冰冷,天气极端。楚科奇海还是海洋哺乳动物如北极露脊鲸、海象的重要迁徙路线和觅食区域。

内政部海洋能源管理局主任阿比盖尔·哈珀(Abigail Ross Hopp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楚科奇海的环境、社会和生态资源仔细把控,任何海上勘探活动将继续受到严格的安全标准。

壳牌发言人柯蒂斯·史密斯(Curtis Smith)将内政部的批准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称这表明了政府对壳牌安全承诺的信任。

2012年夏季,壳牌在北极石油钻探过程中遭遇一系列事故,北极钻探计划由此暂时搁浅。这次,壳牌提出要在约40米深处竖6个油井,并使用两个容器,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作为备用。为避免发生事故时,公司对油井失去控制,壳牌还为钻井平台装置了附加设备,可用于停止主油井内的液体流动。

考虑到北极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脆弱的应急反应能力,几个环保团体对奥巴马政府的此次批准表示抗议。

“我们的政府已经迫不及待地批准在世界上最偏远和最重要的地区之一,进行有风险且考虑不周的勘探。”环保组织Oceana成员苏珊·穆雷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壳牌需验证其计划不周的投资,并不是政府允许企业将海洋置于风险中的合理理由。”

即使壳牌获得了它所需的所有许可证,它的“北极梦”还要跨过一道坎。路透社报道称,在上周,西雅图市裁定,若西雅图港想要成为壳牌前往北极钻井平台的枢纽,必须申请许可证。西雅图港发言人彼得·麦格劳表示,港口的5位委员计划在5月12日讨论此事。

史密斯则表示,公司计划将第一艘钻井船驶入西雅图北部的埃弗雷特港(Everett Port),在未来几天内将第二艘钻井船驶入西雅图港。若无法使用西雅图港口,壳牌还有其他选择及备用计划。不过,史密斯拒绝详细说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壳牌

3.9k
  • 壳牌调整高管成员,贸易主管首次进入执行委员会
  • 中海壳牌在中国投资扩建化工综合体项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奥巴马准了 壳牌重返北极开采石油

壳牌的北极计划,是其目前最大、最引入注目也最昂贵的勘探项目,已累计投资约60亿美元。尽管获得了奥巴马政府的许可,壳牌的“北极梦”还面临环保团体的挑战。

图片来源:CFP

三年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下称壳牌,NYSE:RDS.B)又“杀回”美国北极地区,这次它获得了奥巴马政府的批准,底气更足。

5月11日,美国内政部有条件地通过了壳牌在阿拉斯加楚科奇海域(Chukchi Sea)的石油勘探计划。壳牌打算今年在北极项目上投资10亿美元(约合62.07亿元人民币),至此该公司已花费约60亿美元(约合372.41亿元人民币)勘探北极地区石油。

有条件的批准意味着壳牌拿到内政部的许可还不够,它还需要获得阿拉斯加州等联邦政府的钻井许可证,以及安全和环境执法部门的批准和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的授权。

不过,目前没有一家能源企业钻探属于美国的北冰洋区域。壳牌的北极计划,是该公司目前最大、最引入注目也最昂贵的勘探项目。

《纽约时报》报道称,联邦科学家估测楚科奇海石油储量最高达150亿桶,而美国目前日产石油900万桶。

《华盛顿邮报》援引石油专家的数据称,美国北极地区油气储备远高于英国北海地区,其中天然气储备最多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30%,石油储量占全球未探明储备的13%。

康菲(ConocoPhillips,NYSE:COP)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OSE:STL),都在北极拥有租约,但两家公司近期都没有勘探计划。

要想在北冰洋地区勘探,最大的障碍或许还是那里严苛的环境条件和极不便利的地理位置。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楚科奇海域是世界上钻探条件最危险的地区之一。这片海域极为偏远,几百英里内没有和主要城市及深水港口相连的通道。一旦发生事故,援救工人和清理漏油都十分困难。最近一个能响应溢出的海岸警卫站也距离1000多英里远。大风暴能将海浪卷起高达50英尺(约合15.24米),海水冰冷,天气极端。楚科奇海还是海洋哺乳动物如北极露脊鲸、海象的重要迁徙路线和觅食区域。

内政部海洋能源管理局主任阿比盖尔·哈珀(Abigail Ross Hopp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楚科奇海的环境、社会和生态资源仔细把控,任何海上勘探活动将继续受到严格的安全标准。

壳牌发言人柯蒂斯·史密斯(Curtis Smith)将内政部的批准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称这表明了政府对壳牌安全承诺的信任。

2012年夏季,壳牌在北极石油钻探过程中遭遇一系列事故,北极钻探计划由此暂时搁浅。这次,壳牌提出要在约40米深处竖6个油井,并使用两个容器,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作为备用。为避免发生事故时,公司对油井失去控制,壳牌还为钻井平台装置了附加设备,可用于停止主油井内的液体流动。

考虑到北极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脆弱的应急反应能力,几个环保团体对奥巴马政府的此次批准表示抗议。

“我们的政府已经迫不及待地批准在世界上最偏远和最重要的地区之一,进行有风险且考虑不周的勘探。”环保组织Oceana成员苏珊·穆雷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壳牌需验证其计划不周的投资,并不是政府允许企业将海洋置于风险中的合理理由。”

即使壳牌获得了它所需的所有许可证,它的“北极梦”还要跨过一道坎。路透社报道称,在上周,西雅图市裁定,若西雅图港想要成为壳牌前往北极钻井平台的枢纽,必须申请许可证。西雅图港发言人彼得·麦格劳表示,港口的5位委员计划在5月12日讨论此事。

史密斯则表示,公司计划将第一艘钻井船驶入西雅图北部的埃弗雷特港(Everett Port),在未来几天内将第二艘钻井船驶入西雅图港。若无法使用西雅图港口,壳牌还有其他选择及备用计划。不过,史密斯拒绝详细说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