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了提高游戏水平,你付出过哪些努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了提高游戏水平,你付出过哪些努力?

我没有努力过,靠的都是天赋。(认真脸)

文| 触乐

本周的问爆是:

为了提高游戏水平,你付出过哪些努力?

忘川

换鼠标、键盘,买Pro手柄这种算不算?“内在修为”什么的真心看天赋,而我自认就是天赋有限的那种,能通关、能获胜便心满意足……

田子雨

玩MOBA的时候开训练模式练习连招,玩音游的时候用一只手操作锻炼单手灵活度,玩射击游戏的时候练习压枪(最后证明了我丝毫没有FPS游戏天赋)。花费时间最多去提升游戏水平的还是《魔兽世界》吧,研究攻略、打木桩,研究插件、配装,甚至跑回归方程来计算怎么能把伤害打高等等,《魔兽世界》耗我钱财,颓我青春。

牛旭

上学时,我的绝大部分课程都要在电脑房里进行,不过因为老师疏于管理,全班学生基本上每节课都在打游戏,一打就是整个学期。因为能随便打游戏,电脑房的火爆程度堪比免费开放的网吧,学生们原本长期低迷的出勤率都达到了史高。我也抵挡不住这种诱惑,装模作样上了几节课就窝到教室后排的游戏区加入了战局。

各届学长在电脑里留下了不少经典的单机游戏,但只有《魔兽争霸3》和《反恐精英》这样经典的竞技游戏最受欢迎。让我没想到的是,一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插班生,凭借自己在对战里摸爬滚打的经验,几乎每次都能掌控全场,也顺便成为了很多同学的“假想敌”。

为了能打败他,我在假期时疯狂钻研他常用的战术,不停训练自己的枪法,甚至模仿电竞选手设定了每日击杀目标。等到下一个学期即将开始的时候,我已经胸有成竹。不幸的是,开学之后,插班生已经退学了,而我那闭门造车的训练方式也没能让我超越其他同学,依旧只能混个平均水平。后来和同学一起吃饭时聊到这件事,发现他们居然都曾在假期里埋头苦练,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

梅林粉杖

我试图课金,课金有可能提高胜率,不课金便万万不可能提高。

好吧,正经说,我在任何游戏里遇到瓶颈,可能都没有一股非要怎么怎么样,一定要达到什么什么的劲头。尤其是对战游戏,玩游戏还是为了更快乐一点,实在打不过对手,还是玩单机算了……

陈静

仔细想想,我应该是没充过钱……

认真地说,我一直觉得,有些游戏里的“变强”只是角色变强,而另一些游戏是让玩家本人变强。前者刷时间就够了,后者则需要长时间练习。就像当年沉迷《怪物猎人P2》时,为了打过双金狮,成功村毕业,我是真的看了很多大佬视频,学习打法,猛练自己不擅长的武器……当大金狮最终倒下,我是真的觉得自己变强了。

胡正达

玩《守望先锋》时开自定义,只开爆头伤害,用麦克雷打安娜。效果还是不错的。玩《英雄联盟》开自定义,用冰鸟裸装练补刀。

其他游戏的话,更多是看视频学经验和思路,我觉得打大部分游戏时思路清晰都很重要。

熊宇

当年打《炉石传说》喜欢玩竞技场,看了很多视频,仔细研究每张卡的数据差别。然后疯狂打,最终效果显著,那会儿周平均胜场在6到9胜间浮动。但后来就比较懒了,一边看书一边打游戏,再加上总体上玩家的水平也在提升,萌新变少,战绩就下去了。

拖泥钱

为了通关《银河战士》,每次我都会竭尽所能收集每一个导弹+1、血+1,这游戏在难度设计上包容度很高,大佬可以初始血量、导弹数速通裸过,我这种菜鸡就靠磨血磨导弹,要不然很可能在打最后Boss的时候血不够,含恨而亡。

另外我练习过一阵《动物园管理员:对战》,就是两个玩家在线三消,单位时间比拼消除数量。经过练习我的排名稳步上升,但遇到大佬依然是立刻死亡。后来我意识到这游戏练习到最后就是拼天赋,我就放弃了。改玩单机版的《宝石迷阵》了。

刘淳

我没有努力过,靠的都是天赋。(认真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了提高游戏水平,你付出过哪些努力?

我没有努力过,靠的都是天赋。(认真脸)

文| 触乐

本周的问爆是:

为了提高游戏水平,你付出过哪些努力?

忘川

换鼠标、键盘,买Pro手柄这种算不算?“内在修为”什么的真心看天赋,而我自认就是天赋有限的那种,能通关、能获胜便心满意足……

田子雨

玩MOBA的时候开训练模式练习连招,玩音游的时候用一只手操作锻炼单手灵活度,玩射击游戏的时候练习压枪(最后证明了我丝毫没有FPS游戏天赋)。花费时间最多去提升游戏水平的还是《魔兽世界》吧,研究攻略、打木桩,研究插件、配装,甚至跑回归方程来计算怎么能把伤害打高等等,《魔兽世界》耗我钱财,颓我青春。

牛旭

上学时,我的绝大部分课程都要在电脑房里进行,不过因为老师疏于管理,全班学生基本上每节课都在打游戏,一打就是整个学期。因为能随便打游戏,电脑房的火爆程度堪比免费开放的网吧,学生们原本长期低迷的出勤率都达到了史高。我也抵挡不住这种诱惑,装模作样上了几节课就窝到教室后排的游戏区加入了战局。

各届学长在电脑里留下了不少经典的单机游戏,但只有《魔兽争霸3》和《反恐精英》这样经典的竞技游戏最受欢迎。让我没想到的是,一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插班生,凭借自己在对战里摸爬滚打的经验,几乎每次都能掌控全场,也顺便成为了很多同学的“假想敌”。

为了能打败他,我在假期时疯狂钻研他常用的战术,不停训练自己的枪法,甚至模仿电竞选手设定了每日击杀目标。等到下一个学期即将开始的时候,我已经胸有成竹。不幸的是,开学之后,插班生已经退学了,而我那闭门造车的训练方式也没能让我超越其他同学,依旧只能混个平均水平。后来和同学一起吃饭时聊到这件事,发现他们居然都曾在假期里埋头苦练,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

梅林粉杖

我试图课金,课金有可能提高胜率,不课金便万万不可能提高。

好吧,正经说,我在任何游戏里遇到瓶颈,可能都没有一股非要怎么怎么样,一定要达到什么什么的劲头。尤其是对战游戏,玩游戏还是为了更快乐一点,实在打不过对手,还是玩单机算了……

陈静

仔细想想,我应该是没充过钱……

认真地说,我一直觉得,有些游戏里的“变强”只是角色变强,而另一些游戏是让玩家本人变强。前者刷时间就够了,后者则需要长时间练习。就像当年沉迷《怪物猎人P2》时,为了打过双金狮,成功村毕业,我是真的看了很多大佬视频,学习打法,猛练自己不擅长的武器……当大金狮最终倒下,我是真的觉得自己变强了。

胡正达

玩《守望先锋》时开自定义,只开爆头伤害,用麦克雷打安娜。效果还是不错的。玩《英雄联盟》开自定义,用冰鸟裸装练补刀。

其他游戏的话,更多是看视频学经验和思路,我觉得打大部分游戏时思路清晰都很重要。

熊宇

当年打《炉石传说》喜欢玩竞技场,看了很多视频,仔细研究每张卡的数据差别。然后疯狂打,最终效果显著,那会儿周平均胜场在6到9胜间浮动。但后来就比较懒了,一边看书一边打游戏,再加上总体上玩家的水平也在提升,萌新变少,战绩就下去了。

拖泥钱

为了通关《银河战士》,每次我都会竭尽所能收集每一个导弹+1、血+1,这游戏在难度设计上包容度很高,大佬可以初始血量、导弹数速通裸过,我这种菜鸡就靠磨血磨导弹,要不然很可能在打最后Boss的时候血不够,含恨而亡。

另外我练习过一阵《动物园管理员:对战》,就是两个玩家在线三消,单位时间比拼消除数量。经过练习我的排名稳步上升,但遇到大佬依然是立刻死亡。后来我意识到这游戏练习到最后就是拼天赋,我就放弃了。改玩单机版的《宝石迷阵》了。

刘淳

我没有努力过,靠的都是天赋。(认真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