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伯彦
一个时代终结了。
50 岁的尤根·雅库伯(Jürgen Jakubeit )几乎从未离开过家乡。和生活在德国北威州鲁尔区哈尼尔煤矿(Prosper-Haniel)的许多先辈们一样,尤根在矿井下工作了大半辈子。
2018 年 12 月 21 日,尤根最后一次下到地下 1200 米深处,将一块7公斤重的“黑色黄金”带回地面,它不仅代表着尤根矿工生涯的结束,也是德国开采出的最后一块黑煤。
从尤根手中接过这块黑煤的是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他同样出生于鲁尔区的小城代特莫尔德(Deltmold)。
“谢谢,伙计,平安,未来!”(Danke, Kumpel, Glückauf, Zukunft!)随着施泰因迈尔简短致辞的结束,尤根工作的哈尼尔煤矿宣告关闭,这是德国境内最后一座黑煤矿。
历史上一直以发达农业示人的鲁尔地区,在 19 世纪上半叶迎来了它辉煌的时代。随着黑煤资源的发现及工业革命的兴起,鲁尔地区的煤矿以及钢铁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小村镇迅速崛起成为德国重要工业城市。以鲁尔区的重工业为基础,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成为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全世界的底牌。
随着煤炭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比重的下降、鲁尔区煤炭开采难度的增加,以及来自海外市场廉价煤炭的竞争,1960年代起,从1960 年代起,鲁尔区开始滑向深渊,大批煤矿、钢铁企业倒闭。
尽管工业时代的辉煌早已不在,但是煤炭和钢铁留下的烙印依然在诉说着兴衰。
总部毗邻盖尔森基兴市的埃瓦尔德煤矿(Zeche Ewald)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同时,埃瓦尔德煤矿正式成立。次年,埃瓦尔德1号矿井开挖,在464米深处发现富煤岩层。1907年,5号矿井竣工并开始开采黑煤,埃瓦尔德煤矿成为盖尔森基兴周边最大的采煤企业。
即使是两次世界大战也没能阻止埃瓦尔德煤矿蓬勃的发展趋势。1941年,因为战争对煤炭的大量需求以及矿井的防空洞效应,埃瓦尔德的7号矿井于地下700米开始建设,这座联通3号、4号矿井的现代化中央矿井于1955年正式投入使用。
伴随着马歇尔计划以及莱茵经济奇迹,埃瓦尔德煤矿在1960年代迎来了黄金时代,平均200万吨以上的年采煤量、大量涌入的客籍工人使得煤矿总部所在的黑尔滕(Herten)小城,在十年之内人口几乎翻倍。
1960年代,德国的煤矿企业就感受到了来自美国和东欧的廉价煤的压力。此时鲁尔区的平均开采深度已超过650米,日益高企的开采成本使得鲁尔的煤矿即便在德国市场上也变得无利可图。1969年,和鲁尔区众多艰难求生的煤矿一样,埃瓦尔德煤矿被整合到新成立的德国煤矿集团RAG。
凭借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成本控制以及RAG集团的倾斜性照顾,埃瓦尔德煤矿在能源危机爆发的1970年代不仅避免了关门的命运,还先后合并了Bismack、Recklinghausen、Schlägel & Eisen以及Hugo等兄弟煤矿,并在1981年达到了煤炭开采的峰值。
但是庞大的开采吨数背后是巨额的政府补贴。为了避免煤矿关停后的失业潮,以及保证鲁尔煤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联邦政府甚至每吨煤炭需要补贴80马克。
随着鲁尔区结构转型的顺利开展,2000年3月28日,埃瓦尔德煤矿最终迎来了它的终结。
煤炭和钢铁,曾经是鲁尔区的灵魂。伴随着煤矿全军覆没而一同崩溃的,还有鲁尔区庞大的钢铁产业。
杜伊斯堡-梅迪奇冶炼厂(Hüttenwerk Duisburg Meiderich),距离欧洲最大的内河港、鲁尔区第一大港杜伊斯堡市中心仅7公里,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
1902年,奥古斯特·蒂森在这里成立了“冶金股份公司”,短短一年之内,三座高炉拔地而起。蒂森在梅迪奇工厂使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使得大规模从硬煤中提取高热值的焦炭成为可能。1907年,中央发电厂、中央冷却厂以及5号高炉相继竣工,工厂厂区面积翻倍,凭借炼焦-冶炼-发电三位一体的优势,梅迪奇工厂迅速成为全德范围内最重要的工业企业之一。
伴随着工厂扩张的是工人新村的建立:一个拥有小学、幼儿园和众多啤酒馆的居民区在地图上开始出现,居民区的水、电和煤气由工厂直接免费提供。
十年的快速增长后,梅迪奇工厂迎来了第一次挑战。尽管鲁尔区有着极为丰富的优质黑煤资源,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却导致来自瑞典的铁矿供应难以为继。吃紧的战争导致三分之一的工人被抽调前往前线,缺口则由女性及战俘填补。到了1916年,梅迪奇工厂的五座高炉中仅有两座仍能运作。
直到一战结束四年之后的1922年,梅迪奇工厂的产量才恢复到战前水平。1923年,德国恶性通货膨胀的爆发导致了法国军队占领了整个鲁尔地区,包括梅迪奇工厂在内的众多工业设施都被法军拆走,当作一战战争赔款的抵押物。
1926年,众多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开始抱团取暖,梅迪奇工厂被整合进“奥古斯特·蒂森冶炼股份公司”,负责蒂森钢铁帝国的生铁生产。1936年,梅迪奇工厂的产能再次创下新高,在二战期间,工厂过半的设备毁于1943年的盟军空袭。
与埃瓦尔德煤矿类似,梅迪奇工厂在1950-1960年代的经济奇迹中达到了巅峰。在接下来的1970年代衰落。
1973年,梅迪奇工厂的三座高炉因为产能过剩以及成本控制不得不被永久关停。与煤矿企业因资源耗尽走到尽头不同,击倒以梅迪奇工厂为代表的钢铁企业的,是68年工人运动导致的人工成本上升、石油危机之后相对美元疯狂升值的德国马克,以及1970年代经济滞涨所带来的钢铁成品需求下滑。
1983年,在股东大会的压力下,蒂森康采恩(Thyssen Konzern)将“蒂森钢铁股份公司”(Thyssen Stahl AG)单独剥离出来,并制定了“900计划”,即将每年公司的钢产量控制在90万吨(即900千吨)以下,来应对产能过剩。在隶属该于公司的众多钢铁厂中,负责低附加值的生铁生产的梅迪奇工厂不幸地被写上了第一批关停名单。
1985年4月,梅迪奇工厂的生铁历史总产量永远地停在了5700万吨。
埃瓦尔德煤矿和梅迪奇工厂都已走入历史。在工厂原址上新立起的牌子来自于鲁尔区旅游局,如今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鲁尔区工业旅游的重要景点。
这样的转型也许是个优秀的地区转型案例,但埃瓦尔德煤矿和梅迪奇工厂所在的盖尔森基兴和杜伊斯堡,直至今日仍被视为德国失业率和犯罪率最高的城市。
煤炭和钢铁,不仅是鲁尔区的象征,也流淌在鲁尔人的血液之中。如今已经决定效仿巴伐利亚,走科技产业之路的鲁尔区,会是一艘丢掉了工业之魂的忒修斯之船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