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涤新资本论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凭借这句广告语,让维维豆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豆奶大王,曾一度占据70%的市场份额。如今它怎样了?还开怀得起来吗?
维维豆奶的发展史▲▲▲
1992年,维维豆奶品牌创立。当年,引发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渴望》登陆荧屏,创始人崔桂亮带着家底子10万元来到徐州电视台,买断了特约播映权。随后,维维豆奶声名鹊起,火爆异常。
从1992年开始,凭借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级卫视最黄金的时段广告,让“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的歌声传遍全国,维维豆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维维豆奶的销量也是持续上升,到1994年就达到了5个亿。
到1997年,维维豆奶销售额更是飙升到13亿元,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0%,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豆奶大王“,并在此后连续十多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2000年,维维豆奶品牌的所有者——维维股份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当年利润达到了1亿元。随后,维维豆奶就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先后投资20多家公司。
竞争对手后来居上
维维豆奶2017年的收入是46亿元,而作为后来者的香港维他奶后来居上,在2017年营收57亿元,实现反超。
除了维他奶,伊利、蒙牛、达利食品也已经杀入豆奶市场。其中,达利食品旗下的豆本豆,更是请孙俪代言,以广告轰炸的形式抢占市场,2017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
跨界失败王失败一:进军乳业
2001年,维维股份大张旗鼓地进军乳业,并将乳品作为其第二大支柱产业。
拿着上市募集的近10亿,维维股份进军乳业,开展收购、自建公司。维维股份先后组建徐州维维乳业、维维农牧业、维维麦片等公司,收购珠江特区牛奶公司、新疆呼图壁怡然乳业等公司。
一连串的收购、控股、组建,维维乳业的版图涉及到新疆、西安、宁夏、武汉等地,把募资而来的钱花得差不多了。
当然,10亿砸下去效果还是有的,到2007年乳业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达40%,豆奶业务占比55%。基本达到了上市时立下的将乳业作为第二大支柱产业的目标。
但好景不长,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中国乳业进入洗牌期,竞争环境恶劣。到2010年,维维乳业亏损了1878万元。之后,维维乳业一蹶不振。
应该来说,维维股份进入乳业的契机非常好,当时伊利和蒙牛规模都不算大,维维还是很有机会做大的。但最后却落败了,维维总结出原因:是没有自己的奶源基地和人才缺乏。
失败二:跨界白酒
进军乳业失败后,维维股份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第二支柱产业,那就是白酒。白酒的毛利想必很多,茅台的净利润能够达到销售额的一半左右,可以说是暴利了,谁看了都眼馋。因此,白酒上花轿,取代当初牛奶的地位。
早在2005年,维维股份就谋划收购古井贡酒,但未果。于是,在2006年至2008年,总共花费1.2亿元收购了江苏双沟酒业4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来又以4亿元的价格出售,3年时间赚了2亿多,这让维维股份尝到了甜头。
随后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整合,白酒收入占据了维维股份半壁江山,成为了新的支柱产业。
但从2013年开始,白酒行业出现调整,白酒业务的收入开始下滑,从2012年的19亿元下降到2017年的7亿元。
除了乳业和白酒两个行业,从2000年上市以来,维维股份先后卖过饮料、挖过煤、卖过茶、榨过油、盖过楼房、卖过楼、酿过酒、搞过金融、涉足过生物制药,只要能赚钱的,它都做过。
跨界打劫十六年,搞得身心疲惫,说起来都是满满的泪。
维维股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啥?
根本原因在于其不够专注,不够创新,太过分散精力。维维股份一直以中粮集团为榜样,意图打造一个横跨粮、农、奶、油、酒、茶等行业的大型集团,但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17年的跨界,维维股份可以说是副业在原地踏步,没有哪块做成了强势产业,而主业的豆奶却一直下滑。
最后的结果是主业豆奶市场份额被对手吞噬,跨界的副业也没什么起色,甚至还拖垮主业,最终却落得个“跨界失败王”的名头。
维维股份从快速成长到衰落,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企业做到了行业龙头,到底是进行跨界多元化,还是在本行业内进行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维维股份留给我们很多思考,企业的顶层设计实在是太重要,如果顶层设计层面出了问题,会导致企业越走越偏,直到衰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