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选角都是怎么回事?20个最具争议的选角!

纳塔莉·波特曼要出演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这个决定引起了很多争议。不过很多电影的选角看上去总是不尽人意,结果却大相径庭。

Lisa Respers France · 评论(0)

  • 有时候,给期待值很高的电影选角时,导演可能会觉得相当棘手。刚开始决定本·阿弗莱克特饰演蝙蝠侠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也不能在网上公布这个消息。但在新闻报道出来以后,几乎所有人都很嫌弃这个决定,他们认为:这简直太糟糕了,简直要“载入史册”。

  • 《五十度灰》选角也不是很成功,达科塔·约翰逊和查理·汉纳姆(后来被换成杰米·多南)也被小说粉嫌弃成渣,他们心中理想的安娜斯塔西娅·斯蒂尔起码是艾玛·沃特森,而霸道总裁应该是罗伯特·帕丁森。

  • 詹妮弗·劳伦斯出演《饥饿游戏》那个足智多谋的女主角,也是躺枪无数。“我是超级粉丝,所以接了这个角色。”詹妮弗对那些批评她的粉丝回应道。很多人甚至对她“太大只”、“头发颜色不对”来挑刺,但最终这些牢骚都被那些反应积极的粉丝、评论家和票房成绩给逆袭了。

  • 对于马龙·白兰度或任何一个出演《教父》中科里昂家族的演员来说,演绎其中的角色甚至比电影本身的故事还要难,内部人员在2009年时对《名利场》说。派拉蒙其实一点也不想要白兰度,而是劳伦斯.奥立弗、欧内斯特·博格宁或者安东尼·奎恩。但是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知道,白兰度才是那个对的人。电影上映后,结果正如弗朗西斯所料。

  • 由英国演员来扮演典型美国人现在已经很常见了,但是在30年代可不是这样。当时由于让费雯丽出演斯嘉丽,制片人还担心会遭到激烈反对。为了还原《飘》的女主,费雯丽不得不去适应南方口音和举止,但还有是很多人觉得费雯丽不该去“毁掉”这个角色。最终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费雯丽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奥斯卡奖。

  • 2013年在同名戏剧《独行侠》失败以后,约翰尼·德普承诺自己会重塑印第安人Tonto的形象,不过观众对此十分警惕。德普并不是土著(虽然他说自己有土著血统),最终由于他太依赖于刻板印象,而使他的诺言成为空话。

  • 好莱坞的埃及艳后形象曾被激烈讨论过,很多人认为不应该让有色人种的女性来饰演这个角色,因此1963年伊丽莎白·泰勒版是经好莱坞“刷白”过的经典荧幕形象。之后安吉丽娜·朱莉被称作成功塑造了埃及艳后的人,遭到极其激烈的反对,他们说:是时候找个有色人种的女性来演埃及艳后了!

  • 蝙蝠侠粉简直都敏感爆了!希斯·莱杰被选为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黑暗骑士》小丑的时候,批评声就开始不绝于耳:“你**是不是在开玩笑!”莱杰回敬他们的是一枚闪瞎眼的小金人。

  • 《暮光之城》的粉丝们当初可是非常不喜欢罗伯特·帕丁森来演他们迷恋的爱德华。他们一致表示“很不开心”,嫩牛五方怎么能够跟我们华丽丽金灿灿闪瞎眼的爱德华相提并论呢!!不过在经过五部电影的洗眼之后,帕丁森已经甩不掉“暮光男”这个标签了。

  • 想到奥黛丽·赫本不会唱歌,1964年她演《窈窕淑女》的时候简直让人抓狂,特别是跟会唱歌又演过该角色的朱丽叶·安德路相比。为什么最后选赫本啊!就在学院奖给了赫本冷脸以后,《窈窕淑女》的戏剧一举夺得1965年的奥斯卡奖。

  • 安妮·海瑟薇要演《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猫女时,很多影迷威胁说要抵制这部电影,网上充斥着要求换人的评论。但安妮·海瑟薇的确是一只轻盈、狡猾又感性的猫女,有关她的评价最后都变得十分积极正面。

  • 得知詹妮弗·洛佩兹要出演墨西哥裔美国女歌手Selena的传记片时,很多评论家都直摇头,甚至扬言要抗议。怎么指望没有什么音乐天赋的波多黎各裔美国女演员,去演绎一个出色歌手留下的那些Tejano音乐呢?但事实上到最后,这个角色是詹妮弗塑造的角色中最杰出的一个。

  • 在影迷抗议本·阿弗莱克特之前,其实都对迈克尔·基顿出演蝙蝠侠抱有相同的心态。1989年,蒂姆·波顿决定在自己的喜剧《蝙蝠侠》中启用基顿的时候,大家从“失望到不喜欢”,但事实上1989年版已经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基顿,但绝对有他的功劳)。

  • 丹尼尔·克雷格在《007:大破天幕杀机》的表现真是帅爆了,但是在2006年的《007:大战皇家赌场》中,就连导演萨姆·门德斯都觉得自己挑错人了,但是在看成片的时候,他又把那些后悔的言论咽了回去。

  • 杰克·吉伦哈尔已经达到了事业巅峰,但在《波斯王子:时之刃》那个时期,因为他出演波斯王子而遭致很多批评和质疑,“为什么让一个白人来演波斯王子啊!”

  • 汤姆克鲁斯出演《夜访吸血鬼》莱斯特的时候,原著作者非常不开心,她认为克鲁斯没有那种独特的声线。“他到底是怎么念台词的?又要怎么发挥莱斯特的能力?”后来事实证明阿汤哥就是达到了她的预期。

  • 佐伊·索尔达娜在饰演妮娜·西蒙的时候也遭致了很多反对,因为她一点儿也不爵士,也不会唱歌,几乎不具备任何特征,包括长相。最后创作团队只好把她的肤色改的更黑...

  • 科幻故事的角色基本没有有确切的形象,当年伊德瑞斯·艾尔巴出演雷神“托尔”的时候阻力很大,因为人们不愿意承认有色人种带有神的属性。但是他回应说:“非洲血统的演员出演神,不可思议吗?伊丽莎白·泰勒演过埃及艳后,甘地是本·金斯利演的(他们都是白人)。”

  • M. Night Shyamalan的漫改电影《最后的气宗》非常让人失望。这部漫画的主角是个非常受欢迎的人,他具有亚洲血统,但选角的时候却挑了个白人。粉丝们觉得这太奇怪了,真的是个败笔。“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正确,也是不真实的。”

  • 在《教父3》中,出演玛丽·科里昂的是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女儿索非亚,而不是薇诺娜·瑞德。电影上映后,评论家开始嘲笑说,女儿完全毁掉了老爹的电影。

更多图片报道

评论(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