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顶级富豪狂转170亿至离岸信托!他们到底想干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顶级富豪狂转170亿至离岸信托!他们到底想干啥?

去年底共有4位中国富豪基于税务与尽早规划财富传承的考量,将超过170亿美元的财富转移到离岸家族信托基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报道,去年底共有4位中国富豪基于税务与尽早规划财富传承的考量,将超过170亿美元的财富转移到离岸家族信托基金。

这4位富豪是: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达利食品董事长许世辉、周黑鸭实控人唐建芳。

孙宏斌

已在去年12月31日将手中大部分融创股权转让给SouthDakota Trust Co.。

吴亚军

去年11月22日,龙湖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获信托公司知会,作为家族财富及传承计划的一部分,已将Silver Sea全部已发行股本由母亲信托(吴氏家族信托)分派至女儿信托。由于吴亚军和女儿的家族信托受托人都是同一家信托公司,转让时无需改变上市公司的控股架构,股份由吴氏信托分派到女儿信托中即可,不必真正分割股权。

许世辉

12月7日,许世辉及许阳阳分别向陈丽玲转让其于Divine Foods-1及Divine Foods-3的2%及100%控股权益。转让事项完成后,许氏家族信托通过受托人及甲公司分别持有Divine Foods-1、Divine Foods-2及Divine Foods-3的2%、100%及100%的控股权益。

唐建芳

2018年12月18日,唐建芳完成以零代价分别将ZHY Holdings II及健源的全部已发行股本转让予ZHY X Holdings(由受托人(以其作为富裕家族信托受托人的身份)持有)。富裕家族信托由唐建芳作为委托人以其本身及其家族成员为受益人设立。

这四位大亨的所有权结构中均包含英属维尔京群岛实体。除融创中国外,其他3家公司的转让目的都与接班人计划有关。

除了这4家,近几个月内至少还有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成立或将股份转移往离岸信托。比如景瑞、宝龙地产及旭辉控股等;而小米的雷军,早在小米上市之前就成立家族信托,管理其所持有的小米股份。

纷纷转入离岸家族信托的原因

越来越多富豪将大量财富纳入离岸家族信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导致他们担心财富受到巨大投资风险。市场环境倒逼富豪们的财富观念发生骤变——从以往的追求高回报,向财富长期保值与个性化财富传承转变。

要明确一点的是,离岸信托是无法完全避税的,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更多税收递延空间。离岸信托作为一个工具,完全能够满足富豪们“财富保值增值”、“税收递延”和“完美传承”这三大核心需求。

● 保值增值

离岸家族信托的投资策略是——主要将信托资产投资于新经济、配置在跨周期的投资项目里,在尽可能分散投资风险同时降低家族信托资产净值波动性,实现财富的长期保值。

同时,建议委托人在信托架构中也放入保险。因为保险和家族信托具有天然的相通性和互补性,大部分资金拿去进行长期投资获取高收益,但放入了保险就能起到保证信托资产现金流充裕的作用。

● 税务相关

随着CRS到来,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将会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中进行交换,富豪们的离岸家族信托的资产状况也会被曝光,存在被追缴税收的可能性。

通常,专业的家族传承服务团队会在委托人将财富纳入信托前,对财富来源是否合法完税进行审核。除非委托人自己隐瞒非法来源,否则不太会要求离岸家族信托里的资产补缴税收。

相比补缴税款,更多人担心的是未来受益人在得到这笔财富时,是否需要缴纳相应的遗产税或个人所得税。

坦白说,目前中国新税法也没有明确是否将离岸家族信托资产传承纳入应税项目。事实上,是否需要缴纳遗产税或个人所得税,很大程度与受益人国籍存在密切关系。若受益人属于中国国籍,不排除未来要依法纳税,但受益人也可以通过离岸家族信托实现税收递延,尽可能实现家族财富传承最大化。

● 风险隔离

将资产转入离岸家族信托,还有一个更现实的算盘,就是将个人财富与企业经营风险隔离。

比如很多地产企业创始人在融资类理财产品里承担无限连带担保义务,若这类理财产品出现兑付逾期,金融机构有权冻结他们的个人资产(包括持有的公司股权)用于兑付本金利息。但当个人财富转入家族信托基金后,它就不属于个人所有,因此金融机构无法对这笔资产进行冻结或做其他处理,操作难度大幅增加。

在制定家族传承服务这点上,宜信财富优势明显。凭借离岸岛、美国和境内这三大主要地域,协助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去设立家族信托。优秀的投资能力、专业的国际化能力和灵活的私人定制化能力,势必为高净值人士在财富保值增值、税务筹划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顶级富豪狂转170亿至离岸信托!他们到底想干啥?

去年底共有4位中国富豪基于税务与尽早规划财富传承的考量,将超过170亿美元的财富转移到离岸家族信托基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报道,去年底共有4位中国富豪基于税务与尽早规划财富传承的考量,将超过170亿美元的财富转移到离岸家族信托基金。

这4位富豪是: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达利食品董事长许世辉、周黑鸭实控人唐建芳。

孙宏斌

已在去年12月31日将手中大部分融创股权转让给SouthDakota Trust Co.。

吴亚军

去年11月22日,龙湖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获信托公司知会,作为家族财富及传承计划的一部分,已将Silver Sea全部已发行股本由母亲信托(吴氏家族信托)分派至女儿信托。由于吴亚军和女儿的家族信托受托人都是同一家信托公司,转让时无需改变上市公司的控股架构,股份由吴氏信托分派到女儿信托中即可,不必真正分割股权。

许世辉

12月7日,许世辉及许阳阳分别向陈丽玲转让其于Divine Foods-1及Divine Foods-3的2%及100%控股权益。转让事项完成后,许氏家族信托通过受托人及甲公司分别持有Divine Foods-1、Divine Foods-2及Divine Foods-3的2%、100%及100%的控股权益。

唐建芳

2018年12月18日,唐建芳完成以零代价分别将ZHY Holdings II及健源的全部已发行股本转让予ZHY X Holdings(由受托人(以其作为富裕家族信托受托人的身份)持有)。富裕家族信托由唐建芳作为委托人以其本身及其家族成员为受益人设立。

这四位大亨的所有权结构中均包含英属维尔京群岛实体。除融创中国外,其他3家公司的转让目的都与接班人计划有关。

除了这4家,近几个月内至少还有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成立或将股份转移往离岸信托。比如景瑞、宝龙地产及旭辉控股等;而小米的雷军,早在小米上市之前就成立家族信托,管理其所持有的小米股份。

纷纷转入离岸家族信托的原因

越来越多富豪将大量财富纳入离岸家族信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导致他们担心财富受到巨大投资风险。市场环境倒逼富豪们的财富观念发生骤变——从以往的追求高回报,向财富长期保值与个性化财富传承转变。

要明确一点的是,离岸信托是无法完全避税的,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更多税收递延空间。离岸信托作为一个工具,完全能够满足富豪们“财富保值增值”、“税收递延”和“完美传承”这三大核心需求。

● 保值增值

离岸家族信托的投资策略是——主要将信托资产投资于新经济、配置在跨周期的投资项目里,在尽可能分散投资风险同时降低家族信托资产净值波动性,实现财富的长期保值。

同时,建议委托人在信托架构中也放入保险。因为保险和家族信托具有天然的相通性和互补性,大部分资金拿去进行长期投资获取高收益,但放入了保险就能起到保证信托资产现金流充裕的作用。

● 税务相关

随着CRS到来,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将会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中进行交换,富豪们的离岸家族信托的资产状况也会被曝光,存在被追缴税收的可能性。

通常,专业的家族传承服务团队会在委托人将财富纳入信托前,对财富来源是否合法完税进行审核。除非委托人自己隐瞒非法来源,否则不太会要求离岸家族信托里的资产补缴税收。

相比补缴税款,更多人担心的是未来受益人在得到这笔财富时,是否需要缴纳相应的遗产税或个人所得税。

坦白说,目前中国新税法也没有明确是否将离岸家族信托资产传承纳入应税项目。事实上,是否需要缴纳遗产税或个人所得税,很大程度与受益人国籍存在密切关系。若受益人属于中国国籍,不排除未来要依法纳税,但受益人也可以通过离岸家族信托实现税收递延,尽可能实现家族财富传承最大化。

● 风险隔离

将资产转入离岸家族信托,还有一个更现实的算盘,就是将个人财富与企业经营风险隔离。

比如很多地产企业创始人在融资类理财产品里承担无限连带担保义务,若这类理财产品出现兑付逾期,金融机构有权冻结他们的个人资产(包括持有的公司股权)用于兑付本金利息。但当个人财富转入家族信托基金后,它就不属于个人所有,因此金融机构无法对这笔资产进行冻结或做其他处理,操作难度大幅增加。

在制定家族传承服务这点上,宜信财富优势明显。凭借离岸岛、美国和境内这三大主要地域,协助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去设立家族信托。优秀的投资能力、专业的国际化能力和灵活的私人定制化能力,势必为高净值人士在财富保值增值、税务筹划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