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塞电影
昨天在饭桌上,有个朋友问巴塞君:
《新喜剧之王》是烂片吗?
小巴一边沉浸在海鲜大餐里不可自拔,一边让舌头在百忙之中咬出一个发音——
L——an——烂!
上映4天,豆瓣评分5.9,负面评价满地走。
票房被《熊出没》轻松完虐,排片率只剩下9.5%。
评论区里,除了个别铁粉给出5星好评,其他全是吐槽。
炒冷饭、卖情怀、不好笑、广告太硬、毫无诚意、胡说八道、莫名其妙……
为了表达不满,有人搬出《大话西游3》和《逐梦演艺圈》两部史诗级烂片,认为《新喜剧之王》跟它俩一样烂。
更机灵的,还喊出「我们不欠星爷电影票、星爷欠我们一张电影票」的口号。
巴塞君觉得,网友们虽然说话难听,但真的不过分。
这部杀入春节档的喜剧电影,既没有连贯的故事,也没有充足的笑点。
观众们全程尴尬、一脸黑线,还得看微视短视频、新氧整形APP、华为荣耀手机的各种广告。
大过年的,掏钱买不痛快,换谁谁乐意?
如果不是周星驰,小巴甚至不会再多想它一秒。
但恰恰是因为周星驰,我们在吐槽烂片之余,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位享誉盛名的喜剧之王,真的变成「新烂片之王」了吗?
其实,从2008年的《长江七号》算起,周星驰的下坡路已经走了十年。
在那之前,只要是星爷导演的电影,不论联合执导还是独立执导,评分都贼高。
7.9分的《食神》,是其中最差的一部。
而在奥运年之后,随着电影、互联网的疯狂发展,周星驰的口碑开始走衰:
《长江七号》6.5分敲响警钟,《西游降魔篇》7.1分稍稍回血,《美人鱼》6.7分再落平阳。
如果算上5.5分的《西游伏妖篇》(周星驰监制、编剧),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跌破6分了。
跟评分相匹配的,是星爷越来越差的观众缘。
其实包括小巴在内的大多数人,都算不上周星驰的真爱粉。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真爱粉的呐喊声中,默认着星爷的神坛地位。
2008年以后,随着作品质量下滑,路人粉开始倒戈。
发展到今天,真爱粉已经被扣上脑残粉的帽子,再也没了摇旗呐喊的戾气。
他们背着「捧杀周星驰」的罪名,一边想反驳,一边找不到10年内的论据,只好气得原地脱粉。
另一方面,周星驰性格孤傲、执拗,不擅长与人相处,在娱乐圈树敌无数。
老搭档吴孟达,闹掰了;老大哥洪金宝,指责他「不能只当自己是人,别的都是狗」;包括黄圣依在内的多位「星女郎」,也都跟他分道扬镳。
恶劣的人际关系,也成为许多观众疏远周星驰的理由。
时至今日,周星驰新作票房口碑双扑街,已经没什么人为他喊冤叫屈了。
大多数观众,只是路过的旁观者。
跟着周星驰一起从神坛跌落的,还有「无厘头喜剧」。
曾几何时,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承包着盗版盘里80%的笑点。
但是和其他香港影人一样,属于经典港片的黄金时代,早就过去了。
如今的华语影坛,完全属于内地院线,属于你我的每一次购票选择。
被迫内地化的周星驰,因为丢掉「香港演员+普通话配音」的老味道,必定会让片子陷入尬聊和尬演。
无厘头电影,就这样成了莫名其妙的烂片。
周星驰的国语配音:石班瑜先生
《新喜剧之王》扑街后,有些人说,周星驰被高估了。
可是在巴塞君看来,根本就没有高估。
观众对星爷的真正误解,其实是「错认」。
真正的周星驰,从来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逗比。
他说起话来腼腆低沉,跟电影里石班瑜的配音,简直天差地别。
生活中他不爱笑,更不爱玩闹。孤僻偏执,悲观忧郁,这才是他的常态。
那一头白发和一脸疲惫,每次看了都叫人心疼。
他出演的一出出悲剧,总是被我们看成喜剧。
《大话西游》因为太悲,当年上映时票房惨淡。几年后盗版光盘大流行,周星驰的名字火遍全国,他本人却一直在还电影扑街的「债」。
《喜剧之王》的结局看似圆满,但尹天仇战胜毒贩的情节过于匪夷所思。经过多年沉淀,有观众逐渐意识到,尹天仇其实死在了枪战中,后面的欢天喜地只是一场梦。
《功夫》的悲剧色彩就更浓了。结尾处,周星驰与黄圣依四目相对,镜头旋转,小男孩拉着小女孩走出画面。这时入画的「群众演员」,如果你看得够仔细,会发现他们全都是主要演员——
左边的一对夫妇,是包租公和包租婆;
他们身后指挥交通的人,是火云邪神;
中间的西服男,是公交车上的四眼仔;
右边玩壁咚的光腚男,是贫民区的理发师。
也就是说,整个《功夫》的故事,都只是小男孩脑子里的想象。
就像我们小时候被人欺负了,回家想象自己如何复仇,如何把黑道老大踩在地上摩擦。
所有的周星驰电影,或多或少,都有「梦境」的倾向。
那些徒有理想、一事无成的小人物,随便做个梦,就能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
然而在梦境之外,现实世界永远是冷酷的。
一个人快冻死了,世界绝不会为他变暖半分。
真正的周星驰,就是这样一个悲观的造梦者。
他把欢笑带给我们,自己却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
如此自讨苦吃的作者特性,迟早会有跟观众闹掰的一天。
《新喜剧之王》的本质,就是一部玩砸了的作者电影。
它披着商业搞笑的外壳,装成玩闹喜剧的模样,骨子里却充满周星驰的自我表达。
遥想星爷当年,崇拜李小龙。他砸钱拍短片,自己演李小龙,拉来一个同学演坏蛋。
凭着这部小短片,两人报考TVB艺员训练班。结果同学被录取了,周星驰却被拒之门外。
等到他有机会进训练班的时候,那个同学已经被TVB重点培养。
后来,我们都认识了梁朝伟。
跟意气风发的梁影帝不同,周星驰的起点非常低,常年在片场跑龙套。
83版《射雕英雄传》里面,被梅超风一掌打死的宋兵乙,就是他演的。
当时,周星驰想抬手挡一下,表明自己并不想死。
但是导演说,“你个跑龙套的,直接死掉就可以了。”
同样的年纪,梁朝伟却已经出演《鹿鼎记》中的韦小宝。
这其中的羡慕嫉妒恨、屈辱憋闷愁,以及厚着脸皮继续演戏的执念,都在新旧两部《喜剧之王》里。
看片过程中,虽然明知道《新喜剧之王》烂透了,但巴塞君还是能感觉到,星爷是在跟我们对话。
生而为人的痛苦,自我励志的孤独,被亲人嫌弃的的无助,被爱人当傻子骗的酸楚……
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值得玩味的内容。
只可惜,周星驰这次调错了频段,没有跟观众对上频道。
他那边说出来的心声,传到我们这边都成了噪声。
不信你看,像「小米就是low」这样爆炸梗,90%的观众竟然没get到重点。
女主角如梦的大圆满结局,也被很多人直接忽略掉了。
参考《喜剧之王》尹天仇的隐藏结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梦在闭眼逆行骑电车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卡车撞死了。
在那之后,轿车司机莫名其妙的寒暄,王宝强莫名其妙的上门,手机莫名其妙的没信号,母亲莫名其妙的订机票(刚说完信号不好),如梦莫名其妙的通过选角,莫名其妙的拿到最佳女主角……
这一切莫名其妙,都是周星驰的匠心独运。
只不过,因为太孤独、太想说,一不小心弄成了自言自语。
明年,星爷的《美人鱼2》将要卷土重来。
他自导自演的《太极》,也已经成功立项,排上了日程表。
虽然《新喜剧之王》扑成渣渣,但小巴还是对周星驰充满期待。
这份期待,无关信仰,无关真爱。
我只是觉得,会犯错误的艺术家,一定还会给我们惊喜。
毕竟这世上的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同状态的自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