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才赋人力科技 李泓
千禧年初,怡安翰威特将“最佳雇主”的概念带入中国。在被普遍认可后,从2016年开始,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Mercer)开始在中国推广“最佳健康雇主”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健康管理现状和员工个人健康风险两个维度的调研和分析,评选出为员工的全面健康提供最卓越健康环境与健康条件的雇主。凭借专业调研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这项评选被业内专家誉为中国最权威的职场健康领域的雇主品牌评选项目。
美世“2018-2019中国最佳健康雇主”
美世中国最佳健康雇主评选每两年举办一次,通过它的分享和传播,企业、员工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增强对职场健康的关注度日渐升高。但仍有不少企业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管理员工不够深入等认识,面临不少需要改进的内部员工健康问题。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即使在传统的最佳雇主评选中,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健康指标——这些时刻提醒着我们,员工健康问题,如今已变得无处遁形。
1
2019年,万众瞩目下,专业人士对全球医疗健康领域将呈现出的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员工健康福利的形式将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通过纳入和整合更加多样化的员工福利平台,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更具个性化、针对性的福利,以及更加灵活、无缝衔接的数字用户体验。为了关注和保障员工健康,各行各业都在携手并进。前不久,IBM 斥资26 亿美元收购医疗保健数据和分析提供商 truven Health Analytics的消息,已向我们证明了医疗大数据的未来将不再是空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大数据将成为降低疾病风险的新工具。
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白领群体因为较强的工作压力、较快的工作节奏,其健康日益成为焦点话题。最新数据报告显示,绝大多数企业已采取保护和促进员工健康的各类措施,约有32.3%的企业已开始实行员工健康管理计划。放置绿色植物、体检及早期疾病筛选、配置空气净化设备等,成为非常常见的举措。
《2018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
然而,这些就够了吗?对于员工及员工的家人来说,再靠谱不过的,无异于一份简单直白的体检报告了吧。
著名的大型五百强企业通用电气(GE)就是健康管理方面的领先者。早在2004 年,GE中国就认识到了企业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在大中华区聘请专门的医疗总监,在公司内部建立医疗相关危机应急体系,而后进一步建立企业健康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及干预计划。
GE 中国的企业健康管理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健康生产力管理、企业医疗应急管理和健康服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协助。在集团公司赋予的高度重视以及自由权下,GE中国医疗服务团队结合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方案评估。通过与人力资源的C&B 团队协作,在医疗保险服务上提供相关指南。GE中国医疗服务团队总结出企业健康管理的金字塔理论,根据决定性程度从上至下分别为整体策略、涉及领域、健康元素、健康活动,并建立了由医疗服务团队主导,各部门间联动协作的企业健康管理工作机制,保证了健康管理体系推广的有效性。
GE健康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很快被其他公司效仿,成为企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典范。同时它也引发更多人思考,什么样的健康体系才是适合自身企业的?怎样把员工真正需要的和现实关注的联系起来?
2
员工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茶余饭后在格子间闲谈,总会碰到过类似的话题:xxx家的某某员工因压力过大,又辞职了一个……辞职还是较为温和的结果,笔者在日常生活中,曾遇到过更极端的案例。
J是一家在华成立十几年的日资塑化企业,员工遍及国内十几个城市,员工人数达到300多,并设有上海总部办公室。2018年某个一如既往的周一早上,人群之中突然传来一声尖叫——一名工作多年的女员工突然情绪激动,拿起桌上的美工刀试图割向自己的手腕,并喊叫着试图自杀。所幸女员工的这一举动及时被身边的同事控制,从她手中夺走了刀片,才没有造成人员伤害。
那次事件过后,J公司开始引入EAP(员工心理援助)体系,来保障员工的心理健康。采用更全面、更有效的健康管理体系,而不是靠单一的体检报告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像J一样,根据自己的需求,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为员工提供健康方面的指导或培训。作为HR,我们有责任解决员工的困扰,为老板们扫清那些“看不见的隐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