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北京分行推进网点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开启,在京畿大地上,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扎根于此,践行百年大行的责任担当,与时代同行。2019年,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迎来了建行40周年。

四十年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网点建设与转型发展,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北京市的服务网络,以服务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为己任,为国家战略实施、首都建设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加快网点布局,密织服务网络

中行北京分行网点变迁经历了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三个时期。

上世纪80年代的中行网点

1980年,在学院路成立首个办事处,随后,首都机场、昌平、崇文、丽都饭店等办事处相继成立,并在全市大饭店、外宾购物门市部、旅游名胜风景区等处设立近百处外币代兑点,在全市基本形成了外汇兑换网络,满足了当时北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1994年起,中行北京分行结束外汇外贸专业银行时代,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参与商业竞争。中行北京分行顺应形势发展,加大机构改革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中国银行股改上市,中行北京分行网点建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网点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业务集约化经营水平、内部管理水平也持续增强,在北京地区的市场竞争力也得到稳步提升。

近十年来,中行北京分行努力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业务需求,不断提升网点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为提升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和便利化水平,中行北京分行增强远郊区县、城乡结合部等金融薄弱地区的网点建设力度。

截至2018年12月末,该行营业机构已近300家,遍布北京16个区。

展现多元服务,打造市场口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个性化、专业化、高端化资产管理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中行北京分行发力“中高端客户战略”,逐步完善中银理财、中银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三级财富管理体系建设,为客户打造优质、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

众所周知,私人银行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行北京分行立足首都市场和客户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业务,构建了更加丰富的产品体系;同时,加快人才培养,提升理财经理队伍专业化服务水平;另外,还通过举办涉及投资、艺术收藏、健康养生、子女教育、品质生活、慈善等方面的精品主题活动,以及向高净值客户提供机场贵宾、健康医疗体检等增值服务,使中高端客户享受到非凡服务体验,提升这类群体对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品牌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目前,中行北京分行已设立38家财富管理中心,建立240家理财中心,覆盖首都所有核心区域及新兴区域,成功打造了中国银行财富管理品牌。

服务中小微、民营企业,践行普惠金融

近年来,该行积极落实国家相关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无缝对接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十六园多基地”。

同时,积极探索服务中小企业创新之举、深化中小微企业特色服务,设立SBU服务中心(即:中小企业战略业务单元 ),开展中小微企业专业服务工作,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通过多年建设,截至2018年末,中行北京分行已设立中小企业SBU25家,覆盖网点173家,另增设8家普惠金融小微企业特色网点,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中行北京分行就在奥运核心区域设立运动员村支行、媒体村支行、主新闻中心支行、国际广播中心支行、总部饭店支行等5家“临时银行”,为来自20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以及世界各地游客提供了优质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设立在奥运村内的运动员村支行迎来外国小客户

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行北京分行也主动参与、积极筹备。

2018年12月19日,设立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园区内的中行冬奥支行正式对外营业,这是中国银行全面服务冬奥的重大举措,也是立足服务冬奥,优化网点布局,完善设施保障,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

中行北京分行负责人表示,作为服务冬奥的一线网点,冬奥支行将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北京冬奥组委打造优质、快捷、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深化网点转型,迎战科创未来

自北京确立“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后,新理念引导下的北京迸发出勃勃生机,中行北京分行也紧跟北京战略发展和布局规划,构建综合型网点、推进特色网点建设、优化运营管理、全面提升网点效能,开启了服务首都发展建设和民生福祉的新征程。

中行北京分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结合北京城市布局变化、市场情况、网点周边环境和客户情况,研究网点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推动特色网点建设,不断完善专业化网点服务功能和体系,已设立了出国金融特色网点、外汇交易特色网点、消费金融特色网点等不同类型的特色网点。

加快推动特色网点建设,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中行北京分行仍在积极探索未来网点形态,在网点中引入生活场景。2018年6月开业的首家银行会员店“微尺伴客•中银会员店”,就是该行首创的银行场景金融新模式。

该场景以生活方式驱动网点转型,延伸多元化服务场景;以零售思维重构客户价值,创新“银行积分线下全景消费模式”;以新潮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从而打造了多元化经营业态。

发展金融科技,便利金融服务

如今,银行网点已大步迈进“智能化”时代,中行在营业网点投产上线了智能柜台。

客户只需带上身份证再“刷刷脸”,经银行核实身份后,便可方便快捷地办理诸如理财、基金、流水打印、信用卡账单打印、存折取现、金融资产查询等一系列业务。

截至去年12月末,中行北京分行已投产智能柜台设备701台,覆盖北京地区276家网点。自投产以来,中行北京分行智能柜台已接待客户近485万人,处理交易逾1660万笔。

为了让金融科技惠及更多客户,中行北京分行还积极推广移动柜台,一台小巧轻便的便携设备就可以轻松实现个人信息修改、密码重置、信用卡申请等业务,成为了开学季高校金融服务、银行卡、手机银行上门推广的得力“助手”,截至2018年12月末,中行北京分行已投产移动智能柜台100台。

回首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的发展道路,自其在京城设立第一家营业场所起,“支持首都经济、助力企业成长、服务百姓民生”便成为了中行北京分行始终铭记的服务初心。

未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将持续坚持以中国银行发展战略为引领,创新经营理念、加快推动网点转型和场景化探索,使网点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贡献新力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国银行

6.4k
  • 聚焦跨境发展,上海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企业“走出去”
  • 中国银行调整积存金产品按金额购买起点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中行北京分行推进网点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开启,在京畿大地上,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扎根于此,践行百年大行的责任担当,与时代同行。2019年,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迎来了建行40周年。

四十年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网点建设与转型发展,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北京市的服务网络,以服务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为己任,为国家战略实施、首都建设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加快网点布局,密织服务网络

中行北京分行网点变迁经历了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三个时期。

上世纪80年代的中行网点

1980年,在学院路成立首个办事处,随后,首都机场、昌平、崇文、丽都饭店等办事处相继成立,并在全市大饭店、外宾购物门市部、旅游名胜风景区等处设立近百处外币代兑点,在全市基本形成了外汇兑换网络,满足了当时北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1994年起,中行北京分行结束外汇外贸专业银行时代,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参与商业竞争。中行北京分行顺应形势发展,加大机构改革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中国银行股改上市,中行北京分行网点建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网点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业务集约化经营水平、内部管理水平也持续增强,在北京地区的市场竞争力也得到稳步提升。

近十年来,中行北京分行努力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业务需求,不断提升网点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为提升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和便利化水平,中行北京分行增强远郊区县、城乡结合部等金融薄弱地区的网点建设力度。

截至2018年12月末,该行营业机构已近300家,遍布北京16个区。

展现多元服务,打造市场口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个性化、专业化、高端化资产管理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中行北京分行发力“中高端客户战略”,逐步完善中银理财、中银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三级财富管理体系建设,为客户打造优质、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

众所周知,私人银行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行北京分行立足首都市场和客户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业务,构建了更加丰富的产品体系;同时,加快人才培养,提升理财经理队伍专业化服务水平;另外,还通过举办涉及投资、艺术收藏、健康养生、子女教育、品质生活、慈善等方面的精品主题活动,以及向高净值客户提供机场贵宾、健康医疗体检等增值服务,使中高端客户享受到非凡服务体验,提升这类群体对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品牌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目前,中行北京分行已设立38家财富管理中心,建立240家理财中心,覆盖首都所有核心区域及新兴区域,成功打造了中国银行财富管理品牌。

服务中小微、民营企业,践行普惠金融

近年来,该行积极落实国家相关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无缝对接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十六园多基地”。

同时,积极探索服务中小企业创新之举、深化中小微企业特色服务,设立SBU服务中心(即:中小企业战略业务单元 ),开展中小微企业专业服务工作,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通过多年建设,截至2018年末,中行北京分行已设立中小企业SBU25家,覆盖网点173家,另增设8家普惠金融小微企业特色网点,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中行北京分行就在奥运核心区域设立运动员村支行、媒体村支行、主新闻中心支行、国际广播中心支行、总部饭店支行等5家“临时银行”,为来自20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以及世界各地游客提供了优质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设立在奥运村内的运动员村支行迎来外国小客户

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行北京分行也主动参与、积极筹备。

2018年12月19日,设立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园区内的中行冬奥支行正式对外营业,这是中国银行全面服务冬奥的重大举措,也是立足服务冬奥,优化网点布局,完善设施保障,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

中行北京分行负责人表示,作为服务冬奥的一线网点,冬奥支行将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北京冬奥组委打造优质、快捷、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深化网点转型,迎战科创未来

自北京确立“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后,新理念引导下的北京迸发出勃勃生机,中行北京分行也紧跟北京战略发展和布局规划,构建综合型网点、推进特色网点建设、优化运营管理、全面提升网点效能,开启了服务首都发展建设和民生福祉的新征程。

中行北京分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结合北京城市布局变化、市场情况、网点周边环境和客户情况,研究网点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推动特色网点建设,不断完善专业化网点服务功能和体系,已设立了出国金融特色网点、外汇交易特色网点、消费金融特色网点等不同类型的特色网点。

加快推动特色网点建设,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中行北京分行仍在积极探索未来网点形态,在网点中引入生活场景。2018年6月开业的首家银行会员店“微尺伴客•中银会员店”,就是该行首创的银行场景金融新模式。

该场景以生活方式驱动网点转型,延伸多元化服务场景;以零售思维重构客户价值,创新“银行积分线下全景消费模式”;以新潮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从而打造了多元化经营业态。

发展金融科技,便利金融服务

如今,银行网点已大步迈进“智能化”时代,中行在营业网点投产上线了智能柜台。

客户只需带上身份证再“刷刷脸”,经银行核实身份后,便可方便快捷地办理诸如理财、基金、流水打印、信用卡账单打印、存折取现、金融资产查询等一系列业务。

截至去年12月末,中行北京分行已投产智能柜台设备701台,覆盖北京地区276家网点。自投产以来,中行北京分行智能柜台已接待客户近485万人,处理交易逾1660万笔。

为了让金融科技惠及更多客户,中行北京分行还积极推广移动柜台,一台小巧轻便的便携设备就可以轻松实现个人信息修改、密码重置、信用卡申请等业务,成为了开学季高校金融服务、银行卡、手机银行上门推广的得力“助手”,截至2018年12月末,中行北京分行已投产移动智能柜台100台。

回首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的发展道路,自其在京城设立第一家营业场所起,“支持首都经济、助力企业成长、服务百姓民生”便成为了中行北京分行始终铭记的服务初心。

未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将持续坚持以中国银行发展战略为引领,创新经营理念、加快推动网点转型和场景化探索,使网点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贡献新力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