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三文娱 墨念慈
今天上午10点,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以及最佳动画短片全部出炉,由美国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和漫威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斩获最佳动画长片,由由加拿大华裔女导演Domee Shi执导的动画短片《包宝宝》获得最佳动画短片。
今年共有五部动画电影获得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分别是《超人总动员2》、《犬之岛》、《未来的未来》、《无敌破坏王2》、《蜘蛛侠:平行宇宙》;有十部动画短片参与了最佳动画短片的角逐,分别是《Age of Sail》、《Animal Behaviour》、《Bao》、《Bilby》、《BirdKarma》、《Late Afternoon》、《Lost& Found》、《One Small Step》、《Pépéle Morse》、《Weekends》。
五部获得提名的动画长片
虽有迪士尼拦路,但获奖实至名归
因为整体故事风格与学院的观念相符合,且本身的动画质量出色,自2012年开始,由华特迪士尼影业旗下迪士尼工作室和皮克斯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连续6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今年《蜘蛛侠:平行宇宙》面临的竞争对手有四个:《犬之岛》是由美国和德国联合制作的定格动画电影,由韦斯·安德森执导,因为实验气息浓厚所以获奖的希望较小;《未来的未来》虽然是由细田守导演,但是日系二维动画常年陪跑的惯例,所以在奖项发布之前各方并没有给予太大的希望;对《蜘蛛侠:平行宇宙》造成威胁最大的,依旧是来自于迪士尼的两部动画电影,由皮克斯工作室制作的《超人总动员2》和迪士尼工作室制作的《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
但是奖项发布之前,各方依旧将主要的目光放到了《蜘蛛侠:平行宇宙》上,一是因为以上两部电影从票房和口碑上来看所取得的成绩不如以往迪士尼电影那样出色,二则是因为《蜘蛛侠:平行宇宙》本身抢眼的表现。
《蜘蛛侠平行宇宙》由美国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漫威联合出品,Bob Persichetti(代表作品:《蜘蛛侠:新纪元》、《小王子》、《穿靴子的猫》等)执导、Phil Lord(代表作品:《乐高大电影》)编剧,以小黑蛛迈尔斯为主角,讲述他如何在其他穿越时空而来的五位蜘蛛侠的帮助下成为蜘蛛侠的故事。
这部脱胎于漫画的动画,一反常规动画风格,独树一帜地采用了CG质感+手绘线条叠加的制作手法,大篇幅保留了漫画特征。大胆地将网格纸与拟声词等漫画特色呈现在荧幕上,网点与手绘的结合带来复杂的纹理,每一帧画面都像是来自上世纪60年代的复古美漫。
用动画的视听语言给予观众复古漫画的黄金体验。与常规的漫改动画不同,这次的动画特色保留了漫画的鲜明特点,多次穿插了漫画才会出现的视觉效果,将漫画的音效符号也进行动画化处理。影片的导演团队Bob Persichetti,Peter Ramsey和Rodney Rothman谈论了如何打造蜘蛛侠动画的全新漫画风格。PeterRamsey说,“当决定讲一个新的蜘蛛侠故事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一定要拍得独一无二,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部非常棒的蜘蛛侠真人电影,优质的动画也有很多,要让观众感受到不同,就一定要足够大胆!我们也发现适量保留漫画元素,会非常新鲜,非常独特。”
动画中还刻意模仿了漫画绘制时的不完美,颜色涂到线条之外,甚至边缘模糊不清,制造出一种有漫画被印在屏幕上的错觉。部分模糊的镜头给观众3D制作失误的错觉,实际上是故意为之。这种模糊感也类似真人电影中的虚焦,使其成为了和传统动画大不相同的另一特色,导演组也坦言,镜头中部分对焦模糊的处理,也能让观众将注意力放更重要的画面上。
而就动画剧情上来说,看似跳脱出了蜘蛛侠的主线剧情,形成了一部外传形式的作作品,实则还是与《蜘蛛侠》的核心内涵亦有所共同,传达了类似的观念。这也是学院能够接受《蜘蛛侠:平行宇宙》的原因之一。
“谢谢你,索尼。我们和其他制片人、演员、工作人员一起制作并分享给大家这个故事。有800位电影人和我们一起挑战,冒险,让人们为电影中的观念触动” 动画的脚本作者克里斯托弗·米勒在接受最佳动画长片奖时表示。
“对我们的观众,我们也非常感谢,我们爱你们,我们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我们看到了你们,你们是强大的,这个世界需要你,谢谢你们”,导演彼得·拉姆齐补充道。
这是奥斯卡第一部讲中国故事的动画短片
《包宝宝》则是由华裔女导演石之予(Domee Shi)执导,皮克斯首次讲中国故事的动画短片,也是皮克斯32年来首次由女性导演执导的动画短片,于2018年6月15日与皮克斯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2》一同上映,虽然《超人总动员2》折戟,但是这部动画短片还是为迪士尼找回了一些台面。
这部短片的导演石之予于1989年生于中国重庆,1990年移民加拿大,是家中独女。曾参与《头脑特工队》、《恐龙当家》、《玩具总动员4》、《超人总动员2》等动画的制作。
短片讲述独生子长大离家而陷入孤独的一位全职妈妈的故事,某天她做的包子活过来了,她的生活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片用简短的剧情展示了一个移民妈妈和一个西化孩子之间的冲突。
作为家中的独女,石之予的成长过程备受呵护。她解释称,“Bao”这个词语在中文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包子或者饺子的意思,另一层意思是宝贝(谐音)或珍贵的东西。
石之予指出:“从我小时候起,我母亲就像对待她珍爱的小包子一样呵护我,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护我周全,努力使我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她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包饺子。美食是我母亲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特殊的情感联系,每逢周末、节假日和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总会聚在一起包饺子。”
石之予回忆道:“被皮克斯选中后,我开始深入构思整个故事情节……我知道,我一直都想要创造一个关于孤独的空巢母亲的故事,她通过包子复活这一疯狂的幻想,来缓和亲生儿子离家的心理孤寂,故事的核心思想始终是一致的”。
《Bao》这部动画短片具有着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讲述了中国人所看重的亲情与陪伴的故事,当然这部短片中也有着中国文化的皮囊,故事中参考了大量中国民间艺术,电影中的妈妈是居住在多伦多的移民家庭,因此动画中家庭场景布置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东西方文化的平衡。
“内置的大型家具将是西式的,装饰品、炊具和食物则是中式的,我们经常使用我们老家的房屋照片作为参考。厨房里所有的柜台瓷砖,橡木橱柜和锡箔覆盖的燃烧器都是根据我们旧住处的真实还原。我们尽可能地从自己的生活中汲取灵感,以便动画与我们的观众走得更近。”概念设计师罗娜·刘(Rona Liu)这样说道。
当然,我们期望能看到更多的中国身影
除了《Bao》之外,我们还注意到了另一部被提名的动画短片《冲破天际》,这部动画短片由位于武汉的太崆动漫打造,由前迪士尼高级动画师Bobby Pontillas和Andrew Chesworth带领21人的团队制作,7分多种的动画耗费了7000小时的心血。
太崆动漫CEO、《冲破天际》的制片人张少甫出生于武汉,5岁随父母赴美,于旧金山艺术学校角色动画就读硕士,毕业作品《Drgon boy》获第38届学生奥斯卡金奖。作为一名华裔美国移民,制片人张少甫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父母:“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一个华裔家庭对我们的作品来说非常重要。”
美国电影协会评价《冲破天际》:“在文本信息、标题党甚至是照片墙等各种媒介包围的世界,简约表达从未显得如此重要。在与《冲破天际》的主创们开展讨论时,我们为这种简单的力量叫好,它与众不同。”动画讲述了一名女孩为了成为宇航员的理想而奋斗的故事,故事整体创造出了一种平淡且温馨的氛围,画面以及线条都十分简洁但是足以表达出动画的核心内涵。
虽然没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但是也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中国已经能能做出优秀的动画短片了,那么国产动画电影与迪士尼动画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还有多少,在去年,去年三文娱曾经发了这样的一篇文章——中国动画电影差在哪里?制作技术吗?
在制作方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国内分工确实没有迪士尼那么细致,但国外“该有”的流程,国内一流公司也都能做到。差异在于国内公司可能会将诸如“场景”、“角色”这样的分工全部放在“艺术”这个分类里,而不会像皮克斯这样单独成立大组。而且,由于经费和团队规模限制,国内经常需要一个人负责2-4个人的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相应的工作会被国内公司忽略。
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内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工作流程、项目基础、产业基础,打造符合中国市场的团队。虽然在技术上,中国动画公司和迪士尼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国产动画电影这几年发展飞速,其中也不乏有模仿迪士尼皮克斯制作方式,最终动画画面品质相当高的作品。
但是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当前国内动画行业许多岗位人员存在着快速晋升的现象,这并非好事,反而说明在资本和项目的催化下,大量人员并没有在相关部门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被拔苗助长。
十月文化总裁刘伟向三文娱总结了中国动画电影现阶段最缺的五类人才。
一是懂创作的制片人
制片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务型制片,主要对投资方负责;第二类是懂创作,能把控好整个项目流程的制片人。国内缺乏的正是第二种。而一个好的创作型制片人主要需要具备两点能力:
1、创作判断力。
迪士尼通常是3、4个项目同时运行,最后选择出最好的一个着重打造,而国内本身的资金情况导致各公司大多时候都是孤注一掷,合全公司之力打造一款产品,该项目一旦失败,整个公司的资金流转都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所以一个好的创作型制片,能够提前判断项目的品相和基于当前市场的回收能力,以及该项目具体的类型与制作过程中追求的方向,从源头上淘汰掉注定失败的项目。
2、制片判断力。
此类制片人需要对整个制作流程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他/她能基于该项目题材,分解制作流程,判断每个部分的制作方式与手段,搭配最适合该风格的创作人员。同时还需要从成本上把控,基于预算,着重打造出导演最想表达的地方。
对于原创动画作品,原创力是根本,所以项目动态变化是实时的。一个好的制片人的关键,在于能否每天面对上百个任务和不同工种模块工作基础上判断和推动项目,以及准确判断出相应时间和人员的调配。除了需要对初始项目有较强的判断力外,还需要对整个制作流程、品质要求、时间调配上都有准确判断力。
二是懂动画的编剧
不同于一般的影视剧编剧,动画编剧除了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人物塑造能力外,还需要有很强的画面感。
由于动画人物无法做到像真人演员一样,有较为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动画很大程度上是由动画画面和剧情走向推进的。很多编剧无法用更为细节的桥段去丰富和完善动画角色,那这样的作品注定会非常平淡。
另外,动画电影面向的观众不仅是儿童,还包括成人,如何创作出让儿童和成人都能发笑的梗,以及既能让儿童理解同时不让成人感到低幼无趣的剧情,也非常考验动画编剧功力。( 这里大家可以参考三文娱此前发过的文章《皮克斯讲故事的秘诀》和《皮克斯创作故事的七原则》)
三是有创意的分镜人员
有了好的故事剧本后,接下来就是画故事。作为分镜人员,需要将文字转换为具体的画面,这是基于剧本第二次创作过程。
这一类人需要有很强的脑洞能力与创造力,能将一段文字想象成非常独特和更为细节的画面,而且还得考虑到制作能力和实现的可能性。
四是美术概念设计师
国内现在动画的同质化比较严重,相关的人物形象,美术设计概念大多是相仿的,没有新意。相关人物在另一个动画中出现也毫不违和。所以基于这一类的概念设计、美术实现人员也是相当缺乏的。
第五类是各工种系统专业的人才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时间并不长,每个工种知识结构和项目经验有限,很多岗位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不够全面系统,由此导致很多岗位的人员面对项目时很难全面负责起对项目的贡献。比如:layout岗位人员,对于影视镜头调度,演员走位怎么能更好服务剧情和情绪表达这些非技能的需求储备就不足,由此造成作品作为电影的视听就有比较大差距。做电影,那就要有专业的电影知识能够结合专业技能应用到创作和制作中。
总体来说,大面积制作量产的人员并不是很缺乏,但针对作品能够创造出独特性的人才、针对实现能够制作出施工蓝图的前期工作人才、针对制作能够有系统专业知识经验储备的人才、针对制片(项目管理)品质和人员财务以及进度综合判断与项目推动的人才,还有各工种系统专业的人才,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恰好是目前动画制作的关键因素。
总而言之,我们期待在未来几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能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动画人的身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