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大佬北京买房简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大佬北京买房简史

摩天大楼魔咒会否降临到大兴土木的互联网公司头上?

文 | 选址中国 排云

20年锤炼,互联网公司的买房技术日臻成熟,一部互联网企业北京买房史,也是一部北京区域变迁史,一部互联网公司风口史。

乔迁之喜

己亥年,宜动土。

首套房叠加改善型需求,今日头条、阿里、小米都已出手,互联网企业掀起一轮买房小高峰,200亿房款已在路上。

今年3月份,一批鹅厂人将从知春路搬到新总部,腾讯、新浪、网易、百度组成的「后厂村F4」拼团成功。如果顺利,小米也将在今年结束长达8年的京漂之旅搬到新家——离西二旗地铁口不远,有8栋大楼就快盖好了。

张一鸣不愿离开,城外的荒凉他不喜欢。当年他从西直门上了13号线,经过广袤的城乡结合部开往上地回龙观的时候,心情非常低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创立今日头条的第7个年头,他花90亿把房买在了13号的起点西直门。

城里有房的搜狐不需要搬离中关村。农历新年刚过,一个春光乍泄的夜晚,搜狐点亮了整栋大楼,祝自己21岁生日快乐,北四环之星,孤独又骄傲。 

就连老家在杭州,在北京已有2套房的阿里,也决定再改善一下。于是二次结缘望京,投出69亿建新北京总部。小米年前在昌平拿下的土地,也将在今年开建。

互联网大佬的买房计,不仅牵动着地方政府敏感的神经,影响着上百万就业大军的职业轨迹,更渲染着一区一地的产业版图。而房产本身,不过是这盘大旗里微不足道的变量。

尽管如此,在暴涨纪元,互联网仍需要用房产之重,来抗衡风口之轻。

租不过7 

创立7年左右、上市前后,是北京土著互联网公司购买首套房的常见节点。

这个规律应验于90后的搜狐,也适用于00后的百度、奇虎,同样在10后的小米、今日头条身上得到证明。

张朝阳是首代购房者中的高手,他的秘诀可以概括为:地段要好、形象要靓、下手要早。

2006年,搜狐成立的第8个年头,全款无按揭,用1.6万/平米的价格买下了威新国际大厦9个楼层,并用210万买下了10个停车位,总花费2.77亿。彼时,购房款根本用不上6个钱包,不过花了搜狐30%的现金储备而已。

这栋楼紧挨张朝阳母校清华大学,斜对最牛民间孵化器华清嘉园,后被命名为搜狐网络大厦。

买房后的第二年,城铁13号线五道口站开通,枣糕王开始排起长队。 

这12年后,同等地段的写字楼,售价5.5万/平米,租价12元/平——房产增值超过2倍, 当年的2.77亿如今不过是4年的租金开支。

在购置首套房后的三五年间,搜狐及其旗下公司,在北四环、石景山买了二套房、三套房,这些办公楼让搜狐成为少数不用总搬家的互联网企业。

张朝阳很会算账,他早就体会到,租金上涨过快、租户权益保护的缺失使科技公司在租金调整中处于劣势,而频繁搬迁会给公司经营和员工心理带来麻烦。此外,搜狐员工很多都在公司附近买了房,这也是促动搜狐定下来的原因之一。

于是,在北京房价迎来10年暴涨的开端,在金融危机到来的前夜,张朝阳和他一部分员工先上车了。 

啊,五环

四环内买房的窗口转瞬即逝。

西北五环外的唐家岭却快速聚集起超过5万的外来人口,原本只有3000人的村庄布满了私自加盖的小楼,17000名大学生在这里开始初级北漂之旅。

随着中关村的租金飞涨、空间逼仄。科技大佬纷纷把目光从繁华的商业区投向新兴的产业区。那里,虽然土里土气、一片荒蛮,但胜在性价比高、谈判空间大、政策有优惠,更有充足的居住腹地。

一路向北,上地、西二旗很快成了互联网大佬最爱的买房胜地,与唐家岭一墙之隔,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迅速发展起来。

2007年1月,创业第7年,百度签得海淀区上地科技园区最后一块空地使用权,修建「百度大厦」作为总部,次年,李彦宏主持了大厦封顶仪式。短短几年间,百度大厦的工位就趋于饱和,李彦宏决定在中关村软件园加购第二块地皮。

此后,新浪挥别理想大厦、网易搬离五道口,安家后厂村做起了友邻。而旁边的鹅厂新房也已落成预计2019年搬入。

到2018年,后厂村所在的中关村软件园集聚了687家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仅软件工程师就有近8万人,相距不远,雷军小米的8幢办公大楼也已基本完工,耗资20亿的总部园区将容纳20000人在此工作。

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核心要塞,就这样从四环迁移到了五环。

分庭抗礼

拥挤的中关村,安放不下膨胀的互联网,晚到的互联网人须寻找新的居所。

2010年到2012年,3年间,北京的写字楼租金足足上涨了140%,空置率降低到前所未有的4.5%——戴德梁行的数据展示了记录了这波暴涨的行情。

于是,沿北四环、地铁10号线向东,一个新生地纳入互联网企业的视角。

2012年,周鸿祎买房了。这套房近7万平米,地处东北四环的望京-酒仙桥,3年分期付款:1.42亿、7.18 亿和5.24亿,共13.84亿。

在周鸿祎还房款的最后一年,「扫码一条街」横空出世,人们吃惊的发现,周鸿祎看上的这个「穷酸地」竟已聚集了上千家成长型互联网公公司,成了「宇宙O2O中心」。

马云和周鸿祎有相似的眼光。同在2015年,阿里巴巴启动了「杭州+北京」双中心战略。次年,阿里便在望京买下第一套房,耗资16.8亿,容纳4000人;很快,阿里巴巴橙色的logo就挂上了绿地开发的写字楼,这栋楼被命名为「阿里中心·望京A座」。随后,阿里又在相邻位置购入容纳6000人的「阿里中心·望京B座」。

有巨头阿里坐镇,更有360、美团、陌陌、58同城、携程、UBER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同时汇聚上千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望京-酒仙桥渐与中关村分庭抗礼。

摩天大楼魔咒

2017年后,北京的城市更新和产业疏解打开了进城买房的新风口。

送走所有商户后,工作人员锁上了市场的大门。2017年6月27日晚6点,面积达四万余平方米、拥有1886个摊位、无数人在这里讨价还价的动批万容市场正式闭市。

这幢熙攘过的「动批」大楼,将迎来360企业安全集团入驻,成为一座企业总部。与此同时,四达大厦、世纪天乐等其它「动批」大楼,也开始延揽科技金融企业。

刘强东和张一鸣则把目光投向了经营不善的商场和写字楼。它们虽然比不上甲级写字楼,但位置优越、配套成熟,稍加改造则立等可用。于是,翠宫饭店和大钟寺中坤广场分别被收入囊中。

但张一鸣对搬进新的独栋大楼是敏感的。

「我有个体会,我参与或创办的创业公司,越在粗糙的环境中成长得越快... ...很多公司搬了总部之后,就以为自己是个‘大公司’了,开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破事。」

摩天大楼魔咒会否降临到大兴土木的互联网公司头上?

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大楼建成之日,是经济衰退之时——这就是摩天大楼魔咒。当苹果兴建举世无双的苹果园区时,便有人担心魔咒会来临。 

2016-2018是北京办公租房市场的火爆3年。整个写字楼市场都处在高位盘整状态,到2018年第四季度,全北京的写字楼租金价格高达400元/平米/月,空置率也仅为8.1%。

但拐点似乎正在来临。「这一状态在2018年底发生了变化,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已经放缓,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9年」,戴德梁行北中国区研究部主管魏东说。

2016年5月,风光无限的乐视控股,以29.72亿成为世茂工三项目的新主人。

2019年1月,23亿起拍,4.5万次围观,竟无人出价,贾跃亭的世茂工三流拍。

这两个同样经历20年高速成长的行业,无法彼此拯救,唯有自强不息。

来源 | 选址9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张朝阳

  • 张朝阳与俞敏洪,“互联网拓荒者”不惧“折腾”
  • 张朝阳将在北京天文馆讲解“广义相对论下的光线偏折”  为搜狐视频播主大会预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大佬北京买房简史

摩天大楼魔咒会否降临到大兴土木的互联网公司头上?

文 | 选址中国 排云

20年锤炼,互联网公司的买房技术日臻成熟,一部互联网企业北京买房史,也是一部北京区域变迁史,一部互联网公司风口史。

乔迁之喜

己亥年,宜动土。

首套房叠加改善型需求,今日头条、阿里、小米都已出手,互联网企业掀起一轮买房小高峰,200亿房款已在路上。

今年3月份,一批鹅厂人将从知春路搬到新总部,腾讯、新浪、网易、百度组成的「后厂村F4」拼团成功。如果顺利,小米也将在今年结束长达8年的京漂之旅搬到新家——离西二旗地铁口不远,有8栋大楼就快盖好了。

张一鸣不愿离开,城外的荒凉他不喜欢。当年他从西直门上了13号线,经过广袤的城乡结合部开往上地回龙观的时候,心情非常低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创立今日头条的第7个年头,他花90亿把房买在了13号的起点西直门。

城里有房的搜狐不需要搬离中关村。农历新年刚过,一个春光乍泄的夜晚,搜狐点亮了整栋大楼,祝自己21岁生日快乐,北四环之星,孤独又骄傲。 

就连老家在杭州,在北京已有2套房的阿里,也决定再改善一下。于是二次结缘望京,投出69亿建新北京总部。小米年前在昌平拿下的土地,也将在今年开建。

互联网大佬的买房计,不仅牵动着地方政府敏感的神经,影响着上百万就业大军的职业轨迹,更渲染着一区一地的产业版图。而房产本身,不过是这盘大旗里微不足道的变量。

尽管如此,在暴涨纪元,互联网仍需要用房产之重,来抗衡风口之轻。

租不过7 

创立7年左右、上市前后,是北京土著互联网公司购买首套房的常见节点。

这个规律应验于90后的搜狐,也适用于00后的百度、奇虎,同样在10后的小米、今日头条身上得到证明。

张朝阳是首代购房者中的高手,他的秘诀可以概括为:地段要好、形象要靓、下手要早。

2006年,搜狐成立的第8个年头,全款无按揭,用1.6万/平米的价格买下了威新国际大厦9个楼层,并用210万买下了10个停车位,总花费2.77亿。彼时,购房款根本用不上6个钱包,不过花了搜狐30%的现金储备而已。

这栋楼紧挨张朝阳母校清华大学,斜对最牛民间孵化器华清嘉园,后被命名为搜狐网络大厦。

买房后的第二年,城铁13号线五道口站开通,枣糕王开始排起长队。 

这12年后,同等地段的写字楼,售价5.5万/平米,租价12元/平——房产增值超过2倍, 当年的2.77亿如今不过是4年的租金开支。

在购置首套房后的三五年间,搜狐及其旗下公司,在北四环、石景山买了二套房、三套房,这些办公楼让搜狐成为少数不用总搬家的互联网企业。

张朝阳很会算账,他早就体会到,租金上涨过快、租户权益保护的缺失使科技公司在租金调整中处于劣势,而频繁搬迁会给公司经营和员工心理带来麻烦。此外,搜狐员工很多都在公司附近买了房,这也是促动搜狐定下来的原因之一。

于是,在北京房价迎来10年暴涨的开端,在金融危机到来的前夜,张朝阳和他一部分员工先上车了。 

啊,五环

四环内买房的窗口转瞬即逝。

西北五环外的唐家岭却快速聚集起超过5万的外来人口,原本只有3000人的村庄布满了私自加盖的小楼,17000名大学生在这里开始初级北漂之旅。

随着中关村的租金飞涨、空间逼仄。科技大佬纷纷把目光从繁华的商业区投向新兴的产业区。那里,虽然土里土气、一片荒蛮,但胜在性价比高、谈判空间大、政策有优惠,更有充足的居住腹地。

一路向北,上地、西二旗很快成了互联网大佬最爱的买房胜地,与唐家岭一墙之隔,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迅速发展起来。

2007年1月,创业第7年,百度签得海淀区上地科技园区最后一块空地使用权,修建「百度大厦」作为总部,次年,李彦宏主持了大厦封顶仪式。短短几年间,百度大厦的工位就趋于饱和,李彦宏决定在中关村软件园加购第二块地皮。

此后,新浪挥别理想大厦、网易搬离五道口,安家后厂村做起了友邻。而旁边的鹅厂新房也已落成预计2019年搬入。

到2018年,后厂村所在的中关村软件园集聚了687家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仅软件工程师就有近8万人,相距不远,雷军小米的8幢办公大楼也已基本完工,耗资20亿的总部园区将容纳20000人在此工作。

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核心要塞,就这样从四环迁移到了五环。

分庭抗礼

拥挤的中关村,安放不下膨胀的互联网,晚到的互联网人须寻找新的居所。

2010年到2012年,3年间,北京的写字楼租金足足上涨了140%,空置率降低到前所未有的4.5%——戴德梁行的数据展示了记录了这波暴涨的行情。

于是,沿北四环、地铁10号线向东,一个新生地纳入互联网企业的视角。

2012年,周鸿祎买房了。这套房近7万平米,地处东北四环的望京-酒仙桥,3年分期付款:1.42亿、7.18 亿和5.24亿,共13.84亿。

在周鸿祎还房款的最后一年,「扫码一条街」横空出世,人们吃惊的发现,周鸿祎看上的这个「穷酸地」竟已聚集了上千家成长型互联网公公司,成了「宇宙O2O中心」。

马云和周鸿祎有相似的眼光。同在2015年,阿里巴巴启动了「杭州+北京」双中心战略。次年,阿里便在望京买下第一套房,耗资16.8亿,容纳4000人;很快,阿里巴巴橙色的logo就挂上了绿地开发的写字楼,这栋楼被命名为「阿里中心·望京A座」。随后,阿里又在相邻位置购入容纳6000人的「阿里中心·望京B座」。

有巨头阿里坐镇,更有360、美团、陌陌、58同城、携程、UBER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同时汇聚上千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望京-酒仙桥渐与中关村分庭抗礼。

摩天大楼魔咒

2017年后,北京的城市更新和产业疏解打开了进城买房的新风口。

送走所有商户后,工作人员锁上了市场的大门。2017年6月27日晚6点,面积达四万余平方米、拥有1886个摊位、无数人在这里讨价还价的动批万容市场正式闭市。

这幢熙攘过的「动批」大楼,将迎来360企业安全集团入驻,成为一座企业总部。与此同时,四达大厦、世纪天乐等其它「动批」大楼,也开始延揽科技金融企业。

刘强东和张一鸣则把目光投向了经营不善的商场和写字楼。它们虽然比不上甲级写字楼,但位置优越、配套成熟,稍加改造则立等可用。于是,翠宫饭店和大钟寺中坤广场分别被收入囊中。

但张一鸣对搬进新的独栋大楼是敏感的。

「我有个体会,我参与或创办的创业公司,越在粗糙的环境中成长得越快... ...很多公司搬了总部之后,就以为自己是个‘大公司’了,开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破事。」

摩天大楼魔咒会否降临到大兴土木的互联网公司头上?

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大楼建成之日,是经济衰退之时——这就是摩天大楼魔咒。当苹果兴建举世无双的苹果园区时,便有人担心魔咒会来临。 

2016-2018是北京办公租房市场的火爆3年。整个写字楼市场都处在高位盘整状态,到2018年第四季度,全北京的写字楼租金价格高达400元/平米/月,空置率也仅为8.1%。

但拐点似乎正在来临。「这一状态在2018年底发生了变化,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已经放缓,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9年」,戴德梁行北中国区研究部主管魏东说。

2016年5月,风光无限的乐视控股,以29.72亿成为世茂工三项目的新主人。

2019年1月,23亿起拍,4.5万次围观,竟无人出价,贾跃亭的世茂工三流拍。

这两个同样经历20年高速成长的行业,无法彼此拯救,唯有自强不息。

来源 | 选址9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