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面广东 龙婷 通讯员粤消宣
在我们身边,不仅有出没在火海、洪流中的消防铁汉,还有这样一群身穿“火焰蓝”的半边天。她们在充满阳刚之气的消防队伍中,像一朵朵默默绽放的铿锵玫瑰,她们与消防同发展,在火灾事故第一线,激扬巾帼之志,凝聚巾帼之力,创造巾帼之绩,彰显巾帼之美。
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广东消防有四位红门女将荣获了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表彰的“巾帼建功标兵”的荣誉。让我们走进她们,倾听她们的故事。
莫丽娜:指战员身边的“全能姐姐”
莫丽娜现任广州市消防支队副政治委员、纪委书记、原广东公安现役部队政工调研员,她从警服役22年,长期坚守在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和政治工作一线。
2008年,四大队,即现在的萝岗大队组建成立,从来没有政治工作经验的她临危受任,于2009年担任了大队政治教导员。她凭着一股军人的血气,带领萝岗大中队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消防部队标兵单位,萝岗中队被评为全国消防正规化建设示范单位。
在任支队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期间,她积极探索创新政治工作新模式, “三级课堂”政治教育模式、“羊城消防政能量”网络政工模式、“文艺轻骑兵”文化育警模式、“支部建在战车上”战地党建模式等一大批工作经验得到总队推广并广泛运用。
她积极协调推动30余项“党委实事工程”落地,每年队伍子女入学率、转业干部安置率,家属随军率均达到100%,使指战员在政治工作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每次到基层督导调研,总少不了向基层的指战员嘘寒问暖,唠唠家常,一心一意帮助指战员解决他们身边的事情,被大家亲切称为“知心姐姐”。
去年以来,她紧跟消防部队改制转隶大形势,深度做好改革宣传教育和政策宣讲,全力推动消防员荣誉体系建设,率全国之先推动“消防救援人员优先”政策在广州落地,及时对250名表现突出的官兵实施立功嘉奖,15名支队“每月三星”投身改革先进个人在广州日报集中展示,为全体干部量身定制个人从军纪念册,105名指战员得到学历提升,使指战员职业荣誉感、使命感深度激发,指挥员参与部队转改率全省最高。
17年,随着领导干部岗位调整,她被委任纪委书记一职。为了担负起这一重责,她一边完成好繁重的工作任务,一边腾出来午休时间,研读各项政策规定。面对社会群众高度关注的消防执法问题,她多次主动向党委提出建设性意见,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可行性预防和约束措施,并重拳治理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有效维护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良好形象。就是这样的学习劲头,让她快速地从一名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兵”转变为行家里手。
江衡:平凡而不平庸的“女管家”
江衡现任佛山支队特勤大队政治委员。1994年,怀着对部队的向往,她选择穿上了橄榄绿。由于毕业于财贸专业,她被优先分配到后勤岗位,而这一干,就是23年。
她多次参加总队财务工作会审细则评定,受邀到兄弟单位作经验交流;主动争取基层业务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实现财政单列,2005年实现业务费总额超亿元;2017年在禅城大队任职期间争取财政预算经费4870.85万元,增长率突破49 %。
2018年,是消防部队改革转制、转型升级的一年,整支队伍面临着各类不稳定因素交织叠加的复杂考验。面对这样的挑战,她率先表态,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带头投身改革。她团结党委班子,紧盯政策出台节点,开展宣贯教育,努力为大中队争取经费,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在她的感召下,大队全体人员高度拥护改革,100%参加转改。
作为基层大队、特别是特勤大队这种为数不多的女主官,她是大队100多名指战员的胜似母亲的好大姐。佛山特勤作为一支专业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尖刀和突击队,随时准备攻坚克难,汶川地震、深圳光明泥石流、“2.7”佛山城轨2号线隧道坍塌等震惊全国的事故处置都有佛山特勤的身影,所有队员时刻游走在危险的边缘,作为大队的当家人,无时无刻都在在牵挂着他们,正是这份错位的“牵挂”,使得特勤大队完成一个又一个攻坚,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
王玉娇:“香山”脚下的“拼命三娘”
王玉娇是中山市消防支队坦洲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作为一名女同志,王玉娇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单位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
在坦洲任职的短短几年间,先后争取地方消防经费总额首次突破两千万元,圆满完成坦洲第二执勤点建设任务,辖区消防安全环境更有保障。牵头研发专职消防中队党建工作APP,率先建成专职消防中队工会示范点,相关经验在全市推广。在她的带领下,坦洲消防救援队伍士气高昂、成绩显著。在2018年全市比武竞赛中夺得冠军1次,亚军、季军各2次的绝佳成绩,大队及下属单位先后荣获“全省基层建设先进大队”、“全省政府专职消防队先进单位”、“全市抗击强台风‘山竹’先进集体”等荣誉。
她始终重视基层保障,深入研究分析辖区警情和救援装备建设情况,并将专题报告提请政府,争取最大支持。年内共投入421.06万元更新现有消防器材装备及增购个人防护装备,投入450万元购置了一辆举高喷射消防车,装备建设情况大幅改善。
同时,王玉娇还积极探索成立专职消防中队工会,成立以来组织队员开展形式各样文体、亲子、娱乐活动,协调辖区医院建立消防员就医“绿色通道”,为队员办理诊疗卡,向地方政府争取队员“医疗补助”专项经费12万元。努力打造拴心留人环境,改造体能训练室、党团活动室、停车棚、训练场等场所,不断丰富营区文化生活。
2018年底,王玉娇晕倒在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上,被确诊为脑膜瘤的她需立即入院接受手术切除,却一心想着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消防女干部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
王晓怀:火场中的“女福尔摩斯”
王晓怀,她既是一名巾帼女消防干部,也是一名消防干部家属。2004年9月入伍,自2008年从中国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毕业来到汕尾市公消防支队后,一心扑在消防工作中,一干就是10年,现任广东省汕尾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工程师(专业技术10级),专业技术一级指挥员。
“为单位和群众服务是防火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她的信条。10年来,由她先后直接或参与审建项目近千个,验收工程项目上百个,参与公众聚集场所、文物古建筑、学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100多次,检查单位3000多家,督促单位整改消除火灾隐患600起,走访企事业单位400余次,为企业服务1700余次,这一组组数据真实的记录了她在汕尾留下的工作足迹。
由于汕尾市“火调”工作人员力量单薄,在10年的工作中,王晓怀直接参与了全市所有大型、复杂的特别是近三年的较大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开展火灾事故调查累计500余天,走访调查近千人。
她全身心投在火场,走遍现场的每个角落,捋顺每个思绪,询问每个知情人,都实现一天内查明事故原因,给所有人一个明确的交代。特别是今年2月4日,在火场呆了一天的她竟然忘了这一天是除夕夜,家里人都等着她吃“团圆饭”。到了晚上九点多,才抽空回到家,吃上一口“团圆饭”。
2012年初,王晓怀在肩负“火调”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宣传工作,在没有任何宣传工作经验情况下,她开始自学摄影、翻着案例研究如何将救援事件拟成新闻稿。通过几年时间积累下来,她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由她撰写的《生死大救援》和《徒步八公里,高速路上大救援》在各大媒体头版头条上刊登,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她们,怀揣着梦想,敢于担当,在广东消防事业上做出着丝毫不逊色于消防男儿的巨大贡献。她们是女儿,是母亲,是人民的卫士,是消防员的贤内助,是红门的半边天。
值此三八节,衷心感谢她们的辛勤工作,祝福她们永远健康美丽、家庭幸福,在人生道路上做自己的“女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