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店大欺客”的波音公司,忘记了自己第一任总工程师是中国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店大欺客”的波音公司,忘记了自己第一任总工程师是中国人

时间回到百年之前,波音公司的第一桶金也和中国人颇有渊源。

文|华商韬略 张静波 伊然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一架波音737-MAX型航班坠毁,机上157人全部遇难。

去年10月,印尼狮航一架波音737-MAX飞机离开雅加达机场不久后失事,造成189人遇难。

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波音公司737-MAX机型发生了两起致命坠机事故。

截至2019年1月底,波音737-MAX 全系机型在全球总订单已高达5011架,已交付350架,未交付4661架。

在民用大飞机领域,波音和空客无疑是两大巨无霸,几乎垄断了订单。波音一直以巨头的姿态把控着市场,制定规则,但这一次,局势没有如它所料。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机构FAA多次表示波音737-MAX“适航”的情况下,全球各个航空管理机构纷纷禁飞。

作为波音的最大客户和最大市场,中国率先决定停飞——3月11日,中国民航局要求停飞境内737-MAX系列飞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北京时间3月13日上午8时,737-MAX 在至少 43 个国家(地区)被全面停飞,另外还有 8 个国家(地区)的 1 家或 1 家以上的航空公司暂停运营。

中国的迅速应对,多国的纷纷加入,让波音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时间回到百年之前,波音公司的第一桶金也和中国人颇有渊源。

1908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五年后,冯如就造出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此后,王助等人赴美深造。

1916年6月,作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第二期毕业生,王助、巴玉藻、王孝丰3人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航空硕士学位,而那一期航空工程专业的全部毕业生不过十余人。

在同一年,乔治·韦斯特维尔德和威廉·波音一起创办了太平洋航空器材公司,聘用乔治·韦斯特维尔德的同学王助出任技术总监。

1917年,公司更名为波音,王助成为波音公司第一任航空总工程师,那年王助不过23岁!

王助在波音与韦斯特维尔特共同设计的B&W型飞机原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称为C型机(Model C),C型机是一种双浮筒双翼、双人座教练机,最高时速117公里,巡航速度约105公里,飞行高度1981米,最大航程322公里。

经过多次设计修改,1916年11月23日C型机试飞成功。

由于飞行性能稳定,波音公司因而拿到了美国海军的50架订单,这份订单为波音公司带来了57万美元的收入,是波音发展史上的第一桶金,为波音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讽刺的是,身为工程师的王助却受到了严重的种族歧视。在进行飞行测试时,美国方面却不允许王助进入测试场地,担心他会偷学“美国最高航空技术”。

王助“愤然”回国,成为中国近代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

1918年,他和巴玉藻在福州的马尾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自行设计、选料、制造了中国首批达到国际水平的飞机。

1934年王助曾担钱学森留美前导师,安排钱学森到国内各飞机相关制造厂见习,并指导工厂技术实践和制造工艺。王助还以个人名义给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老师亨萨克去信,为钱学森赴美学习做好铺垫。钱学森在晚年曾亲手写下对自己影响深刻的17名老师,其中之一就是王助。

但在动荡年代,王助等人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

二战后,随着各国对军机的需求锐减,波音、道格拉斯等公司将目光转向了民用航空市场。1949年,英国研制出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彗星号。五年后,波音707成功首飞,人类进入了喷气式客机时代。

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几乎踏空了这个变化。直到90年代,国内民航市场开始井喷。

也是在此时,更为讽刺的事情发生了——在波音和空客的两记重拳下,中国的大飞机制造事业差点被扼杀。

彼时,中国决定研制干线飞机。航空部向波音、麦道和空客发出邀请。结果,空客忙于研制A330,无暇顾及,波音也态度冷淡,只有麦道表现出诚意。

1992年,中国航空部和麦道公司敲定了40架MD-90的生产合同。麦道慷慨地答应提供图纸和原材料,而中方则获得了零部件的生产机会。然而,剧情却突然反转:1996年,麦道被波音收购,MD-90项目戛然而止。还没等国内制造厂回过神来,波音就迫不及待地下令:销毁所有技术文件!1998年8月,40架计划改为2架,上飞厂的工人们憋着一股劲儿,拼了几年,最终在2000年9月,让2架MD-90-30干线飞机交付中国北方航空公司。

当然,波音的老对手空客也使了绊子,不过是在支线飞机领域。

1994年,在国务院拨款100亿元的支持下,中航总公司(原航空部)与空客达成协议,共同生产100座AE100飞机。中方拿出甘当小学生的低姿态,却换来对方越来越离谱的报价,不但索要18亿美元技术转让费,连每次见面会谈都要收费。空客用合作撬动了中国市场,一举扭转对波音的劣势。转过身,却在范堡罗航展上宣布研制自己的支线飞机。AE100最终连个样机都没造出来,就无疾而终了。

中国航空界十几年来用“市场换技术”的幻想就此破灭,在很长时间不得不吞下“8亿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苦果。

这种近乎屈辱的感觉最终让航空界凝聚起共识,调整思路,奋力追赶。

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中国航空制造翻开崭新的一章。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波音

5.9k
  • 外交部:美方应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开展对话
  • 中方已停止接收波音客机?商务部回应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店大欺客”的波音公司,忘记了自己第一任总工程师是中国人

时间回到百年之前,波音公司的第一桶金也和中国人颇有渊源。

文|华商韬略 张静波 伊然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一架波音737-MAX型航班坠毁,机上157人全部遇难。

去年10月,印尼狮航一架波音737-MAX飞机离开雅加达机场不久后失事,造成189人遇难。

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波音公司737-MAX机型发生了两起致命坠机事故。

截至2019年1月底,波音737-MAX 全系机型在全球总订单已高达5011架,已交付350架,未交付4661架。

在民用大飞机领域,波音和空客无疑是两大巨无霸,几乎垄断了订单。波音一直以巨头的姿态把控着市场,制定规则,但这一次,局势没有如它所料。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机构FAA多次表示波音737-MAX“适航”的情况下,全球各个航空管理机构纷纷禁飞。

作为波音的最大客户和最大市场,中国率先决定停飞——3月11日,中国民航局要求停飞境内737-MAX系列飞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北京时间3月13日上午8时,737-MAX 在至少 43 个国家(地区)被全面停飞,另外还有 8 个国家(地区)的 1 家或 1 家以上的航空公司暂停运营。

中国的迅速应对,多国的纷纷加入,让波音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时间回到百年之前,波音公司的第一桶金也和中国人颇有渊源。

1908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五年后,冯如就造出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此后,王助等人赴美深造。

1916年6月,作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第二期毕业生,王助、巴玉藻、王孝丰3人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航空硕士学位,而那一期航空工程专业的全部毕业生不过十余人。

在同一年,乔治·韦斯特维尔德和威廉·波音一起创办了太平洋航空器材公司,聘用乔治·韦斯特维尔德的同学王助出任技术总监。

1917年,公司更名为波音,王助成为波音公司第一任航空总工程师,那年王助不过23岁!

王助在波音与韦斯特维尔特共同设计的B&W型飞机原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称为C型机(Model C),C型机是一种双浮筒双翼、双人座教练机,最高时速117公里,巡航速度约105公里,飞行高度1981米,最大航程322公里。

经过多次设计修改,1916年11月23日C型机试飞成功。

由于飞行性能稳定,波音公司因而拿到了美国海军的50架订单,这份订单为波音公司带来了57万美元的收入,是波音发展史上的第一桶金,为波音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讽刺的是,身为工程师的王助却受到了严重的种族歧视。在进行飞行测试时,美国方面却不允许王助进入测试场地,担心他会偷学“美国最高航空技术”。

王助“愤然”回国,成为中国近代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

1918年,他和巴玉藻在福州的马尾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自行设计、选料、制造了中国首批达到国际水平的飞机。

1934年王助曾担钱学森留美前导师,安排钱学森到国内各飞机相关制造厂见习,并指导工厂技术实践和制造工艺。王助还以个人名义给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老师亨萨克去信,为钱学森赴美学习做好铺垫。钱学森在晚年曾亲手写下对自己影响深刻的17名老师,其中之一就是王助。

但在动荡年代,王助等人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

二战后,随着各国对军机的需求锐减,波音、道格拉斯等公司将目光转向了民用航空市场。1949年,英国研制出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彗星号。五年后,波音707成功首飞,人类进入了喷气式客机时代。

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几乎踏空了这个变化。直到90年代,国内民航市场开始井喷。

也是在此时,更为讽刺的事情发生了——在波音和空客的两记重拳下,中国的大飞机制造事业差点被扼杀。

彼时,中国决定研制干线飞机。航空部向波音、麦道和空客发出邀请。结果,空客忙于研制A330,无暇顾及,波音也态度冷淡,只有麦道表现出诚意。

1992年,中国航空部和麦道公司敲定了40架MD-90的生产合同。麦道慷慨地答应提供图纸和原材料,而中方则获得了零部件的生产机会。然而,剧情却突然反转:1996年,麦道被波音收购,MD-90项目戛然而止。还没等国内制造厂回过神来,波音就迫不及待地下令:销毁所有技术文件!1998年8月,40架计划改为2架,上飞厂的工人们憋着一股劲儿,拼了几年,最终在2000年9月,让2架MD-90-30干线飞机交付中国北方航空公司。

当然,波音的老对手空客也使了绊子,不过是在支线飞机领域。

1994年,在国务院拨款100亿元的支持下,中航总公司(原航空部)与空客达成协议,共同生产100座AE100飞机。中方拿出甘当小学生的低姿态,却换来对方越来越离谱的报价,不但索要18亿美元技术转让费,连每次见面会谈都要收费。空客用合作撬动了中国市场,一举扭转对波音的劣势。转过身,却在范堡罗航展上宣布研制自己的支线飞机。AE100最终连个样机都没造出来,就无疾而终了。

中国航空界十几年来用“市场换技术”的幻想就此破灭,在很长时间不得不吞下“8亿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苦果。

这种近乎屈辱的感觉最终让航空界凝聚起共识,调整思路,奋力追赶。

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中国航空制造翻开崭新的一章。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